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我们需要整理术

整理术 应对压力的前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当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压力。生活中的,职场上的,婚恋过程中的,人际交往中的。许多人都觉得自己活得太累了。

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定义压力的?

压力是指当生活的挑战和困扰超过你所感到的应对能力时,你所表现出的状态。定义的关键是对感觉的强调,对这种威胁的评价决定了你的身体和心理反应。

一般来说,你感受到的压力取决于你的想法和感觉。也就是说,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其意义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所以当压力事件发生时,你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比如:

你可以改变对周围所发生事的看法。

你可以改变自己对这些事的反应。

你可以看管好那些折磨心灵的、可怕的担忧和焦虑,使自己处于安全、舒适的状态。

你可以去做那些给你的心灵带来平静的事情。

很大程度上,可怕的并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对它的想法和感觉。

虽然压力让你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但如果你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培养出一种欣然接受的态度,把压力和失败看成自己的学习经历,那会让你重新获得力量。放弃固有的无所不能的感觉会把你从“必须控制一切”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损失和困苦都是可以接受和忍耐的。然而,是从中汲取教训促使自己坚强成长,还是一味沉溺于彻底挫败的感觉中,这都取决于你个人的选择。

换个角度看待压力,你会发现你的许多努力和奋斗都可以得到新的阐释。

承受压力,就是用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学会接受改变和灵活处事,把自己看做幸存者而不是牺牲品。有研究证明,找到生活的意义还有助于预防抑郁。

如何重新获得解决事情的力量?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你所经历的事情,把压力和痛苦看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从中吸取教训。而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学会欣然接受。

要知道,不管事情变得多么糟糕,总是有人比你还要倒霉或者事情可能还会更加一塌糊涂。这种想法看起来也许不够积极,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用。这会给你正在处理的事情带来一线希望,你甚至能激发出“我是如此幸运”的感觉。

你可以想象,如果你的房子着火了,至少无人受伤;如果你因癌症被切除了一侧乳房,可至少你还活着;如果你丢了工作,至少你还拥有健康;如果你挣的钱不够好好地度一次长假,至少还能养家糊口……诸如此类的想法能帮你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因为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没有被彻底击垮。当你在“事情没有更糟”这个事实中发现自己的“好运气”时,你就给情绪安慰、预先应对和解决问题留出了余地。

你可以学会在生活与工作的许多方面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就是坚信即使深陷绝境,你也能照顾好自己。这是一种你能对生活具有某种控制力的信念,这种品质与乐观主义如影随形。乐观主义帮你建立对将来的期待,而树立自我效能感则能提高你的自信,迎接那些期待。自我效能感因人因事而异,比如你可能在学业方面自我效能感很高,但在浪漫关系方面自我效能感却很低。

“自我效能感”到底是怎样影响健康和压力的?人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那些对自己表达积极情绪和应对消极情绪满怀信心的人,往往能更积极地思考,表现出较高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会激励你更加努力地工作,在追求目标时更持之以恒。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确定你想在哪一方面培养更自信的感觉。比如,你想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即你打算每周散步3次,每次30分钟。那怎么建立和这个目标相关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呢?你可以从如下几点出发:

让自己获得成功经历。你可以将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较小的目标,这样可以尽早体验成功的感觉。在实现较小的目标之后,再向更大的目标迈进。

与他人产生共鸣。找到已经实现了类似目标的人,以他们为榜样。

注意你的感觉。也许你身体里有些东西在激励你开始散步。那是什么呢?可能是你对自己健康状况和体形的焦虑。注意这种焦虑,再注意散步后的感觉有什么改观。通过散步本身,你已经减轻了对健康和体形的焦虑。这是采取行动应对压力的另一个好处——让自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