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解决了困扰多日的难题,大家感到很轻松,李白的心情也不错,于是在猎人邀请下,跟着下山买了几大罐五谷杂粮酒,当晚两人就着鸡肉,喝得非常尽兴。
第二天,李白回到山上,这天没见到猴王和一大群猴子,住持便让人拿着木棒,将躲在庙里的七只公猴轰了出去。
这七只公猴,每天需要喂食不说,还到处攀爬,随地大小便,住持忍了很久,将其驱赶出去,大家更是松了一口气。
两群猴子都走了,李白这才觉得,自己滞留的时间也不短了,准备次日离开峨眉山,辗转去成都,继续游山玩水。
住持听说后,请李白吃了一顿斋饭,并好意进行挽留,无奈诗人的去意已决,也就不好说什么,只是希望这位青年才俊,以后经常来峨眉山,多留下一些诗篇,以扩大山和寺庙的知名度。
诗人毕竟豪爽,当即就痛快答应了。
这天晚上,广浚拿着琴,与诗人来到以前弹琴聊天的水池边。李白见月色晦暗,不担心猴子的干扰,酒瘾又发作了。
僧人弹琴,诗人饮酒,没有酒菜,只有浓香可口的猴子酒,李白的兴致却很高,还笑着对广浚说,琴声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离别在即,两人聊得很晚,方才散去。以为猴子再也不会来捣乱,诗人睡了近段时间以来,难得的一个好觉。
第二天,诗人将剩下的三罐猴子酒,早已用红泥、木板和布料做成泥封封住,装在行李中,准备自己喝一部分,留部分也给老师尝尝。
没有想到,当住持和广浚送诗人出来,三人刚准备道别时,远处隐隐传来了大青猴的尖叫声。
李白意识到不妙,便没有走,想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以前的一幕又重现了,七只单身公猴在前面逃,后面跟着猛追猛打的猴王和一大群猴子。
见猴群又来撒野,李白只得说道:“都是我惹的祸,偷了猴群的果酒,真是不好意思,我也无计可施了,只得求助于老师,只要有好方法,我立即赶回来,誓要赶走这些泼猴为止!”
住持和广浚都知道,李白的老师赵蕤精于韬略,洋洋洒洒的《长短经》便是明证,请他出面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正是发挥其长处。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猴群的破坏性,李白还讲了一个权宜之计,这也是猎人商议出来的第二方案:去山下借来一张斑斓虎皮,包裹一些草和灌木,装成活虎的样子,放在寺庙门口。
一般的动物,没有不惧怕老虎的,在猴王识破假老虎之前,肯定不敢靠近,这样就可以让寺庙保持两三天的清静。而几天之后,李白已从老师那里得到妙计,就再也不怕这些泼猴了。
住持听了,便开始吩咐僧人照办。
辞别了住持和广浚,诗人径直向老师此时隐居的梓州郪县长平山而来。
李白与老师赵蕤,当时并称为蜀中两杰,享有“赵蕤术数,李白文章”的美誉。
赵蕤,原本是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一生淡泊名利,喜欢过隐居生活,以悬壶看诊来谋生,不是写书,就是游历,唐玄宗多次请他出山做官,都被婉言谢绝了。
几天后,李白来到长平山时,赵蕤正在看《易经》,师娘月娘则坐在旁边誊抄丈夫研究《易经》所写的手稿。
李白拿出三罐猴子酒,以及在路上所买的牛肉等熟食,师生两人开始畅饮聊天。
分别尝了两种猴子酒,赵蕤说道:“猕猴桃酒的口感不错,又带着山林的绿色,可太甜,有点腻;樱桃酒酸甜适宜,我就喝它吧!”
原来,赵蕤和月娘长期隐居,已过惯了淡泊简朴的生活,对太甜太腻的东西,已经不习惯了,李白当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