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写作:学业和事业起飞的火箭燃料

主旨

·说理写作背后是哪些思维能力?

·说理写作有什么用?

·说理写作可以教吗?怎样学?

关键词

·提问·阅读·论证·沟通

·作业毕业·职场发展·写字阶层

·缄默知识·反馈回路

大学写作训练通常分为两类: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与说理写作(exposi-tional writing)。创意写作通常面向小说、诗歌、戏剧、剧本等文体。而说理写作则面向论文、实验记录、调查报告、文献述评等文体。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能写有根有据、有问题有论证、结构完整的论文。

本书侧重于说理写作,这类写作以分析和解释为主要目的。说理写作不介意寡淡的白描,不主张圆滑的含混,不裹挟冲动的杂质,而是仔细倾听理性的声音。它处理的主题非常广泛,举例如下:

事物的运作机理——内燃机。思想——经济学理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有多少人离婚。历史——为什么卡斯特将军袭击小大角(Little Big Horn)。充满情绪色彩的争议话题——堕胎、政治、宗教。无论主题是什么,说理写作都揭示了一个人所思考、所了解或所信奉的东西。说理以逻辑建构,它围绕因—果、真—假、少—多、正—负、一般—特殊、断言—否认进行组织。[9]

写作并非只是码字而已。说理写作可以帮学生们完成作业、修完学分,但毕业后这些技能还有用吗?毋庸置疑。如李连江教授所言,写作能力是助推事业起飞的火箭燃料。说理写作背后是一套复杂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和提问能力、资料搜集与消化能力、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论证能力、化无形为有形的整合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共情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对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竞争力有很强的外溢效果。一位留学北美的博士有如下评论:

这些训练不仅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和找工作,它们更是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从未有过经验、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解决:不知道如何与雇主谈判工作offer,便翻了翻前人的文献,总结了几种经实验证明比较有效的谈判策略,最后得以改善了自己的工作offer ;不知道如何高效地找到男朋友,于是以基本统计原则确定了找到此人的途径,又读了读婚姻关系的文献,知道了决定婚姻满意度的几个关键因素,最后得以找到此人。[10]

这段话显得过分理性。不过,现代化的过程不就是一个逐渐祛魅,从相信土法偏方到依靠科学发现的过程吗?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写出清晰连贯、逻辑通畅、言之有物的文章。对文字工作者而言,尤其如此。

(一)为什么学?——写字阶层的宿命

人类并不完美,却是有史以来最凶猛的一种动物。人类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强悍的能力,依赖的是符号的力量。文字作为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时代的人连接在一起。[11]写作使得人类经验可以有序积累,从而实现能力的持续迭代。以笔杆子为代表的写字阶层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拿破仑也承认:一支笔的威力,胜过三千毛瑟枪。

中国有3000万在校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会进入写字阶层。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写材料:工作报告、会议纪要、年终总结、商业计划、情况说明、合作备忘录、招投标文件……这些文体并不追求作文式的文采,但讲求论文式的准确、清晰和逻辑。趁早在大学期间掌握说理写作,可以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为,“无数事业上的起伏都起因于雇员有没有能力流畅地陈述事实、概述一次会议的内容,或阐述一种想法”[12]

网络的兴起是否降低了写作的重要性?显然没有。因为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导致间接的以文字为媒介的交流越来越多。甚至《纽约时报》刊文曰:“人与人的接触正成为一种奢侈品。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未来也许会成为新的身份标志和地位象征。”[13]咱们在网络上谈判、沟通乃至闲聊,文字是主要媒介。所谓的网络“聊天”大多以文字形式进行。

网友的集体“写作”捕捉到了无数有趣的瞬间。我修改本章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搅动着鼠年春节。我在群里转发了个段子:“万万没想到,口罩成了年货。买不到口罩的朋友们,纸尿裤也是不错的选择哦。”一个朋友马上回复:“存货足,还保暖。”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当前,工作还是生活,形形色色的写作都无可避免。如沈向洋所说:“笔尖触纸,将驱动你通过迭代、修改和探索替代方案来发展和精炼你的思想”。[14]写作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利器:我们并不完美,写作让我们严谨和有条理;我们总会遗忘,写作让记忆得以保存;我们终将衰老,写作维持和扩展着我们的脑力;我们终将死去,对抗时间的最有效武器莫过于写出“藏之名山”、被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二)写作可以教吗?

写作能学吗?不是靠天赋吗?这些错误的观点成为好多人不学写作的借口。首先,咱们承认有些人无师自通。写作机器阿西莫夫每年能写十几本书,一生写了500多本书,可以装满一个大书架。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过程:

我只需要坐下来,以每分钟100个词的速度,把脑子里的东西全部打出来就可以了。此外,我可以当中停下来,这对我没有影响。在中断之后,我可以立即回到正在打的东西上来,继续把脑子里的东西敲打出来。[15]

对天才而言,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他们当然不用学。而寻常人如你我,吭哧吭哧写得辛苦:一双笨手、码字时抓耳挠腮;写起文章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码字让抬头纹越来越深,鬓角越来越白,眼睛越来越瞎,脖子越来越硬。天才与我等无关,咱们还是笨鸟先飞吧。

其次,有些人不愿意学。他们喜欢自己摸索,但是等他们爬到30楼时,最不希望看到的是:竟然有电梯。这本书讲的是写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原则和实践。它既聚焦于写作,又聚焦于思维模式。这里既有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又有从100余本写作书上萃取出来的经验,集合了诸多作者用血汗体会出来的套路。别人遇到的坑和雷,你其实没必要自己再踩一遍。

再次,有些人觉得自己学不会。写作只是一门手艺而已。油画是比写作更难训练的一项技能,它更需要艺术细胞。然而在深圳大芬村,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画师们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油画工厂。全世界大多数的梵高、莫奈画作,正在从这个城中村源源不断地画出来。[16]好多画师没有读过美术学院,但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复制一幅大师的杰作。相比之下,你还学不会写作?同理,你能学会开车,你就能学会写作。

最后,咱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写作大师,而是写出清晰简洁、逻辑严谨流畅、言之有物的文字。这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只要能把动作分解并辅之以大量的练习,再加上反馈修正,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三)怎样学?——写作课、杀猪课以及缄默知识

2018年,彭刚教授领衔在清华设立“写作与沟通”课,并且拿出25个金贵的编制设立“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这背后是清华对学生培养的深刻反思: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听话、出活”但不善沟通,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清华领风气之先的举动受到多方好评,也被诸多高校纷纷效仿。这才是领头羊该做的事情。

市面上,各类写作培训也如雨后春笋。各类贩卖焦虑的媒体推出各种写作班,各种写作书也翻译了不少。一切似乎欣欣向荣。袁岳问了一个好问题:听100门杀猪课,你是否能学会杀猪?看了无数段子,你能学会讲故事吗?读了无数论文,是否就会写了呢?我写这本书时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与行之间隔着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缄默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概念,与显性知识(explict knowledge)相对应。[17]别人给你图纸和专利,你能否把机器造出来?教练告诉你游泳的动作要领,你是否就会游了呢?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练习、纠正,最终形成稳定的神经连接和肌肉记忆,才算真正学会了。

拥有知识仅是把显性知识装到脑中,使用知识才是形成了技能。肌肉记忆的形成需要大量枯燥的、重复性的动作。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炼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写作是实践导向的技能,只有写才会写。没有大量练习,技巧难以上身。看书会学到很多原则和技巧。但是这些诀窍在何种条件下应用?在新的情况下如何灵活组合?这些经验只能在大量写作中才能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技能。所以,你不能寄希望通过一本书学会写论文。如果你只看不写,更是不大可能。

仅仅大量写作就可以吗?也不是。反馈回路至关重要。修炼写作的过程跟学开车的过程非常类似:写作—吸取反馈—调整动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进步都会大受影响。其中,高品质的反馈不可取代。可是,咱们宁可花几千块钱去学车,也不会花费一点时间去跟别人请教写作。聪明人会注意收集各种形式的反馈:可能是老师给你批改作业时的评语,可能是导师的一顿臭骂,可能是读者的冷眼。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不会很愉快,请你不要气馁,要细心收集,把它们用作镜子来矫正动作。唯有如此,你才能学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