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姓氏之谜

中国传统重姓氏、家族,古尤为著。故欲知其人,宜先论其家世。然对“米芾”或“米黻”姓名二字稍加考究,其中大有文章。先看其姓氏。据其名章与自述,其姓有作“米”及“芈”,印章篆文多为“米”,但至少有两方作“芈”:“楚国芈姓”、“芈芾之印”。如图1、图2所示:

据其自述:“芾=,名连姓合之。楚姓米,芈是古字,屈下笔乃芾字,如三代夰=(大夫字)合刻印记之义。”[2]这段文字笔迹拓本现存《群玉堂米帖》中,如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

此为元祐六年米芾将原名“黻”改为“芾”之后致刘季孙字景文之札,他向刘解释自己改名乃依据三代合文之例,其意“芾=”即为“米芾”二字之合文。据其意,其姓氏原本应是古楚芈姓,乃简作米姓。

然而在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中,“米”、“芈”原是不同的两个姓氏,米芾将之混用有其良苦用心。

先说“芈”姓。芈姓人名出现较早,正式见于氏族谱系书是唐代林宝著《元和姓纂》,此书中有两条相关芈姓的记载:“芈:楚姓,祝融子季连之后”;“芈尹:楚大夫芈尹申无宇之后”。[3]芈姓具体世系见杜甫十三世祖杜预著《春秋左传注》云:“祝融,高辛氏之火正,楚之远祖也。鬻熊,祝融之十二世孙。”孔颖达疏云:“正义曰:楚世家云: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黎为高辛氏火正。帝喾命曰祝融。帝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不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事文王曾孙熊绎,成王封于楚,是祝融、鬻熊皆为楚之远祖也。自祝融至鬻熊,司马迁不能纪其世,杜言十二世,不知出何书。”[4]虽杜预所纪之世代或不确,但祝融、鬻熊为周时楚之首领可知。无疑,“芈”为古楚贵胄之姓,换句话说,米芾如姓“芈”就是楚胄后裔。

再看“米”姓。现传唐代姓氏谱系书中未见有米姓,而宋代诸家姓氏著作则多录有米姓,如郑樵的《通志·氏族略》,邓名世、邓椿父子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章定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看法略同。此仅举《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下云:“米氏:西域米国胡人也,唐有供奉歌者米嘉荣、五代米至诚,望出陇西高平。”[5]西域有米国,见于《魏书》,在西域“康国”下云“西域诸国多归之”,文下有“米国”[6]。可见米国为康国分支。《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米,《姓纂》出西域米国。”[7]所云“《姓纂》”应为上引唐林宝所撰《元和姓纂》之省称,该书在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成书,可见中晚唐时的姓氏谱系著作就已经收录了米姓。《四库全书》收有此书,乃从《永乐大典》辑录而成,然未见其中列有米姓,可能是因遗漏或原书散佚所致。《四库全书》中的《元和姓纂》提要云:“书至宋已颇散佚,故黄伯思《东观馀论》称得富弼家本,已阙数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绝无善本,仅存七、八。”[8]不排除此书中的米姓部分恰已散佚的可能性。

既然唐前中原未见有米姓,而西域有米国,该民族以国为姓,隋唐方大量进入中原,米姓人名开始出现在史志中,故据此推测米芾当为西域人看似顺理成章。现今便有研究者开始全面论证米芾为西域人后裔,影响较大的是罗绍文《米芾为西域人后裔考》一文。文中开列了九条论据,论证米芾的祖先在唐朝从西域来到中原。文中认为米芾临终所作偈语“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众香国”谓西域佛国。这条似乎有据,《维摩诘经》云:“上方界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名‘香积’。”[9]罗绍文又认为:米芾葬亲不封不树,人莫知其穴,非汉族卿大夫墓葬习俗;米芾“冠服效唐人”,唐服乃效胡服等。本人认为:以上几条不为无据,但亦不宜当作绝对证据:米芾在多处诡言自己姓氏、家世,他笃信佛教,“众香国”完全可以是借代或泛指;葬亲不封不树不独为西域习俗;“冠服效唐人”亦正是其颠行怪举性格的表露。至于罗文又谓米芾的洁癖乃火祆教习俗;他多次书写《天马赋》乃因米国毗邻出产天马的大宛;他巧取强夺别人字画是西域人以善贾好利教育孩子之传统等,则多系臆测。又认为米芾用“火正后人”图章名号,是借汉民族火官来比喻其乃信祀火神之后人,揭示其先人所信火祆教。“楚国米元章”等印记乃谓其曾居于襄阳,非族裔起源地等。可见罗先生所列的论据中并没有直接的、绝对可靠的能证明米芾是西域人的证据。他如此梳理,似可疏通一些米芾研究难以解通的问题,如米芾一部分印章名号如“鹿门居士”、“淮阳外史”、“襄阳漫士”等皆可理解为米芾居住、为官之地而非谓其籍贯。但若依罗先生之说,我们对米芾其它几方印如“楚国芈姓”、“祝融之后”、“鬻熊后人印”、“楚裔芾印”、“天水米芾”等则不能圆满解释。故不能尽作如是观。其中“天水米芾”显系籍贯,其馀四方印文只能是表明其族裔,而“火正后人”也可理解为祝融的后裔。

因此,已有两种情况:若据米芾自称为楚国芈姓,他就是楚胄后裔;若非芈姓而是米姓,他就应是西域人种。选择姓“米”还是“芈”,是其对自己家世血统的体认。他显然更乐意称为楚裔,甚至以印为铭,欲追古绍祖。不过这些印章他并不多用,如南宋周密云:“元丰间,米老自号‘鹿门居士’,其印文云‘火正后人芾印’,其后并不见用之。”[10]同样,“鬻熊后人印”亦仅见岳珂跋:“右宝晋米公手摹王右军四帖真迹一卷,其子友仁奉诏跋其后,具记颠末,帖有‘米帖翰墨印’、‘鬻熊后人印’。”[11]书家总喜用自己认同的印,少见米芾用此标榜楚裔的印章,流露其自云为楚国祝融后人之不实,不敢坚称。但因其在世时有此标榜,卒后,其好友蔡肇为其作墓志铭(下简称《蔡志》)的铭诗首联云“米胄楚出自鬻分,仍世勇爵史载芬”[12],蔡肇可能亦不便质疑辩驳,故依米芾所云而作,仍称米芾为楚胄后裔、鬻熊后人。如果必然要将两者联通,就是推测其本为楚国芈姓后裔,先人流散西域米国,回到中原后欲追古绍祖,恢复芈姓。如前引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所称的楚国芈姓贵胄“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不能纪其世”。但这中间包含着猜测成分,且“蛮夷”很多,并未指定是西域米国。米芾即使看到孔颖达的注疏,也知道不一定可靠,所以只说是楚国芈姓,而不称是自楚流入蛮夷而归中土的楚胄后裔,所以他自称所属的芈姓非常可疑。

里籍犹可言居住地或郡望等,姓氏不应轻易混淆,况二姓在古代根本无涉。“米”与“芈”虽字音相同,实为不同之姓,古文书法各异,米芾身为书法家且通篆籀,又通训诂[13],他不应不知二者之别。但他为何要将二者混为一体呢?对此,元人黄溍云:“米元章自书其姓名及所用图记,‘米’或为‘芈’,‘芾’或为‘黻’。‘黻’与‘芾’犹可通用,‘芈’乃楚姓,米氏自出西域米国胡人,入中国者因以为姓。唐有回纥米怀玉,五代有沙陀米至诚。非若‘楼’之与‘娄’,‘邵’之与‘召’同所祖也。姓固不可改,字音之相近者,宁可混而一之耶?”[14]文意旨在批评米芾混淆祖宗姓氏的荒唐之举,至于米芾为何如此,黄溍亦未揭示。显然,称米芾为西域胡人和楚人后裔两说皆难以让人信服。米芾家族究竟来源于何方?这需要对其先人事迹做进一步的考证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