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电影·阅读
想·写·作
想(How to think):
现在,你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格。如果让你来思考下面的问题,你会怎么展开辩论呢?
1. 辩论。官话该模糊还是精确?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中,批评英语已经进入腐朽:“作者或是词不达意,或是语焉不详,或是信手写来,根本不在乎其个中含义。语义含混、词不达意是现代英文写作中的两大显著特征。而在政论文写作中,这些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48]
然而有人指出,官话的“模糊”是有意为之,或者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政府面临着非常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需要维持各类微妙的平衡。你的想法是什么?政府文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风格?如果你是政府官员,你是要写清澈见底的文字,还是云山雾罩的文字?为什么?
2. 辩论。中国自古以来就说“文如其人”,甚至还有“字如其人”的说法。英语中也有“You are what you write”的说法。然而,这也许是另外一种“以貌取人”,因为相反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北宋奸臣蔡京写得一手好字。文字如同一层面纱、一个面具,也会遮盖了真实的人性。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
写(What to write):
3. 短篇写作。介绍专业:假设有人跟你咨询高考填报志愿,请介绍你自己的专业。这类跟外行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你毕业后会用得更多。请注意:(1)不要搞概念轰炸,例如不要跟一个没学过经济学的人讲“交易成本”,多举例而且是生活中的例子;(2)不要随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写,要么跟专家谈谈,要么查查资料;(3)克制情绪,不管你是超级喜欢还是极端厌恶自己的专业,都请尽量客观。类似的练习还包括:把一篇论文讲给一个外行听。
4. 主题写作。从本章开始,咱们要以“家”为主题开启一场写作之旅。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我会安排不同的任务。本次任务是:请用300字界定一下家的含义。说理写作通常首先要划定话题讨论的范围、提供清晰的定义,以确保作者、读者所谈的是同一件事情。概念界定方法,可参见加里·戈茨的书。[49]你的定义可以不必追求完美,可以聚焦于家的一个侧面(例如物理空间、经济功能、儿童养育、夫妻关系等)。你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角度,例如“家”字从古至今的变化。界定的目的即限制范围,以降低讨论的难度和工作量。包罗万象的讨论根本无法进行。
作(What to do):
5. 翻出自己以前写的文字,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A. 官腔 B. 学术腔 C. 翻译腔 D. 学生腔 E. 完美无缺
6. 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红了没?
7. 针对官腔、学术腔、学生腔,每类腔调找两个例子。
8. 统计一下你的段落行数、字数以及句子的平均长度。
9. 读到难读的文字时,请注意收集并分析为什么这些文字难读。
10. 收集你读过的最顺畅、最易理解的文字,并分析为什么这些文字好读。
电影时刻
电影如同文字,也有各类风格。这里面有无数流畅无比的电影,它们的风格如同透明玻璃般的文字。不知所云的所谓“文艺片”也不少见。
11. 《海蒂与爷爷》(Heidi,2015)。这部片子情节极为简单,人物似乎也很“单薄”。甚至剧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反派”,因此所谓冲突也不激烈。小女孩眼神中的那种野生的纯真,就像写作中的“透明玻璃”。看完之后,你会体会到“透明玻璃”般的纯净和清澈。看完之后,我真想能有机会去阿尔卑斯度个假,尝尝当地的奶酪。但是,余额不足啊。
12. 《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2006)。大卫·林奇的电影以晦涩难懂著称,例如《穆赫兰道》。但这部《内陆帝国》的难度是《穆赫兰道》的几倍。很多人以挑战自我、锻炼耐性的心态看片,但大多铩羽而归。我希望你能记录一下冲锋的次数以及每次坚持的时间。这种风格的结果就是,大卫·林奇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几乎没人知道。我的问题是:你如果看不懂这类电影,是怪自己呢,还是怪导演?从今往后,如果你看不懂一篇晦涩的文章,该怪谁呢?你还会不会把“晦涩”当“高级”呢?
13. 《是,大臣》(Yes, Minister,1980,1981,1982)。这部载入史册的英剧官话连篇却张力十足。我推荐这部剧,主要还是请你继续领略官僚们虚与委蛇的套话。续集《是,首相》(Yes, Prime Minister,1986,1987)水准一点也没有下滑,毕竟这是产生过莎士比亚的国度。感兴趣的读者还可参阅同名小说。[50]中国版的类似电影有《背靠背、脸对脸》(1994)。
延伸阅读
1.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 高尔泰:《寻找家园》(增订版),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3. [美]彼得·德鲁克:《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廖月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4. [英]乔治·奥威尔:《政治与英语》,郭妍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
5. [美]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王烁、王佩译,阳志平审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2章“观看世界的窗”。
6. [德]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李连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7. [美]詹姆斯·彭尼贝克:《语言风格的秘密:语言如何透露人们的性格、情感和社交关系》,刘珊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8. [法]雷蒙·格诺:《风格练习》,袁筱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
9. [美]哈里·G. 法兰克福:《论扯淡》,南方朔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