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西班牙经济与政治
- 张敏
- 1650字
- 2020-12-10 17:51:42
第四节 经济重大转型时期(1974~1985)
1975年佛朗哥死后,国内的发展重心是:在政治上,如何尽快实现从独裁转向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如何迅速加入欧共体并建立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经济制度。在此期间,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最大特征就是实现了从独裁转向民主,从中央集权制转向了地方主义自治制,引入了社会福利制度,提高了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地位。
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奇迹陷入停顿。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1960~1973年为9.4%,1975~1983年年均下降0.8%。由于当时比塞塔贬值20%,一度萧条的经济在1978年出现恢复迹象,旅游业重新得到发展,外国投资增加了。但是这种暂时的恢复,受石油价格飙升的外来影响,国民经济陷入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中。
西班牙的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从1973年起,国际石油价格急剧上涨。1973~1974年,国际石油输出国成功地将原油价格抬升了500%。当时,欧洲经济和发展组织能源供应的55%依靠石油,其中75%来自进口。西班牙能源高度匮乏,大量依靠进口加剧了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冲击。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班牙的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廉价的石油,1973年的能源消费中,石油占到68.3%。直到70年代末,全国石油消费量一直趋于增加;1978年,石油消费量占到总能源比重的72.6%,其中大部分依靠进口。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进口能源价格更高。1981年,西班牙在能源进口上的费用为12590亿比塞塔,相当于商品贸易总进口额的42.4%和商品总出口额的67%。
西班牙的经济停滞引发了通货膨胀。1977年夏,通货膨胀率高达77%。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1970~1982年增加130%,大大高于其他的欧共体国家,而生产率的增幅仅为42%。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贷款和公司债务产生了负的实际利率,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最为急迫的社会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1974~1982年,工业和农业部门每年失业人数达到100万人之多。
西班牙由于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出现,经济危机改变了西班牙工业的相对优势,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是钢铁、造船、纺织和重化工业等传统工业。
西班牙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以及结构和要素市场的僵化,影响了市场机制的自行调节。当时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将本国经济与国际危机相隔离,希望这一场国际经济危机很快就会过去,采取了刺激国内需求和抑制国内油价进一步攀升等措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国际收支急剧恶化。佛朗哥死后,在更加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下,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工资增幅高于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更加膨胀,导致1977年比塞塔贬值20%。
1977年首次民主选举之后,西班牙政府采取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国民经济进入一个相当困难的经济自由化阶段。《蒙克洛亚协议》(Moncloa Pacts)的颁布预示着西班牙进入了新的经济政策调整时期。这一协议确定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原则,承诺要建立一个面向欧洲一体化的自由和开放的市场经济。同时,也实行一系列保护经济的宏观经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创建经济发展的良性环境和降低失业率;长期战略还包括控制货币供应总量、控制政府支出和降低公共部门借贷需求、控制工资增幅、逐渐采取措施以提高工业的竞争能力,以及改革经济结构和增加要素市场的灵活性。
经济管理中的最大变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采取了现代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建立在浮动汇率机制上,成为需求管理的主要工具。到了70年代末期,确定了货币供应增长的目标范围。80年代初期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和工资增幅,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西班牙政府的干预对于消除现有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管制是非常必要的,创造了加入欧共体的条件。政府促进了新产业和新的劳动技能的发展,增加了机构和要素市场的弹性,进行了必要的经济改革,力促本国经济规则与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接轨。最为重要的是,面对开放经济中的激烈竞争,政府确保了有序的经济重组进程。
1982年工人社会党(简称“工社党”)上台执政后,经济政策的重心是尽快加入欧共体。工业重组计划得到进一步落实,开放经济、增加灵活性和适应国际经济惯例的步伐也加快了。政府制定的经济目标就是重组那些陷入危机的部门,将资源注入新的、赢利高的部门。经济自由化通过经济机构的重组而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