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修炼手记:你所不知道的留学故事
- 曼筠
- 1487字
- 2021-04-05 10:32:13
贰 新生欢迎周
新生欢迎周在晴空万里的秋初开始了。
虽然早在国内的时候就知道了几个中国同学的名字,也通过网络邮件和QQ联系,但不曾谋面。直到大家都陆续抵达美国,才在这个明媚的早晨相逢。
那天的白云棉花糖般堆积着,阳光洒在校园里的白色帐篷上,青草芬芳,绿意正浓。卡其色的建筑砖墙一块块堆砌,散发着热烈欢迎的气息,仿佛张开温暖的怀抱,拥抱我们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子。
新生周,露天餐会。两个中国女孩从远处走来,跟我打招呼。交谈才知道,一个是留学日本多年的Amanda,一个是名企法务Flora。她们商量着住宿和就餐的事,我把自己的心得与之分享,三个人相谈甚欢。
手中拿着一杯饮料,我坐下来静静体验这明媚的时刻。心情也如天空般晴朗,特别是看到这么多外国的同学彬彬有礼,举止得体,有种非常浓郁的融入感。中国台湾的同学Sarah姐姐曾经在她的博客里写道,留学生不属于留学的国家,也因为离开了自己的国度而与过去失去了联系。他们只是一个旁观者,且永远是一个过客。
身处如此热烈的氛围,我却没有太多看客的感觉。其实是否属于这里并不重要,留学本身就是体验和经历,匆匆来过,沉入这段时光,满载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感受离开。这短暂的九个多月时光若是认真度过,也一定充实而丰硕。
正想着,几个老师走上帐篷一侧搭起的主席台。院长Evan Caminker靠近话筒,开始致辞。
“Welcome everybody.”(欢迎各位。)他的声音洪亮而浑厚。介绍里,他谈起法学院领导对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其乐融融,努力学习,共同成长。
“Wherever you go,this law school will always back you up.”(无论你们身处何方,这所法学院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午饭时分,大家在帐篷下挑选自助餐。香煎烤肠、双面全熟牛排、沙拉、冰淇淋、水果……每个人的盘子里都是满满的食物。坐下来继续聊,说自己的过去,说学校的设施,说将来的打算。
阳光有些耀眼,树木在明晃晃的阳光的照耀下,绿色格外凸显。斑驳的光线透过树叶洒下来,小松鼠活蹦乱跳地游走在树影间,有几只甚至站在路边,一点都不畏惧路过的人们。
法学院的教授们也有几个跟大家见面。虽然并不熟悉,但凡事都有开头,交流多了,自然也就了解了。
有的学生带了相机,与身边的同学、教授合影留念。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更换一个又一个交谈圈子。
美国大学仿佛热衷于派对和几个人围成一圈交流的方式。从新生周第一天这轻松活跃的气氛就可以感受到。到美国学习过的朋友大概都能感受到,这里的交际文化很浓,却又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
朋友曾经去英国访学,说那里的人际交往充满了等级观念,吃饭的时候成绩好的学生坐上座,离老师近,位序感特别强。而美国这种大农村般的文化里,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格外淳朴。
哈佛大学法学院流传着一个3S法则,即Score,Social,Sleep(分数,社交,睡眠)。说学生只能从三个中选择两个。若是要分数和社交,就要放弃睡眠;若是要社交和睡眠,就放弃对高分的追求;若是要分数和睡眠,就减少社交的时间。因为时间有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难以兼顾所有。
交朋友也需要时间。但是在我看来,也许分数,社交和睡眠可以兼顾。每样都适度是最好。该推掉的社交就拒绝,但不能完全放弃,可以去一部分场合。分数自然也无法追求到极致,毕竟是外国人,适应全英文的环境已不容易,要跟读JD(职业法律文凭)的同学一起上课、一起竞争高分,从60分升到80分还容易些,从80分升到90分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这对精力和体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若不打算留在美国,找外所的工作,其实对分数不必过于苛求,健康和睡眠也很重要。
就这样,在一个洋溢着开放与热情的云朵堆积的蓝天下,密歇根的新生活拉开了帷幕。在期待和憧憬里徜徉,我享受这惬意的时光,期待更多色泽明丽的动人故事。
这一切都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