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丝路与中亚:中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
- 吴宏伟
- 11590字
- 2020-11-29 17:00:08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民族传统可以分为社会传统和文化传统两部分,或者叫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它们是民族元素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这部专著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个民族的传统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化一直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改为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时,该研究所除研究民族语言、民族历史外,民族的传统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除了本民族民众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特别在意以外,较少受到其他民族或者公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发展中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侵袭和弱化,有的甚至面临消亡危险。这种状况已经引起这些国家有识之士的担心,保存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一项迫切任务,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为此做出不断努力,让人看到了希望。人类不愿意失去传统文化,正因为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相比传统文化,不少民族传统社会形态在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受到了忽视。民族的传统社会形态或者说传统社会结构是在人们长期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相同生产类型的民族都有共同点,如游牧民族大都以部落为主要特征,农业民族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但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完整的传统社会形态体系。即使同一游牧民族,部落之间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也有细微差别。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传统社会形态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保留完好的地区,民族传统社会形态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在经济发达以及城镇化比较高的地区,传统社会形态则不断弱化。在城市里,民族传统社会形态一般多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总体而言,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提升,面对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人们对传统社会组织的依赖程度在逐步降低。
传统社会组织,特别是游牧民族传统社会标志性特征——“部落”广泛进入普通大众视野之内,主要还是在“9·11”事件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进入阿富汗以及2011年在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政权以后,部落的概念和其扮演的角色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西亚北非发生的动荡和混乱中,人们对部落有了新的认识。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国和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个人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近年来西亚北非动荡中,人们看到另外一种国家和部落之间、部落和部落之间非常复杂的关系。每一个政治强人都来自某个部落或部落联盟,代表其利益,得到其大力支持,不论是在他处于执政时期还是在他失去政权之后。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人群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有时是以民族来划分的;而在一个民族内部,或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对人群的划分、对自己地位的判断和定位常常是依据部落或地区来划分。以致在出现激烈冲突和矛盾时,人们有时会感觉被卷入冲突和矛盾的部落成员对部落的认同要高于对民族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要高于对国家的认同。于是,在观察中东局势发展现状和趋势时,人们普遍的感觉是我们对当地部落文化和部落传统的了解太少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生活在中亚、西亚、南亚以及北非广大地区的众多民族中,有很多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以畜牧业及游牧为主,部落仍然在传统社会形态和民众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游牧民族外,在这些地区还生活着一些农耕民族,他们的传统文化也极具特点。作为中亚问题的研究学者,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我们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知识很欠缺,相关资料收集很不容易,但我们有责任将中亚民族传统社会形态与传统文化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这也是我们开展中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二 中亚民族传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在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就有密切的联系,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就是通过中亚把中国与欧洲联系起来。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通过中亚相互交流,同时也促进了中亚文明的繁荣和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中亚国家独立之初就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中亚各国人民开始了友好交往的新阶段。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中亚国家积极响应。作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中亚国家与中国将因丝绸之路经济带而共同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在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后,中国民众开始对中亚给予更多关注,人们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中亚国家的基本国情,而中亚民族传统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化是其国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民心相通”的建议,更是把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谈到中亚,人们都知道中亚是多民族地区,中亚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具体到中亚每一个国家有多少民族,目前还没有非常统一准确的数据。哈萨克斯坦1999年进行了独立以后第一次人口普查,其中人口数量在1万以上的民族有24个,人口数量在1万以下的民族有57个。根据2009年人口普查结果,哈萨克斯坦有125个民族。按照一般说法,乌兹别克斯坦有120个民族,塔吉克斯坦有86个民族,吉尔吉斯斯坦有90多个民族,土库曼斯坦民族数量不详。从中亚地区人口数量情况看,人口数量比较多的民族主要有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土库曼族、吉尔吉斯族、乌克兰族、鞑靼族、日耳曼族、卡拉卡尔帕克族等。虽然中亚民族数量众多,但传统世居民族主要还是中亚五国的主体民族,即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吉尔吉斯族、塔吉克族和土库曼族。卡拉卡尔帕克族虽然也算中亚传统世居民族,但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根据1989年苏联人口普查资料,当时全苏联卡拉卡尔帕克族共有42.4万人,其中在乌兹别克斯坦就有41.2万人。因为人口较少,而且缺少相关资料,所以其未被列入本书的研究范围。以后如有机会,可在其他场合补足。正是由于中亚历史上就是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现代民族。中亚各民族在形成本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都注重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所以我们在观察不同民族传统文化时,有时会有似曾相识,但又各具特点的感觉。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民心相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亚民族与中国民族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在中亚民族形成过程中占主要角色的古代先民有一些曾经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的甚至建立过地方政权。后来他们发生分化,一部分西迁到中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一部分融入北方汉族之中。这一进程在中国历史上曾反复出现,说中国与中亚民族既是近邻也是远亲一点儿也不过分。
中国与中亚民族关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跨界民族的存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跨界民族,如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在中国称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另外,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在中国称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东干族(在中国为回族)、鞑靼族(在中国称塔塔尔族)在两边都有分布。土库曼族与中国撒拉族也有密切关系。这些民族或者主体在中亚,或者主体在中国,在另一方只有不同数量的人员分布。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关系不断发展,双方民众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民间交往逐渐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关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跨界民族的存在和历史上的联系为双方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也对研究跨界民族传统社会形态、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中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特点
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与本民族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总体上讲,中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有三大类型。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和土库曼族属于一类,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其传统社会结构主要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第二类是半农半牧业民族,以塔吉克民族为代表,其传统社会组织形式是地缘性和血缘性两种组织结构并存。第三类是农耕民族,以乌兹别克族为代表。乌兹别克族历史上也曾是游牧民族,后来定居转为农耕民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社会结构也就由以血缘为纽带的游牧社会结构转化为以地域为纽带的农业社会结构。
哈萨克民族传统社会结构非常完整,具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血缘关系是这种社会形态最根本的连接纽带。虽然部落的存在已经有相当长历史,但现在的传统社会结构基本框架主要形成于哈萨克汗国时期,包括汗国、玉兹、兀鲁思、阿尔斯、鲁乌、阿塔阿依马克和阿吾勒七个层级。后来,哈萨克汗国解体,但其余六级被保存下来。这种形态既保留了氏族部落制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又具有封建制的特征,是一种集生产和军事二者合一的封建宗法管理体制。
吉尔吉斯民族历史上就根据地域进行分布,分为两大群体,即山地吉尔吉斯人和平原吉尔吉斯人。山地吉尔吉斯人又有两个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群体,一个是右翼,一个是左翼。右翼部落群主要居住在吉南部山区,左翼部落群主要分布在吉西部和北部平原地区。此外,还有一些非吉尔吉斯族的或混杂的部落群,他们在来源上并非真正的吉尔吉斯人,但他们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所以认为自己也是吉尔吉斯人。
按照有关资料,土库曼民族有24个部落。其中西土库曼部落3个,东土库曼部落3个,北土库曼部落2个,11个独立部落,4个混血部落,1个信仰犹太教的奥夫拉特部落。特克部是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土库曼人部落。历史上土库曼人分为“内部”、“外部”和乔多尔。“内部”也叫内撒拉尔,它是土库曼人的核心部族;“外部”也叫外撒拉尔,是内撒拉尔势力影响范围内的其他突厥人;乔多尔部包括了乔多尔等4个部落。
从上述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三个游牧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社会组织——部落情况看,一般大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传统生产和生活区域;二是有自己的名称、口号和标志;三是部落基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四是有部落议事会;五是部落首领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老担任或选举产生;六是部落内有长期形成的精神、规则和惯例,有各种权利和义务。
塔吉克民族是一个半农半牧,或者严格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兼有牧业的民族,正处于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的阶段。这也就决定其传统社会结构是血缘与地缘两种社会组织结构并存。在微观层面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而在宏观层面则以地缘关系为主。血缘性组织如图蒲(家族)和阿弗洛德(氏族),地缘性组织如马哈拉和地域集团。
乌兹别克民族早在17世纪末就已完成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转变,但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在乌兹别克人居住区还有大量以氏族、部落命名的村落。除在乌兹别克族传统大家庭中还能看到类似哈萨克族和吉尔吉斯族的阿吾勒特点外,其主要传统社会组织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让乌兹别克人极为自豪的马哈拉。
从中亚五个主要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传统社会组织特点看,游牧民族一般以血缘关系为主,而农耕民族一般以地缘关系为主。如果处于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过渡阶段,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传统社会组织和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传统社会组织同时并存。不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每一个传统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名称、活动地域、议事机构,并有由德高望重的长老担任首领的传统以及长期形成的组织精神、规则及每一个成员必须遵守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等。这是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管理和运行体系,是各民族祖先留给人类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家庭是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家庭也是最小的独立经济组织,同时还通过血缘纽带或地缘纽带与其他家庭建立密切关系,从而组成一个大的社会组织。就中亚五个民族的家庭来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在传统上中亚各民族都崇尚大家庭,但农耕民族大家庭与游牧民族大家庭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农耕民族属于定居民族,可以盖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间房子,一家几代人都可以居住其中。乌兹别克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两代或三代人组成的大家庭占的比重相当大,有的大家庭成员多达四五十人。在现代社会,那些以游牧而著称的民族实际上也有一部分人较早就放弃了牧业转而从事农业,或进入城镇生活。他们中数代同堂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但是在牧区,牧民们过着游牧生活,居住在毡房里。牧民也希望家中的孩子越多越好,但因为毡房面积有限,通常只能居住父母及未婚子女这两代人。从形式上看,农业地区的乌兹别克族大家庭与牧区中哈萨克族的阿吾勒有相近之处。哈萨克族牧民儿子结婚后一般是在父母住的毡房旁边搭建新的毡房,以父母的毡房为中心,几个儿子围绕其搭建的新毡房组成了一个阿吾勒。这与农耕民族居住着几代人的大宅院有些类似。
第二,中亚民族家庭大都具有明显的父权制特征。父亲是家庭中最有威信的领导者和财富支配者,负责处理家庭事务和家庭分工。家庭成员关系遵从男尊女卑、长尊幼卑原则。
第三,在中亚传统民族家庭中普遍存在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观念,但现代家庭的子女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从地域看,城镇地区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的比重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规模普遍较大,联合家庭(即由父母和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比重较高。
第四,十月革命以后,随着俄罗斯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中亚民族家庭组织形式和家庭成员关系发生一定变化。原来以父权制大家庭为主的家庭体系逐渐被小家庭取代。过去青年人在选择伴侣时由父母包办的较多,而现在青年人思想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参加工作使他们可以获得独立的经济收入,婚姻自主情况增多,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父亲财产的依赖,使得他们有能力在结婚以后建立独立的小家庭。
第五,苏联时期以及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妇女地位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教育并参加社会活动和工作,有了工资收入,使家庭夫妻间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开始在相互尊重和友爱基础上建立夫妻关系。
第六,在谈到乌兹别克民族家庭时,作者认为与其他民族家庭相比其具有复杂和规模大的特点,而且具有明显的半独立性和半集体性。一方面,几乎每个家庭都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存在;另一方面,每个家庭并不完全独立,而是生活在一个更大的团体中。其实,在游牧民族,家庭与氏族、部族和部落的关系也是如此。
除了共同点以外,各民族家庭还是有不少本民族的特征,如“还子”习俗过去在哈萨克传统家庭中较为盛行;根据资料介绍,塔吉克民族家族内部的通婚是被允许的;哈萨克、吉尔吉斯等游牧民族实行“外婚制”,对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提高民族质量很有帮助。有资料特别指出,即使是现在,土库曼族家庭也较好地保留了过去的传统,受西方影响的西式家庭并不多见。
考察中亚民族传统社会形态特点,我们发现,传统社会组织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还有许多情况很难说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如对部落的忠诚、部落内部的团结等。因为中亚各国基本国情不同,所以传统社会组织与现代社会关系在各国的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虽然传统社会组织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一定竞争,但在中亚当代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以部落和区域性传统组织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组织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仍然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如何积极利用和加以引导。乌兹别克斯坦传统社会组织马哈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对于部落,我们的看法是,苏联解体以后,部落在中亚地区社会中实际上一直在扮演稳定器和凝聚人心的角色。过去,我们在探讨中亚国家独立以后为什么在周边地区动荡不止的环境下依然能够长期总体上保持稳定时,谈到了中亚国家领导人的执政能力,也谈到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性,除有时会注意到乌兹别克斯坦的马哈拉外,很少有人注意到游牧民族部落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实际上,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形成了优秀的部落传统、道德观念、集体意识和思想态度,正是这些优秀传统在维持着良好的社会秩序,抵御着各种外来思潮的冲击,维护着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以及对受到他们尊敬的领导人的支持。那些对中亚国家制度抱有怀疑、批判态度,甚至企图千方百计从外部去改变中亚国家体制的人显然对中亚国家的国情、民情和发展历史一无所知。
四 中亚民族传统文化特点
本书主要探讨中亚主要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化可以分为外来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传统和文化二者的集合。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当然需要学习和借鉴,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要,甚至应该放在第一的位置。笔者始终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传统文化消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存在已经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中亚国家独立以后,中亚国家主体民族都特别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把繁荣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传统文化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各种元素非常多,而且元素构成在各民族中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本书在下篇部分介绍了中亚民族的传统宗教与信仰、民间文学、民族语言文字使用、风俗习惯、传统衣食住行特点、传统文艺和体育、传统历法和传统医学等一般情况。当然由于是研究介绍国外民族传统文化,材料收集在不同国家难度也不同,有的内容在这个民族介绍了,而在其他民族却是空白,这种情况较常见,也很正常,但基本内容应该都涉及了。下面笔者就根据各位作者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对中亚民族的了解,对中亚民族传统文化做一个简要概括。
在早期的中亚民族历史上有过自然崇拜,不少民族先后信仰过萨满教、佛教、景教、祆教等。其中一些宗教直到近代在一些地区还有很大影响,在现代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中还有不少遗存,可以见到不少痕迹。现在中亚地区大部分民众信仰伊斯兰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东正教、佛教等。中亚从古至今都是多种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地区。中亚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和各种宗教在该地区传播有密切关系,宗教传入及其发展对中亚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宗教习惯、宗教用语和宗教文化深深融入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民间文学方面,中亚民族是一座巨大宝库。口头传承在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每个民族都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传世作品,而且种类繁多。在哈萨克族和吉尔吉斯族中,这些作品主要是依靠阿肯世代相传。其中,史诗和长篇叙事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长篇史诗《玛纳斯》就是吉尔吉斯民族民间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它内容古朴、结构完整、气势恢宏、语言优美,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能够背诵《玛纳斯》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玛纳斯奇”。近年来,中亚国家政府,还有中国新疆,为了保护这些民族文化精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记录、研究和出版,使这些不朽之作得以永久流传。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学的代表人物,如哈萨克族的阿拜·库南巴耶夫、乌兹别克族的阿里舍尔·纳沃伊、吉尔吉斯族的莫尔多·尼亚兹、塔吉克族的阿卜杜拉·鲁达基、土库曼族的马赫图库里等。他们的作品堪称是本民族的百科全书。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中亚民族在历史形成和发展中过于复杂的关系,有不少历史人物被不止一个民族列为本民族历史著名人物加以宣传,这增加了研究中亚民族传统文化的难度。
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非常显著的特征。笔者曾经在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长期从事中国新疆和中亚国家一些民族语言的研究,对这些语言有深厚感情。在中亚五个主要民族中,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土库曼民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塔吉克民族使用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在这里,笔者想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划分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上的一种分类,是众多学术流派中的一种,甚至严格地讲这只是得到部分语言例证支撑的一种学术假设。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在来源的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历史学家证实,“突厥”这个名称出现于公元6世纪以后。据汉文史料记载,突厥最初只是丁零部落联盟中人数不多的成员。东汉后期,社会动荡,丁零瓦解,突厥人转入金山游牧,并在那里发展、壮大。公元6世纪中期,突厥人联合当时的鲜卑人,合并了铁勒诸部,消灭了柔然,建立起突厥汗国。之后,又有很多民族融入其中。这时的突厥汗国早已超出“突厥人”范畴,包容了众多的非突厥部族、部落和民族。6世纪末,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后来,东突厥与隋朝关系加强,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8世纪中期,随着西突厥汗国灭亡,“突厥”也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以后,一些学者把一批语言结构和特点有较多相同之处的语言归属到一个语群中,称作“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当时并没有就此认定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在来源上就一定有密切关系。学者们对这些语言中相同点是怎么来的也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一种古老语言一步步分化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不同民族长期接触融合形成的。虽然笔者在研究突厥语族语言历史时也赞同过分化的说法,但从突厥汗国发展历史看,“融合说”可能有更多的事实基础。
突厥语族语言属于黏着语类型,其语序一个明显特征是“主语-宾语-谓语”。历史上中亚民族曾使用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苏联初期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转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中亚国家独立以后,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民族再次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哈萨克民族也在进行将文字拉丁化的准备工作。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民族对这个民族最直观的感受。中亚各民族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中亚民族都特别注重传统礼节,见面、做客、参加聚会、告别都有一套完整的礼节;参加婚礼、葬礼等各种仪式都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要求和约束;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少禁忌需要特别注意。这些习俗很难通过书本知识一下掌握,只能在日常交往中慢慢体会。
衣食住行体现出来的特色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大项,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一个民族衣食住行特点的形成和这个民族长期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这方面,游牧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可能要多一些,农耕民族之间也是如此。游牧民族生产方式主要是游牧,逐水草而居。生活来源甚至是生产工具大都和牲畜有关,如用牲畜皮毛做衣服,肉奶是主要食物,用羊毛制成的毡子来搭建毡房,马和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等等。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乌兹别克族和土库曼族的地毯都远近闻名,甚至形成了独特的阿哈尔捷金马文化和地毯文化。地毯和各种编织物的图案也都各具民族特色,各种牲畜及其犄角等都能被非常生动地展现出来。游牧民族语言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是畜牧业词语极其发达,光马的种类就有几十种,每种都有专门的名词来表示,对牲畜毛色的区分也特别细化。
提到衣食住行,不能不提中亚民族的特色饮食。到了中亚,打算享享口福的人们看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被称作“沙什勒克”的烤肉,其实就是新疆的烤羊肉串。这种食物在各民族都有,只不过都有所改良,吃法上有所区别。馕也是在中亚常见的面食,不同形状,加上芝麻、瓜子仁等辅料,从馕坑中刚取出时松软可口,香气扑鼻。此外,还有抓饭、拉面等,也是在各地都能见到,主要原料和做法大致相同,在辅料上各地又有区别。有一些游牧民族的特色食品在农业地区很难见到,如哈萨克族的马奶子、酸奶、奶疙瘩、马肠等。虽然在工业化和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能在市场上见到这些食品,但感觉上与在牧民家品尝刚做出来的食物相比还是相去甚远。乌兹别克族美食同样远近闻名,丰富多彩。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官员来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介绍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文化,特意带来了乌兹别克民族的传统美食抓饭,其以味美、色佳、营养丰富给见多识广的研究所科研人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运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吸引人的项目之一。民间艺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间美术、民间歌曲、民间游戏与民间体育,等等。中亚民族都以能歌善舞而著称,很多经典的民族舞蹈动作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如剪羊毛、挤奶、放牧、骑马等。
“木卡姆”是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的艺术遗产,但在各民族中形成了各自特色,在中亚主要流行于乌兹别克和塔吉克等民族。“木卡姆”一般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是在民族乐器伴奏下的一种演唱形式。在汉文著作中,塔吉克民族的木卡姆被称作“莎什木卡姆”或“夏希木卡姆”,而乌兹别克族的木卡姆被称为“莎什玛卡姆”。有观点认为“莎什”一词与英语中的数字six(六)有关,“莎什玛卡姆”意思是“六种音乐套曲”。
乌兹别克民族舞蹈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手的舞动复杂而富有表现力,表演者的表情也非常丰富。乌兹别克民族舞蹈也有地域上的不同流派,费尔干纳舞蹈柔软、协调、富有感染力,舞步轻盈,原地旋转;布哈拉舞蹈动作干脆,服装华丽,舞步具有霍列兹姆舞蹈风格。电视上,乌兹别克斯坦舞蹈演出阵容庞大、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动作整齐划一、队形变化多样,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现场观看,在视觉上会有更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哈萨克民族传统演出中阿肯及其对唱是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或者是一个人手持冬不拉弹唱,或者是二人对唱,歌词都是即兴演唱,显示出演唱者高超的技艺、丰富的学识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在中国新疆哈萨克草原,每年夏天在夏牧场都要举行阿肯弹唱会。每到这时,牧民们如同过节一般,大人小孩一起出动,很多人跋山涉水骑马而来。大家围坐在阿肯周围专心听看,不时对阿肯的精彩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弹唱会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如赛马、姑娘追、叼羊、摔跤等。这些文化活动可以对哈萨克牧民,特别是青年人思想观念、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文化演出时,传统民族乐器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民族都有民众喜爱的传统乐器。冬不拉是哈萨克民族最流行的弹拨乐器,也是我们去哈萨克草原时最常见到的乐器,几乎每个人都会弹奏几曲。每一场在毡房里或在河岸边举行的聚会及庆祝活动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那简单、流畅、高低起伏、变化无穷的曲调,时而像高山流水奔流而来,时而又像平静的流水缓缓流向远方。还有一种据称是哈萨克民族最古老的乐器库布孜,属于弓拉弦鸣乐器,其琴身为木制,由琴线、轴和弓子三部分组成。用其拉奏出的曲调优美、悠扬、流畅、节奏鲜明,充满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中亚国家各民族传统文化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这是我们研究中亚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最直接的感受。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员往来流动增加,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大量渗透进来,使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不少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面临消失的危险。可喜的是,中亚各国政府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纷纷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保护,使其发扬光大。中亚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至2014年6月2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亚国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共有14项,其中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这些受到国际保护的项目只涉及中亚传统文化的极少部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亚民族传统文化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喜爱。
五 结束语
以上是对中亚民族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一点粗浅的认识、看法和感受。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此书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参考了大量中外文文献,其中绝大多数的名称已经列入本书最后的参考书目中了,个别可能会有遗漏。它们对我们顺利完成课题起了巨大作用。在这里,我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本书篇幅看起来也不算小,洋洋数十万字,但对中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这一厚重而令人敬畏的命题来说,还是显得那么单薄。要知道这是一个涉及很多专业的领域,而且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异常困难,所以现在笔者只能说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但完成得怎样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我很高兴我们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有一帮外语好、精力充沛、虚心好学、勇于钻研的志同道合者。我们课题组除了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学过哈萨克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过突厥语族语言研究,对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一些民族传统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化略有了解外,其余人员过去对此类问题基本没有接触过。成果中的错误和瑕疵肯定不少,对很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不够深入,不够专业,也很不到位。我们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笔者要强调的是,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肯定不是短时和一次性的,而是会长期关注下去。最后笔者还想说,虽然我们的研究成果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笔者还是决定把它们出版出来,一方面是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是通过我们的研究,让中国的读者了解中亚主要民族传统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这就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了。感谢广大读者对我们的包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