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伊尹里籍及隐居

(一)伊尹里籍说

夏商时代距今已有三四千年历史。伊尹是夏末商初人,是距今3600多年的商朝宰相,商汤称其为“元圣”;因他为民众寻药疗疾,以食疗和中药汤液救世济民,后世尊其为“厨圣”“汤液圣”。特别是他辅佐商汤主德政,辅佐四位商王立国的德政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因此,在伊尹里籍或活动或卒葬或部族迁徙定居地,都留有他的遗迹或传说。人们为了感念伊尹功德,为其建祠、立庙者有之,堆冢建坟、举办各类祭祀活动者有之,历史上各时期、各类纪念伊尹的建筑物不胜枚举。至于伊尹里籍、隐居之地,更是说法不一,见仁见智,各有所执。

关于伊尹里籍,虽古典文献有载,但后人理解、认识不一。归纳起来,涉及今天的陕西、山东、河南三省的六个地方,共有六种说法:陕西合阳说;山东曹县说;河南杞县或开封陈留说;河南伊川说;河南嵩县说;河南栾川说。本节首先介绍前四种说法,后两种说法在后两节作详细介绍。

1.陕西合阳说

主张陕西合阳说的理由是:

(1)据宿育海、夏商《天下第一名相 烹饪鼻祖伊尹是哪里人》[1]称,伊尹故里在陕西合阳,其理由有三:一是古籍资料称伊尹是古莘国人,而古莘国就是现在的陕西合阳县,合阳古称有莘国或莘国。合阳现在还有一个村叫莘里村;二是商汤迎娶的王妃是古莘国人,也就是现在陕西合阳人,伊尹作为陪嫁厨子,是当地人的可能性很大;三是伊尹的墓地在合阳县,距离著名的洽川风景区不远,那里至今还遗留着伊尹墓的残碑,碑上书有“阿衡墓”字样。

(2)合阳县政协原主席樊培荣《伊尹故里在合阳》称:“夏末商初的‘有莘’当在合阳,元圣伊尹出生在合阳县百良莘村这个有莘之野不可置疑。”[2]其理由有四:

一是古籍志书有记载。合阳在新石器时代就为有莘氏部落聚居地。“夏启封支子于莘。”《括地志》云:“古莘国城在同州河西县(东)南二十里(即今合阳东王乡莘里)。”明嘉靖《合阳县志》云:“殷初,伊尹耕于其野,后为周太姒所生国。”《诗经·大雅·大明》云:“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显然,《诗经》里的“洽阳”,汉景帝二年以后的“郃阳”,当今的“合阳”皆指“古有莘国”。因此,夏末商初的“有莘”当在合阳,元圣伊尹出生在合阳县百良莘村这个“有莘”之野不可置疑。

二是有“汤三聘处”牌坊和传说。伊尹故里莘村北门口原有一牌坊,正中上悬“汤三聘处”。相传伊尹年少时,在夏桀那里当过奴隶,稍长,做了夏桀的小臣。因夏桀荒淫无度,伊尹曾诤言劝谏,夏桀不听,伊尹就回故里莘园隐居。成汤闻之,三往伊尹故里,聘迎伊尹入朝做官。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就在伊尹故里莘村大槐树处建立了一个牌坊,并题“汤三聘处”。

三是有伊尹墓地和碑石。《合阳县志》云:“邑有秦庄和秦庄头二村,后人误以秦庄头为秦庄,故为伊尹墓在秦庄头,今秦庄已废,伊尹墓岿然独存,不可误矣。”伊尹墓地,在今合阳伊尹故里莘村东南(即秦庄旧址)一公里处,坐北向南,四周砖砌围墙,墙涂朱红色。门前有直通三河的御道(也叫官道),道宽五丈,两边有十二对青石雕刻的华表。进墓地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高丈余的石碑。

四是学者有认定。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兼左都御史毕沅考证合阳莘村确系商汤右相伊尹故里,因此,他又重修了伊尹墓,现有他亲书《建修元圣墓砖围墙记》石碑为证(此碑现存放在百良乡文化站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北大学教授杨春霖也曾立据认定:“被誉为我国烹饪艺术鼻祖的伊尹就诞生在合阳县,其故里在合阳县百良乡莘村,其墓在该村东南。”

历代《合阳县志》,特别是自明清以来的合阳县志资料,对这位诞生和埋葬在“有莘之野”的合阳远古先贤均有记载。如今,合阳县志办也已在《合阳县志·人物志》里将伊尹立新传记入史册。

樊培荣先生认为,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的“有莘”在合阳,伊尹的故里在合阳百良莘村,莘村是元圣生身、耕作和埋葬之地,这当有历史依据。

是说称:伊尹生于合阳,有后人纪念“汤三聘处”碑坊和传说,殁后又葬于合阳。

遗憾的是,《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九十“同州府二”云,合阳县“旧志称县南二十里为莘国,伊所耕处”。这里只说旧志称“莘国,伊所耕处”,并没有明确指出是伊尹出生地或卒葬地。

(3)考察纪实也可提供一部分佐证。

其一,2012年12月12日上午,笔者同杜金聚同志一起到陕西省合阳县史志办公室及百良莘村实地考察。莘村退休教师马育森老师热爱地方文化,研究伊尹有年,收集有大量伊尹传说和资料,撰成《伊尹在有莘国述略》。在合阳县百良镇中心小学(莘村)里,有马老师亲自设计、制作的“伊尹躬耕”及“商汤聘伊尹”低浮雕水泥雕塑制品两幅,以教育学生。

马老师陪我们实地考察了莘村商代“伊尹墓遗址”“阿衡遗址”及“汤三聘处”牌坊遗址。可惜的是,在三个地方遗址处,已无任何踪迹可寻。马老师说,伊尹生于空桑,长在伊水之滨,成年后流落在有莘国。据乾隆《合阳县全志》载:“按里语云,(伊尹)生伊庄,葬秦庄(今莘村),谓元圣也。”他之前见的伊尹墓早已被平掉,现在是一片耕地;“汤三聘处”的牌坊,在抗战时曾作工事用于战争,在阿衡遗址内有“伊尹庙”,现已荡然无存;过去,莘村有古“有莘国”寨门,1971年才被扒掉。伊尹是官号,阿衡是伊尹的名字,莘村是伊尹的家乡,家乡人都称伊尹为阿衡,而多不称官号。在故“马家祠堂”院内,留有清代残碑多段,字迹尚能分辨:断碑显示有阴刻欧体“里”字及阴刻“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敬书”字样,幸有马育森过往碑刻拓片尚存,我们才得以明白。在马老师住处,我们见到了他辑存的“伊尹故里”“商元圣阿衡墓”拓片和“民国时游人在伊尹庙牌坊前合影”及合阳县百良镇中学“63级师生在伊尹庙牌坊前合影”照片,见证了“伊尹故里”“商元圣阿衡墓”及“伊尹庙牌坊”在清代后的真实存在。

图1 2012年12月12日上午,作者张新河同杜金聚同志(中)在马育森(左)、申焕平(右)引导下,在陕西合阳百良莘村“伊尹墓遗址”处考察

图2 马育森提供“阿衡墓”残碑图片

其二,12日下午,合阳县出租车司机申焕平(女),引导我们在洽川镇莘野村考察了“古有莘国”及“高辛氏帝喾陵”。

在洽川镇莘野村桥头,有一面积不大的小园区,在高起的台地上,竖有青石碑一通,在碑正面阴刻有显赫的四个大字“古有莘国”。碑文显示,1993年5月,碑由合阳县人民政府立。合阳县人民政府青石碑文在介绍“古有莘国”时称:“据历史记载,古有莘氏国,在秦晋之间的黄河南段岸边,洽川古代为合阳,其前身为有莘氏国。夏鲧之国和有莘氏为邻国,‘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产文命(禹)’,夏禹之子夏启在位时,又把莘作为支子的封国。夏商之际,有莘氏女嫁商汤为妃,伊尹作为莘氏的媵臣同往,辅佐汤王灭夏兴商。商周之际,有莘氏为周东北的大国,周文王娶有莘氏之女太姒为妃,生伯邑考、周武王、周公旦。公元前429年,魏文侯伐郑,还,在洽川筑合阳城,始有合阳之名。”

在古“有莘国”园区西部莘野村西北,有“高辛氏帝喾陵”一座。帝喾陵上部灌木丛生,帝喾陵下部周围有腐蚀的青砖围砌,帝喾陵前有长方形青石雕焚香炉一尊,供人们焚香祭祀;焚香炉后有三通小碑,碑文分别刻有“高辛氏帝喾陵”及“帝喾冢”等字样;在帝喾陵的大门口,有两尊青石雕狮子守门。整个陵区无人问津,给人以幽静、荒芜、破落之感。

图3 在百良莘村“马家祠堂”院内,留有两段清代残碑,碑段阴刻欧体字显示“元圣故里”字样

图4 在百良莘村“马家祠堂”院内,留有清代残碑,显示有“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敬书”字样

图5 马育森保存“商元圣故里”碑刻拓片

图6 陕西合阳洽川镇莘野村桥头“古有莘国”碑址

图7 陕西合阳莘野村西北“古有莘国”园区西部的“高辛氏帝喾陵”

上述两处建筑,似明、清两代或当代人们为纪念先祖,依据文献记载或清毕沅题字、笔刻所为,不大可能早于明代。

其三,据合阳县志办公室车文君主任讲,乾隆《合阳县志》有太姒、修己、有三座墓表的记载,这些墓表至少在西汉年间已经存在;过去,在合阳县百良、洽(音合)川镇,同家庄镇都建有伊尹祠,至20世纪“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全部扒掉;阿衡在三汲村取(打井提水)过水,所以称三汲村,阿衡在阿场从事过农耕,所以叫阿场,阿衡从事农耕的陌东、陌西村都属现在的百良镇;据合阳民间传说,“行”姓是伊尹的后代。伊尹助汤有功,汤王封其为“阿衡”,其后裔遂以“衡”为姓。后来族中有人犯了事,族人恐怕受牵连,便去掉“衡”字中间的“”,改姓“行”。合阳坊镇的赵家村和小伏六村,新池镇的北王庄和行家堡,甘井镇的北护难村都有“行”姓。

其四,据1996年《合阳县志》载:“合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是有莘氏部落聚居之地。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称‘有莘国’。春秋战国时期,合阳属魏‘西河之地’。魏文侯十七年(前429)于洽水北岸(今黄河西岸莘里村)筑城,取名‘合阳城’。‘合阳’之名即自此始。合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渭北黄土台原东部,黄河中游的西侧,地理坐标在东经109°58′33″~110°27′00″和北纬34°59′~35°26′之间,属东七世界标准时区。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接壤,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相连。据明万历《合阳县志》和清乾隆《合阳县全志》记载,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今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上属雍州。商代因之,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约公元前16世纪,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后来,他辅助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帝喾墓’位于县东黄河岸边莘野村西北隅。旧时高2丈,占地10亩,前竖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高辛氏帝喾墓’碑和王上达所撰‘礼古帝高辛氏陵文’石碣,受到历代保护。‘商代元圣伊尹墓’位于今百良乡莘村东南。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为前代命官省察道有重修伊尹墓碑石。”

图8 陕西百良莘村阿衡墓前正南方的御道(马育森提供)

其《古代人物》“伊尹”条记载:“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3]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称:“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诗》云:在郃之阳,在渭之涘。又曰: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谓此也。”可见,在周文王时此地仍称有莘国。

综观陕西合阳古有莘国说,文献有载,资料充实,言之有据。不可忽略的是,根据文献记载,夏商时期,先民部族为了选择适宜的生存环境,往往举族频繁迁徙,居无定所,商代迁徙尤其频繁,以商汤为界,就有“前八后五”的迁徙历史,同时还把地点随之搬迁,难道夏启所封支子的有莘国,只定居陕西合阳,而至“商代因之”?有莘国是否有迁徙历史?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马世之先生有考。他在《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中考证与推断,夏禹部族及有莘部族,曾居今河南省的新安县和嵩县、栾川一带,除合阳之外,尚有“东莘”与“西莘”之别。[4]显然,夏商时期的有莘国,有举族迁徙历史,没有只固守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一处。文王妃太姒,可能为夏末有莘部族东迁后的遗民。

至于合阳伊尹里籍说,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并不完全一致,如百良镇莘里村退休教师马育森老师所述,伊尹生于空桑,长在伊水之滨,成年后流落在有莘国。据乾隆《合阳县全志》载:“按里语云,(伊尹)生伊庄,葬秦庄(今莘村),谓元圣也。”[5]若此,则同樊培荣先生所称“夏末商初的‘有莘’当在合阳,元圣伊尹出生在合阳县百良莘村这个有莘之野不可置疑”[6]的结论相抵牾,虽有学者主此说,但学界未成共识,更无定论,仍需探讨。

据笔者理解,陕西合阳百良莘村一带的伊尹相关遗迹,说明这一带与商元圣伊尹功成名就后有密切关系,似与伊尹出任商汤宰相前无关。

《世本》载:“伊氏,帝尧伊耆氏之胤,其后伊尹,名挚,相汤,生陟、奋。阿衡,伊尹号”,“邳氏,奚仲之后,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其后为氏,晋有邳郑、邳豹”。[7]可见,商汤定都西亳今偃师后,为稳定商朝局势,安定一方百姓,对其左、右相均赏赐有封国。其左相仲虺的邳氏封国,在西亳偃师之东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一带。马世之先生称:“邳与姺齐名,立国于商代之初。邳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一带。邳因建国于大伾山下而得名。大伾山,在汜水县西北一里,有大涧九曲,又名九曲山。”[8]右相伊尹之封国,或在西亳偃师之西北、黄河之西今合阳百良一带,是极有可能的。我们推断,今陕西合阳百良莘村,当为商汤在西亳偃师王天下后,右相伊尹的有莘氏封地,遂有大批有莘氏族人,再由南亳西迁这里。其族人怀念伊尹功德,因以为荣,故至清代,有毕沅题写“伊尹故里”等纪念伊尹此举。不难想象,伊尹在合阳居住过一段时间“耕于‘有莘之野’”是有可能的。但合阳不似伊尹里籍,非隐居之地,亦非其卒葬之所。其“墓葬说”,或为后人纪念伊尹的“衣冠冢”之类。

2.山东曹县说

山东省《菏泽地区志》称:“公元前20世纪,商部落就定居在今河南商丘、虞城以北至山东曹、单等县一带的孟潴泽畔,不断开发这一片薮泽地带。汤革夏命后,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亳都即在今曹县城南土山集至王黑楼一带。史载汤在位三十年,死后葬于土山之阳。汤王陵虽几经沧桑,但明、清两朝的‘重修汤陵碑’尚存,县内还有汤右相伊尹墓、左相莱朱墓,遗迹历历可考。”

《曹县志》“莘仲集乡”称:“莘仲国君墓及莘仲故城位于莘冢集村南500米处。据考此处夏朝为有莘国,禹母修己为有莘氏女,商相伊尹曾躬耕于此。”

《曹县志·人物传》称:“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名挚,生于伊水,幼随其母避水逃之有莘。不久,其母又亡,他为有莘氏采桑女于空桑中拾得,由莘仲君庖人收养长大。其身虽为奴隶,却聪明好学,乐尧舜之道,有显才用世之志。夏桀十五年,商汤娶有莘氏女为妃,伊尹作为有莘氏陪嫁男仆,背着锅、案入商。”《曹县志·人物传》又称:“莘仲君庖人养子伊尹以陪嫁男仆身份入商。”

有学者称:“据一些史料记载,伊尹,又名伊挚,夏朝有莘国(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莘冢集大集乡殷庙村)人,出身奴隶,曾辅佐商汤起兵伐桀,建立了商朝,成为我国奴隶社会唯一的一个奴隶出身圣人宰相。”又称:“伊水河畔离商都不远处(今山东菏泽市曹县北十公里殷庙村),出了一位名伊尹的贤能之士。”

上述的逻辑链条是:伊尹是莘仲国君养子;古代的莘仲国就是现在的莘仲集;莘仲国就是有莘国;有莘国就在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莘仲集乡殷庙村;夏商时代的伊尹就是今殷庙村人。

笔者以为,这里的莘仲国是否为有莘国,伊尹是否为莘仲集殷庙村人,伊尹究竟出生在哪里,这是非常严肃的历史问题,不当轻易下结论,还应继续探究。

由于商汤与伊尹在商汤初为商侯时,和商汤在“郼薄”(今河南省偃师市的缑氏镇和府店一带)践天子位后,曾两次东迁,在南亳谷熟集一带地域确实留下不少遗迹,这是历史事实。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曰:“(夏桀)十三年,迁于河南。”夏桀南迁斟(今河南省偃师)后,为扩大其控制范围,巩固奴隶主统治,迫使异族迁徙。此时的商族是夏的一个诸侯国,居于郼薄(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和府店一带),距夏桀南迁后的斟之都较近,对夏桀自然构成威胁;而此时的有莘国,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马世之先生考证,在今河南省新安、嵩县、栾川一带,距斟不远。夏桀十五年,商侯汤元年,公元前1616年,汤与有莘氏联姻后,商汤与伊尹携有莘氏东迁,在今商丘虞城谷熟镇一带定居,后称“南亳”。这是第一次东迁。

在夏桀三十一年,商侯汤十七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后,遂返“南亳”。《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称:“商汤十八年(前1599),王即位,居亳。”《唐书·历志》:“张说《五星议》:成汤伐桀,岁在壬戌,其明年,汤始建国为元祀。”后迁西亳今偃师。这是第二次东迁。

据笔者考证,商汤与伊尹的两次东迁是历史真实。山东省《曹县志》所述“莘仲国君墓及莘仲故城”是否与商汤和伊尹的两次东迁有关?“莘仲国君”或为商汤与伊尹携有莘氏东迁后的又一代国君?这似有可能。

为了寻求伊尹里籍的真实答案,我们曾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作过认真实的考察。

2012年11月28日上午,笔者与张九顺同志一起在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拜访了原所长刘大可研究员和现任所长吕世忠研究员。当我们讲明考察意向后,吕所长认真地告诉我们:“严格地说,伊尹不是山东人物。”这是一个历史学家的客观结论。我们相信,吕所长的回答亦必然有充分依据,不然,他不可能轻易如是说。“伊尹不是山东人物”,是说伊尹的里籍不在今山东省内,但不等于伊尹没有在这里活动过,吕世忠所长关于伊尹不是山东人的结论,和我们考证的商汤与伊尹的两次东迁完全一致。

3.河南杞县或开封陈留说

《史记·殷本纪》云:“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正义:“《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云:“雍邱县东八十七里,旧二十八乡,今八乡古雍国;黄帝之后,姞姓。殷汤封夏后于杞,周武王克殷封夏后东楼公于杞,是为杞国,即此地也。汉为雍邱县隶陈留郡……空桑城在县西二十里。按《帝王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此是伊尹生处’。”

《河南通志·山川上》“开封府”条下云:“伊水在陈留东北二十里,环远伊尹故里。”

《河南通志·古迹上》“开封府”条下云:“空桑城在陈留县南十五里。《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郡志》:‘伊尹母既孕,梦神告曰:臼若出水即东走。明日,臼果出水,东走数里,顾其邑大浸,遂化为空桑。有莘氏女采桑过之,得儿于空桑中。即此。’”

《河南通志·人物一》云:“商伊尹,名挚,古莘川人,耕于莘野。汤以币三聘之,始幡然起伐夏,救民以天下为己任。”

持此说者认为,伊尹生于空桑,空桑在开封杞县。其有三个理由。

一是杞县有“伊尹庙”。

杞县葛岗镇张俊昌老师说,空桑村自古就有伊尹大庙,古时占地面积五顷多,从商朝起始建至今,历代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有自然毁的,有人为毁的。

《中原儒学》记载:“此伊尹就出生在空桑……村东有伊尹庙遗址。”

杞县县志办主任高宏宪说,在宋朝宋真宗年间,真宗亲自拜谒伊尹庙,并且有碑赞。《杞县志》记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真宗皇帝东巡,归至雍丘,莅空桑伊尹庙,祀伊尹并立石,亲作序铭。”

二是有伊氏宗谱。

杞县县志办主任高宏宪说,伊氏家谱中从伊尹到现在一百四十代,一代也不少,第一百四十代孙生活在开封县与杞县交界的一个叫伊庄的地方。

伊尹第一百四十代长门孙伊海誉先生,在杞县空桑第四届伊尹庙会开幕式上讲道:“我先祖伊尹,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就出生于你们西空桑村。”

伊尹后人主要居住地在开封县八里湾镇伊寨村。伊寨村又名伊尹村,村中现居住400多人,均为伊姓,已接续一百四十三代。据村民讲,他们原居住在伊庄村(现开封县罗王乡),伊庄村已无伊姓,因为伊姓都搬到伊寨村居住了。村东一里处是伊思礼葬处。墓前有清嘉庆九年伊六壁后立之碑,刻有“伊氏莘野世系表”。该村距被伊氏后人称为故里的伊庄4公里许,伊庄周围被伊水环抱(现称圈章河),此地距陈留有莘国(即今莘口)17公里,距杞县空桑村15公里。

图9 宋真宗皇帝空桑伊尹庙碑赞碑

伊寨村现存有伊氏祖茔、伊尹画像、伊尹庙图、《河南杞县伊氏宗谱》等遗物遗迹。据伊氏族人讲,在清康熙年间,伊尹后裔伊广雨曾身背伊尹画像到开封府要求资助,被封为“铁榜秀才”。此称号可世代相袭,哪怕不识字,只要是长门长孙,就可当铁榜秀才。在伊思礼的墓碑上亦有“□得祭田两顷四十余亩复”的文字。清嘉庆九年,伊尹后裔伊六壁续修《河南杞县伊氏宗谱》。《宗谱》有正本与手抄本两册,正本边角残缺,与手抄本对照,文字尚能补齐。谱中从伊尹起记一百三十四代325人,并收有伊尹画像。其中还有清嘉庆九年(1804)孔子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伊氏一百二十代孙伊思礼、清嘉庆九年(1804)伊氏一百三十三代孙伊六壁的序文三篇,宋真宗御制碑文及历代文人诗赞十篇,明清增修、重修伊尹空桑庙的记载三条,及空桑、陈留、商丘、偃师等伊氏祠堂的记载。

图10 《河南杞县伊氏宗谱》

从伊氏家谱的序文中可以看出,伊氏后人从汉昭烈时为官的第六十六代伊籍和魏时官拜司空的第六十八代伊睿起就着意于谱牒,明第一百二十代伊思礼增修成谱,伊六壁于清嘉庆九年(1804)又续修,距今200余年。伊思礼在家谱序中说:“我伊氏家谱自商、周、秦、汉以至于今有背井离乡,流寓外省者不能遍载。又有迁居他乡越数代而复故土者。”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车驾幸杞县空桑伊尹庙,并勒石纪盛。碑文在《河南杞县伊氏宗谱》中有记载。其文曰:

宋真宗御制碑赞

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忠;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咸有一德,敷佑万方。大节昭明,嗣王服其训;余庆不坠,令子承其家。旧礼攸存,明祀新享。朕因驻跸,永用怀贤。聊复刻铭,庶几旌善。赞曰: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忠,天辅成功。民难既平,嘉谟宾贞。五室不衰,大训可知。蘩之祭,传于永世。金石之刻,表予褒德。

《河南杞县伊氏宗谱》对伊尹的记载较为详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一代元圣名尹又名挚,夏后皋八岁庚辰四月初八日生于空桑,夏后癸三十七岁己卯耕于有莘,汤使人以币聘之,三反而后从。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适夏以观桀之政,及入夏,知桀之不可为也。复归于亳,相汤,汤崩传至太宗太甲。元祀戊申,伊尹作伊训,冬十有二月,伊尹词告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伊尹乃名,明言列祖之成德,以训于王。太甲不能用,二祀己酉,因即汤之墓营桐室以训太甲,使居忧焉。太甲悔过,终丧三年。三祀冬十有二月朔,遂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太甲》三篇,以申戒之,于是尊之曰阿衡。及其老,作咸有一德,以政归太甲。至商王沃丁戊子八祀卒,年百三十岁,大雾三日,沃丁祀以太牢,亲临丧以报大德,葬于亳。

《河南杞县伊氏宗谱》从夏末至清,历三千四百多年,且中无缺失,实在是个奇迹。它对于伊尹研究,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对于族谱学、人类学、姓氏学等研究皆有重要价值。

三是有伊水——圈章河。

《吕氏春秋》中说,伊尹的母亲居住在伊水上游的岸边。这个伊水在哪里呢?据《河南通志》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陈留县志》记载:“伊水,县东北二十里,环绕伊尹故里。”这里的伊水,就是现在的圈章河,古称伊水。据《开封县志·水文》记载:“圈章河,发源于开封县杜良乡大康寨村附近,至罗王乡沟村入杞县境的泥沟乡,该河属淤泥河支流,境内长19.4公里。”虽然它现在不起眼,在古代它可是一条有名的大河,叫伊水河,古属陈留。河畔有一个村子,叫伊庄,今仍有此村。

笔者以为“伊尹庙”,应是纪念伊尹功德、祭祀伊尹的场所,凡是伊尹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都可以建设,未必只能在伊尹出生地可建“伊尹庙”,东迁的伊尹后人,为祭祀宗亲先贤,盖庙纪念伊尹是情理中事。《河南杞县伊氏宗谱》是东迁后的伊氏宗族历代传承的记录,对研究伊尹有重要参考价值。至于圈章河称伊水,是否在夏代伊尹出生时就已经称伊水尚待考证。

2012年12月6日,笔者与杨柳根同志一起在开封杞县葛岗镇考察。在葛岗镇张俊昌老师引导下,我们考察了空桑小学内的“伊尹庙”遗迹。碑文显示:“商元圣伊尹庙”“考之建于商周时”,显然“伊尹庙”是后人为纪念商元圣伊尹而建的。

杞县人民政府对伊尹庙遗迹十分重视,拨款三百余万,规划占地30余亩,建设“伊尹故里”。其地兴建有“伊尹故里牌坊”,创作、雕塑有“伊尹像”,复制了宋真宗皇帝空桑伊尹庙碑及赞文,重建了“空桑伊尹庙”,并根据文献记载绘画出了大幅的构图精美、色调明快、画工细腻、情节动人的伊尹故事彩色片段。

图11 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小学内现仍半埋土中的残碑碑座

图12 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小学内现仍躺在地面上的残碑

图13 新建“伊尹庙”院内现仍放置在地面上的古碑座

图14 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小学内半藏土中的古碑

图15 在新建“伊尹庙”廊下的古碑有“商元圣伊尹庙碑记”字样

图16 同作者一起考察的杨柳根同志(左)在张俊昌老师(右)和管理人员(中)引导下考察杞县葛岗镇新建“伊尹故里”“空桑”雕塑

图17 杞县葛岗镇新建“伊尹故里”旁的伊尹庙

马世之先生在讲到“东莘”时说:“东莘,商代姒姓国,系莘人自伊水流域举族东徙后而建立的。东莘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开封、民权、杞县一带。”“莘商联姻后,遭到夏人的胁逼,被迫举族东徙,迁居于商的势力范围内,在今河南开封陈留一带立国,开创了此后东莘数百年的宏伟基业。”

据此,我们认为,开封杞县、陈留是伊尹部族东迁的伊尹故里,并非伊尹出生里籍之地。

王文楚先生在《太平寰宇记·前言》[9]中说:“卷一开封府人物,局本列有:‘伊尹,名挚,陈留人。宁越,中牟人……’所列人物十二,皆不见于宋版,亦不见列于万廷兰本,可见乐史撰书时并未列入,而为后世补易窜入。窜入的内容,颇有疑问,所谓伊尹,《史记》卷三《殷本纪》云:伊尹‘为有莘氏媵臣’。正义引《括地志》曰:‘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局本盖因在陈留县东之莘城为有莘氏之故地,遂以伊尹为陈留人。《寰宇记》卷一载,陈留县置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已前无此县;如谓‘陈留’为‘陈留郡’,亦非,据钱大昕云,汉武帝元狩初改济川郡为陈留郡,此前亦无陈留郡,皆可证谓伊尹为陈留人,当误。《史记》并未记载伊尹为何地人。”

《太平寰宇记》卷一《陈留县》载:“本古有莘城,《国语》谓之莘墟。……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等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10]又在《雍丘县》中称:“空桑城在县西二十里。按《帝王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此是伊尹生处。祺(其)城在县西北一十八里。”

《陈留风俗传》说,陈留外黄的“莘昌亭”是宋时地名,是“莘氏”之城。既是宋时地名,当不为古“有莘国”,似非夏商时的伊尹里籍。

正如马世之、王文楚先生所述,今河南陈留当是“莘商联姻后,遭到夏人的胁逼,被迫举族东迁”的“东莘”之国,并非是“以伊尹媵女”时的有莘国——“西莘”之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无陈留县称,莘昌亭又是宋时地名,故河南开封杞县、陈留似非伊尹里籍地。

4.河南伊川说

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辖县。县境东临登封市,南接嵩县,西与宜阳县接壤,北和洛阳市及偃师市毗邻,东南接汝州市和汝阳县。

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伊川县志》记载:“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伊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夏代,伊川县西南大部地域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置新城县,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晋,河南郡改河南尹,领陆浑、新城二县。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开皇初,废郡,改置伊州,又废洛阳郡,析置伊川县。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明,伊川县南大部属嵩县,清沿明制。民国十六年(1927),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等县各一部置自由县;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诸县各一部置平等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1945年2月,划伊河以西,洛河以东,龙门山以南,嵩县田湖以北地区,成立伊西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1947年8月,析伊川县伊河西部与宜阳县之穆册、赵堡、城关、城屋诸乡成立宜南县;又划伊阳县之陶营、蔡店、蟒庄等归伊川县。1949年2月,撤销宜南县,原属伊川县之鸦岭、平等、鸣皋诸区复归伊川,蔡店、蟒庄等仍属伊阳。伊川、伊阳两县各恢复原辖区,均属洛阳专区,1986年,归洛阳市管辖。”

郦道元《水经注·伊水》记载:“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其水有二源……北水东流合侯涧水,水出西北侯溪,东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径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辛有适伊川。……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县氏之也。涓水东南流,左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又东南左会北水,乱流,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伊水)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据上述记载,伊川县文化学者翟志高认为,《吕氏春秋》和《水经注》关于伊尹的出生记述吻合。“陆浑故城”就是今天嵩县田湖镇山古城村,“新城故城”在今伊川县平等乡古城村。所以,有莘女采桑得婴儿之地应该在嵩县田湖东北方、伊川新城南那个“陂方十里”被称为“慎望陂”的地方。

据大河网讯记者王书栋、宋向乐、许会增2012年9月4日报道,翟智高是伊川县研究伊尹的一名学者,他说,伊河,发源于栾川,在偃师汇入洛河,全流域均在洛阳境内,正是这条河孕育了伊尹,也成就了一段3600年的不老传说。伊尹,这位奴隶出身的中国“第一名相”,因其官职而得名,因出生于伊水之滨而得姓。

他认为,《水经注·伊水》记载,伊尹生地方位在“陆浑县故城北……陆浑县东……新城县南”,其地正是古有莘氏部落和伊水、银水交汇地,也是伊尹命名的重要依据。

他还认为,伊川平等乡大莘店村西,有伊尹祠,祠中供奉牌位上书有“商开国右相有莘氏伊尹之尊位”;祠后有有莘氏圣人(莘伯伊尹)墓。

学者翟智高又说,《吕氏春秋》关于伊尹的出生记述与《水经注》相关记述相吻合。“陆浑县故城北”“陆浑县东”“新城县南”等不可移动的地理坐标定位了有莘氏部落的大致位置。

2013年11月10日上午,笔者同蔡建中同志一起,在伊川县刘金来同志陪同下,到伊川县平等乡考察伊尹故里。

据刘金来同志介绍,在该县平等乡“伊尹祠”后,有一古代土冢,曰“莘伯冢”。

据察,伊川县平等乡的“伊尹祠”“伊尹故里”碑,系1994年新建立,在“伊尹祠”后百余米处,确有一荒芜土冢,世传谓“莘伯冢”。

图18 河南省伊川县平等乡的“莘伯冢”

据我们考证,伊川县与嵩县、偃师毗邻。伊水发源于栾川县,穿嵩县,过伊川县,走偃师,于巩义市同洛水相汇入黄河。栾川是伊尹躬耕隐居之地,嵩县是伊尹出生地,偃师是夏桀之都斟,也是商汤西亳之都城,此三县均为伊尹曾经活动过的地方。栾川、嵩县、伊川同为伊洛地区,今同属洛阳市辖县,伊川又在伊水之上,是伊尹过往的必经之地,自然同伊尹相关,至于是否为翟志高所称的“伊尹故里”,尚待考证。

笔者推断,河南省伊川县平等乡的“莘伯冢”,若世传不误,或为夏代有莘国某代“国君”之墓冢,很可能是《吕氏春秋·本味》中“其君令烰人养之”的有莘国君之冢。因为,这里的“莘伯冢”,正与山东省曹县的“莘仲国君墓”“莘仲故城”遗址,构成“伯”“仲”互为兄弟、有莘氏东迁的先后关系。我们不可小视,应高度重视。

图19 河南省伊川县平等乡1994年所立“伊尹故里碑”

(二)伊尹里籍在河南嵩县

考证伊尹里籍,不外乎古文献记载、地方史志记述、文物发掘与民间传说等,目前看,尤以《吕氏春秋》《墨子》《十三经注疏》《史记》《水经注》及甲骨卜辞等文献记述为多。

1.《吕氏春秋》记述伊尹为有莘国人,出生于伊水之上

《吕氏春秋·本味》记载:“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这说明伊尹生长于有莘国,确为有莘国人。“其母居伊水之上”,说明有莘国内有伊水。《吕氏春秋》注称:“伊水,水名,即伊河,源出河南卢氏,东北流入洛河。”[11]据此,伊尹当出生在源出河南省卢氏一带的伊水之上。今河南省栾川县,当时属卢氏管辖。故此注之伊水,当指现今流经河南栾川县、嵩县、伊川后入洛河之伊河。

河南大学李玉洁教授明确指出,伊尹的里籍在河南嵩县。她认为:“《吕氏春秋·本味》记载的伊尹‘母居伊水之上’,当是在伊川之伊。然而,《吕氏春秋·本味》又说:伊尹之母‘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这些都说明伊尹部族有可能是被洪水淹没或者被夏人灭亡的一支部族,然后伊尹部族在‘空桑’又被‘有侁氏’收养。‘空桑’当今洛阳嵩县一带。《史记·殷本纪》云:‘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明一统志》云:‘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长而相殷,是为伊尹。’明万历《嵩县志》云:‘嵩县在商时为有莘之国。’明宣德《重修伊尹祠记》载伊尹故里在‘嵩县之南十里许’。光绪《嵩县志》载:‘嵩县为伊阙地,自夏以前,杂见他书者,如炎帝上世国于伊,即伊尹生地。伊祁,前编尧生于伊,故为伊祁氏,伊尹恐其后也。“有莘之野”实生伊尹,今伊水南空桑涧。汤使所三至也。’至于洛阳的伊水、伊川、伊阙,名‘伊’的河流、山脉、地名更是举不胜举了。这些称‘伊’的名字,肯定孕育了一个伊氏部族,这是没有疑义的。是陈留的圈章河先名为伊水,还是洛阳的伊川县城为伊水,现在很明确地说,圈章河与伊尹毫无关系。洛阳伊川、开封杞县皆是伊尹部族迁徙定居过的地方,都是伊尹部族的故里。笔者认为,这个论点是正确的。”[12]故里,是指故乡,老家,过去居住过的地方,不一定特指出生地,而河南嵩县是伊尹出生之地,亦即伊尹里籍之地。

孟子认为,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孟子·万章上》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如上述,我们以为,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当为有莘国人。而伊水“源出河南卢氏,东北流入洛河”,说明有莘国在伊、洛间,伊尹出生在伊洛地域,当为伊洛一带之人无疑。

2.《墨子》认为伊尹为有莘国人,墨子故里与古有莘国相距很近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楚国鲁阳(今河南鲁山)人。在伏牛山东北麓的鲁山县西部尧山镇(原二郎庙乡)现有墨子故里遗址遗存。文献记载,墨子长期在鲁阳及其周边活动。《墨子》一书有多处关于伊尹的记述。

其一,《墨子·尚贤中》载:“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己相,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这是说,伊尹本是有莘氏的陪嫁私臣,身为厨子,商汤得到他,任用他为宰相,让他掌管天下的政事,治理天下的人民。这里记载的“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说明伊尹为有莘国人。

其二,《墨子·尚贤下》称:“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使为庖人。汤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其意是,从前伊尹是有莘氏女的“家庭教师”,让他做厨师,汤得到并举用他,立他为三公,使他接管天下的政事,治理天下的人民。这里记载的“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亦说伊尹是有莘国人。

其三,《墨子·贵义》[13]称:“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我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其意说,过去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并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这里的记载,说明商汤情真意切地亲往有莘国(今与嵩县搭界的栾川遏遇岭一带)聘迎伊尹是历史的真实。

其四,《墨子·尚贤上》载:“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这是说,汤把伊尹从庖厨之中拔举出来,授予他政事,结果计谋得行。

其五,《墨子·所染》云“汤染于伊尹、仲虺”,等等。

《墨子》一书关于伊尹的记述说明,一是同《吕氏春秋》记载一样,称伊尹为有莘国人。伊尹,名挚,曾为有莘氏女的“家庭教师”,并兼厨师;他曾做过嫁给商汤的有莘氏女的陪嫁人(当今此区域仍称其谓“送客”)。二是伊尹的聪明睿智如“良医善药”,既可治病救人,又能治国安天下,所以商汤亲往见伊尹。三是商汤得伊尹后,曾任其为宰相,让他掌管天下政事,治理天下的人民。

《墨子》多次谈及伊尹,其意有二:一是伊尹曾为奴隶,其身份同墨子本人出身低下而怀才不遇有相似之处;二是墨子对商汤不举一格选人才,擢拔伊尹由奴隶到宰相的行为极力褒扬;三是墨子对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兴商、王天下雄才大略高度赞赏。

《墨子》频繁记述伊尹,客观上告诉我们:在古代交通、通信、文字传输极度不便条件下,他能够对商汤和伊尹的过往历史十分了解,这说明墨子所居楚国鲁阳同伊尹出生地有莘国相距较近,容易获取伊尹传说;或许墨子在楚国曾见过王子姬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的“周之典籍”[14]中关于伊尹的记述。

3.商汤曾频繁活动于同嵩县毗邻的今河南鲁山地区。商汤不仅娶鲁(今河南鲁山)女为妇,而且“汤,商后尝浴”其鲁山“皇泉”

其一,《逸周书·殷祝解第六十六》记述商汤逐夏桀称:“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马世之先生《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称:“这里提到的鲁,显然在夏桀的统治区内,又临近商汤控制的地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起的话说:‘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夏王朝的腹心地区大约在今河南省洛阳、巩县一带。商汤的统治区域在其东部的商丘一带。商汤自东向西争夺中原,鸣条一战,夏桀溃败,仓皇南逃,今河南鲁山地区是其必经之地。”[15]此“鲁”指夏末商初之“鲁”,亦即后称“鲁阳”的今河南省鲁山县地域。可见,夏朝末年,夏桀曾徙于此,商汤逐夏桀时曾经过鲁山地区。

其二,“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也多次提到鲁,如‘鲁受年’(《续》5.6.10),‘帚姘鲁于黍年’(《续》4.25.2),‘壬午卜,鲁嘉,鲁不其嘉?鲁不其嘉,鲁嘉允嘉延死’(《乙》3000)。在鲁地的士民投奔商汤不久后,夏朝灭亡。商王朝在建立过程中,受到鲁人的支持,因而商、鲁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商王关心鲁的农业生产,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姻娅关系,商王娶鲁女为妇。卜辞中提到的鲁,也绝非山东曲阜,极有可能指的是河南鲁山地区。鲁山一带大约在夏商时期就存在一个叫作‘鲁’的著名方国,周灭商后,将周公旦及其子伯禽封于此地,鲁便成了姬姓诸侯国。鲁山之鲁在先,为‘西鲁’;曲阜之鲁居后,为‘东鲁’。”[16]清嘉庆《鲁山县志》引《河南通志》载:“温泉在鲁山县,旧名皇泉。汤,商后尝浴其处。载《水经》。”据上述,这里的“商王娶鲁女为妇”实指“商汤娶鲁女为妇”,这里的“鲁”即指今河南省鲁山地区。

其三,1957年,在河南省鲁山县仓头乡下仓头村,出土有商代青铜器兕觥(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敞口青铜、铜爵等盛饮酒器具。这些器具现存河南博物院及鲁山县文物所,或为商汤赠其妇家之礼器。

《水经》记载“汤,商后尝浴其处”的“旧名皇泉”,位于今河南省鲁山县西部“百里温泉带”上的上、中、下汤温泉地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尹至》载:“惟尹自夏徂亳,逯至在汤。汤曰:‘格,汝其有吉志。’尹曰:‘后,我来越旬日。”[17]这里的“商后”即“商汤”。这说明甲骨文记述“商王与鲁的姻娅关系,商王娶鲁女为妇”,实指商汤娶鲁女为妇,这恰与“汤,商后尝浴其处”的记载吻合。《河南通志》记载,印证了商汤在鲁山地区活动的历史事实。实际上,鲁山距曾囚过商汤的今禹州市(夏台)近百公里;距夏桀所居之都斟和商侯汤本国郼薄(今偃师缑氏镇和府店一带)及商汤王天下之都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地域,亦在百公里左右;而且,鲁山西部地区与伊尹曾居地有莘国(今河南嵩县地域)紧邻。应当说,今河南鲁山地区,正在夏桀和商汤活动的范围之内。

4.郦道元称“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斯川谓鸾川”,伊尹生于“伊水之滨”

地处伏牛山东北麓的河南省鲁山县,古称鲁阳,其西部山区紧邻嵩县、栾川地域。郦道元曾于“永平中蒙除鲁阳太守”,并在此注《水经》[18]。其《水经注·伊水》云:“伊水出南阳鲁阳县西蔓渠山,《山海经》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峦互别耳。伊水自熊耳东北径鸾川亭北,葌水出葌山,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又曰:“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知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郦道元在这里既说明了伊水发源地在鲁阳西蔓渠山,与鸾水、交水(即今河南省栾川县西之叫河镇之水,今俗称“叫河”)、鸾川亭的关系,又说明了伊尹生于“伊水之滨”及伊尹名字的来历。故此,我们说,伊尹里籍地与鲁山西的伊河紧密相连,伊河若不在鲁山西,或没有伊水的地方,当不为伊尹出生的里籍之地。

5.河南嵩县南空桑涧,是伊尹出生之地

寻求伊尹出生地——有莘国,必先从伊洛河流域的伊国说起。《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西晋左思《三都赋》说:“崤函有黄帝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称:“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阳翟,夏城,禹都也。偃师,西亳,汤都也。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使召公先相宅,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是为东都,今苑内故王城是也。又卜瀍水东,召公往营之,是为成周,今河南府东洛城是也。”[19]由此可知,夏商周三代王朝皆建都于此区域。

河南省卢氏县位于洛河上游的豫西山区,秦岭在卢氏境向东分为三支,北为崤山,中为熊耳山,南为伏牛山。洛河从崤山和熊耳山之间蜿蜒流向东北,经宜阳、洛阳,至偃师偏南与伊河相交,后入黄河。

伊,唐虞姜姓国。伊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嵩县一带。《路史·国名纪一》云:“伊,盖亦上世所国。今洛之伊阳县有伊水,尧之母家伊侯国。”《河南文物名胜史迹》称:“嵩县以地处嵩山之西而得名,历史源远流长。远在炎帝时,嵩县即为伊国之地,唐虞时称伊侯国、伊川国。”[20]

在伊水流域的嵩县、栾川一带,曾经存在着伊、涂山氏和有莘氏几个古国。马世之先生《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称:“涂山氏,虞夏古国。苏鹗《苏氏演义》引《文字音义》云:‘涂山,古国名。’《世本·氏姓篇》氏于国者云:‘涂氏,涂山氏后。’涂山氏与夏人之间存在婚姻关系,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帝王世纪》云:‘涂山氏,禹之妻,夏启之母也。’《尚书·益稷》载禹的话说:‘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云:‘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吕氏春秋·音初》篇说:‘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涂山氏为夏之盟国,禹在创建夏王朝过程中,得到涂山氏的大力支持,故而禹在涂山举行万国大会。……涂山氏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嵩县境。涂山亦称三涂山,《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告诉周公说:‘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索隐:‘杜预云:三涂在陆浑县南。’《水经·伊水注》云:‘(伊水)又东北过陆浑县南。《山海经》曰:滽滽之水,出于厘山,南流注于伊水。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东流注于伊水,即滽滽之水也。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经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杜预《释地》曰:山在县南。阚骃《十三州志》云:山在东南。今是山在陆浑故城东南八十许里。’陆浑即今嵩县,故而《读史方舆纪要》说:‘三涂山,在嵩县南十里,即古所谓涂山者,王母即涂山氏之女也。’”[21]显见,马先生认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的“三涂山”即“涂山”说。

由此看,涂山确在河南省嵩县地域。现今,有学者把此“涂山”说成在山东曹县的“土山集”[22],这自当不敢苟同。

关于三涂,郑杰祥先生考证与马世之先生考证基本相同。郑先生说:“杜预注云:‘在河南陆浑县南。’孔疏引《释例·土地名》云:‘河南陆浑县南山名。’《水经》云:伊水‘又东北过陆浑县南’,郦道元注‘伊水径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杜预《释地》曰:‘山在县南’,阚骃《十三州志》云‘山在东南’,今是山在陆浑故城东南八十里许。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说:三涂山在‘嵩县西南十里’。《大清一统志·河南府·山川》云:‘三涂山在嵩县西南。……旧志在今县西南十里伊水北,俗呼为崖口,又曰水门。’嵩县即今河南嵩县,陆浑即今嵩县东北的陆浑镇。三涂山与岳山南北相对,相距近百里,是伊、洛盆地通往豫西山区的重要门户,因此构成古代九州的险要之一。”[23]郑先生所指三涂山与马世之先生所指涂山是同一个地方,均为嵩县西南十里的地方。

涂山氏是嵩山地区的一个小国。嵩县古称陆浑,陆浑故城在今嵩县田湖镇陆浑村,《元和郡县志》记载三涂山在陆浑县西南50里。《嵩县志》旧志载,山在今县西南10里伊水北,俗呼为崖口,又曰水门。民国三年五月武昌亚新地学社出版的《河南分县详图》载:“三涂山即在嵩县县城西南七里之地,位于伊水北岸,与古籍所载相合。这个三涂山,乃夏禹娶涂山氏之处。”[24]涂山附近发现许多龙山文化遗址,比较重要的有城关镇的东南庄、于沟、孟村、凤凰台,库区乡的老樊店,德亭乡的南坡根、南台等[25],都应属涂山氏文化遗存。约于夏代中期,涂山氏国被莘人所灭。

关于夏代有莘国位置,郑杰祥先生考证认为在陕西西安的大荔、合阳二县间。

郑先生《夏史初探》称:“辛氏:当以立国于辛地而得名。《世本》云:‘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遂为辛氏。’又云:‘莘氏,用国为氏,禹后姒姓,文王妃家。’莘国所在,郦道元《水经·河水注》云:‘河水又径郃阳城东,周威烈王之十七年(前409),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阴郃阳,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大清一统志·同州府·古迹》云:‘莘国城在郃阳县东南。’郃阳县即今陕西合阳县。又《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古国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世本》云:莘国,姒姓,夏禹之后。’同州河西县即今陕西大荔县,大荔、合阳二县邻近,夏代莘国当在黄河西岸的大荔、合阳二县之间。”[26]郑先生所言有莘国位置,我们曾于2012年12月12日上午,到实地考察过。根据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莘村马育森老师所提供的当地资料看,莘村或为伊尹功成名就后所封之地更确切,未闻见当地有伊尹在此出生的传说或遗迹。

我们理解,夏商时期的有莘国应距夏桀之都斟——今河南省偃师较近,距商汤侯国也不会太远。《左传·昭公元年》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姺、莘同音,姺即莘。可见,有莘国是商之亲属国。宋真宗赵恒称,有莘国伊尹“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忠;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27]。若距夏桀王国较远,在古代交通极不便条件下,夏桀怎么知道伊尹,伊尹又怎么能“始就于桀,后归于汤”?故而,我们认同马世之先生考证,伊尹初时的有莘国位置当在今河南省新安县、嵩县、栾川一带。

马先生《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称:“有莘氏,夏商姒姓国。古代中原地区分豫西伊水之‘莘’和豫东陈留之‘莘’。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且把豫西之莘称作‘西莘’。据《大戴礼记·帝系》云:‘鲧娶于有莘氏之子。’《史记·夏本纪·索隐》说:《系本》‘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莘或作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辛氏出自姒姓。夏后启封支子于莘。莘、辛相近,遂为辛氏。’有莘氏活动范围应在夏族居住地域之内。禹所封高密,在今河南省新安县境,莘人应在距离高密不远的地方建都立国。

“根据文献记载,豫西一带莘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陕县‘莘原’和伊水流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载:‘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杜预注:‘莘,虢地。’《元和郡县志》陕州硖石县条下云:‘莘野在县西十五里,春秋时有神降于此。’唐代硖石县治,在今河南省陕县硖石乡硖石村,硖石村西南的西张村乡辛店,很有可能是夏代莘人的居地。另外,在伊水流域的嵩县、栾川一带,保留着许多有莘氏的传说和遗迹。伊水流域的莘人可能是从陕县莘原迁徙过来的,或者同属一个莘国的地理范围。

“在伊水流域的嵩县、栾川一带,曾经存在着伊、涂山氏和有莘氏几个古国。按照时间顺序的链条将它们串在一起,可以看出它们的关系大致为:涂山氏灭掉伊国,有莘氏又兼并了涂山氏。莘国出了个著名的政治家伊尹,对照中国古代‘以国为氏’的规矩,伊尹姓伊,很可能是伊国的遗民。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明确指出,有莘氏女采桑的地点在河南伊川,此伊川指的是伊水流域。汪介人《中州杂俎·空桑考》云:‘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子空桑,长而因水为姓……嵩,古伊川地也,县之南有水曰伊,即生于伊上,因以为姓者,水之南有涧曰空桑,即伊女所化,桑女得之于中者。’古空桑涧在今汝阳县西北。另外,嵩县城南5公里的白土窑村有伊尹祠,该祠建于明代,现存正殿5间,左为‘一德堂’,右为‘三聘堂’,有明宣德二年(1427)(明尚书)胡濙题‘伊尹祠诗’石碑一通。清光绪《嵩县志》载:‘伊尹之母葬于洛沟。’洛沟村属嵩县饭坡乡,墓冢方圆5亩许,高18.7米,当地人称之为‘伊姑冢’,今冢犹存。”[28]

尽管历史上有人把禹会诸侯于涂山说成是“安徽怀远寿春东北的‘当涂山’,或谓‘禹所娶妻’在‘浙江绍兴县西北’,或谓‘禹娶于涂山’在‘今四川省重庆市东南’”[29]等,但这些说法没有马世之先生考证理由充分、结论可信。我们认同河南省嵩县南部的伊水之南、汝阳西北的古空桑涧一带地域,是伊尹的出生之地。洛阳市嵩县在古代炎帝时称伊国(《通鉴》),唐虞时称伊侯国和伊川(《路史》),夏时称豫州和伊阙(《左传》),夏末和商朝时称有莘之野或空桑(《古都国志》)。《帝王世纪》载:“伊尹生于空桑。”《孟子》载:“伊尹耕于有莘。”《古郡志》载:“伊尹生于空桑,以伊水为姓。”《明一统志》云:“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长而相殷,是为伊尹。”明万历《嵩县志》云:“嵩县在商时为有莘之国。”明宣德《重修伊尹祠记》载,伊尹故里在“嵩县之南十里许”。光绪《嵩县志》载:“嵩县为伊阙地,自夏以前,杂见他书者,如炎帝上世国与伊,即伊尹生地。伊祁,前编尧生于伊,故为伊祁氏,伊尹恐其后也。‘有莘之野’实生伊尹,今伊水南空桑涧。汤使所三至也。”《河南教育名人传·伊尹》中说:“伊尹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空桑涧,即洛阳市属嵩县莘洛沟。”

6.嵩县有“伊尹祠”和“尹姑冢”遗迹

伊尹祠位于嵩县纸房乡龙头村空桑涧旁一个小四合院内。其规模不大,正殿5间,东西两配殿各3间,前门一座。整个祠堂,灰瓦灰墙,色调暗淡,正殿后墙坍塌,失去支撑的屋脊也塌下一边。以前四合院里密密的都是古柏,最大的两三个人合抱粗细,站在院里看不到太阳。1958年“大跃进”时,全部被砍光了。伊尹祠又称“元圣祠”,始建年代不详。明宣德二年(1427),礼部尚书胡濙曾写有纪念伊尹的诗,立有“伊尹祠碑”。据清光绪年间《嵩县志》记述:“明知府陈宣记伊尹古圣人也,由商至今,庸人、孺子无不景仰,而乐道之嵩县,南有空桑涧,世传为伊尹所生之地,历代祠祀礼也。明尚书胡濙即其地重建祠,明正统年间知县何新重修。明弘治年间,知府陈宣重修。明崇祯年间,邑人屈动重修。”现存的房屋是清朝道光年间在明伊尹祠的废墟上重建的,而明代又是在古祠的废墟上重建的。明代永乐年间,尚书胡濙来凭吊伊尹时,看到古祠瓦砾遍地,已成废墟,非常感伤,动员当地士绅捐资重建了伊尹祠。伊尹祠前,有一小石碑,是胡尚书当年所立,碑上字迹模糊。

2012年10月31日下午,我们在河南省嵩县县志办公室工作过的范、魏两位先生引导下考察了嵩县“伊尹祠”。

图20 位于河南省嵩县县城南5公里纸房乡白土窑村的“伊尹祠”

图21 嵩县“伊尹祠”外围墙上的“伊尹祠简介”

图22 上、下两幅图片是嵩县“伊尹祠”中保存的字迹已模糊不清的明代宣德二年“重修伊尹祠记”石碑

我们通过当地复制的明代宣统二年“重修伊尹祠记”碑,了解其内容为:

重修伊尹祠记

奉政大夫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仁和刘咸撰并书。

通议大夫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零陵陈礼题额。

古称英伟豪杰之士,其智足以揣摩天下之事势,其才足以建立天下之功业者,未始不傲然自得而有高世之心,幸而知出于以克少见于时,其设施措置必皆有以超乎众人精思深虑之所不逮,以无他经纶筹划定于胸中者有素功,其抱负之大有非世俗屑屑所能易以捶夺故也。昔者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嚣嚣然以尧舜之道自乐,苟非其义,虽举天下之富贵以加之有,弗屑也!既而汤闻其贤,亦必侍夫三聘勤,然后幡然而起,以就保衡之位,此其负任天下何如也?及相汤伐桀,以行顺天救民之事,放太甲于桐,以俾其处仁迁义,使他人遇之,必将犹豫反复而不敢为就使为之,其不至偾事大志者幸矣。尹与斯二者若素为之□是□□□□□□者,□□尝试□□□□□□□□□□□□□□ □□□□□□绪竟获□延□□皆祀之,远此非信道焉而见义举。自商至今,嵩县南十里许有涧曰空桑,世传圣母既娠,梦神人告以东走,避水化为空桑,而尹生即其地也。旧有祠荒秽不治。永乐乙未冬,今礼部尚书毗陵胡公,以户科都给事中奉使河南切过之,深叹其为阙典,乃命□上军民之官,修葺而祠之。又为七言古诗题于壁,纪其实。迂迭时之距今十有三年,咸始获重过之,视其屋已不胜疏漏,及读其诗,墨迹亦将漫漶不可辨矣!因再拜祠下而叹之,曰:“於乎!伊尹以元圣之德,肇造有商,其明言大哉!且传后世,皆知诵习,而遵行之。而其祠之废毁,乃直至乎!”尚书公而后兴举焉。今几何时,又复使其颓坏。若此苟不葺,则将何以寓夫?元圣之神灵因以永展,尚书公创修之善举哉,于是首出廪资,以率知县何新守御所百户□□悉捐己俸,相与并力而新之。取尚书公之诗移勒于石,而窃记其事之始末。如有志士仁人有志伊尹之志心,尚书公之心者,于此得以考焉!

大明宣德二年岁在丁未秋八月初吉日,嵩知县吴祥、百户马能、李芳敬立。

图23 当地复制的明代宣德二年“重修伊尹祠记”碑

复制的明代宣统二年“重修伊尹祠记”碑文显示:“自商至今,嵩县南十里许有涧曰空桑,世传圣母既娠,梦神人告以东走,避水化为空桑,而尹生即其地也。”这里的记载,同文献《通鉴》、《路史》、《左传》、《古都国志》、《帝王世纪》、《明一统志》、明万历《嵩县志》、光绪《嵩县志》记载完全一致。

1990年版《嵩县志》记载“伊尹祠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纸房乡白土窑村”。其《志》尚有伊尹母亲葬处——尹姑冢记述。其《古墓葬》“尹姑冢”条曰:“尹姑冢,位于饭坡乡洛沟村西高台上。冢坐东接洛沟村,西、南、北三方均与洛沟相依。冢高25米,周长450米,呈圆形。《嵩县志》清光绪三十二年版卷二十二宅、坊、亭、墓篇载:‘空桑涧南山间幽窗一冢巍然,方五亩许,传为伊尹母墓。’商相伊尹之母卒于此,狂风卷沙掩其尸。伊尹拜为相,不忘母恩,封土上坟,年年相复,变为巨冢。其冢上尖下圆,由红土、白土、沙石堆成,原状完好。”[30]

7.前人有考辨

清御史嵩县人李兴《伊尹辩》称:

伊尹生不经见。《帝王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之地。”《孟子》云:“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注亦无明释。《古都志》云:“生于空桑以伊水为姓。”《一统志》云: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子于空桑中,长而相殷,是为伊尹。

及考,开封陈留有莘野门,有空桑城在县南,伊尹母孕,避水东走,化为空桑,有莘氏女采桑得婴儿于其中。又曰:伊尹生于伊水之上,志人物既于河南,又于开封。志流寓又于西安,观者疑之,又以卢氏莘川,郃阳莘国,以援以为言者,殊不知,一为神降于莘之地,一为禹后受封之国,于尹殊无干涉。此无他,皆自莘字中来使其言。然则郑州之莘城,莘县之莘亭,亦可以附会其说矣!矧地之相去如此其远,而尹之寿年无所考,假令既耕于此,复耕于彼,日已不足矣!格天之功,托孤之事,何年而建邪?俗传之谬,大率类此。窃详尹生夏末,迨今三数千年,嵩人世传,如出一口。与前所云,若命符契。及旁稽载籍,嵩,古伊川地也,县之南有水曰伊,即生于伊上,因以为姓者。水之南有涧曰空桑,即尹母所化桑女得子于中者。涧之东有沟曰莘乐,即所谓耕莘乐道,三使往聘者。凡前所载,历历有征,余皆无之。且其地有尹祠,岁时伏腊,振古如此。先正胡尚书濙,刘宪佥咸,咏于诗,载于记,二公学称博洽,必有的见。今偃师西有尹墓,与嵩密迩,又可见首丘反本,古今通义。由是言之,伊尹以水为姓,其生其耕必于嵩也。明矣。而《一统志》备录之。乃史家传疑常例,在人自当明辩。或以汤都亳,尹相之。陈留乃其畿内首善之地也。当时后世,沐其膏泽,慕其桑梓,好事者以其故居名之。又以周之濂溪,实在营道后居匡庐,亦名其水为濂溪,理或然也。抑古人志在四方,礼曰东西南北之人是已。尹也,或壮而游,老而休,曾一寓之,摹写故乡之景,亦慰本源之思,亦未可知。第生于伊上,姓于伊水,乐于莘耕,惟嵩为然,余不足论。疑者乃曰:吾子之辩似矣,然祀处陈留皆庙而祀之,何居?曰大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而济南祠之;孔明生于琅琊,寓于南阳,而巴蜀祠之;两程生于黄陂,家于伊洛,而南安祠之。盖抑其休风,思其过化,亦理之常尔。凡此类者,圣哲皆然,何独至于尹而疑之?疑者又曰:尹虽元圣亦人耳,人生于桑,有诸?曰玄鸟降而生商,巨迹履而生周,在古则然矣!故张子曰:天地之始,未尝先有人也。人固有化而生者,盖天地之气生之也。苏氏亦曰:凡物之异于常物,其取天地之气常多,故其生也或异。麒麟之生,异于犬羊;蛇龙之生,异于鱼龟;神人之生而异于人,何足怪哉。况尹娠于母,化为空桑,实非桑之所生也。疑者怃然曰命之矣!

有客过于草堂,偶话及此,因请笔之,遂为之辩。[31]

结论:据文献记载及传说、遗迹考证,古代嵩县一带地域,当是伊尹出生地无可置疑。这似应成为历史定论。

(三)“伊尹处士”曾隐居今河南栾川

伊尹虽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究其出身,却是一位出生于有莘国、身份低微的有莘氏“女师仆”及“庖人”奴隶。《墨子·尚贤下》云“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有莘氏女出嫁商汤时,伊尹曾作为陪嫁奴隶送有莘氏女出嫁。《吕氏春秋·本味》有“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媵女”记述。既为“陪嫁送客”,事后当再回到有莘国,“莘氏女师仆”的伊尹,一时无业可操。时年夏末商初,据文献记载,此时天象大旱,灾疫肆虐,民人多病,有莘国自当不能幸免。伊尹曾“使为庖人”,握有“食疗”技艺。有莘国君令其寻找中草药,以解莘氏族民之疾病。于是,伊尹循伊水而上,在伊水上游的伏牛山区遏遇岭一带采集、种植中草药,“耕于有莘之野”。《史记·殷本纪》载:“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处士”,是指旧时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史记》所载“伊尹处士”,即指伊尹有德才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孟子》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之说,孟子亦谓伊尹是位处士,过着隐居生活。若此不误,伊尹于有莘之野,应是一位学贯天人、乐于尧舜之道、隐居山林的处士。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云:“伊尹黑而短,蓬而髯,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亦即说,伊尹皮肤黑而身材矮小,头发蓬乱长着胡须,面部上宽下尖,曲背弯腰,形态谦恭。其形象是一位山村野夫。若依此,伊尹亦确是一位“隐士”。

《吕氏春秋·本味》有“伊尹亦欲归汤”之说,那应该是“以伊尹媵女”之后的事情,并非“媵女”时即留在商侯国的。

今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一带中原地区,本为夏人之居,其姒姓夏部族(有莘国原为姒姓夏部族的方国之一)的民俗,通常嫁女必须有人(男)陪送,民间称“送客”(古代官家称“媵臣”),陪嫁送客(男人)带着嫁女所需器物,一直送到男方家,然后再返回到女方家,这是一种约定成俗的常规。时至今日,这个地区嫁女的风俗习惯,仍然如此延续下来。我们认为,伊尹作为有莘氏“家庭教师”“厨师”去陪有莘氏女出嫁作“媵臣”当“送客”,应该是常理。在有莘氏女出嫁商汤后,伊尹返回有莘国,“女师仆”和“庖人”不用做了,一时间竟无业可操。于是,“躬耕于有莘之野”,过着“处士”生活。有莘氏女出嫁后,曾对商侯国饮食习惯不适,思念伊尹在有莘国作为庖人所做饮食口味和兼作“女师仆”时的殷切教诲。于是,就向商汤推荐伊尹的渊博学识及庖厨技艺,一而再,再而三多次推荐,终于引起商汤重视,商汤先派使者前往,多次聘伊尹未遂。商汤又急不可待地亲往见伊尹,这就是《墨子·贵义》中所称的“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一事。

《孟子·万章上》云:“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於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32]

《孟子》所述,说明伊尹不是“媵女”之时即留商侯国的。伊尹为人处世的高贵品格,并不是像有人说的“伊尹使自己做了厨子切肉做菜以便向汤有所干求”的世俗行径。当初,汤曾使人拿礼物去聘请他,他却平静地说:“我要汤的聘礼干什么呢?我何不待在田野里,就这样以尧舜之道自娱呢?”商汤的多次聘请,才使他改变了态度。他把匡扶天下的重担挑在自己肩上,所以一到汤那里,便用讨伐夏桀、拯救百姓的道理来说服汤。因此,孟子说,他只听说过伊尹用尧舜之道求汤,没有听说过他用切肉做菜的事求汤。

《孟子》中“汤使人以币聘之”“汤三使往聘之”,伊尹“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的说法,表明:一是伊尹处士隐居“有莘之野”是历史事实;二是商汤确实使人“以币聘”伊尹。史迁说“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孟子说“汤三使往聘之”。这里,商汤聘伊尹有“五次”与“三次”之说的差距,应该说“汤使人三次往聘”,伊尹没有接受。其余两次,起码有一次是商汤亲往见伊尹的。商汤见伊尹一事,《墨子·贵义》有述:“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我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33]

《墨子·贵义》所载,说明商汤为商国图强,积极寻求治国人才,当闻伊尹之才,就视身为奴隶的伊尹为治理商国的“良医善药”,果断排除彭氏之子的世俗偏见,不避伊尹低下贫贱,不顾自己国君尊严,礼贤下士,急不可待地亲往见伊尹。商汤使彭氏之子驾车去见伊尹的史实说明:商汤所居的商侯国,距伊尹所居有莘国的“有莘之野”不远,或者为邻。这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研究商汤诸侯国和有莘国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史记·殷本纪》载:“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34]《史记》“或曰,伊尹处士”是指“亦有人说,伊尹是有德才而不愿做官之人,过的是隐居生活”。说明伊尹曾经隐居过,这是历史真实。那么,伊尹曾隐居何处?文献记载,河南洛阳市的栾川一带,当为伊尹隐居时“耕于有莘之野”的“耕莘古地”。

《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七引皇甫谧《帝王世纪》曰:“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哉?’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尽。汤乃求婚于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于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也。”皇甫谧亦谓“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

据《尚书》《墨子》《吕氏春秋》《史记》等文献记载,伊尹作为“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莘氏女师仆”“有莘氏媵臣”等应是历史事实。当有莘氏女出嫁商汤后,伊尹又回到有莘国。因有莘氏女已经成人出嫁,伊尹便不再作为有莘氏女的“师仆”和“庖人”,《史记》所载的“或曰,伊尹处士”,应当在此一时期。伊尹为解莘民之疾,受有莘国君之命,沿伊水上行,在远离有莘氏国都的“有莘之野”——今栾川西部、西北部的遏遇岭、叫河、冷水、三川和陶湾一带尝试百草,创制中药汤液,治病救人。夏桀末年正当天灾人祸横行。《清华简·尹至》简文“惟灾虐极暴”是说时有灾殃疾病,特别是胫足肿,是当时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上博简·容成氏》亦载:“当是时,强弱不众,寡不听讼,天地四时之事不修,汤乃辅为征籍,以征关市,民乃宜怨,疟疾始生,于是乎,喑、聋、跛、□、瘿、偻始起,汤乃谋戒求贤,乃立伊尹以为佐。”如是,也述及当时的各种疾病。当时不仅疾病丛生,而且还有天灾。《吕氏春秋·慎大览》说:“商涸旱,汤犹发师。”《国语·周语上》“伊洛竭而夏亡”印证了夏末的干旱。这种慌乱局面,正反映出天灾人疾盛行的状况。伊尹所在有莘国近伊、洛,国内“疟疾始生”,“民乃宜怨”的状况自当不能例外。面对病疾中的百姓,做过厨师的伊尹明白“药食同源”的道理,他去寻药治病,拯救有莘国百姓,是自然常理。所以,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过着隐居生活,当为历史事实。

《山海经·中山经》云:“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35]。这里说葌水出葌山,北流注入伊水,伊水出蔓渠山,东流注入洛水。葌水流经之地显然是指秦岭东延的熊耳山和伏牛山区域。

郦道元《水经注·伊水》云:“伊水出南阳鲁阳县西蔓渠山,《山海经》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峦互别耳。伊水自熊耳东北径鸾川亭北,葌水出葌山,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

郦道元告诉我们,世人称“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他所称的“世人谓伊水为鸾水”,特指发自“熊耳山东北径鸾川亭北”的葌水,“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的鸾水称伊水,“鸾川”即“栾川”也。这里的“葌水为交水”,即指近代称的“犟水”为“叫水”,亦即今栾川县叫河镇之“叫河”——今又谓之淯水上游是也。但犟而不训的“犟水”,未入黄河,却后向西流,过今卢氏县汤河镇,径白河、汉水,入长江;而仅一岭之隔的伊水,却北流汇洛水,后入黄河。郦道元或误谓“葌水”“而北入伊水”,实为“而南入淯水”也。其《水经注·淯水》云:“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支离山,东南过南阳西鄂县西北,又东过宛县南。”《栾川县志》[36]载:“栾川为伊河和淯河(老灌河上游)发源地,分属黄河、长江两水系。伊河源出闷顿岭,依伏牛山北麓东流,后汇洛水而注黄河;淯河源出遏遇岭分支攻离山(骆驼山)逆向西流,故俗名犟河(音转称叫河),后注汉水入长江。”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汝水》“余以永平中,蒙除鲁阳太守”的时间记述,公元509年前后的北魏时期,栾川西部紧邻卢氏的部分山区,应属弘农郡卢氏县所辖。其《水经注》所述“卢氏县支离山”与《栾川县志》中的“遏遇岭分支攻离山”,实指一地,或称葌山。故郦道元称“葌水出葌山”“葌水为交水”。显然,《水经注》所称“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支离山”就是《栾川县志》所称的“淯河源出遏遇岭分支攻离山(骆驼山)”,其山所出“交水”,就是俗名谓之犟(水)河,今传称的“叫河”。

今栾川县叫河镇东9公里许,有水西入淯河的沟溪一道,俗名倒回沟,人称伊尹百草谷。现已辟为河南省栾川倒回沟省级森林公园。从公园门口东沟北行,翻山5.5公里经陶湾镇肖疙瘩村,再北行7公里余至栾川遏遇岭,此岭正是商汤聘迎伊尹的地方。

《河南通志》卷五十二《古迹下》“河南府”条下云:“伊尹城在卢氏县栾川伊水之滨,伊尹耕莘处址尚存。”栾川县在元、明、清时均置镇,民国时期置区,隶属陕州卢氏县,1947年再置栾川县,所以“伊尹城在卢氏县栾川伊水之滨”即指今河南省栾川县伊水之滨的伊尹城故址。

《栾川县志》载:“栾川是河南省西部的一个山区县。县境位于伏牛山之北,熊耳山之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东接嵩县,西连卢氏县,南毗西峡县,北邻洛宁县。境内伏牛山分支遏遇岭居县境中部。……栾川历史悠久,五六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境内已发现多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夏商时代,栾川为有莘之野。夏末,伊尹诞生于伊水之上,躬耕于有莘之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伊尹佐汤灭夏,建立商政权,后世尊伊尹为元圣。”

栾川县东接嵩县,《嵩县志》载“嵩县历史悠久,炎帝时称‘伊国’,夏时为豫州伊阙地。商代属有莘国之野,又名空桑”。栾川县西连卢氏县,《卢氏县志》载“卢氏县夏、商为莘川地”。栾川、嵩县、卢氏是与秦岭东延的伏牛山区、河南省西部紧邻的三个山区县,其三县县志记载,都与夏商时的有莘国相关。足见伊尹曾出生于此和初年曾生活在这一地区是历史事实。

《栾川县志》关于“栾川为有莘之野”,伊尹“躬耕于有莘之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的记载说明,伊尹曾隐居栾川县境,并在栾川遏遇岭与商汤相遇过。

《墨子·贵义》“汤曰:‘将往见伊尹。’”与“汤曰:‘……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我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的记述,说明商汤要见伊尹的决心很大,不见伊尹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商汤见伊尹应是历史事实。马世之先生说:“栾川城(西)北有‘遏遇岭’,系商汤使臣聘伊尹相遇处。”似有不确,应该说“栾川城(西)北有‘遏遇岭’,系商汤与伊尹相遇处”。至于马先生“汤使臣聘伊尹”同《史记》载“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的地点,应为河南嵩县空桑涧,而非《墨子·贵义》所述的商汤在“遏遇岭”见伊尹。光绪《嵩县志》载:“‘有莘之野’实生伊尹,今伊水南空桑涧。汤使所三至也。”我们切不可把发生在同属今河南省的嵩县、栾川县两地的“汤使人聘迎”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两次不同事件混为一谈。

为了澄清伏牛山遏遇岭在栾川的具体位置,2011年8月21日,笔者同栾川县叫河镇原副镇长蔡建中及杨新江、王艳增等四人一起考察了骆驼山附近的遏遇岭。

遏遇岭,在熊耳山的骆驼岭东南部,亦即今河南省栾川县中部冷水镇南泥湖的东南部,地跨栾川的冷水、三川、陶湾三个乡镇,为东南—西北走向。因岭上有大小不同的两座庙宇,当地百姓俗称“大庙岭”“小庙岭”。当地百姓称南部的小庙岭是“商汤遇伊尹处”。其岭正与栾川县叫河镇倒回沟——伊尹百草谷内的牛角石峰(后人称“擎天柱”)一带山地隔山相望。伊尹百草谷,名不虚传,其山山岭岭,遍布中草药,人称“一步三棵药”。据相关资料记载,此地中草药有1400多种。笔者沿着倒回沟走,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山茱萸,株株棵棵上,山萸肉果实累累。当地药农,肩挎药篓,三三五五一起,在山林中穿梭采药。据药农传说,古代这里就是伊尹的“百草谷”。倒回沟深处,海拔高在1300~2113米间,常年雨量充沛,极适宜中草药生长;山涧沟壑,流水淙淙;大片原始森林中,有野兽出没,人烟罕至。现今,这里的中草药还吸引着北京同仁堂、河北安国、河南禹县、安徽亳州等全国药商纷至沓来,争相采购。

图24 昔日商汤与伊尹相会的今河南省栾川县“遏遇岭”,现有公路盘旋岭顶

图25 今河南省栾川县“遏遇岭”未修公路前,仍有药农在“遏遇岭”间居住,以培植、挖掘、采摘中草药为主要生计

图26 河南省原省长马忠臣为发源于该省栾川县陶湾镇的伊河题字“伊河源”

据《栾川县志》载,“《名优中药材》‘柴胡、天麻、丹参、冬花、山茱萸、连翘、辛夷、杜仲、猪苓、五倍子、金银花等’”有名,并指出,“猪苓,县境内伏牛山、熊耳山、遏遇岭、杨山及海拔1000~1800米的中、高山林区多生”。[37]其一般中药材如葛根、茯苓、桔梗等更多。临近遏遇岭、倒回沟的叫河镇在栾川县志中记载着现今叫河镇盛产的中药材有山茱萸、连翘、二花、菖蒲、柴胡、苍术、桔梗、天麻、茯苓、猪苓、党参、丹参、棉(黄)芪等,一般产量的中药材更不少见。

传说遏遇岭是伊尹同商汤相遇的地方,现今又是栾川盛产名优中药材的地方。三千多年前商汤为什么在这里见到伊尹?显然,伊尹曾在此隐居,或在采中草药,或在尝试百草,或在创制“中药汤液”。

《栾川县志》主编、现已83岁的常书泽先生,在其著作《伊尹》前言中说:“我在编辑县志征集资料时,特别注意从古代典籍中,查阅有关伊尹的记载。同时听到一些民间传说,珍贵而真实:有说伊尹是最早精于烹饪,善于制作美味佳肴的人,因而被庖厨界奉为祖师爷。还说伊尹是最先把中草药煎成药汤,为人治病,因而被医药界尊为祖师爷。我对这些传说深信不疑。”可见,栾川一带有关于伊尹“精于烹饪”“把中草药煎成汤药,为人治病”的民间传说是可信的。

据文献记载,伊尹不仅是商元圣、厨圣,更创制了中药汤液,治病救人,现有《伊尹汤液经》传世。东汉皇甫谧《甲乙经·序》称:“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民国初年,杨绍伊先生认为《汉书·艺文志》记载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完整保存了《伊尹汤液经》内容,及至张仲景论广《伊尹汤液经》并“博采众方”,终著成《伤寒论》。据此可知,《汤液经》是伊尹所著。

嵩县、栾川一带丰富的中草药源和《伊尹汤液经》有着历史的必然联系。三千多年前,这些千种以上的天然中草药,曾经是伊尹创制中药汤液的尝试对象。在伊尹《汤液经》中,至今还显示着它们的名字[38]:五味子、柴胡、葛根、茯苓、猪苓、桔梗,等等。我们把嵩县、栾川地区所产中药材和《伊尹汤液经》中药材名认真进行了比照核对后,吃惊地发现,《伊尹汤液经》中所有出现的中药材,这一地区几乎都有。三千多年前《伊尹汤液经》中的中药名和现今这里出产的中药材名称,几乎完全吻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巧合,这是伊尹当年“耕于有莘之野”的真实写照。

伊尹陪嫁前,在有莘国地位卑贱。依《史记》载“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墨子》载“昔者汤将往见伊尹”,《吕氏春秋》载“伊尹亦欲归汤”,《孟子》载“汤三使往聘之”,我们以为,《墨子》一说同《史记》中此说及《孟子》说,是可信的史实,因有今栾川县西北部的遏遇岭为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原所长马世之先生《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称:“传说伊尹的故里为河南省栾川县的伊河源头陶湾乡的山湾村。其耕莘处在栾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上河南村墁子头,此地坐落在洛(阳)卢(氏)公路左侧,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石碑一通,碑额有‘山高水长’四字,中刻楷书‘耕莘故地’。

“墁子头后面约500米有个‘城址村’,据说伊尹曾在这里筑城居住,后人称之为‘伊尹城’。栾川城(西)北有‘遏遇岭’,系商汤使臣聘伊尹相遇处。特别巧合的是栾川墁子头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上层为东周及汉代文化遗存,中间出土有二里头文化陶片,属夏代文化遗物,与史载伊尹活动的时代基本一致。”

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地名词典编辑部副主编陈昌远考证说:“伊尹母居伊水,伊尹得名与伊水有关,而且是在‘伊水之上’,即伊水上游,正是今之栾川。‘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栾川古名‘鸾川’(《水经注》),为莘川地,正是有莘故国。商汤求贤于伊尹,所经之处,从历史地理路线进行考察,当是商都西亳,是在今之偃师(今有商城遗址)。从偃师出发,求贤伊尹于有莘,正好路过伊川,所以伊川有汤王庙,时有淹涧村,相传商汤在这里休息过。从伊川到嵩县,嵩县也有汤王庙。从嵩县然后到栾川,今栾川有遏遇岭,首遇伊尹于此,故名。”[39]

由此可知,河南栾川是“伊尹处士”隐居的“耕莘古地”;境内“遏遇岭”是商汤与伊尹相遇处,是有据可查也是可信的。现今河南栾川县人们为感恩“商元圣”伊尹,以德政安民,“厨圣”伊尹以滋味养生为民,“汤液圣”伊尹以中草药汤液治病救人的治国、养生、长寿的民本功德,2008年栾川人民政府,在伊尹耕莘古地的墁子头遗址东边修建了伊尹公园一座,以文化浮雕墙形式再现了一代商相的人生辉煌。

河南省栾川县在墁子头遗址附近新建的伊尹文化公园,雕塑有伊尹像一尊及伊尹事迹浅浮雕六幅,以供人们游览与瞻仰。

河南天河置业集团王保君董事长和杨广松副董事长,携全体员工,遥思先贤伊尹“元圣”“厨圣”“汤液圣”功德,缅怀伊尹拯救天下民众疾苦的德政,在倒回沟森林公园内的“百草谷”——昔日“伊尹百草园”故地附近的中原伏牛山国学养生苑,寻龙脉、择吉时,拟雕塑伊尹巨像一尊,兴建“伊尹百草苑”一座,恢复、完善、再现“伊尹百草苑”多项功能,以服务广大游客,展示先贤功德和满足人们对商贤相伊尹的仰慕与追念之情。

图27 河南省栾川县墁子头“耕莘古地”碑(照片由栾川县文物所庞海娇所长提供)

图28 上、下两图是今河南省栾川县“伊尹公园”部分图示


[1] 据2010年11月29日《新华网》“副刊频道”转载《西安晚报》宿育海、夏商《天下第一名相 烹饪鼻祖伊尹是哪里人》发文。

[2] 樊培荣:《伊尹故里在合阳》,《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3] 合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合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第1、5、27、28、664、827页。

[4] 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第163~166、316~320页。

[5] 马育森:《伊尹·有莘·躬耕》,《渭南日报》2008年6月11日。

[6] 樊培荣:《伊尹故里在合阳》,《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7] 《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第240页。

[8] 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第29页。

[9] 王文楚:《太平寰宇记》“前言”,中华书局,1989,第21~22页。

[10] 《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第17页。

[11] 《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07,第112页。

[12] 李玉洁:《伊尹故里考释》,载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洛阳伊尹文化研究会编《2012年河洛文化论坛首届伊尹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11页。

[13] 吴龙辉等译注《墨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第220页。

[14]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726页。

[15] 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第163~166、316~320页。

[16] 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第163~166、316~320页。

[17]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第128页。

[18] 《水经注·汝水》:“余以永平中,蒙除鲁阳太守,会上台下,列山川图,以方志参差,遂令寻其源流。此等既非学徒,难以取悉,既在径见,不容不述。”

[1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第129页。

[20] 杨焕成、周到主编《河南文物名胜史迹》,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第228页。

[21] 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第163~166、316~320页。

[22] 山东省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曹县志》,中华书局,2000,第9、51、567、605~608页。

[23] 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第68~69页。

[24] 何光岳:《夏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244页。

[25]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46~147页。

[26] 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第77页。

[27] 《宋真宗皇帝空桑伊尹庙碑赞》,现遗碑存河南省杞县文物局。

[28] 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第163~165页。

[29]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220页。

[30] 河南省嵩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嵩县志》“古墓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第788页。

[31] 河南省嵩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嵩县志》第三十五篇《附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第1060页。

[32] 《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2738页。

[33] 吴龙辉等译注《墨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第220页。

[34] 《史记》,中华书局,1959,第94页。

[35] 《山海经》,中华书局,2010,第113页。

[36] 栾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栾川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7] 栾川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栾川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第253~254页。

[38] 冯世纶主编《解读伊尹汤液经》,学苑出版社,2009。

[39] 陈昌远:《关于伊尹出生地问题》,见栾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栾川县志·附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