一 调查研究之缘起

分布于河北中部乡村的音乐会是一种民间乐社,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百年来,扎根于农村,为农村的社会稳定、人民和谐贡献着力量,它承载着百姓鲜活的历史记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正是因为其乡土性,所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的认识都历经了一个过程。最早使用“冀中”这一地域概念来称呼京津冀民间音乐会的是杨荫浏先生。杨荫浏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冀中管乐”一词,指出:“冀中管乐”,是由农民组成的业余团体“吹歌会”所奏。吹歌会的组织,大约距今二百年前,已是冀中农村中常见的事。其所用乐器有管、海笛(小管)、笙、笛、梆胡、胡琴、龙头胡琴(低音胡琴)、云锣、小铛铛、大鼓、小鼓、大钹、小钹、铙、梆子等。其所奏曲调,较多出于近代民歌。其最常用的调门是正调和反调,演奏情调偏于热烈奔放,富有欢乐气氛。[1]此后,《中国音乐词典》“冀中管乐”条:冀中管乐,民间器乐乐种,又名冀中吹歌。流传于河北保定地区的定县、徐水、安国、博野,以及衡水地区的安平等地。据民间艺人传授的代数推断,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农民组织的业余音乐团体。平日自娱,春节期间“串村”及婚、丧、喜庆场合演奏,曲调来源民歌、南北曲曲牌、地方戏曲曲牌等;分“南乐会”、“北乐会”(亦称音乐会)、吵子会等多种。“南乐会”所用的乐器及其编制有管子(五至六人,主奏一人)、笙(四至六人)、梆笛、海锥(无音孔的铜喇叭吹奏乐器)、海笛、龙头胡琴、京二胡、秦琴、鼓、小钗、云锣、铛铛、大钹、大铙、手锣。“北乐会”所用的乐器有海笛、大鼓、板鼓、大钹、大铙。“南乐会”所用的指法,以正调、上字调的乐曲为最多,靠反调、反调次之,其他调,使用较少。“北乐会”历史悠久,风格古朴、端庄,速度缓慢。“南乐会”流传年代晚,风格活泼爽朗,速度较快。近十几年来,“南乐会”盛行遍及各地,成为冀中管乐的代表。[2]

冀中音乐会的名称,到了非遗项目申报时,还存在着争议。如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省的乐种里,有“河北鼓吹乐”,还有“冀中笙管乐”,其实“冀中笙管乐”就是以鼓、钹等打击乐器与管子、笙、笛子等吹奏乐器构成的一种鼓吹乐合奏形式,如果就其词义内涵来说,“笙管乐”应该包含在“鼓吹乐”之中,“冀中”应该包含在“河北”之中,它们二者不应该是并列的关系,但是在国家名录中却以并列的方式存在。再说“冀中笙管乐”,这也只是部分学者对冀中地区“音乐会”的一种称呼,而不是局内人的自称。齐易教授认为,尊重民间音乐局内人的自称,按“约定俗成”和“名从主人”的原则称呼和命名民间乐种,应该是我们在为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乐种命名的一个基本原则。之所以这样,除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混乱外,还因为这种局内人的自称往往包含着该乐种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定的音乐形态特征。[3]对于冀中民间音乐会名称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对冀中民间音乐会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此后,“冀中笙管乐”逐渐成为固定的称呼。

关于对冀中音乐会的调查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一个高潮,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为主,于1993年7月至1994年5月,对河北中部地区(保定、廊坊、沧州)以及北京(大兴、通州区)和天津(静海)部分郊县农村现存的传统民间乐社“音乐会”67处,进行了分期普查。[4]通过此次普查,带动了冀中音乐会的研究,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如《中国音乐辞典冀中管乐》[5]、韩居乐等《廊坊军芦村义和团乐队及乐曲的调查》[6]、薛艺兵、吴犇《屈家营“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7]、乔建中《俗中见雅、清音永存》[8]、钟思第、薛艺兵The Music Associations of Hebei Province,China(《中国河北的“音乐会”》)[9]、薛艺兵《从冀中“音乐会”的佛道教门派看民间宗教文化的特点》[10]、陈铭道《冀中“音乐会”——传统文化的“血肉文本”》[11]、张振涛《官房子——音乐会的活动场所》[12],以及资料性的调查报告《冀中、京、津地区民间“音乐会”普查实录》,连续刊载在1994年、1995年、1996年的《中国音乐年鉴》“民俗音乐实录”专栏上,共刊登了50家民间艺术会社的调查实录,是研究民间音乐会的基础资料[13]

此后,对于冀中民间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拓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各地区都在讲好本地区的故事,为“一带一路”服务。我们在研究河北省历史文化过程中发现,冀中民间音乐会中所使用的主奏乐器管子,源自西亚,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现存于廊坊市博物馆、为镇馆之宝的唐代“隆福寺长明灯楼”石幢,灯楼下部石浮雕中就有一幅吹管子的乐伎图,证明迟至唐代,这种源自西亚的乐器管子已经流传到了廊坊。到了金代,出土于固安宝严寺塔基中的“银鎏金佛舍利柜”,在其柜体开光人物纹饰图中,又有一幅用管子演奏的乐伎图,[14]管子这种乐器已在冀中地区落户生根、光大。而廊坊又是“冀中笙管乐”分布的主要地区,不仅音乐会的数量多、水平高,而且是作为传统笙管乐的活化石存在,是活态的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音乐史、社会历史等诸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而此时也距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已有30年的时间,这30年正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之下,冀中乡村的音乐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的生存样态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促使我们组织人力策划开展以冀中音乐会为对象的社会调查,设想通过口述史、社会历史学的方法,来讨论冀中音乐会的传承与发展。由于我们的学科背景的限制、民间音乐调查的经验不足,以及学识能力的水平,在写作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敬请行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