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世界的中心

把理论当作事实,把期望混同现实,这样做对我们丝毫没有好处。然而,或许对励志心理学最强有力的驳斥,不是驳斥它宣称自己是真理,而是驳斥它的道德诉求。心理呓语迎合了相当不光彩的那一面,或者,至少是最原始退化的一面。心理呓语的世界观和核心价值,天真而且幼稚,热衷于将问题简单化,倾向于非黑即白的解决办法。归根结底,大部分励志自助作品的观点都相当的朴素简陋,都是那些“不要痛苦”“给我想要的”“让我更强大”之类种种。这些本能天生并没有错,只是我想谨慎而小心地提醒大家,心理呓语还不足以为我们指出一个成熟的人生方向。

哥白尼(Copernicus)成功地把地球从宇宙的中心踢了出来,而心理呓语则又把我们每一个人重新拉回到了宇宙的中心。正如我们走进体育馆健身美体一样,心理呓语则为我们提供了粉饰人生的工具,将我们的个人传记篡改得悦耳动听。它把我们变成了忘乎所以、孤芳自赏、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就像正统治疗方法所坚持的那样,如果一定要“首先学会爱自己”,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其他人?一方面,关于如何发展、如何吸引人或影响人的交际技巧的图书数不胜数;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能够有图书教给我们技巧和态度,如何成为他人的好朋友,更加大公无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呢?过度关注个人的修炼、个人的精进和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就会陷入幼稚和一味地顾影自怜。

心理呓语授以社会傲慢的权力,同时将我们置于越来越高的压力之下。心理呓语鼓励坚守那些不现实的底线,比如,幸福是人类生存的正常状态之流。结果,一旦我们感到了不快乐、害羞或者恐惧,我们的反应往往会是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赶紧解决掉。可是,却很少会认为只有这些经历才是真实的、正常的,甚至是能授人以智慧的。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常常出现的小小不快和不适,就这样被我们隔绝分离了。

你家附近的书店里那排励志自助图书,实际上就是一部隐藏的《权利法案》,它把各种条条框框设定得神乎其神。它说,不要忘了,你应该幸福、满足和享受被爱——就像其他人那样。它说,毕竟,你值得获得这些!有时候是明显的,有时候则不是那么明显,如此这般的信息,每天都会向我们扑面而来。当我们面对生活中接踵而至的问题,因转入正轨而费尽力气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恼羞成怒,这大概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吧?

众多励志心理学背后的深层命令是,人类要永不停息地改变。励志自助,教人用“问题与办法”这样的简单架构来孤立地构建经验,就像是把人们放在了一辆永不停息的跑步机上。想要放松休息一下太难了。心情可能正如它呈现的一样好;即使现在不好,也一定要忍耐、坚持,而非解决问题——这些都毫无意义。以色列政客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曾说过一些非常正确的话,“倘若没有解决途径,就可能不是问题,但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去解决问题,而是不断地应对问题。”尽管我怀疑此话针对的是中东问题(根据你的政治信仰,你或许认为这站不住脚)。励志心理学则不是这样,相反,它要靠我们的样样不满和种种宿命来养活它自己。它不仅告诉我们,问题总能有办法解决;而且还告诉我们,去解决它,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想要放松休息一下太难了。心情可能正如它呈现的一样好;即使现在不好,也一定要忍耐、坚持,而非解决问题——这些都毫无意义。”

对于任何一位普通的、有缺点的人来说,都会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家附近的一个书店里浏览励志自助图书时,被书中的内容迅速地摧垮。书中说,生命当中有太多事要做,有太多事要立刻引起注意。如果我不去唤醒心中的巨人,用生命的规则去熟悉自我,成为一个工作效率极高的人;如果不去减掉40斤肉,不去拥抱那个更加自信、更加幸福、更加坚定、更加有创意、目标更加明确、更积极向上、更决断的我——那么很明显,我就会亲手断送掉我的事业。可是我到哪里去腾出来这些时间呢?或许我需要一本书,学会快速阅读,或者听听它关于时间管理的最佳点子?可是,找遍了各式各样的励志自助图书之后,结果就像是一位从远方归来的园艺师,园子里早就是蒿草丛生了。

我们都喜欢假装在这场游戏中拥有智慧,拥有一颗“老练”的心,假装对励志心理学那些宏伟的喧嚣完全免疫。可是一旦春天降临,又有多少人会偷偷地溜出去,腋下夹着一本最新的减肥书,甚至还会偷偷地把书包裹起来呢?问题是,只有人,才天生会把有诱惑力的“可以会更好”的概念,变为备受谴责的“应该会更好”的人生信条。所有这些让人宽心的书,都很善于让我们丢掉坏心情。在这个行业里,空气中弥漫着浑浊的商业味道。它说,一定要抹掉弱点和脆弱,欢迎一个崭新精进的自我;让成长成为责任;不要让我逮到你比“最好的你”差!难怪我们会疲惫不堪!至于那帮说要帮我们的人,不要再受他们的气了!

坦诚地说,我就像是正在玻璃房子里头扔石头,令自己处在危险之中。作为临床心理医生,我是“改变他人”的行业的一员,而且还是靠此谋生的一员。我痛苦地认识到,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的患者从我嘴里听到的是一连串的心理呓语。更糟糕的是,我还亲自撰写过一些励志自助的书籍。我只盼望,它们不会成为那些最糟糕的例子。我承认,我曾对待科学态度轻浮——或许,在接下来的这本书中还是如此,所以请你保持警惕。

欢迎有人来指控我伪善,因为我真的相信这很重要。对这些无聊的事,我越加萌生厌恶之情,它们借心理学之名,暗暗地在毒害着我们以及我们的文化。是时候让所有人都对这个行业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批判的态度了。所有的这些迷思,当然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它们的位置,我个人认为有时它们或许也是深入了解真相的载体,只是没有用适当正确的方式表达清楚而已。然而,本着实事求是、有一说一的精神,让我们弄清楚要处理的问题吧:心理呓语,不是富有迷思传统的语言,能够将我们统一于一个普遍的、神圣的故事的属地;它常常是一个被强烈谴责的、散漫的伪科学,所以我们能够看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坚实的、有潜力的,能够对我们有用的,什么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我们的文化对专家的话过于迷信,人们很轻易对专家们坚定的号召俯首帖耳,而不去反思和掂量。此书有证,或许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自我,但是只要有一丁点儿的优势,我们就应该把它发挥到极致。“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质疑”,伯尔尼的一位最知名的专利专员——爱因斯坦激励我们说。可是面对那些悦耳的谗言,我们很难产生质疑的心思。是时候了,是时候坚定自我,为生命赢回责任。是时候了,是时候摆脱热情有余但鞭笞不足的心理呓语给我们的灵丹妙药了。

本书不图效仿那些“你认为对的其实都是错的”的自作聪明的书,当然也不会为了去辩证而辩证。甚至我也不号称本书的观点和立足点都是正确的。我仅仅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人思考,能够给人信心,得出自己的结论。你即便存疑,我觉得也非坏事。正如在卡洛琳·埃亨(Caroline Aherne)伟大的喜剧著作里莫顿先生(Mr.Merton)经常号召观众的那样,不如让我们“来场激烈的辩论……”

在医学中,医生们常常提到“医源病”(iatrogenesis)一词。医源病很有意思,指的是生病后,医生施以干预,加以治疗,却导致了副作用,使我们的情况更加糟糕。我非常怀疑,这恰好就是励志心理学正在发生的状况。读完此书,不管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我希望本书可以为你提供消遣的食粮,以资思考,能够为你减轻虚空的希冀带来的包袱,消抵徒有其表的当下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