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对于国内诸多教育工作者和儿童家长来说,“蒙台梭利”这一名字想必已不再陌生。

1870年8月31日,玛丽亚·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Ancona)地区的基亚拉瓦莱(Chiaravalle)小镇。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同时也是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善良、博学、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小就养成了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蒙台梭利5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

13岁时,蒙台梭利选择了多数女孩都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米开朗琪基罗工科学校就读,且于1886年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奠定了数学基础。随后,16岁的蒙台梭利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1890年,蒙台梭利进入罗马大学研读生物学,之后便作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学医。女孩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绝不可能。但蒙台梭利不畏世俗的压力以及父亲的反对,凭着自己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由于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又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再加上父母不支持,沉重的压力,无人可倾诉。但是蒙台梭利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培养出了异于常人的毅力,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奠定了基础。

1896年,蒙台梭利顺利地拿到了罗马大学医学博士的学位,进而成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当时意大利把智障儿童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室内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和操作的东西;管理人员态度恶劣,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蒙台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她深入研究和检验了伊塔(Jean Itard)和塞贡(Edward Seguln)的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在此期间,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台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向社会呼吁,智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贫民区成立了,学校招收3~6岁的儿童。蒙台梭利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个地被培养成了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这件事情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以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蓝本,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1929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台梭利任会长。此后,10多个国家相继成立了“蒙台梭利学会”。到1952年蒙台梭利逝世时,欧美和印度等地都建立了蒙台梭利学会,“儿童之家”则遍及世界各地。

玛丽亚·蒙台梭利作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

在我国,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备受推崇,目前很多幼儿园都设立了专门的蒙氏幼儿班。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光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并非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

2.敏感期是儿童成长和学习的关键期,是自然赋予人的一段特殊的时期。

3.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5.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

6.成人应该敬畏儿童。

7.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

8.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作为一名爱孩子心切的父母,如果您想更加深刻地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精髓,就请全面而详尽地阅读此书,并将您所领略到的内容付诸实践吧!相信在您的精心呵护与正确教导之下,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