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董存瑞:“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 今古传奇·双月号(2019年12月)
- 今古传奇双月号编辑部
- 5465字
- 2020-11-06 17:06:15
他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
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炸药包支架。怎么办?
董存瑞,一个军龄两年又10个月的兵,短短岁月里,他立了3次大功,4次小功,获得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一个革命同志,他做事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被人奖励,而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董存瑞践行了自己生前所说的这句话,他手举炸药包的英雄壮举,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为我们树起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
责任编辑/王文彩
“咱们是劳动人民的队伍”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怀来县(今属河北省)南山堡,全家6个孩子,他排行老四,乳名叫“四蛋子”。6岁时,董存瑞就与羊群为伍,机灵顽皮,胆子大,是南山堡的“穷孩子王”。
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董存瑞13岁时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他配合区小队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配合减租减息运动,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
送信很危险,但董存瑞送信有一套办法,先用破布把信包好,塞进牛刚拉出的粪便里,然后把牛粪小心地放到篮子里,上面用干粪盖住,敌人以为是捡粪的,很容易蒙过去了。
1945年,董存瑞参加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八路军。那一年他16岁,参加的部队是怀来县大队。县大队,一共也不过二三十人。董存瑞刚来时,穿着土布上衣、黑粗布裤子,头上戴着一顶棕色毡帽。他个子不高,但长得很精悍,无论和谁说话总是笑容可掬,露出虎牙,走起路来总是急匆匆的。
董存瑞生活朴素,同志们常说:“你有点儿邋遢。”他就笑着说:“咱们是劳动人民的队伍,贫雇农出身,破烂点儿没关系。”有时实在破烂不堪了,他就在缝补子弹袋时,顺便缝补衣服和鞋子。行军时,他的行李最简单,一个小背包和一个小挂包。生活上,他关怀体贴同志,因不爱穿戴,也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发了津贴,经常给同志们买些牙刷、牙粉等必需品。
董存瑞参军后,进步很快。1947年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冬,董存瑞在8班当副班长时,班里来了一个新战士,名叫刘钧。董存瑞把班里的同志一一作了介绍,并把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告诉了刘钧。董存瑞常常抽空教刘钧瞄准、射击,还教他立正、稍息、敬礼,见刘钧还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就把自己的一件军衣和一双新鞋送给了他。
战友秦友章回忆起延庆保卫战时,激动地说:“当时我在6连当炊事员,有一次往阵地送饭,敌人的炮火不断打过来,刚巧我碰到董存瑞,他头一句话就是:‘快到壕沟里去,别让敌人的子弹打伤了。’董存瑞接过饭筒,送到了前沿阵地。”
在6连,董存瑞是最活跃的,战士们从没见他皱过眉。休息时,他经常和同志们开玩笑。他个子小,身体灵活,动作敏捷,体育活动时,跳远、单杠、赛跑,样样拿手,受到战士们称赞;行军时,他帮战友背包、扛枪,而且跑前跑后,一路上拉歌领唱,鼓舞战士们的情绪。
1948年春,部队升编纵队后,董存瑞兴奋极了。在部队在向热河进军的路上,他拉唱或领唱中常有这支歌:“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大盖枪刺刀手榴弹……军民团结力量大,建立民主自由新国家,新国家。”同志们唱起歌来,什么疲劳都忘了。只要同志们高兴,他也高兴。
董存瑞小时因贫辍学,没念过几天书,但他的挂包里常装着纸和铅笔,一有空就掏出来画画。在打隆化时,几乎每一个炸药包上都有他的作品。他在炸药包上画有要炸的某个碉堡的样子,或送炸药包的爆破手匍匐前进的形象,或是敌人坐以待毙的丑态。有的画上还配有顺口溜:“仇恨满胸怀,隆化要打开。新中国要靠我们的双手建起来!”
1948年5月的一天,部队行军途中缺粮,只能弄到一些高粱炒着吃。有个别战士抱怨:“这简直是马料。”董存瑞批评这种说法,并说:“我们是革命的军队,连这点儿苦都吃不了还成?这和红军吃树根比还强得多呢!”
董存瑞经常打听“哪天打仗?”
1948年2月,部队在辽宁朝阳地区进行大练兵。董存瑞深深体会到自己虽参加了不少战斗,但总摆脱不了游击战术,这怎么能参加大规模的攻坚战、运动战呢?他发挥了喜爱钻研的特性和创造精神,带领全班战士研究战术。他用沙子、石块、木棍等做出地形、地物模型来,摆出各种战术,给战士们进行讲解,这便是董存瑞苦心钻研创造出的“院中堡垒”,受到了团首长的表扬。
董存瑞并不满足,仍苦学苦练。起初7班起得早,受到上级表扬。他不服气地说:“8班绝不落后。”之后每天鸡叫两遍,他就召唤大家起来,夜色尚未退去,就到野外练习投弹、爆破,练一阵子就带领大家唱歌:“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大盖枪、刺刀、手榴弹,瞄得准来,投也投得远,吓得敌人心胆寒。”
8班在董存瑞的带领下,练兵练得热火朝天,连里那只美丽的光荣灯(马灯)就一直挂在8班。夜里董存瑞就领着战士们在光荣灯的照耀下,在“院中堡垒”上摆阵布兵,演习战术。
董存瑞擅长投弹,在全营排第一。参加全团爆破演习时,他连续爆破3道障碍物,动作迅速、敏捷,荣获“模范爆破手”的光荣称号,受到了师首长的表扬。
董存瑞在群众工作上也处处带头。无论他住到哪家,那家的老乡总是十分热情。有一次行军到宿营地,他们班在山头负责警戒,那座山上只住了一户人家,起初拒绝他们住,董存瑞带领大伙先做群众工作,挑水的挑水,扫院子的扫院子,又向老乡耐心地解释,老乡最终被打动,高兴地为他们安排了住所。在紧张的练兵中,董存瑞还带领战友抽空帮群众起粪、浇园子。
董存瑞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情绪。他最怕闲着,经常打听“哪天打仗?”“怎么还不打仗呢?”听说哪个部队打了胜仗,他就询问仗是怎么打的、首长怎样指挥的。甚至在和同志们聊天时,他也常谈论战斗故事,比如他时常讲“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
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攻占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把隆化中学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
下午3时30分,第二次进攻开始,6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
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解放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形暗堡炸掉。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2名爆破手也受了重伤。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6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
董存瑞急了,大声地冲连长吼道:“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说完夹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战友郅顺义的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形暗堡里,敌军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厉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
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郅顺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董存瑞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坏了。敌军的机枪又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董存瑞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军的火力死角。
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炸药包支架。怎么办?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进攻的时间到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突然,他向左一移,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厉声冲附近的战友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他年仅19岁。
1948年5月25日下午4时过后,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来到隆化城视察战果,当走到隆化中学前面时,看见一个班的战士在恸哭。
程子华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打了胜仗反而哭呢?一问才知道,他们的班长董存瑞为掩护全连冲锋,减少战友的伤亡,只身托住炸药炸掉了一个桥形碉堡,英勇牺牲了。战友们在战场上找了半天,最后只找到了一只鞋,现在正对着这只鞋哀悼。
程子华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安慰并鼓励了全班战士后,对秘书齐肃说:“你连夜到董存瑞同志所在的部队去,搜集有关董存瑞的事迹,专门写一篇报道给《群众日报》(冀察热辽党报)头版头条刊登,还要写一篇社论颂扬!”
当天晚上,齐肃和两个战士带着冲锋枪,骑马到了董存瑞所在师的师政治部宣传处。该处建议他们到团里去,他们于是又急奔团政治处。团政治处的同志把营、连上报的材料给了齐肃,并说:“现在能搜集到的材料就是这些,里面还有董存瑞同志那个班的材料,建议你们不必再下去了,而且部队正在运动中。”齐肃同意了团部意见,连夜赶回去,当晚就写好了报道。
1948年7月11日,《群众日报》刊登了题为《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的报道,还有程子华的《董存瑞同志永不垂不朽》一文,文中写道:“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你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榜样,我区全军将永远记着你的英勇,有了你那种坚决顽强的攻击精神,敌人的任何抵挡都是枉然……”
1948年6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委员会作出决定:追认董存瑞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6连6班为“董存瑞班”。冀热察行署决定,将隆化中学改为“存瑞中学”。
1950年9月,中央军委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为永久纪念董存瑞烈士,在隆化和怀来,分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馆。1957年5月29日,朱德为董存瑞纪念碑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董存瑞: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人民日报》2019年5月30日、《程子华最早将董存瑞树为典型》人民网2013年4月18日;作者:张丽玮、吴楠、孙琳、王新玲)
链接 当兵就当“董存瑞”
在人民军队的英雄谱上,英雄的队伍史不绝书。那一个个让后世之人仰望的英模团队和英雄人物,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构成人民军队闪亮的精神坐标。董存瑞无疑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英雄人物。
“董存瑞!”“到!”时至今日,“董存瑞班”每一次晚点名都会点到这位英雄烈士的名字,所有士兵会集体应答。连队战士辛毅每次听到这位“老班长”的英雄事迹,总是心潮澎湃。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他听到曾当过董存瑞教导员的宋兆田这样深情追忆:“那个暗堡水泥磨得可光了,炸药在桥墩上放不住,搁在地上也不管事。眼瞅着战友一个个倒下,董存瑞能不急吗……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董存瑞甘愿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
“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这13个字烙印在第“董存瑞班”54任班长王鹏和全班所有战士心中。王鹏说:“董存瑞是我们的老班长,当兵就当‘董存瑞’!”
王鹏坚决完成任务的底气,来自一次又一次的实战锻打。2015年5月,“董存瑞班”参加青铜峡跨区演习,扮演红色方,不想战斗伊始,他们就让蓝军连灭两台炮车,士气一落千丈。紧要关头,王鹏大胆指挥一台战损车辆,奔向3公里外一处山头。那里是整个开阔前沿的唯一高地,也是蓝军最有可能的侦察点。炮车卡在半山腰动弹不得,王鹏跳下驾驶室就朝山顶冲去,单枪匹马把蓝军侦察分队5人堵个正着。
对抗结束,王鹏“一个抓住五个”的故事不胫而走,大家都说,这小子很有希望成为“董存瑞”班下一任班长!王鹏闻言只是一笑:“董存瑞一个人靠一挺机枪抓获俘虏十几人,我这要不是指导员带人及时赶到,还不一定能拿下呢,差远了!”他心里清楚,只有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才能不负使命担当,才有资格接过“董存瑞班”班长的接力棒。
2017年6月,又是一场对抗演习。瞄准手战前患急症无法上场,王鹏主动请缨:“连长,签士官之前,我可是全旅瞄准手专业第一名!”接下来20多个小时,王鹏跟随全连,5次投入战斗,5次摧毁目标。就在王鹏争分夺秒调整火炮基准射向时,因为用力过猛,他疲惫而僵硬的右手突然脱空,重重砸在旁边的高低机上。剧痛瞬间涌遍全身,他不自觉地连打几个哆嗦,汗水湿透了整个后背,右胳膊也使不上劲。一阵冷风吹过,王鹏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董存瑞连的兵,绝不能给‘老班长’丢脸!”王鹏定了定神,咬紧牙关,抓牢摇把继续作业,又一次摧毁目标。确认目标被彻底摧毁后,王鹏这才长出一口气。他刚想拽过水壶喝口水,发觉右手疼得直抖,他这才发现右手连皮带肉整整被剐掉一层,伤口上血污沙土油泥粘在了一起,用光救护车上3大瓶双氧水才清理干净。
受感染影响,王鹏右手伤口久治未愈,导致他在紧接着举行的全旅大比武中,发挥不够理想,“挂彩”拿下专业第三。
虽然只获得一枚铜牌,王鹏仍很珍惜地将它挂在内务柜里,这样每次只要打开柜门,他就能看到奖牌上董存瑞高举炸药包的浮雕半身像。
让王鹏感到自豪的是,顺利选晋中士后,他不仅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董存瑞班”班长,还被战区陆军表彰为“强军先锋”。
“对我来说,这点伤不算什么,任务高于一切。”表彰大会这天,王鹏戴着属于自己的那块“存瑞奖牌”上台,现场给大家讲述了铜牌和手上疤痕的来历。战友都说,这是“血染的奖牌”。
后来在旅里,只要他抬起右手,甭管认不认识,大家都知道,这个手上有疤的中士,就是“董存瑞班”班长。
(责任编编:陈毓婧;来源:《当兵就当“董存瑞”》人民网2018年5月7日、《“对表”英雄》《解放军报》2018年6月18日;作者:陈程、袁勃、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