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阶:问题是文章的引擎
主旨
·为什么大家不提问?
·问题怎么分类?
·问题如何转化?
·如何把大问题缩为小问题?
关键词
·怕丢脸·不用功·不会问
·议题·难题·疑问
·描述性问题·分析性问题·三步提问法
·沙漏写作法·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地域范围·研究主题
(一)为什么学生们不提问?
每当快下课时,我一般会问:大家有问题吗?这是教室里最安静的时候,甚至窃窃私语开小会的同学也会停下来,屏息凝气,唯恐被我点起来。久之,我就学会了:如果课堂秩序不好,喊“大家安静一下”可能没用,直接喊“有问题吗”反而有奇效。这就是中国课堂上司空见惯的“不提问文化”。中国学生素以听话闻名,即使出了国,文化环境变了,中国学生仍然是安静的一群。这跟印度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印度学生经常需要被打断、被提醒时间。
大家为什么不提问题?迈克尔·马奎特总结了人们不愿提问的四个原因,用在中国学生身上也颇有解释力:(1)怕丢脸,怕被别人觉得这是个傻问题;(2)不用功,好问题需要阅读、思考和积累才能提出;(3)文化环境讲求遵从权威,不鼓励提问;(4)不知道怎样提问题。[51] 前两个原因涉及个人层面的心理和行为,咱们改变不了;第三个原因则是宏观背景,非一时之功可以改变。本篇将对准第四个原因发力。
问题是文章的引擎。没有问题做导引,写作就变成无趣又无用的无病呻吟。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问题意识决定了写作的靶心,决定了写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和回答问题的方式。
好的研究者都有出众的问题意识。一个好问题可以启发新研究,启迪新思潮,引导我们关注新动向和趋势。甚至可以说,好问题启发的问题比回答的问题更多。例如,李约瑟曾这样提问:“从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52] 李约瑟之问启发了一连串对中西科技发展的对比研究。
可见,提问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一旦一个问题能够被恰当地问出来,那么离解决就不太远了。反之,如果没有清晰聚焦的题目,而闷头搜索资料,写上几万字也不知所云。“听话文化”让大多数学生循规蹈矩,课程也缺乏寻找问题的训练。读了硕博之后,学生也习惯性接受导师的委派课题。长此以往,提问和答问能力都得不到锻炼。所以,对中国学生而言,选题尤其需要加练。
提问是写作和研究中最难的一步,也是最不可捉摸的一步。还好,我琢磨出一套句法,在若干年级的“小白鼠”同学身上做过实验。这包括从宽到窄的三步提问法、用“有的……有的……”句型表达的谜题,“比较差异、寻找机制”的变量思维,以及判断选题的四象限法和四把尺子。有同学戏称为“刘氏提问法”。要不您也试试?
(二)议题·难题·疑问
1. 三类问题
问题是什么呢?同样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所指并不相同。周末,你舒适地躺在沙发上,惬意地刷着网剧,既没有问题要问,也没有问题要解决。这似乎是一种理想状况,但绝非正常状况,因为生活中有无数问题。例如,你到外地出差,成堆问题就会涌来:去哪儿吃饭?在哪里住宿?应该怎么洗衣服?如何坐车?跟哪些人请教?我想问:这些冒出来的问号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如果你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问题会迎面而来:病毒、犯罪、偷渡、恐怖分子、物价、失业……世界似乎每天都是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你自己身上也有大量的问题。每一天你会给别人制造很多问题,别人也会给你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你的生活习惯让宿舍同学很不爽,带来口角和摩擦;你的眼睛因为总盯着屏幕,得了干眼症,干涩的感觉让你非常恼火。这些问题会让你产生各种不快、焦虑、愤怒等情绪。它们又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呢?
好吧,暂且不理这些烦心事,你得去把下周要交的课程论文对付一下。你憋了半天,勉强在屏幕上打下这么几个字: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你很泄气,因为你知道老师看到这样的文章会有多头痛,甚至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老师指着作业问:你的研究问题在哪里?或者更狡黠地问一句:你的问号在哪里?
你脸红了,因为你犯了两个错误:把一个领域当问题,或者把一个现实问题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诚然如上文,咱们每天都要遇到无数的问题。它们虽然都用了“问题”这个字眼,但实际上对应着不同的含义:有的是指宽泛的议题(issue)或者话题(topic),有的则指的是难题(problem),有的则是指引人疑窦的疑问(question)。虽然这几个词在中文里不好区分,但它们所涉及的范围、含义有所不同。以我之见,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应当以疑问(question)为主。议题和难题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过程转化为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三者区别何在?一般而言,议题是指一系列宽泛的话题,涵盖面比较广。可以说,议题是一个问题丛(cluster of problems)。例如:
·环境污染问题,包含了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问题,包含了招聘、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各方面的性别差异。
可见,议题更接近于一个研究领域,通常属于“大问题”。学生写的论文中,这类空泛的“话题探讨式”写作仍然大行其道。究其原因,一是题目好找,二是写起来好写。一个勤看网络的人可以随口抛出若干“话题”。这些大问题通常不够聚焦,流于表面,如果真要研究,会陷入“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局面。
现实难题是实实在在的困境和麻烦,往往是指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状况、一种需要解决和改善的情境。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行动和干预予以缓解和解决。它包含很多层面:
·宏观大问题例如病毒扩算、全球变暖、食品安全、生育率下降。
·微观层面的问题例如找不到工作(就业问题)、找不到对象(婚嫁问题),进而抑郁了(心理问题)。
现实难题跟议题有重叠之处,不过它可大可小。你选择这类问题作为题目,老师们通常可以接受,但不会给高分。你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如何选择恰当的层次?你没法研究宏观的大问题,因为它们像议题一样难以驾驭;你也不能选择个人身上的问题,如果它没有代表性,就会显得过于琐碎自恋,没人感兴趣。你最好能选择一个中间层面,既能限制范围,又能吸引相当数量的关注者。例如,你可以把个人遭遇的问题向上提升:
·不被需要的人——××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53]
·一再错过的约会——城市白领群体的婚嫁难问题
你面临的第二个选择是:如何为它们增加一个问号?这就涉及疑问和现实难题的区别了。疑问最接近咱们所称的研究类问题。疑问更加聚焦,令人心里产生问号。我读过很多博士、硕士论文,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但你就是找不到问号。例如,上文提到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是否有问号?显然没有。如果没有问号能算是研究问题吗?恐怕不能。没有问号意味着难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个只能算是话题(topic)。将陈述句转化为疑问句的过程就是提问。例如,你可以像罗斯高一样提问:“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54]
2. 三步提问法
一般而言,提问的方式有:谁、什么、何时、哪里、怎样、为什么。这些提问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谁、什么、何时、哪里属于描述性问题,主要回答事实性问题,属于封闭式提问。其二,为什么和怎样属于分析性问题,前者涉及因果关系,后者是作用机制,它们可以突破纯粹的事实层面,把点点滴滴连接成线(connecting the dots),从而在混乱中找到秩序。
封闭类问题如同填空,往往有确定的答案,但回答完了也就结束了,不会有太多延伸。而开放性问题则没有明确的答案,往往有若干个可能的答案,因此会引发更多的讨论甚至争论(controversial)。毕竟,写作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直面问题,哪怕引起激烈争论。
判定问题是否有趣可以通过一个聊天测试来进行:你跟别人吃饭时,提出的问题是让大家蜻蜓点水地忽略还是会讨论得热火朝天? [55] 我经常跟学生说,好问题通常无法一下子确定答案,有若干疑似答案相互竞争才会有意思。咱们得接受甚至拥抱这种不确定性。
怎样将宽泛的议题和缺问号的现实难题转变为疑问呢?我提出一个填空式的三步提问法:
·第一步,我要研究(在此处填上一个宽泛的议题)。
·第二步,具体而言,我想聚焦于以下疑问:(1)为什么有的……,有的……却……?(此处比较现实中的差异和奇怪现象)(2)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结果?(3)这些因素和结果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第三步,回答上述疑问,有助于帮助……解决以下现实难题或者理论
问题……
这个三步提问法区分了议题、难题和疑问,但同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了:从一个宽泛的话题开始,聚焦到几个可以研究的疑问,最终答案能有助于解决现实难题、推进理论发展。其中最难也最关键的要数第二步。第二步采纳了三个问号,分别涉及:
·为什么(why):敏锐观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趣的对比、悖论、差异。
·什么因素(what):大胆假设、追根溯源,寻找影响结果的可能因素。
·怎么样(how):小心求证,讲清楚原因与结果之间的作用机理。
咱们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展示一下三步提问法。
·第一步,我要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治)。
·第二步,具体而言,我想聚焦于以下疑问:(1)为什么有的地方反应迅速,有的地方却反应迟缓?(2)什么因素影响了政府的响应速度?(3)这些影响因素和政府响应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第三步,回答上述疑问,有助于帮助政府部门、学者和公众解决以下现实难题和理论命题:(1)改进危机应对;(2)理解政府组织对外界冲击的回应机制。
这个题目比较适合学习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同学。咱们再尝试一个理科的视角:
·第一步,我要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治)。
·第二步,具体而言,我想聚焦于以下疑问:(1)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被感染,有的人不容易被感染?(2)什么因素影响了感染率?(3)这些影响因素和感染率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第三步,回答上述疑问,有助于帮助疾病控制部门、学者和公众解决以下现实难题和理论命题:(1)控制疫情传播;(2)理解病毒传播的生理学机制和流行病学机制。
三步提问法可以帮你把议题从大变小,聚焦为可以回答的疑问,还可以帮你把答案从小变大,回答更高层面的问题、获得更大范围内的关注(casting a wider net)。如果你能以这种方式跟别人介绍自己的研究,你的问题可能会被认为具有专业水准。如此,最难的提问关你就可能一跃而过了。
你可能注意到了,我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有的……有的……”句式来提问。这是我在研究了无数问题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提问句式。我留待下一章详细介绍。
(三)收放自如的沙漏式写作
小题大做是老师们一直强调的选题方向。通常,一个好问题需要经过一个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过程:(1)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一个聚焦而具体的疑问,从广泛的背景收口到一个问号,这是从大到小的过程。如布斯等人的说法:咱们需要从一个领域收拢到一个主题,再从一个主题聚焦到一个疑问。[56] (2)问题回答完毕后,你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是要再度跟重大的问题关联起来,这是从小到大的过程。 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范例。这本书起始于一个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的民间案件,作者的分析却力透纸背地展现了皇权与官僚体系的深刻矛盾。[57]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收放的过程恰似一个沙漏,因此这种写作方式也被称为沙漏式写作。在此,我们只讨论从大到小的聚焦过程。
问题涉及六个要素:谁、什么、何时、哪里、为什么和怎样。其中,我们可以从谁、哪里、何时、什么这四个问题入手,不断收口,实现有效聚焦。咱们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为例,展示一下聚焦的过程。其他问题可以比照处理。
首先,你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对象(who)的范围缩小。如果你想研究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恐怕这个总体还是太过庞大,你可以不断缩小:从中国大学生缩小到本科生,还可以再聚焦到某几个专业,这样研究对象的范围就可控了。虽然收缩过程中,样本的代表性有所损失,但与其茫然地面对一个空泛的群体,不如细致地描绘一个小的样本。小而细的研究一般而言优于大而空的研究。
其次,你可以缩小时间范围(when)。同上,你可以把研究对象限制在某些年级,例如大一新生,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到大一新生的第一个学期内。如果你研究时间跨度大的议题,这种限制时间范围的做法更有必要,否则一旦时间范围不清晰,你会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
再次,你还可以限定地域范围(where)。同上,你可以把研究范围缩小到某个地区如北京的大学。这样研究所面临的地理范围就非常集中了。地理范围缩小有助于降低交通成本等研究费用。
最后,你还可以继续对研究主题(what)进行收缩:何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非常复杂多样,每种的症状和后果都不太一样。你可以聚焦于其中的一两种,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可控。例如,你可以研究焦虑。
通过这一番操作,你最终对准的是中国、北京、某几个专业、本科、大一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后的焦虑问题。通过七个限定词,你成功地把一个空泛的题目转化为一个具体、可控的研究。可见,窄化聚焦就是不断增加限定词,不断收口的过程。收到什么程度为止呢?这并没有一定之规。我的建议是收缩到你能够驾驭(managable)的程度。
在《历史写作简明指南》一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个缩小话题、调整视角的范例。[58]假如你对帝国主义感兴趣。但如果贸然跳进帝国主义的文献泥淖,结果可能是被淹死。所以你需要:
·只关注一个国家的帝国主义(例如法国)。
·只关注这个国家在某个地区的帝国主义(例如发生在加勒比地区)。
·只关注一定的时间范围(例如拿破仑战争之后的若干年)。
除了范围调整之外,你还可以调整视角:
很多年以前,关于殖民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对于宏大政治和殖民统治细节的研究。你也许偶然会发现那些主要领导人的传记。但是随着历史学家们看待历史的眼光的改变,有更多的角度可以缩小你的话题。你不仅可以问关于个人的问题,还可以问关于特定人群的问题。法国在马提尼克岛的帝国主义统治对于当地的土著居民来说有什么影响?法国在加勒比殖民地的教育政策是否提升了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水平?还有很多这样的谜题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总之,当你思考你的话题时,让你的好奇心去帮助你打开问题之源。当然你会找到一些进一步缩小话题的方法,这样你就可以写出一篇带有新论点的有趣的文章……你的话题必须依据可以获得的史料。[59]
灵巧的研究者知道如何伸缩自己的探头(zoom in and out)。研究对象有无数个侧面,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面面俱到。现实选择是[60] :
·多个侧面,择其一二。
·多个部分,择其一二。
·多个阶段,择其一二。
·多个类型,择其一二。
总之,以约驭博是集约式研究的精髓。研究者应当具备伸缩自如的视角和灵活的调焦能力,既要有鸟眼,也要有虫眼。[61] 这也可类比为直升机素质:既能升空,又能着地。
有人会质疑:缩小到一个具体但是范围很窄的角度,问题岂不是很琐碎?研究发现岂不是没有代表性?这对于了解整体状况岂不是没什么用?其实,对于写作和研究,我们更关注的是“片面而深刻”而不是“全面而肤浅”。假设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我们不停地做所谓“大问题”(例如中国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由于这些问题过于庞杂,无法实现有效切分,因此很可能最终写成一些无关痛痒的空话套话,即所谓的“大饼文章”。这些摊大饼式的研究堆积在一起,终究还是大饼而已,永远无法达到深刻的程度。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面而肤浅。[62]
反之,如果咱们针对污染防治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例如,有人专门研究水污染,有人专门研究土壤,有人专门研究空气。在水污染里,有人专门研究长江,有人专门研究珠江。因为规模可控,所以我们只要努力研究就可以保证一定的深度。这些研究就能形成楔子型的研究成果:片面但深刻,有限但有趣,能够从一个小的切口深深地扎入一个大的问题。这些楔子可以实现实质的学术积累,以有序的方式共同构成大问题的答案。[63] 到那时,我们对污染这个大问题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如同下棋,着眼大局但着手小局,此为可取之路径。
总之,提问是研究和写作的出发点,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提问是一门技艺,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馈才能掌握。愿你成为一位“问题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