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靠谱的伪心理学: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
- (美)史蒂芬·布莱尔思
- 2421字
- 2021-04-04 15:52:49
前言 励志心理学到底错在哪儿了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时代。日常生活当中,有无穷无尽的信息萦绕着我们。它们有时会稍微含蓄,有时则相对直接,但都不断地向我们暗示:就在生命的拐角处,有一个更幸福、更富饶、更有成就的人生,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当大部分人还在为他们的基本生存“忧其居,啖其食”的时候,西方文明早已把目光转向了怎么才能更好地“优其居,甘其食”。于是乎,成群的人生导师,相关的畅销书、杂志、网站也一一诞生,俨然一个大行业,它多产、活跃,动辄数百万美元。它告诉我们,要怎么样才会更加幸福,要怎么样才会更加苗条,要怎么样才会更加富有,要怎么样才能发展得更加全面。这种励志自助的文化,果真会对我们有所裨益吗?抑或它只是在筑造一个个无法企及的幻影呢?如此这般的人生心理漫谈,是启迪人生,还是把我们投入了自寻烦恼的陷阱呢?
产生了如此之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妥善处理。谨借此书,我央求各位放慢脚步,停上一停,梳理清楚,拨开已深扎心底、潜伏在现代人心中的虚妄与迷思。我并不是蓄意扫各位的兴致,也并没有打算贬低别人的劳动。励志自助产业发展迅速,有许多为之付出的贡献者,都令我十分钦佩。他们拿出了自己的真诚与善意,希望他人可以受益于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大部分人并不是那些滥用人们的轻信,圈钱塞进自己腰包的冒牌货色。在他们当中,也不乏德才兼备者,而他们的建议,也绝对值得听上一听。写到这里,看似都是满篇的牢骚。这是因为,我已经慢慢感觉到,在我们的这个社会里,正在发生着一些重大的变化,而我们却对其不屑一顾。
励志自助的世界,会非常容易被我们看扁,认为它们只不过是某种好玩的消遣,或者在飞行的途中打发时间的“快餐”阅读,要不就只是激动人心的生活逃亡大狂欢罢了。而我们也不过是略加选择地使用了一些有用的生活小贴士,或者几条人生感悟而已。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大概没有人会拿它们太当回事吧?事实上,人们已经悄无声息地把它们当成了那么一回子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聊以慰藉,就会翻开励志自助类的图书去读。这个产业,在20世纪的发展异常迅猛。这就说明,我们正在越来越怀疑自己,越来越感到不安;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总体的文化之中,对心理的探索追究已经悄然开始。
励志心理学的观点和价值观已深扎于文化之中。对于它们,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生活的追求方式,好比一座隐形的天梯,而“想当然”则是这座天梯的基本构架。在我们当中,那些自以为是,号称有学问的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他们,在塑造着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是他们,在用言论影响着集体和个人的决策取舍;是他们,在微妙地调和着生活的色彩。我们需要警惕:他们已然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既没有给我们时间去思忖产生的后果,也没有给我们时间来判断是否能够承担得起他们指引的方向。人们乐于幻想,把励志心理学想象成一面了解自己的镜子。不过,这面镜子却是一面哈哈镜——处于镜像里的人,已经被无端地夸大。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sh Gene)中,提出了文化基因(meme)的概念,泛指在同一个文化环境下,一个人将其观点、举止和行为方式传递给另一个人的现象,这就是文化基因。励志自助产业的马达嗡嗡作响,励志心理学的文化基因在忙忙碌碌地复制自己,已经构成了我们生活结构与思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类似于《X元素》(The X Factor)的达人秀节目正当流行。我们不妨以它为例。节目总计划让每一位选手都要有一段成长蜕变的心路历程。比如,他们的参赛动机往往源于一个感人的背景故事,其参赛理由则往往暗藏着某种“筑梦”的心理抉择。观众被引导着去颔首点头,被引导着去投票,他们愿意相信,这些选手已经在接连数周之内“成长”为一名艺术家。莎尼娅(Shania)只“需要再自信一点”,就会成为一名天下英才;瑞奇(Ricky)则需要与内心的自我对话,假设他能够赢得一次真正的胜利,瑞奇一定是世界级的艺术家。还有凯西(Cassie),如果他能够忘掉过去,丢掉缠绕他的心魔,那么他就真的棒极了。
在节目中,那些导师的演讲,足以让许多情感丰沛的演讲家也自惭形秽。他们的声音刚毅有力,教诲选手要勇于改变生活,掌控自己的命运。选手们如果能够百分之百地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倘若能够聚焦目标,倘若能够对专业再用心一点,那么,那份诱人的唱片合约就非他莫属了。
这都是些伪心理谬论。
一直以来,就是它,不断地在对我们耳语:真正的奖赏,并不是唱片合约,而是勇敢尝试,“享受梦想”的满足感。
你大可以把这些都当成是制作公司策划的噱头,对之嗤之以鼻。可是,就是这些噱头,在某种程度上,也恰恰证明了励志心理学与大众文化已经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心理呓语”(Psychobabble)是一门语言,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流畅地使用它。在每周六的黄金时间段的节目里,都会直接引用出现在你家附近书店里的励志自助图书堆里的一些句子,更不用提你所采购的光碟,还有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培训课程,这些都不在话下。
励志自助题材的畅销书比比皆是:经典的像《人性的弱点》(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uence People)和《我好!你好!》(I'm OK,You're OK),据说在全世界卖出了1500万本。而露易丝·海(Louise Hay)撰写的《生命的重建》(You Can Heal YourLife)已经售出3500万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Men Are from Mars,Women Are from Venus)和《心灵鸡汤》系列(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的销售量分别达到5000万和1亿本。出版界当中,这些都是大数字。诸君,你大概对这些图书有所耳闻吧,对这些图书,我想你也应该会有自己公允的态度。即使你从来就不知道有这些书,它们对你的影响也令你避之不及。
教会牧师埃德温·派克斯通·胡德(Edwin Paxton Hood)劝勉我们说,一定要“慎读书,慎交友。书与友,一样都会影响你的品格习性。”大抵我们都应该谨记此话。励志心理学的价值和它的一些偏见,已经在深深地影响我们的观念: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你对励志心理学产生的结果冷眼观之,你是否真的会乐于见到和听到你的所见所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