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天下的指示

祭祀名山大川,固显所谓“地德”(60),确立王朝的正统性,这些,自然为安顿天下秩序所不可或缺,但是只有这些显然不够,因为,无论德、礼,都还属于“地”的范畴,而地上(天下)的种种安排,都要有天上的根据,因此须溯源于天。圣人法象乎天地,王者受命于天。观天,祭天,告天,可以说是王天下者的第一要务。《尚书·虞书·尧典》记述帝尧的功绩,开篇即与观天活动有关:“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61)《舜典》所述帝舜之事也是如此,所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即是依据星象安排政事。天象重要若此,实是因为,天为天下秩序奠定基础,提供依据,天象及其变化,即是天下的指示。《史记·天官书》记太史公之言,把这种信念表达得尤为透辟:

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62)

古之圣人,后之帝王,既然受命于天,就必须应天顺时,以之为模范设制立政。天上秩序规范天下秩序,“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63),反过来,天下治乱感动于天,也可于天象变化中见出。为人主者,须观天象以修政事,“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64)中国历史上,围绕这一信仰和实践,一套关于天象及其变化的解释和理论便得以产生,并获得极大的发展。这套经常为现代人误解为古代天文学的知识,实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在传统知识体系和政教制度中据有特殊地位,为古代帝王掌有和治理天下所不可或缺。(65)古人视此为“天地之宏纲,帝王之壮事”,殆非偶然。

通过建立天、地之间的联系来确立、证成和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此种观念和实践极为古老,天命理论与天象之学,以及后来的天人合一之说,表现了这一观念的不同方面,其中,天象之学所表现的最为直观。有学者指出,古代不绝如缕、一脉相承的天学之家,即所谓“昔之传天数者”,履行的就是沟通天地的使命;古代灵台与明堂一类建筑的兴建,也都与通天事务相关;进而,陈列于灵台的观天仪器如浑仪、相风、漏刻等物,作为通天礼器,在古人眼中,与玉玺、九鼎等国之重器具有同样性质,均为政治权力的象征物。(66)古人墓室绘制天象图案,“上具天文,下具地理”(67),其宫阙乃至都城的建造体现“象天法地”的原则(68);又其依据四时变化设立国家制度,根据天象变化判定政治的清浊,进而改变其行为,调整其政策(69),这些,也都是受天象与天下秩序相对应观念的影响所致。

可以注意和强调的是,地域的正统性,配合天象,成就王朝的正统性,这一过程,除了透过诸如器物、建筑和制度诸要素来展现天人之间的联系,更需要借助于一系列复杂的典礼和仪规才得实现。不仅如此,唯有透过相应的礼仪典制,不断展示其与天地的联系,天子领有天下的正当性才能够持续地证立和强化。上古王制如此,秦汉以降的郡县天下也是如此。只是秦祚短暂,没有积累更多治理天下的经验,而且秦以军功立国,重律令,崇法吏,于古制未多措意。透过重建礼仪典制来实现新的天下秩序,这一过程历经百多年,完成于汉代。

据日本学者渡辺信一郎的研究,自元帝初元三年(前46)齐诗学派的翼奉奏议迁都洛阳,至明帝永平三年(60)的乐制改革,大约一百一十年间,汉王朝先后建立了畿内制度、三公和十二州牧、南北郊祀、迎气、七庙和祀、官稷、辟雍、学官以及天下之号等。其中,天子祭祀天地的南北郊祀最为重要。如建于南郊的圆形祭天丘坛,坛分三层,上层设天、地神座,中层则分设五帝神座,下层八方皆有阶梯。圆坛向外分中营、外营两个区域,中营设北斗、日月、五星、中官诸星及五岳神座,外营则有二十八宿、外官诸星、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及其他名山大川神座。圆坛上下内外,计有神座一千五百一十四个,各依其方位、领域设定。实际上,汉代的长安就是一座由祭坛和诸庙所环绕的都城,这些祭坛和庙宇按照阴阳五行的原理配置于四方,它们不但代表了宇宙间的万物,而且展现了天地秩序。就像秦汉王朝的郡县天下一样,这也是那种井然划一的一统秩序,它吸收、统合了先秦至于前汉的分散于各地的祠、庙、坛、神及祭仪,成一完备而严整的体系。而通过排他性地据有这一祭祀天地的礼仪,天子领有和治理天下的权威便得以最终确立。正因为如此,在每年常规性的祭祀活动之外,祭天也是王朝更替时必不可少的节目。(70)史书记载魏王曹丕(187—226)受禅于献帝时举行的大礼,场面极为壮观:“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岳、四渎。”(71)新王朝的正统性,就是透过这类极具象征性的浩大礼仪而得到确认。完成于前汉末、后汉初的这一天地祭祀制度,因此而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地展演,一直延续至20世纪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