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功——人生有限,修行无限
- 南怀瑾的8堂宽怀修身课
- 项前
- 11623字
- 2020-11-26 10:45:36
什么是人生的最大成功?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佛家讲的是来世之道,但不只是讲给心如死灰的人听的。所以,南怀瑾大师曾说:不要忘了,转世,修来世,是用今世来修的。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今世的德行。
修心修行永无止境
大师语录:
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充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遭来无尽的苦果。
——《南怀瑾选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向惟宽禅师请教时说:“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宽说:“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又问:“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回答:“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都不可起念!”
白居易接着问:“垢,可以拂拭,不可起念;净,能无念可乎?”
惟宽回答:“如人眼睛,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乌云遮蔽天空,白云同样遮蔽天空。”
白居易又问:“无修无念又何异凡夫?”
惟宽回答:“凡夫长无明,二乘长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得动,不得忘,勤者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云尔!”
白居易有所领悟,之后终于成为佛教实践的行者。
古代禅宗有许多方法能令人开悟,而且都是即兴的,用一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来启发人。当人体会到那种不假思索的、即兴的一瞬间所表露出的自然态时,此一瞬间就是开悟。开悟是一种无自然、无不自然的状态。人体会到这样一种状态,并把它保持下来,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将它维持下来,这就是灵性,是人生的高级境界。这种状态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佛家认为修炼无止境,是对一般修炼者而言。修炼到了最高级境界,实则就没有分别,没有高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南怀瑾大师认为,人一旦到达高级的境界,则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一点一点地前进。就好像一个学生,先要读小学,然后再上中学、上大学,最后才可能读博士当教授,学问做得越来越好。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会立许多规矩,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但到了后来,学生在学问的领域已经得心应手了,有些规矩就不用恪守了,这叫“为道日损”,又叫“有至极而归于无”。等真正达到了大自由、大解脱、大自在的状态,那就达到灵性的最高境界。
棒喝亦有道,悟性要启迪
大师语录:
所以学佛在哪里学?就在这里,要检查自己的心理,做这一件事,说这一句话,是不是犯了“好喜乖离”?犯了这种戒,磕一万个头也没用;有用啊!那是你善心磕头得的好果报,但那笔账是另外算的,两笔账不能抵消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做主,天道好还。
——《药师经的济世观》
佛家讲棒喝,讲顿悟,那么棒喝、顿悟是什么呢?
坛经记载: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二,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以柱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会曰:“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会礼拜悔谢。
上述这个故事是对顿悟最好的解释,意思是说:有一童子叫神会,是襄阳高家的儿子,十二岁时,便从玉泉寺前来参学。六祖说:“你这位善知识远道而来,辛苦了,有将根本带来了吗?如果你有得到这个本心,你就是契合了你的本性,试着说出来看看。”神会说:“我以无住为本来的,能见就是主人翁。”六祖说:“你这小和尚,语无伦次乱说话。”神会反问说:“和尚你坐禅,你到底是有见或是无见?”六祖挥杖接连击打他三下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神会说:“亦痛,亦不痛。”六祖说:“我亦见,亦不见。”神会说:“怎样是亦见亦不见呢?”六祖说:“我所说的见,是常见自我心中的过错,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所以说‘亦见亦不见’。你所说的‘亦痛亦不痛’又是怎样?如你不痛,就如同木石一样无知觉;如果你是痛的,就和凡夫一样,就生起恚恨心。你之前问我‘见不见’,是二边,落入二边生灭,这就不是本性。你尚不见自性,就胆敢作弄人?”神会立刻礼拜悔谢过愆。
修行中的顿悟,是修行的基础,也是人生历程中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开窍”方式。如果人拥有了顿悟,也就拥有了悟后的修行。
有这样一个佛教故事:
一个新罗僧新到德山禅师座下修行。德山禅师一见到他就说:“今天不许发问!”
新罗僧趋前下拜。
德山禅师说:“赏他三十棒。”
新罗僧听完赶忙争辩:“我并没有出声啊!”
德山禅师又说:“再加三十棒。”
新罗僧问:“你凭什么打我?”
德山禅师呵斥他说:“你未离开新罗之前,就该先吃三十棒了!”
这个故事以机锋棒喝的方式,使人的精神处于“无心于事,无事于心”的状态。古时不少禅师在接待初学者的时候,时常一言不发就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或“棒喝交驰”地提出问题来让初学者回答,借以考验其悟性,从而打破初学者本性中的执迷。因此,“棒、喝”成为佛门特有的施教方式。
《续传灯录》中说:“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棒喝后来被用来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棒喝又叫当头棒喝。如《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中有:“这个笑话虽是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
南怀瑾大师认为,当头棒喝或棒唱在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可能表现得有些过激,但其目的在于促人猛醒,其内在的基础应该是至高的修为,也可作为反省的目的或手段。我们在这里不是宣扬“棒喝”的作用,或宣扬过于虚幻的东西,而是要告诉大家,时时启迪一下自己的心性和灵性,不让自己在物欲的洪流中丧失或迷失了心性,经常自省自察,在诱惑中不要忘了当头棒喝,洁身自好,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灵性和本心。
人生活在社会中,身处各种诱惑,如果守不住自己的底线,一旦失去了做人的本分,就可能被人拉下马、拖下水。
静坐常思己过,亦是大成
大师语录:
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做不到。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金刚经说什么》
“长于责人,拙于责己”或“以自我为中心”是人常有的毛病。所以南怀瑾大师告诫我们: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是说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己的过失,这样就与佛道相契合了。一切众生各有各的正道,各行其道,相互之间并无妨碍。
人之所以要经常进行反省,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总会有一些个性上的缺点、智慧上的不足,而年轻人则更缺乏社会历练,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人建立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自我监督的内在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可以及时地认清自己的不足,及时匡正不当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反省机制是人们心灵中的一种自我清洁系统。反省是人砥砺自我人品的最好磨石。反省能使人真正地认识自我。
《佛为老婆罗门说偈语》中记载一个老婆罗门乞讨度日,后又被儿子接回家养孝的故事:
一天,释迦牟尼正在舍卫城化缘,偶遇一个年迈的婆罗门,托着一只乞钵,拄着拐杖在挨家挨户地乞讨食物。释迦牟尼见他衣衫褴褛,表情哀伤,便问道:“老人家,你这么大年龄,还在街上向人乞讨,为什么不在家里安享清福呢?”
老婆罗门回答:“世尊啊!我原来是个富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把财产全都交给儿子管理,又为他娶了媳妇。但万万没有料到,儿子拿到钱财娶了妻子,不仅对我粗声粗气,还把我赶出了家门。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向人要饭糊口啊!”
释迦牟尼听了老婆罗门的叙述,大发慈悲,对他说道:“你只要跟我学一首偈语,然后回家对你儿子宣说这首偈语,一定会改变你现在凄凉的生活。”
于是,释迦牟尼对他念了一首偈语,老婆罗门牢牢记住了这首偈语,回到家中,马上向儿子复诵了一遍这首偈语。
老婆罗门的儿子听完,羞愧难当,连忙跪在地上,向父亲请罪,并连连说:“父亲啊,饶恕我的罪孽吧!请你马上回家住。”儿子亲自为父亲洗澡擦身,给他换上崭新的衣服,还将他奉为一家之主,使他能够安享晚年。释迦牟尼所说之偈,正是对儿子种种忤逆行为的鞭挞。偈中大概叙述了老婆罗门对儿子百般宠爱,为了他辛苦赚钱,又为他娶妻。但儿子却忘记了养育之恩,不知道尊重老人,将亲生父亲赶出家门。这就犹如老马没用了,就不给它麦子吃一样。不孝之子剥夺了老父在家吃饭的权利,父亲只能靠乞讨要饭以求生存。偈中的内容,震撼了老婆罗门儿子的心灵,使他万分羞愧,从此细心照料父亲,使父亲安度晚年。
南怀瑾大师告诫我们,反省对于自己做错的事,知道悔悟和自责,这是进步的基础。经常审视、检讨自己的言行,看看自己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作每日的功课。那些不知反省自己的人是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的,他们不悔悟,也就无法改进、完善自己,进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反省是人们自我认识水平提高的动力源,也是人们对自己言行的客观评价,以此修正自己的不足。
有一家位居世界500强的企业在每天工作将结束之时,会抽出下班前的5分钟,让员工集合在一起由上司领头朗诵下面几句话:
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缺点?
我今天工作是否有偷懒的行为?
我今天工作是否尽了全力?
我今天是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
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过于呆板、僵化,但个人认为这种反省精神可资借鉴。当然,对个人来说,方式还可以灵活一些,只要是反省自己。人的反省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说可以每天问问自己下面的问题:
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
我是否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
我有什么样的改进?
人真诚地面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这就是反省。南怀瑾大师说,如果人们每天都能改进自己,就能过得很快乐,就能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南怀瑾大师还说过这样一席话:你要学道的话,不会有什么妨碍,你昨天怎么过,今天还怎么过,过去吃什么,现在还吃什么,无须改变,这都是没有关系的。学道要常见自己的错误,不要去挑别人的毛病,你常说别人的不是,只会给你自己带来烦恼。如果常常发现自己的不对、改正自己的错误,自己便会减少烦恼。丢掉一个错误就减少一分烦恼;而你发现别人一个错误,你就会增加一分烦恼,若你发现所有的人都有错,那么你烦恼大了,简直就要活不下去了。所以,把一切是非之心都抛掉,烦恼就没有了。如果你多年都不反省,积累的错误没有消除,烦恼一大堆,你的内心不自在,不舒服;如果你经常反省,早早就把错误改正了的话,这样既不耽误你的工作,也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天天快乐,日日舒心,你又何苦自寻烦恼呢?
南怀瑾大师认为反省不反省揭示了人性中的本质问题:即如果只看到别人的错误,实际上也就是自己有了错误,是自己的看法上有了偏差。他人有了错误而我并不认为是错误,自己消除了指责他人的念头,也就把一切错误思想和不良情绪消灭得一干二净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大师语录:
思想能控制人的诸多方面。一般来说,邪恶的思想常常使一个人胡思乱想,甚至完全毁灭一个人。当心中的杂念充斥着你的神经,你的精神就会萎靡不振。一旦你排除掉心中的杂念,有了洁净、坚强与快乐的思想,你的身体就会变得活力十足。所以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架结构精巧、反应灵敏的仪器,对心里产生的欲望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而这欲望将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好的思想会产生好的影响,坏的思想自然会伤害身体。
——《南怀瑾选集》
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多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作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作得好就传衣钵给谁。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作这个偈子,违反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去看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抵御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首偈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偈子。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此时,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惠能禅师听到了大家的议论。惠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首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惠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首偈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真正领悟佛法真谛。他也做了一首偈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契合禅宗的顿悟理念,体现了一种出世的态度,大体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抵御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弘忍看到这首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旁人说是惠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惠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首偈子,然后在惠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旁人不理解五祖弘忍的意思,而惠能真正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将衣钵传给了他。
从惠能的偈文可以看出,惠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认为修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进行,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成佛。
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出生入死,最终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告老还乡,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这个将军十分喜欢古玩,他的朋友们时常送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他。其中有一件玉石做的酒杯是将军的最爱,他每天都会细细地把玩一会儿。
一天,将军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心爱的酒杯。这时刚好外面有人叫他,在他站起来的时候,袖子不小心扫到了酒杯上。酒杯从桌子上直落下来,还好将军机灵敏捷,在杯子落地的瞬间将杯子接住了,但是依然吓出了一身冷汗。
手里握着杯子,将军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身经百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面对敌人的刀剑从来就没有皱过一下眉头,今天怎么会被一个小小的杯子吓成了这样呢?想到这里,他终于明白了,对器物的爱好蒙蔽了自己真实的内心,让自己失去了平常的判断力。于是他将杯子往地上一丢,出门迎客去了。
富兰克林说过:“金钱和权势算不得真正的财富,如果对它们形成依赖,无异于站在滑溜溜的石头上”。所以,人的“修行”在各个方面,比如对待宝玉问题,是让宝玉左右了人,还是宝玉为人服务,这个问题取决于人的思考。
物洗则洁,心洗则清
大师语录:
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
——《论语别裁》
佛教中常把污染人们心灵的杂念比作尘埃。俗话说,庭院不扫,就不会有一个干净的地面。一个人如果不常常清扫自己的心境,那日子久了,就会在心灵上、思想上积污沉垢。这也如同清净的水面,会映现物影;但是如果浊水,就无法显现水下诸物之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清净之水如镜,可以映出万物。但是浊了的清水,自然看不清任何东西。
所以,如果心蒙上了不洁的东西,自己也就看不到自性的光明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智者和弟子二人在海滩上散步,但见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
智者问弟子:“看到波涛翻滚的大海,你会联想到什么?”
弟子答道:“我想到了自己的心,想到了我躁动不安的思绪。”
智者说:“不错,汹涌澎湃的大海好似人的心,而那翻滚不息的波涛就是人的思绪。可是,心本如水,水亦似心,无波无浪,平息如镜。波涛起于海上,是因为有风,心中杂念丛生则是由于欲望和恐惧。”
弟子叹道:“最可怕就是此情此景,心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浪漂流。”
智者说:“芸芸众生,肉体凡胎,概皆如此,只是不自觉而已。身至失舵之小舟,心如翻滚之沸水。无止的欲望控制着人心,就如同狂风搅动着大海。”
弟子急忙鞠躬施礼,“弟子追随大师,只为求得内心一片安宁。”
智者拈髯一笑,“要想让大海归于平静,其本不在大海,因为你无力也无法控制海水,你可能做到的,是去停止风的搅动,而你心中的风,则是你的思想、欲望和恐惧,所以不要让欲望和恐惧控制你的心,而要让你的心去控制欲望和恐惧。唯其如此,你心中的海才可以归于平静。”
弟子说:“恳请大师明示。”
智者说:“假如大海不为风所动,那将如何?”
弟子说:“大海会风平浪静。可是,大师,有谁能让风止住?”
智者微笑中带着一丝神秘,说道:“为何不能呢?风、海、欲望原本都在你的心里,把握住你的心,也就没有了风、海、欲望。”
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情绪易受心中各种烦恼主宰。心不安时,就会烦躁不安。所以,人要培养正确的心态,把握好自己的心,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不让心中那些烦恼左右身心,尽量让心始终保持清净。
鼎州禅师与一个沙弥在山路上行走,突然刮起一阵风,吹起了好多垃圾落在路旁。鼎州禅师见到便弯下腰,把垃圾捡了起来,放进口袋。旁边的沙弥见状说道:“禅师!不要捡了,过些日子这些脏东西就会被人打扫收走了。”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话不能这样说。因为现在不去捡,它会飞到其他的地方,我现在多捡一些垃圾,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问道:“禅师!垃圾这么多,你前面捡,后面又会马上有人扔,你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垃圾边道:“脏物不光落在地上,同时也落在我们的心上。我现在不光是在捡地上的垃圾,同时也是在捡我心中的垃圾,放心好了,终会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师的心了。
可见,静心是修身之本。人需要有足够时间修行,人如果没有自我修炼的打磨,就无法达到高境界。所以人生在世要不断去为自己的心灵扫除尘埃,自省、自责、自悟……而擦拭心灵,更是一种心灵的自我重塑,一种道德的纯化;更是一种对从前的跨越,一种不可缺少的追求。
修养高的人,不但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同时还可以听到心的倾诉,那声音或如溪流,或如高歌,在心间萦回。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就听不到呢?因为这些人的耳朵整天忙着辨别各种声音;因为这些人的心灵整天忙着胡思乱想;因为这些人整天妄念纷飞,所以他们对心中本是自性的“溪流”不见亦不闻。人只有将心灵常常擦拭,不放任外物纷扰侵蚀,就不会污染心灵,阻塞了心中的光明,从而失去原本的纯真、善良。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芯镶着一颗500年前在千尺海底下育出的硕大的夜明珠。凡得灯者,受到珠光普照,便会品性高洁。一灯大师的三个弟子跪拜求教希望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说:世人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为下品,因其心灵已落满灰尘;偶尔损人利己者为中品,心儿红、白相浸,如立悬崖之边;终生不损人利己者为上品,情清心洁,为世人所敬。人心本是水晶之体,莲花之身,容不得灰尘缠绕。所以,红尘中人要常擦抹心灵,方可进得品位。
大师给三个弟子各发一本“良知簿”,嘱咐他们分头下山化斋,并且说与世人打交道时凡做损人利己之事都要详细记下来,每记一笔视为心灵除尘一次,十年后持“良知簿”回来见他,由大师亲阅评定宝灯得主。十年后,三人回来见大师,门人告之说大师出游需耐心等待。在等待大师的日子里,三人不断地看自己的“良知簿”,回味上面记下的大大小小的“损人利己行为”,然后彼此之间相互传阅,相互评鉴,进而反思、自责。终有一天,三人忽然醒悟,那盏“人生之灯”本来就挂在自己的心里。只要心灵没有灰尘,就能华光闪烁。
人只有敢于敞开自己心灵“库房”的门窗,经得起他人的查看,才能挺直自己的脊梁,活得堂堂正正。而这就要求我们将心灵时常打扫,让它保持清澈空灵。那么如何时时清扫心灵呢?
一是“降伏我慢心”。
人都有自高自大之心,觉得世界上“我”是最了不起的,不懂得去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实则是做事的最大障碍。如果能够克服唯我独尊,也就降伏了自高自大的心。
二是“干净可以使心定下来”。
把家里或工作场所打扫得窗明几净,不仅能让自己神清气爽,同时心也能清净下来。心清净,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三是“扫掉心里的垃圾”。
人的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里的“垃圾”多了,烦恼就多了,人也就整天算计来算计去。把心里的垃圾扫干净了,心也就清净了。
不弃小善,能成大善
大师语录: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想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将来到月球不要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是错误的。你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绝不是幻想,决不乱来,也不带一点宗教的气息,然后教我们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金刚经说什么》
白居易有首诗说:“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意思是:凡事不如都放心大胆去做,至于成功失败一切听凭天意。晁补之有首诗说:“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意思是:凡事都需小心谨慎去做,这样才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别人衡量你人品的尺码,只有谨小慎微地恪守正直无私、光明磊落之道的人,才能掌握事物的原则,对一切事做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人和动物在行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动物的行为直接受其本能所支配。本能是无须学习的。本能的行为不管如何复杂,总是直接地、自发地、没有节制地进行。动物一方面借助这些本能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自己本能的奴隶。而人则能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并能驾驭自己的本能。人的本能一旦被意识到,它就要受意识所控制,本能也就被社会化了。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曾提到用理智控制自己,这是做人的一项最基本准则,在修行方面更是如此。孔子强调修己和克己。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置行为于理智。”经柏拉图的提倡,“节制”被定为古希腊的四德(智、勇、义、节)之一。后世的思想家在发挥和修正这些学说时,也都一致强调理智对个人的约束作用。当然,这些理论的局限是自不待言的,但他们强调人的行为应自觉地受意识和理智的控制,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有这样一个“一念错”而招致“终生悔”的实例:
唐朝元和年间,一个人官至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吕留守常与食客下棋。谁如赢了他一盘,出入可配备车马;如赢两盘,可携儿带女来门下投宿就食。
有一天,吕留守在院亭的石桌旁与食客下棋。正在激战犹酣之际,卫士送来一叠公文,要吕留守立即处理。吕元应便拿起笔准备批复。下棋的门客见他低头批文之状,认为不会注意棋局,迅速地偷换了一子。哪知,门客的这个小动作,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门客最后胜了这盘棋。食客回到住房后,心里一阵欢喜,企望着吕留守提高自己的待遇。
第二天,吕元应携来许多礼品,请这位食客另投门第。其他食客不明其中缘由,很是诧异。
十几年之后,吕留守处于弥留之际,他把儿子、侄子叫到身边,谈起这回下棋的事,说:“他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见他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吕元应积多年人生经验,深觉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物洗则洁,心洗则清”。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彰显一个人的品德,所以古人特别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小隙沉舟”,“蝼蚁之穴,可溃千里长堤”。
古代圣人十分推崇这样一段话:“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意思是说:因为一念之差而办错了事,就会使你觉得所有行为都有过失。所以,谨防差错就像渡海携带的救命气球一样,容不得针尖大的一点裂缝。人什么样的好事都做,才能使人一生无怨无悔。人的修身就像凌云宝树要靠众多的林木扶持一样,做善事也要多多地积累善行。只有不弃小善,才能集成大善。人平时不检点,不积善,不注意改掉小毛病、小缺点、小过失,总对自己姑息原谅,日后必会酿成大错,出大问题。历史上,有很多因“一念错”而招致“终生悔”的实例很多,我们不一一举例。
圣贤之人更多推崇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如东汉人杨震,被历代视为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的表率。
杨震是华阴(今属陕西)人,曾执教讲学20余年,年50始出仕,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
杨震大器晚成,虽50岁才当官,但官运亨通。按说,这么大的年纪才当上官,是很不容易的,用今天某些贪官的话讲,有权不用就会过期作废。但他却为政清廉,无私无畏,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杨震的生活并不富裕,他的家人,经常吃青菜和粗粮,出门也都是以步代车。亲朋故旧诚意劝他,要他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趁当官之际开办私人产业,从中牟取利润。但是,杨震始终没有同意。他说:“不给子孙购置产业,而是留下清白廉正的名声,不也是十分丰厚的遗产吗!”
杨震在出仕东莱太守期间,因公务途径昌邑。县令王密本是荆州的茂才,曾得到杨震的推荐。一天,夜已很深,王密谒见杨震时,从怀里取出金10斤相赠。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走了。
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南怀瑾大师认为,在如何学会自律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方面,老子的主张非常值得参考。他讲道: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就是说: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们:第一件叫作慈爱;第二件叫作俭朴;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朴,所以能大方;而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南怀瑾大师认为老子的“三宝论”应是所有人所坚守的。
朱棣是历代君王中自律的楷模。
朱棣当上皇帝后,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由于事情管得过多,因而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但朱棣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所以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所失误。
一天,朱棣在看四方奏牍,精神过度集中,御案上一个镇纸金狮被碰到案边,险些掉到地上。站在一旁的给事中耿通连忙上前,将金狮往里边移了移。朱棣这时候才发觉,立刻同刚阅读奏疏上的国家大事联系了起来:“一个小小的东西,放在不稳定的地方就危险,放在稳妥的地方就安全。”朱棣指着那尊镇纸金狮感慨道:“天下是最重要的‘大器’,应放在安全的地方。怎么可以放在危险的地方呢?即使天下太平,也不可忘了危险。所以,在小事上必须谨慎。小事上如果不谨慎,长此以往,就可能招致大的祸患。”
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处处克己,以求天下之治。他把大臣送上的《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皇帝尤其不能有所好乐,应该尽量做到心静而虚。
由于上朝时忙于政事,往往来不及静思,退朝后则容易放松自己,朱棣便经常退朝后默坐冥想,以管束自己的欲心。有时,他还将欲心与天下联系在一起:“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
一次,朱棣派宦官去山西采办天花,但事后很快感到后悔,立即下令停办了。外国使臣朝贡玉碗,他拒而不受,让礼部赐钞遣还。对于这类平日不用,府库中又已有的东西,朱棣认为应尽量限制,免得人们察其所好,争相进献,于国事无益。
朱棣的生活很俭朴,有时候上朝穿的内衣都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补补还穿,侍臣看到后常赞颂其“圣德”。朱棣这样做,一方面是给臣属们看的,另一方面还是怕宫中奢侈,百姓生怨而致使天下不稳。
朱棣每年只有正月十一日至正月二十日这短短的十天休息日,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假日。
朱棣居安思危,自律慎独,励精图治,使他在位时期的经济有所发展,给子孙时期的“仁宣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自律、约束是一切基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人只要能奉行这一原则,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