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顾明远

顾明远,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教育、教育哲学、基础教育、师范教育等,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国教育大系》等,出版《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等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被北京市授予“人民教师”称号。2001年获香港教育学院首届名誉教育博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获澳门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14年获“吴玉章终身成就奖”。

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1983年5月美国发表了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的公开信《处境危险的国家: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同年6月日本成立了“文化与教育恳谈会”,着手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1];苏联于1984年4月通过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1987年3月21日又公布了《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还有一些国家对教育也采取了或正酝酿着采取某些改革措施。这说明教育改革成了世界性的潮流。那么,促使这一潮流兴起的动因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从教育外部来看,这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生变革,加剧了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在这种空前激烈的竞争中,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科学创见,生产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比增加物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培养能适应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但有赖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且对教育本身也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此外,科学技术革命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使社会劳动分工发生了新的变化。生产的集约化使体力劳动的比重减少,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迅速增加。这些变化要求教育在培养目标、组织结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要作相应的调整。

从教育内部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代和70年代,各国教育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教育质量却有所下降。因此,解决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在我国,“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文革”以后拨乱反正,恢复了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重新建立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国家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增加了教育经费,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指出的“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左’的思想影响还没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面对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面对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的形势,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更加突出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必须改革。要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共中央的决定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这次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他们都应该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有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次教育改革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从而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任何改革都要以一种思想为指导,教育改革也不能例外。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改变旧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哪些是旧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

关于传统教育,可以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指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另一种理解是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特定的教育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年)。第一种理解的范围比较广,它包含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切教育传统。我们今天所要改变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不能只指特定的某一流派,不能只指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因为阻碍我们今天改革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切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也不是都不可取,其中有许多合理的东西,需要作具体分析。因此,我觉得第一种理解较为合理。

传统教育(或者叫教育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教育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传统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对过去的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例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举取士的传统是在封建制度发展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和人才的选拔制度结合起来,相对于过去的世袭制或者推举制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它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弊端。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科举制度的破灭是在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教育思想、制度的冲击以后发生的。也就是说,旧的制度破灭了,就有新的教育思想和制度来代替它,从而形成新的教育传统。

还应该看到,教育制度的改变比教育思想的改变要容易得多。我国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早已消灭了,但是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仍有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这就说明,传统教育思想的改变要比传统教育制度的改变困难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改革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思想转变的原因所在。

传统教育本身是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肯定或者否定的。传统教育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有不好的或者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就是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例如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教育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可能会变成落后的、腐朽的、不可取的。今天我们要改革的所谓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是指一切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而不是指所有的传统教育思想。相反,对于传统教育中符合教育规律的优秀的思想、制度和方法,我们要继承,并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赋予新的思想内容,成为新的教育传统。

正因为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教育传统,那么,在我们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就有今天的教育传统。这个传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继承过去的教育传统以及外来的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教育传统,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继承了一些不好的教育传统,同时也有些优秀的传统没有被继承下来,半途丧失了;我们学习了外国的好经验,但由于我们没有经验,也吸收了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经验。此外,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已有许多地方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所以,所谓改革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传统而言的,不是无目的地去批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目前已不复存在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因为我们今天存在的教育传统(主要指思想)已经不是过去存在的教育传统(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改造了的。今天我们要摒弃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要追本溯源,才能了解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及其危害;但是,着眼点在于说明它在今天能够得以存在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要改革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就要分析我们现在的教育传统(即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说要弄清我国的教育传统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今天的教育传统从历代教育传统中继承了什么,形成了什么特点。

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教育传统,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继承关系。后一个社会的教育继承了前一个社会教育传统中适合于该社会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摒弃了不适合于它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但是,正如前面讲到的,教育思想不像教育制度和方法那样容易改变,所以有些虽然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也会用某种新的形式残存下来。也就是说,后一个社会的教育思想不见得都适合于它自己的需要,其中也可能包含着旧的陈腐的教育思想。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不能不看到,在我国,由于封建社会统治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封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很深。有些思想仍然可能在某些人的头脑中起作用。

封建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近代史上受过几次大的冲击:

第一次大冲击是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和变法维新。前者指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主张;后者指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所谓“新学”的主张。虽然这两次运动的背景、内容都不相同,但是都是对封建主义教育传统的一次冲击。洋务运动不愿意触及封建思想的核心,但它主张办洋学堂,采用西方的技术来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戊戌变法的维新运动则从发展资本主义出发,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学习西方文化。他们努力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西方某些民主观点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虽然这次运动失败了,但经过他们的斗争,封建伦理纲常开始发生动摇,封建主义教育思想受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开始崩溃,废科举兴学堂就是这两次运动的结果,借此,西方的教育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才得以在中国建立和传播。

辛亥革命对封建教育传统也可以说是一次冲击。特别是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对封建主义教育思想是一次有力的批判。但是,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第二次大冲击是“五四”运动。这是旧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封建主义思想体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口号,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的教育传统。在学校里废除了尊孔读经的内容;在文学革命的推动下,学校采用白话文进行教学,使学校教育接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为教育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在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下提倡男女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提倡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一切都使我国的教育走入世界现代教育的行列,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大冲击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革命战争年代,老解放区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新经验。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封建主义教育传统失去了它的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提出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但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思想体系的崩溃不等于这些思想从此绝迹;某些封建主义教育思想的残余仍会存留下来,至今还可能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起作用。此外,50年代我们不加分析地照搬苏联的教育经验,也给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构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传统的组成部分,并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深入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当前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当前的教育传统)不是孤立地产生的,而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条件下,继承和改造了历史上的教育传统并吸收外来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几个因素:(1)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其中包含着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封建主义教育思想的残余;(2)“五四”运动以来的科学和民主的优秀教育思想;(3)老解放区干部教育的思想、制度和方法;(4)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苏联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5)若干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当然不能说这些因素都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相反,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这些因素中包含着优秀的教育思想,也都包含着陈旧的教育思想。这些因素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中也不是等量的在起作用,而是有主有从的。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我国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主导方面是先进的、优秀的。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的教育传统中还残存着不少落后、陈腐的东西。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我们曾经有过的某些优秀的传统也丧失了。例如,我国几千年中历来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人品的教育;老解放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是优秀的教育传统。这些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被继承下来,培养出了几代青年,但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现在学校的思想工作薄弱,效果不佳,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不能说同这些优秀传统的丧失没有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在学校中进行劳动教育。由于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劳动搞过了头,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教育;现在则反过来,学校又产生了忽视劳动教育的倾向。因此,今天教育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很好地清理这些因素,分清哪些是优秀的教育思想,哪些是适应当前时代要求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哪些是陈腐的教育思想,哪些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对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对陈腐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改革;已经丧失的优秀的教育传统,要加以恢复。显然,这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

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陈腐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思想,它是受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封闭式的教育思想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培养统治人才,这是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那时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因为自然经济和手工劳动还没有摆脱对经验知识和手工技艺的依赖,还没有达到迫切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水平。这就形成了一种观念,似乎教育和社会物质生产是没有关系的,教育是一种消费性的投资。

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和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使教育紧紧地依附于它并为它服务,使这种狭隘的教育价值观更加凝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统治的官吏,教育的内容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教育方法是呆读死记,完全排斥教育的生产性。

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教育都是不能脱离政治的,社会主义教育也不能例外,它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但是这只是它的一个社会职能。教育还应该有其他的社会职能,这就是为发展社会物质生产服务。这种社会职能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在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部门,已经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参加,现代生产就难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成为现代生产的合格劳动者。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和熟练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重要手段,如果今天还不认识到教育的这种社会职能,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能得到巩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要求也会落空。

(二)因循守旧的人才观。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封闭式的经济活动,只要求受教育者恪守传统的知识和技艺,守住祖宗家业,而不重视启迪受教育者去开辟新的知识领域,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这种人才观和狭隘的教育价值观是相联系的。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需要培养的是听话的奴仆,要求他对主人的绝对驯服,不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和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也只知道教育自己的子女守家立业,把他们束缚在一块土地上,而不要求他们去开辟新的天地。

这种教育思想显然与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使得现代生产的技术基础不断发生变革,这就造成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马克思早在一百年以前就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2]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论断的正确性。

现代社会这种不断变革的特点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会落在时代的后面,就会贻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

(三)轻视实践、轻视技术的观念。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为了做官,要做官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学子们寒窗苦读,不接触社会,不接触生产,鄙视一切技艺性的职业和劳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读书之所以“高”,就是最后有可能做官。当然,选拔读书人做官,比起让不读书的人做官略胜一筹。但是问题在于当时读的书是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的书,很少读或者根本不读有益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而是为了从政、入仕,即做官。这种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曾经批判过轻视实践、轻视劳动的思想。但由于我国教育不够普及,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中有一些人当了国家干部,这就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读书就是为了当干部。1957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中学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体力劳动的状况,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说明劳动者也需要有文化,有了知识不一定当干部,这在当时无疑是很及时、很正确的。但以后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把教育看作只培养劳动者,不培养干部,不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结果导致“读书无用论”的出现,这就走到了反面,造成了历史的倒退。

“十年动乱”以后,恢复高考制度,纠正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恢复了教育的地位,强调了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对于重建被“十年动乱”破坏的学校教育制度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激发青年的求知欲望起了极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智力条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轻视实践、轻视劳动的思想又有所抬头。这种思想的一种表现是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不发达,除有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原因外,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历来的观念是“学而优则仕”,没有说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农或者学而优则商。因此学习好的总要追求上普通中学、上大学,不愿意学习职业技术。这种观念不改变,职业技术教育很难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技术教育很难发展,结果是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科举考试制度的思想影响也不能低估。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是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这相对于世袭制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学校教育围绕着考试转却成为我国教育的传统。特别是科举制度发展到以做八股文为考试内容,学校也以教做八股文为其主要任务,导致学校教育极度僵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严重阻力。这种以考试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的现象在我国当前教育中仍然存在,并严重地阻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改革考试制度,使指挥棒向着正确的方向指挥;另一方面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才放到更广阔的视野里进行,跳出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狭隘的圈子。

(四)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自从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几经变迁。新中国成立以前主要是沿用1922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学制。这个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模式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向苏联学习,以苏联学校教育的模式对旧教育进行改造。虽然在学制的形式上仍保留着1922年学制的某些痕迹,但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的组织上都采用了苏联的一套做法,这对于改变旧教育脱离人民、脱离实际的状况,建立科学的、大众的新的教育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制度下,我们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数以亿万计的劳动后备力量。但是苏联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强求一律,方法呆板,教师主宰一切,学生缺乏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适应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的实际情况,也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极为不利。当然,对于苏联的教育经验也不能一概抹杀。苏联教育强调严格训练,掌握牢固的系统的科学知识,这个经验是可取的。近几十年来他们也在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最近的教育改革提出要加强个别教学,注意发展每个人的个性特长。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吸取。过去我们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时采取机械照搬的方式,使本来就死板的模式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更加僵化。此外,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时期内,我们自己作茧自缚,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也使僵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凝固,至今难以融化。

以上简要地分析了阻碍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形成的过程。但要改变这种传统教育思想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当前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密切关系,与我们的某些政策也有关系。所以说,教育的改革必须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随着改革的深入,上面讲到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必将随着小农经济的崩溃而被逐步克服。

改革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以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那么,需要树立哪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呢?

(一)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价值观。前面已经讲到,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只看到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一面,完全排斥教育的生产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就是说,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以教育为条件,这是一条客观规律。遵循这条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教育事业才能得到迅速发展;违背这条规律,教育事业得不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也会受到损害。

树立了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就不会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性投资,而是看作一种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生产性投资。当前我国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国家增加教育拨款之外,还需要各行各业都重视教育,都来支持教育。这种支持不只是经费上,也包括物质上和人力上的支援。例如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需要让学生到工厂企业去生产实习。过去工厂企业接受学生的生产实习被看作应尽的义务,而且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但是近几年来却倒过来,学生到工厂企业去实习,学校要向工厂企业交纳可观的费用。这种状况不改变,适应现代生产要求的人才就难以培养出来。

(二)树立全时空的教育观。过去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主要限于学校教育,认为教育是给一定年龄阶段(六七岁至二十四五岁)的人们提供学习场所。他们从学校获得足够的知识,会终身受用不尽。现在这种理解已经不够了,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大。

从年龄上讲,教育不只应给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机会,还应该为需要学习的所有年龄阶段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因为前面讲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变革,使得人们已经不能终身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以及工作内容的变化要求他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学校教育已经不只是职业前的教育,而且担负着继续教育、转业教育,甚至于闲暇教育的任务。现代教育已经把学校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的轨道中,把教育扩大到所有年龄阶段,教育的时间延长了。

从教育活动的范围来讲,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范围。过去,受教育必须进学校。现在,由于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群众性媒介的广泛使用,获得知识不一定需要进学校。人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录像、书报杂志等多种渠道获得知识,教育的空间扩大了。

从教育的任务来讲,教育不只是给人们以职业训练,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创造条件,而且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所以教育事业不只是学校师生员工的事业,不只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事业,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只有树立这种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时空教育的新观念才能摆脱小生产的观念,把教育放到社会发展的总系统中去考察,并使它受到社会的应有的重视,才能打破学校教育的封闭模式,使它与社会紧密联系。

(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对人才的看法形成了一个极为狭窄的观念,以为只有出人头地、高官厚禄的人才是人才。在这种传统的人才观影响下,现在有一种看法,似乎只有上了大学,成了专家、学者、科学家、发明家,或者对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政治家才是人才。这种人才观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什么是人才?凡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都是人才。人才是有层次的,有类别的。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中都有人才。不能把人才和天才的概念混淆起来。天才则是人才中的出众者,是有高度禀赋才能、在某个领域内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这种人是极少数。我们教育工作者当然希望、并且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创造发明的、蜚声世界的高级人才和天才。但是这种高层次的人才和天才毕竟是少数。如果教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只放在这些少数人身上,把它作为我们唯一的培养目标,势必忽视大多数,就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众多的各级各类人才,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受到损失。

现代教育的人才观应该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人才的广泛性。当教育还处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人才只是少数人;现在中等教育普及率在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也有发展,受过教育、训练的人才日益增多。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规模极为宏大的事业,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党政工作者。这些人才都需要通过教育去悉心培养。

(2)人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人才的广泛性并不排除人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我们要改变用一个模式来培养人才的传统做法,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用一个模式要求人才,就会压抑人的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也就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要废弃平均发展的思想。有人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理解为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达到优秀,这种要求是不切合实际的。正确的教育应该为不同的个性创造发展的条件,即按照各个学生不同的特长、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使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出色的人才。

(3)人才的和谐性。所谓和谐性就是要使人才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的全面发展。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失,应该保持和发扬。在现代化建设中强调智育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不能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有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精神。此外,也不能忽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些是不言自明的。

(4)人才的超前性。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周期很长;另一方面,人才为社会服务的年限也很长。这两个长期性需要我们用面向未来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才的培养问题。不能只看到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还要看到社会在未来发展阶段对人才的要求,看到人的潜在能力和他将来的发展。

(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育发展史上,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一派意见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只有听从老师的教导,自己没有主动权。另一派意见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师只处于辅助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围着学生转。这两派意见都没有辩证地认识到师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对地位,只强调了一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另一方面的作用,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虽然二三十年代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想曾经一度在我国流行过,但很快就烟消云散。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权威,仍然是把教师放在教育的中心,把学生视作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看不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能力。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也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如果人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现存知识,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开拓精神,他就会落在时代的后面。因此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即主人翁)。事实上,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他对教师的讲课不是有言必录,而是有选择的。所以,只有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以后,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加者,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才能被接受。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就体现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越高,教育效果就越好,教育质量就越高。

有的同志不同意提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它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他们还从哲学的观点来分析,认为在同一的过程中不可能有两个“主体”或者两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实主导作用这个名词是从苏联教育学中翻译过来的,原文为Видущая роль,意思是指引导、先导的作用,丝毫没有以教师为主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学生。

什么是好学生?受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人认为,循规蹈矩,善于死记硬背,考试能得高分就是好学生。但是这种学生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将来在事业上难以有出色的成绩。教育学生呆读死记、因循守旧,还是培养学生生动活泼,勇于创新,这是两种对立的教育观。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理想、有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是缺乏理想和抱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

学生观实际上是人才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才观表现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学生观则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认识上。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只有适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五)建立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育把传授知识作为学校的唯一任务。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知识总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短短十几年的学习时间内把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要使学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主要的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的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过程》)近几十年来生理学、心理学对人脑的功能的研究,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根据。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学龄初期儿童的大脑已经接近成人,儿童智力发展的潜力很大,教师不能低估儿童的潜力,要注意用启发的方法去发展他们的智力。

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不能因为强调了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可以放松知识的传授。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发展能力。如果离开掌握牢固的知识去发展能力,则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说来,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多少、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越丰富,理解得越深刻,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又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理解的深浅,巩固的程度等都依赖于能力的高低。能力发展水平高,掌握知识就快,理解得就深,掌握得就牢固。所以,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是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不可偏废。更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互相取而代之。传授了知识不等于就发展了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加以改进。教学不能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理性知识要注意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要删除陈旧的、烦琐的教学内容,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举一反三;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减少心理压力并有余力去从事自己爱好的活动,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教学方法要采取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把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方法问题,同样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的教学观应该树立以下一些观念:

(1)教学不应是把现存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寻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起因,探讨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经过自己努力探索到的知识,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当然这种探索不是让学生盲目重复科学发现的过程,而是在教师引导之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教为了不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双向或多向地交流信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单向地接受信息。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没有反馈。教师得不到学生学习的信息,不能根据学生理解的程度来调节和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只接受单向的信息,由于信息源太少,无法对信息加以比较,思路就不开阔。如果师生互相讨论,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信息来自多方面,学生为了接受它就要加以分析和比较,这就发展了他的思维能力,同时对概念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

(3)在发展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注意发展求异思维。求同和求异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各有特点的思维方式。二者无论对于发展科学、文化还是寻求知识、解决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求同思维就不会有继承,没有求异思维就谈不到发展。传统的教学只求同,不求异。书上怎么写,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答,不允许存在不同意见。这样的教育实践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挫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现代教育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4)注意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发展史上一大进步,它改变了教学的手工业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就是用一个标准要求全班学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现代教育要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就要注意因材施教。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学生独立自学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我国的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我认为,当前需要改革的有以下数端:

(一)调整教育结构,使它更适应我国的实际需要。我国的实际是什么呢?(1)地域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全国各地。(2)人口众多,仅在校中小学生即达2.3亿人。他们不可能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特别是中学毕业生,不可能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3)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够发达,国家的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4)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级各类各种层次的人才。根据上述现实情况,我国的教育结构需要认真调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决定中确定,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有人反对中学阶段的分流,认为现在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办综合中学,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过早的职业化不利于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将来的发展。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对于我国来说,目前中学阶段的分流是不可避免的。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人为数毕竟有限,这就需要为受完义务教育后的中学生开辟一条通向职业教育的道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也都经历过分流的阶段。当19世纪工业发达国家刚刚普及小学教育的时候,它们在初中阶段就开始分流;20世纪前半叶普及初中教育的时候,在高中阶段开始分流。现在发达国家的中等教育所以趋向于办综合中学,是因为它们已基本上普及了高中教育。我国要达到这样的教育发展水平还需要许多年。当然,时代不同了,如何分流,分流以后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内容等,不应该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分流以后的教育内容上,我们应该努力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而不应过分削弱普通教育的内容,以免学生将来不适应技术变化的要求。

教育结构的调整还应包括高等教育。现在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本科生与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专科生的比例很不恰当。据统计,高等学校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例1978年为1:0.57,1982年为1:0.11,1985年为1:0.38(以上统计均不包括师范院校的学生)。这种比例显然不能适应工农业发展对中级技术人员的需求。因此要大力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增加专科生的比重。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青年报考专科学校。

(二)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重考试是我国教育的传统。这个传统不应一概抹杀。考试有积极的一面:可以检查教学效果,以便教师改进教学,对学生则是一种鼓励和督促;可以建立比较客观的学业成绩评定标准,避免高等学校入学走后门,确保高校新生的质量。但是考试也有消极的一面:(1)高考一次定终身,不考虑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2)容易使学校教学偏科,许多高中很早就按照高考的要求分文理科进行教学,不考的科目不学,使学生受不到完全的普通教育;(3)教师和学生疲于奔命,影响健康。因此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首先要改革高考制度。可以朝两个方向改革:一是把高考和考查平时成绩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避免偶然性,又可以鼓励学生平时努力,把知识学得更扎实;二是把考试科目减少,考试的内容加宽。例如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起来考试,内容宽了,但深度和难度要降低。为了专业的需要可加试与专业相关的学科。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可以避免偏科的现象。现在有的地区采用平时会考,学完一门会考一门,把高考的科目减少。这也是一种改革的尝试。但教师和学生都反映,过去是毕业班紧张,现在是年年紧张。可见这种制度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高考内容应特别注意检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水平。这就与命题的要求有关。高考的命题不仅直接影响到能否录取真正优秀的学生,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中学的教学,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因此应该把高考命题作为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进行认真地研究。

其次要改革学校日常的考试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减少考试次数,加强平时考查。考试虽然有检查教学效果和督促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但它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很重。这种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不利于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鼓励、督促学生学习,不能单纯靠考试,而是要靠教师的教育艺术,靠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国外有的心理学家通过试验证明,在心理压力下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如没有心理压力的学生。

减少考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能够有时间学习他所喜爱的知识,从事他所喜爰的课外活动,有利于他的特殊才能的发展。

(三)改革教学内容。我国采取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科书(近几年中学改为两套教科书,即普通中学使用的乙种本,重点中学使用的甲种本)。这种统一性有利于全国统一标准,但不符合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去年国家教委决定把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分开,鼓励在统一大纲的要求下编写多种教科书。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还不够,还需要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几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国可以有一个统一的最低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计划和大纲。

国外中学多采取综合课程,我国则学习苏联,采取分科课程。这两种课程各有优缺点。综合课程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综合理解,发展思维;但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分科课程的优缺点刚好与此相反。因此我们在分科教学中要尽量吸收综合课程的优点,加强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新课程,如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人口学等。此外,在教学计划中还应设选修课,以利于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

(四)改革教学的组织,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要改变封闭式的教学,就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了解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所带来的城乡经济的变化,在生气勃勃的现实生活中学到活的知识,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吸取以往的教训,要妥善处理好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不能因为参加社会实践而削弱课堂教学,而是通过社会实践促进课堂教学,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深刻、更丰富。

在中学里要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在高等学校要加强生产实习,要和企业加强联系,认真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使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也促进教育本身的改革与发展。

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群众性媒介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得知识已经不限于课堂,课外活动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很好的场所。课外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学生的自愿性和自主性,即学生自愿参加,在活动中自己做主,并独立进行有关的组织工作。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没有考试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才能。因此,无论是从丰富学生的知识来讲,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来讲,课外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是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更不能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继续,把课堂教学中完不成的教学任务或作业转移到课外活动中,而是要把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把它摆到和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并使它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文发表在1987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制定是一件大事,有着很重要的社会与教育背景。本次《纲要》的制定体现了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它所提出的很多新思想,必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纲要》制定的背景

《纲要》的制定是十分必要和适宜的,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要制定《纲要》。

第一,《纲要》的制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后10年是我国建设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国家与社会建设需要大量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一流的人才,也就建设不成强大的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教育进行较大的改革,对未来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相匹配。否则,教育将会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障碍。《纲要》在序言中提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纲要》是在谋划适应今后10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教育发展蓝图。

第二,《纲要》的制定是国际形势的需要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这使得科技进步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中科院院士卢嘉锡曾在1995年对战后50年的科技发展作过一个概述。他说,概括起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色:(1)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2)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3)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革命性变革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才优势。据报道,联合国总部的工作人员大概有1万多人,中国人仅有100多人,而且这些人还不是高级官员,只是专业工作人员,如翻译和参与整理资料等。我们在很多其他的组织中没有高官。我们在世界银行有个高官,是副行长、首席专家,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还有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是个香港人。但这种高官屈指可数。我们国家的地位高了,可是没有相应地懂得国际游戏规则,能够进行谈判、在国际上发表意见的人才。因此,我国急需培养有国际视野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第三,《纲要》的制定是我国教育现状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78—2007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提高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了44.6%。可以说,我们实现了从扫盲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今天的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恢复高考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充斥文盲到今天的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等。但是,我国的教育还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这表现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所以,我国迫切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

本次《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教育规划纲要,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要求的教育发展规划蓝图,是适合中国教育现状的前瞻性设计。

二、《纲要》制定的过程

2006年我国已经开始了《纲要》制定的酝酿工作,正式步入制定程序则是在2008年。在《纲要》制定伊始,国务院就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刘延东国务委员为副组长,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纲要》制定领导小组。胡锦涛总书记也高度重视,并在《纲要》制定的过程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具体的制定工作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8年8月—2009年5月的调研阶段。其间,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成立了以刘延东国务委员为组长、14个部门参加的规划工作小组。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领导小组会上作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之后,组织成立了有500多位专家学者直接参加、近2000人参与的11个重大战略专题组,开始进行调研。规划工作小组还邀请了各政党团体和各类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海外高校负责人等各领域的100多位高层专家组成咨询组,召开了多次咨询会议。除此之外,还委托8个民主党派中央、4个社会研究机构、6个教育学会,以及世界银行研究院、欧盟总部等国际组织和我国驻外60个教育处进行国内国际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1月上旬至2月底又归纳了四个方面的20个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二个阶段是2009年5月—2010年2月的文本撰写和研讨阶段。文本初稿形成后,先后4次大范围地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了40轮大的修改。国务委员刘延东召开了多次专家咨询会议,听取各界人士意见。2010年1月,温家宝总理亲自召开了第五次座谈会,分别听取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并在这之前到学校第一线视察、听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2月28日—3月28日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0年2月28日《纲要》的讨论稿在各大媒体全文公布,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

第四个阶段是发布阶段。2010年5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因此,这次《纲要》的制定工作,参加人员之多,征集意见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次行动凸显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纲要》的很多内容与表述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中国教育学会提出的《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调研报告,就被《纲要》吸纳了。目前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应试的、突出尖子生的教育,而不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其实,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政府的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责任。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是教育公平的最好体现。所谓教育公平,不仅指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还应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教育过程的公平,都在“有水平”的学校接受教育。

(2)中国教育学会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个思想也被吸纳进了《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多样化教育的模式。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发展优质教育不能只是一种模式,强调教育均衡发展也不能忽视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需要注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教育均衡内在地包含了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个体发展的差异便需要教育差异——因材施教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此外,通过凝聚大众的智慧,《纲要》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比如:

强调重视0—3岁婴幼儿的教育,这在以前是不怎么关注的。这次《纲要》认识到了0—3岁对于幼儿智力、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此阶段的教育。

强调了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也都是在高中阶段建立起来的。因此,《纲要》提出高中阶段要因材施教,各高中要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

《纲要》还很重视特殊教育。这也是我们以前所不太关注的。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正常儿童的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特殊儿童。《纲要》则对特殊教育进行了明确要求和设计。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倍受重视。《纲要》提出要形成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当然,在我个人看来,这三句话还是从形式上讲的,即学习型社会就其形式来说,是要创造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就其实质来说,学习型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其具体内涵包括:以个体的学习来追求个体的发展,以组织的学习来追求组织的发展,以国家的学习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以终身的学习来追求终身的发展,以灵活的学习来追求多样的发展,以自主的学习来追求内在的发展;把满足全体人民基本学习需求,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看成是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条件和根本动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把学习型社会的实质阐述为“以学习求发展”,而不是说成“以学习促发展”,意在强调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建设是更积极的反思已有发展问题、追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境界的过程,凸显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主体性、选择性和无限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学习型社会也是创新的社会。

强调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即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系统培养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观念。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了一些拔尖人才,而忽视了教育中的大多数。其实,不是只有科学家、政治家才是人才,只要有社会责任心,有一定工作能力,勤奋努力,能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人都是人才。2009年,香港大学给一位清洁工老太太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这件事,就彰显了人人成才的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纲要》中特别提到了“教育家办教育”,倡导培养教育家,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教育。我认为,教师都要努力成为教育家,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教师的学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学专业水平的学习,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二是提高教书育人能力的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和能力,不断改善教育方法。三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学习。

《纲要》中一个非常新颖的提法是:扩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知情权、参与度。这是社会教育权的一种表现,是教育社会问责的一个表现。这在以前是没有提到过的。

《纲要》的制定是大众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教育是社会利益集结的地方,在教育改革时,各种利益的表达与冲突会更加明显。在这次《纲要》的制定过程中,就很明显地存在着利益诉求和冲突,《纲要》的某些地方也正是利益博弈与协调的结果。比如,中小学生负担就是一个利益冲突的问题。在《纲要》制定过程中,我们专门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调研,发现这是个全社会的问题,只靠学校是不行的。2007年11月,我在成都市参加青羊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老师、学生和家长。大家都谈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最后要我说点意见。我就说:“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首先教师有责任。教师要把每堂课都上好,让每个学生都听懂学会,这样就可以少布置课外作业。其次家长有责任,学校减少了作业,家长不要给学生加码,现在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学习,周末也不得休息,有的学生每周最多要上6个补习班,学生不堪重负。我最讨厌奥数班,人人学奥数,这是摧残人才。”话音刚落,一位小学生就举手发言,他说:“顾爷爷,你说讨厌奥数班,但我们不上奥数班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怎么养家糊口啊?”这样的话出于一个10多岁孩子之口,真是既可笑又可悲。在这一问题上,政府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一位教师说,市委书记听说高考成绩好,就准备庆功并要求明年的成绩更好。这与地方政府错误的教育政绩观有关。地方政府的思想要解放,不要给学校压升学指标,要真正为人民负责,要推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问责制。在这一点上,山东省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山东省政府决定从全省范围规范各校教育行为。因为高考是在省域范围内进行的,全省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老师、家长就不会担心别的地区、别的学校加班加点。当然,减轻学生负担这个问题仍不容乐观,因为学校减轻了课业负担,家教市场又兴旺起来了。这是一条很大的产业链,关系到许多人的利益。老师不好好上课,补课就可以赚到钱,家教中介和家教机构就兴旺,相关的教材也就热卖了。因此,《纲要》提出,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减轻学生负担,是很多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的协调问题。

高中要不要进行文理分科是《纲要》制定过程中讨论的热点。据统计,有54%的人赞成文理不分科,有46%的人赞成文理分科,几乎旗鼓相当。鉴于这种状况,《纲要》没有明确是分科还是不分科,而是提出“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要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

《纲要》特别突出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向薄弱环节、薄弱群体倾斜。例如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纲要》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同样存在公平问题。《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东西部地区差距很大,我们的调研发现,东西部教育经费可以差9—10倍。其次是城乡差距也很大。目前,每个县城都有很好的小学和中学,但农村没有。因此,出现了县城中小学拥挤不堪,农村中小学学生严重流失的局面。农村学生都想挤到城里的学校读书。在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教育内容上的不公平,也就是教育质量的不公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把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分为四级,调研发现,发达地区如北京等地区达到四级水平的孩子占80%,一级的只有不足1%。而落后的地区,达到四级水平的学生不足1%,一级的达到70%。因此,可以说,所谓的不公平,不只是办学条件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质量的差距,因此要制定标准。《纲要》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

三、《纲要》的基本框架

《纲要》的内容除序言外分四大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我认为总体战略部分是整个《纲要》的灵魂。

总体战略部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

(1)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个字的工作方针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优先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改革创新是实现这一核心、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2)战略主题。《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提出其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国提素质教育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是,在很多学校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正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目前的教育,不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发展。很多高中用一年半或者两年时间把所有的课上完,然后就是复习考试,所谓的复习就是做练习题。在做练习题和频繁考试的高中阶段,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造性和兴趣。目前的教育,面向的也不是全体学生,很多学校对所谓的差生放任自流。这种现象是需要极力改变的,因此,《纲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在学生素质方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提及,而《纲要》中新的提法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战略目标。《纲要》的战略目标是“两个基本,一个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并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设施,更要有现代化的思想。我们现在的一些学校在进行教育现代化的验收,我认为为时过早。这些学校一个班五六十人,怎么会现代化?至少要小班,但现在连硬件都没达到。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还相距甚远。以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例,2006年我国是6%多,而OECD国家则是24%。直到2009年,我国才9.9%,2020年预计要达到20%。即使到那时,也仅仅是刚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对于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纲要》把它细化为五个方面,即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高等教育是《纲要》关注的一个焦点。《纲要》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在提升质量上。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4%。可是,随着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凸显出来了,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纲要》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注重规模的扩张到注重质量的提升。它包括三个方面,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从投入、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和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活动,培育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平台,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进而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高校要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地服务社会:从科技成果转化,到社会咨询与科普,再到公民素质提升和文化传播与弘扬等。

《纲要》不仅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还关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特色问题。在结构方面,《纲要》关注了院校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和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目前,这些结构不尽合理。首先,高校存在着一股升格风。专科学校想升格为学院,学院想升格为大学,一般本科想升格为研究型大学,各个高校都在层层攀比。造成这种好大喜功、相互攀比的行为的原因,当然还有文化之外的因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各种人才都要培养。一流大学还是要办,但不是所有高校都要办成一流大学。美国4000多所大学也并不都是一流,有博士点的也只有五六百所,在全世界有名的也只有五六十所。其次,学科结构同样存在问题。高校普遍存在求全、求大的趋势。学科盲目扩张,毫无特色,存在很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最后,区域布局不均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严重的区域失衡。因此,《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从投入、招生和政策上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以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

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凸显,就要进行体制和制度的改革。首先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另外,高考制度也要改革。

《纲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起点,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应率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纲要》提出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在当前,尤其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同时,还要加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能力,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探究、创造能力作为高等学校主要的任务。当然,实现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还要有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作为基础。《纲要》提出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和广泛参与性。

其次,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努力克服官僚化的倾向,实现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当前高校的行政化色彩太浓。这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表现在形式上、制度上是行政层次太多,办一件事情要经过层层审批。有些事情领导之间互不通气,互相推诿;领导与教师互不沟通,互不交心。过去学校领导都有几位教授朋友,时常交流,现在的校长能和几个教师成为朋友?行政化表现在内容上就是教授在办学上,在学校发展上,在学科、专业发展上几乎没有发言权,都是学校行政会议作决定。这样就形成不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学校行政的决定未必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形成不了统一的学校文化。高校要去行政化,不仅是取消行政级别,还要取消行政化的思维管理模式,加强学术的力量,学术委员会的力量。

最后,高考制度也要改革。在《纲要》制定的过程中,公众对于高考改革的意见很大,建议也非常多,所获得的一个共识是高考不能取消,高考又必须改革。我主张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讲,高考制度的设计可以实行梯次考试,逐步实现:专科不考试;本科统一考试,但试题的难度降低,科目要减少,如只考数学、英文、语文;重点大学或者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可以单独考试,或笔试或面试,自主招生。这样既保证重点大学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又给考生提供多次考试的机会,避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遗憾。教育要改革,要创新。高考制度改革也是如此。改革创新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舆论界要支持创新,支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要只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创新,怀疑创新。例如这次北大招生改革,实行39所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本来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尝试,但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且公布八成论者不赞成,这种势头似乎想把这次改革的尝试扼杀在摇篮里。这种舆论环境很不利于改革创新。

可以说,《纲要》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要落实《纲要》,关键在于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勇于试验。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创新在于学习和大胆试验。

(此文发表在2010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很多其他领域的改革都与教育息息相关。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进行通盘、全面的综合改革。

一、中国社会改革的总体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因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其最主要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的工作重心是“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决定》指出:全面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的规律。事实上,我们党对这条规律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提出,要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把“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体现了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的,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的深化。这种变化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莫能除外。

《决定》第60条也就是最后一条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又提出,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三,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这是教育改革也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社会领域改革与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离不开整个国家改革的形势。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都会影响教育改革。因此,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必须密切关注各项社会改革,并与之相配合和相适应。

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虽然教育是公益事业,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然会影响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等问题。《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除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费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本分担如何更加合理,值得认真探讨。今年已有几个省份提出提高大学的学费,社会反映强烈,需要认真研究、慎重对待。

第二,《决定》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决定》第16条提到,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这些规定与教育改革都有直接关系。什么叫去行政化?怎么去行政化?并非只是取消学校领导的行政职级那样简单,而是要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思想,中小学要依靠教师办学,大学要依靠教授治学,建立权威的学术委员会来决定学校的学术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三,《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这就必然会涉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结构的调整、城镇学校的发展和布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上学和升学等一系列问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来解决。

第四,《决定》第13条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创新、集成创新、改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这不仅会影响科研单位、企业研发机构,对高等学校的科研也会有重大影响。

第五,《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都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撑。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要通过综合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三、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决定》第42条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国教育已经从数量的发展转入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还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所谓综合改革,就是要进行通盘、全面的改革。

(一)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任务。《决定》提出了具体要求:(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5)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6)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7)标本兼治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现实要求。

立德树人是我国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人精神境界的追求;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立德树人是时代的要求。当前我们的教育正在遭遇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青少年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如果不能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以引导,青少年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加强道德教育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立德树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纵向来讲,从幼儿到研究生都要用适合的、有效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横向来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当前特别要重视诚信教育。社会缺乏诚信,许多矛盾难以解决,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美德。《左传》曰:“人所以立,信、知、勇也。”诚信既是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

(二)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

《决定》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此要做到:(1)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3)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4)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5)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2014年3月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难点在农村。在《决定》中确定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方针下,如何加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把目光转向农村,深入调查研究,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教育部门要攻坚克难,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教好每一个农村孩子,办农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普遍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促进教育公平。而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需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需要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新。校舍等硬件建设比较容易达到,软件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关于校长教师流动,教师中就有许多议论,也有不少困难,需要认真设计和统筹。此外,择校问题也是大城市教育改革的难点。2014年1月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表明了政府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

(三)改革的重点之二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家长、教师、学校、全社会最关心的事情。《决定》提出:(1)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2)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3)推进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4)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5)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6)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7)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总的精神是要让人人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只要努力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其实,考试制度改革不仅是改革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手段,而且可以促进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改革建立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改革的力度都很大,会极大地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如高中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进行,等级评价如何实施,这些改革如何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等等,都是中小学十分关心的问题,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地创造新的经验。

(四)改革的重点之三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这涉及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是教育改革的制度保障。要简政放权,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办出特色;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克服升学率的政绩观,端正办学思想;探索多样化办学体制,开展多样化学校制度的改革实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12年一贯制的实验;高中阶段实施综合高中的改革,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办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民办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考虑三个方面:公平的教育机会、优良的教育品质、可满足的教育选择需求。合理的教育结构,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公办教育以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为主,民办教育以提供选择性教育为主。”

四、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

(一)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已实现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今后仍然要坚持这个目标并逐年有所增长。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只是增加投入的问题,而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的问题。

(二)学校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教育领域存在的矛盾是复杂的,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教育要有所作为,需要学校校长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内部的改革来讲,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一切改革都要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落实到人才成长上。我国基础教育有优势,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但我们的缺点是,缺乏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生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学校要为每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三)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师生关系、教育管理等,教育领域信息化的特点是:开放性、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改革要充分而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平台,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互联网与学生沟通及与家长联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防止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

(四)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热爱学生建立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难,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侮辱、不讽刺学生。

当前有些学校出现了“教育懈怠”现象,需要重视。这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要加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教育,把教育事业看作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事业,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孩子的前途。教师要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增强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教育工作精益求精。对少数教师的失德行为要严肃处理,严重的要逐出教师队伍。

(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就会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当前出现了学校和家庭的矛盾,学校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家长要增加学生的负担。这当然不能怪家长,这是教育的激烈竞争带来的矛盾。消解这种矛盾,一方面需要家长克服陈旧的观念,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思想品德、生理心理、学习能力全面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思想和方法,使家长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理解减轻学业负担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家长支持学校的改革。

(六)发挥媒体的教育作用

媒体要为教育改革提供正能量。电视、网络是儿童青少年接触最多、最喜爱的媒体,他们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许多有益的信息和知识。但毋庸讳言,当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存在许多不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有些网站散布色情、暴力等内容,恶化学习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坚决取缔不法网站和网吧,同时媒体主办单位应该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我们的子孙后代健康成长为重,以民族未来为重,发挥媒体的教育作用,杜绝一切不良内容。

(七)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教育领域存在众多矛盾,社会舆情要全面分析,切忌以偏概全;要鼓励改革,不要求全责备,要大力宣传教育领域改革的新鲜经验、先进事迹,鼓舞士气。我国有1400多万教师,绝大多数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他们敬业爱岗,爱护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值得全社会尊重。

2014年1月,《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芬兰教育科技部长克丽斯塔·基乌鲁,在谈到芬兰教育的成功经验时克丽斯塔·基乌鲁说:信任是芬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基础;高度的教育自主权使教师在芬兰成为一个有魅力、受尊敬、受欢迎的职业;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师专业的投入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这些观念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教育是系统工程,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教育制度。

(此文发表在2014年6月发表在《教育研究》)

对话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与愿景

马忠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西方的各种教育理念和思潮开始进入我国,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掀起了阵阵波澜。学者们开始反思“教育是上层建筑”的教育本质观,并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教育应该为经济建设和“人”的养成服务,引发了“教育本质之争”。在教育实践领域,一些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社会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持与促进。这对中国的教育研究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顾明远教授凭借他的学术敏锐与智慧,在我国率先研究“教育现代化”理论,把教育现代化看作是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八大特征,对当时我国教育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无疑是一剂“醒酒”的良药。在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本质及其特征的同时,顾明远教授也在不断思考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把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密切联系起来,对教育现代化问题进行文化研究,不断发展和丰富了他的“教育现代化”理论,并使之成为现代中国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专家认为,教育现代化理论、主客体统一论、比较教育理论是顾明远教授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3]这次借《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之约,笔者就“教育现代化”理论对顾明远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顾老师,您对“教育现代化”研究多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展和形成了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您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关注“教育现代化”这个问题并将它确定为您多年的研究选题的?

顾明远:新中国成立以后,本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我国一直把教育看作上层建筑,把教育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到“文革”期间达到顶峰。“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总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我就想,教育是否也应该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我研究了教育发展的历史,撰写了《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一文,分别摘要发表在《红旗》1980年第19期和《百科知识》1981年第5期上。当时我就提出现代教育的概念。我认为从教育发展史上来考察,可以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时期。工业革命以后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建立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体系以后就进入了现代教育时期。

至于教育的现代化在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首先是珠江三角洲提出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召开了研讨会。接着江苏也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问题。但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大家并不太清楚。于是我在1997年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上作了《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后来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在该文中我提出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问题,评论了西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界定和基本特征。

记者:在学界提出并关注教育现代化的同时,政府部门也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了这个概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许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始了“现代化学校”的认证、挂牌和验收,您如何看待当时的这种现象?

顾明远:你问到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它是这样写的:“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指20世纪末——笔者注)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可见,不是说当时(20世纪90年代)就实现教育现代化。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才提出,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因此有些地区急于求成,是不现实的。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不排除发达地区先行一步。

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并非就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古代教育制度而言的,是历史概念。教育现代化是就教育发展水平而言的,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状态。从国际范围来讲,教育现代化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美国通过《国防教育法》为标志,推动了包括课程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这是在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以后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也是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首先提出来。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只提到社会现代化,没有提到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教育现代化是我国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提出来的。

记者:看来,教育现代化是有其历史基础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教育现代化都是在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才提出的。

顾明远:是的,我认为,国际上教育现代化的开端有如下历史背景: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不仅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

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校及时更新教育内容。许多科学家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内容陈旧落后,至多只反映了19世纪末期的科学成就。教师仍然使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授课,而很少利用新的视听辅助教学工具。[4]因此,许多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一个人不能以学校毕业作为学习的终结,而是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法国人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这些变化都要求教育必须改革,走向现代化。

记者:我们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但这些目标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我作过一个界定: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就是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通过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表现在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高水平等。在硬件方面可以列出许多指标,如: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占有校舍的面积、生均图书仪器设备、师生比例、社区教育设施等。但软件就很难设指标,特别是现代教育观念就无法用指标来衡量,教师水平、教育质量也难以用指标来说明。但软件是主要的,特别是教育观念起指导作用的。

记者:您把教育现代化看作是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这一认识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显然,至少在我国,教育现代化仍然是进行中的,是动态的,是现代教育特征增多而传统教育特征减少的一个过程。记得您曾经专门撰文讨论过现代教育的特征。

顾明远:是的,我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以后,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八大特征,包括:受教育者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信息化和创新性,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

记者:您把“受教育者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放在现代教育特征的第一位。这是您作为学者的个人倾向还是纯粹的理性审视的结果?

顾明远:两方面都有吧。我认为教育平等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国家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全体公民不论其经济地位、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都有机会不受限制地受到教育。然而,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要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一样的教育,公平而差异是最好的选择,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使其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确保教育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性。

国际组织近些年来为实现教育公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发起和赞助在泰国宗滴恩举行了全民教育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这两份纲领性文件提出要积极消除性别、民族和地区差别,普及儿童基础教育、成人扫盲等目标、措施和具体计划。大会响亮地提出了“满足所有人基本的学习需要”的口号。[5]

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这就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的目标。

记者: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选择了从“现代生产”来论证“现代教育”,说明您很早就对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有了深刻认识。据说您的这一观点还在当时引发了我国教育界的争论。

顾明远:是有这么回事。那时我们国家很多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上层建筑,认为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无法相互借鉴和学习。这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大工业生产要求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要求教育为它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信息社会尤其如此。

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表现尤为突出。过去固守学术象牙塔的高等学校在工业革命以后就打破了封闭的传统,教学、科研之外,服务成了大学的第三大职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学的产学研结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

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教育生产性的另一种表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09年还只有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9.9%。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在2006年已经超过了24%。2005年,美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63年,日本为12.9年。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把我国的这一指标提高到11.2年。

记者:人的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既要重视统一性,也要重视多样性。可您为什么偏偏强调现代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顾明远: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强调标准化、统一化,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信息社会则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所以,不是我有意强调个性化和多样性,而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信息网络化也为个别学习提供了可能,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个性化和多样化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多样的和差异化的教育才能为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就需要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现代社会的结构也是多样化的,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

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人富有创造性。创造性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同时,一个人只有具有个性、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才能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这一特点势必要求现代教育走信息化的道路。您觉得信息化正在为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顾明远: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信息化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信息化已经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师角色等一系列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人才培养方式要彻底改变。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使他们在信息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现在国外已经出现一种叫“翻转式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和“慕课”(Moocs)的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网络听课学习,回到教室与教师和同学讨论和做作业,这种方式与传统的在教室里听讲,回家做作业绝然相反。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高校已将几百门课程挂在网上,学生就可以在网上选学。

记者:从您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息化确实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有些我们还无法预料。信息化是在促使教育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同样要建立在理性、科学和法制的基础上。

顾明远:是的。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理性的、科学的、法制化建设的历史。每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是立法先行。现代教育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基础上的,教育决策不能再像传统教育那样凭经验进行。前几年我国对职业教育和取消中等师范学校的政策就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走了弯路。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现代教育也是法制的教育,教育行为都要有国家的立法来规范。当然,立法之后还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才不至于让法律流于形式,成为空文。

记者:顾老师,我们已谈了许多现代教育的特征。这些特征首先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领域的“西方化”。从您发表的大量研究“教育现代化”的论著中可以看出,您对此观点显然无法苟同。您做了大量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研究,非常重视一国教育发展的文化基础。您认为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顾明远:前面讲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根据自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来的,与“西方化”没有关系,当然也是根据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借鉴了国际经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现代化理论”。该理论试图论证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并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这种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曾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唯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6]这种“现代化理论”由于其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和对西方社会后续发展解释力不足的问题而遭到许多学者的批判。事实上,西方文明只是人类众多文明中的一个类型,就更谈不上它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了。更重要的是,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运用这种理论所提供的“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并未使它们真正进入现代化,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现代化理论”遭到质疑。[7]

虽然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是从西方学习过来的,但经过100多年的改造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碰与融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例如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等。

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正是这一点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色。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土壤,教育现代化必须在这种基础上进行,无法与传统割裂。抛弃了传统,教育现代化就像无源之水,最终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因此,中国教育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批判中继承。我们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它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落后的,不如西方文化先进。我们也不赞成民粹主义,它认为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无需向别人学习,一切新鲜事物都是中国“古已有之”,拒绝接受新观念、新经验。一个民族的发展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向全世界学习,又要充满自信,发展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的文明与和平作出贡献。

记者:听您这么一说,我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传统”和“现代”就像一对“欢喜冤家”,既会矛盾冲突,也有和谐共进。在发生矛盾时,现代化就会遭遇传统的抵抗。顾老师,您认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目前遭遇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顾明远:你打的这个比方比较形象。我觉得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的主要障碍是思想观念问题。当前教育领域里的乱象无一不与思想观念有关。当然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实际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但也与思想观念有关,例如:落后的人才观,“读书做官”的观念;陈旧的质量观,以考试成绩为质量标准;落后的教学观,灌输式、训练式的教学方式等。这些以及缺乏诚信的社会风尚和攀比文化等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地阻碍着教育现代化的进展。

记者:作为我国比较教育界的前辈,您认为比较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可以有哪些作为?

顾明远:中国比较教育工作的任务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开展各国教育的比较,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性的东西和各国差异,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国际经验。研究各国教育要掌握他们的本质,了解他们的背景。所以我提倡文化研究。还要了解国际教育发展的总趋势,重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和预测。还可以研究国际人才的培养问题等。

记者:谢谢顾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专访。最后一个问题,作为前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您对中国教育或教育学人有什么期望?

顾明远:我期望中国教育和教育学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冲破旧教育的藩篱,创出一条新路。

(原文刊载于2014年第3期《苏州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