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传播介质升级

人类能够成为地球的主宰者,最开始的那几万年开疆拓土的岁月非常重要。《人类简史》中说过,火的使用和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火的使用只是一个开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的发明和发展,没有之一。语言是人类文明进化最大的助推器。语言使人与人的沟通成为可能,于是人与人之间有了协作,有了共同想象,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由于远古时期的声音的不可记录性,我们不知道人类用了多少万年从单纯用声音沟通演变为用图画和文字沟通。我们知道的是,从有文字记录开始,人类文明得以飞速发展。

我们可以看一下各种主流传播介质升级需要的时间。

● 25万年前至公元前3400年,声音介质:以声音为主,末期发展出结绳记事;

● 公元前3400年至1900年,图文介质:壁画、竹简、纸张等;

●1900—1960年,电波介质:广播、电视、电话等;

●1960年至今:互联网介质。

要想在逐渐加快的文明进程中游刃有余,在今天这个以视频和互联网为主流传播媒介的时代掌握话语权,我们必须了解各种主流传播媒介的特点,以及它们被“升级”后,新媒介是如何快速改变世界的。

1.1.1 图文介质:从飞鸽传书、报纸、杂志到微博、公众号

据《 山海经》记载,西王母身边有3只青鸟,它们被用来替西王母传递信息。人类效仿这个故事,利用鸽子会辨认方向、认识回家的路的特性,让鸽子帮助人类传递信息,即飞鸽传书。它是古代人类传递信息最快的方式,除此以外,还有信使派送、驿站派送等人工方法。因为古代传递信息成本非常高,所以只有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人们才会启用这些信息传递方法,在信息传递方面不具备规律性。

如果 你看过2019年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你一定对剧中的“留后院”非常熟悉。这个留后 院在唐朝后期被称为“进奏院”,是各地方官员在京城设置的办事机构。进奏院的进奏官会对朝廷发布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然后转发给地方官员。

到宋太祖时, 进奏院的官员改成由朝廷委派,主要职能是向地方传达朝廷的政令。宋代时,进奏院的官员最多时有100多人,他们的主要公务开销经费由朝廷划拨,经费中占比最大的是镂刻雕版的费用。进奏 院的官员会定期把朝廷政令刻成雕版,并由驿马将雕版送到各级地方,然后各级地方官员用雕版印刷术将政令印成纸张文本审阅,这些 纸质政令就是中国早期的时政类报纸。因为汉朝在设立这个机构的时候称之为“邸”,所以进奏院传达给地方官员的消息被称为“邸报”(见图1-1)。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以及社会对这种规律性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加,宋朝后期出现了大量的非官方“小报”。到清朝时,类似《宫门抄》这种不带封皮的“报纸”已经可以固定到每天晚上发一次了。再往后,这类纸媒的发展就比较“现代化”了。鸦片战争以后,很多真正的报纸开始出现,成为传播信息的主流媒介。

图1-1 中国古代的邸报

资料来源:搜狐网“文明鄂尔多斯”账号发布的文章《什么?原来古代也有“新闻工作者”!》。

作为一种信息的传播媒介,报纸从出现一直到今天,其特性都没有改变:以固定的周期发布信息。发布信息频率最高的报纸种类是“日报”。因此,发布频率低,成为它在信息时效性上的短板。为了弥补这一短板,纸媒只能增强信息的深 度,于是出现了既保留了部分时效性又更具深度的“杂志”。这类承载着图片和文字的媒体形式之所以能在广播、电视出现后依然延续到今天,恰恰是因为它具备信息深度这一特性。微信公众号作为互联网时代延续图文信息传播的载体,它的内容生产者大多是传统纸媒行业中撰写深度内容的记者。

图文介质能够延续下来,是因为具有深度的图文信息能够吸引一部分深度思考者。相对于更具娱乐性的音频和视频,图文只能成为“小众消费品”。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信”和“报”作为信息传递介质被沿用了上千年,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信息传输更高效的电波出现后,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信”和“报”的主导地位就被取代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图文介质在传播信息的效率和水平上是远低于声音和视频的。

1.1.2 音频介质:从广播到知识付费的兴起

在1800年之前,声音作为传播介质严重受到物理环境的限制:第一,传播条件有限,不能远距离传播;第二,无法保存,不能突破时间限制而流传下去。口口相传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保证其准确性,这就导致历史只能由识字和会画画的人来“书写”。

1860年,安东尼奥·梅乌奇(Antonio Meucci)向人们展示了他 的发明——电话,它的英文是Telephone,出自希腊语τ?λε(tēle,意为“远”)和φων?(phōnē,意为“声音”)。电话的发明帮助人类实现了声音的远距离传输。1920年,美国匹兹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定时广播的无线电台, 从此声音传输彻底摆脱了物理环境的限制。

十几年后,爱迪生用留声机实现了对声音的记录。随后,磁带录音、光学录音、数字录音等录音技术逐渐被发明,声音也摆脱了“存储条件”的限制,可以“永世流传”。

声音“长了翅膀”以后,迅速取代报纸,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舆论武器。那些发不到地方战区的小报纸上的信息,通过无线电化为声音信息直接传送到士兵的耳朵里,这在瓦解敌方斗志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声音之所以能够取代图文成为主要的传播介质,除了渗透力强,表达更直接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80后”来说,关于声音介质的记忆应该主要是磁带录音机、CD机和MP3。如果你认真回忆一下,除了功能性名字,这几个设备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随身听(见图1-2)。

图1-2 索尼发布的WALKMAN随身听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随身听”这一名词的流行,体现了声音这一媒介的特点:以伴随状态存在,不会消耗听者的主要精力。在图文时代,以深度报道见长的纸媒因为“信息深度”这一特性留存下来,而在电视出现之后,广播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汽车广播,因为 人们在开车时只能靠听东西来消磨时间和获取信息。

与为了追求音乐的极致体验而发明的降 噪耳机同时流行的另外一种耳机叫作“骨传导耳机”。这种耳机通过头骨传导声音,人们可以在听到 耳机中声音的同时听到周遭的声音,声音的存在状态是真正的“伴随式”。对大部分人来说,听歌并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极致的体验,而是“有点声响在耳边”就满足了。

正是声音的这种伴随性,使它并没有在“主流传播介质”这个位置上占据太长的时间,视频的出现快速取代了声音在传播介质中的位置。但也是声音的这种伴随性,使得它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它成了知识付费和车载音频市场中最重要的媒介形式。

在享受了声音媒介便捷性的同时,相对于图文媒介,我们让渡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文字公告可以随时反复阅读,而在大多数场景中,广播只能按时间听完。虽然各种声音播放设备都具备回放、快进等功能,但“时间轴”这一元素在声音媒介中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在图文媒介中起到的作用。更受时间轴限制的媒介是接下来出现的视频。

1.1.3 视频介质:从走马灯到竖屏App

我国古代有一种走马灯(见图1-3),它利用蜡烛点燃后产生的气流带动灯轴旋转,灯轴上贴有剪纸马的图案,随着灯 轴的转动,剪纸的影子被投射在屏上,就会出现骑 马奔跑的动态效果。这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动画。

1824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皮特·马克·罗葛特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提出了“视觉暂留”(又称“余晖效应”)概念。它是指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会立即消失。这就是人类在看到连续的图片时会产生动画错觉的原理。

图1-3 中国古代的走马灯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如果不考虑声音元素,单从制作原理来看,动画或视频就是大量连续图片的堆叠,我们称每张图片为1帧,即1fps。我们提到视频时说的25fps、30fps和60fps指的就是该视频每秒的帧数分别为25、30和60。也就是说,我们看30fps的视频相当于在1秒中看了30张图片。

得益于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在20世纪20年代后,电影增加了声音这个媒介。至此,以往的所有媒介形式实现了大融合。从承载信息的数量和用户接收信息的难易程度来看,视频占据了绝对优势,其次是声音,最后是图文。过去媒介的升级史告诉我们,一旦技术成熟,视频必将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介质。

确实如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在各类应用的时间分布上,网络视频、短视频和网络直播 3类纯视频类应用占到了总时间的29.2%,在各类应用中占比最高。不仅如此,在我们使用其他类型应用 时,视频也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载体,比如在各类社交软件和娱乐资讯软件中,发布和观看视频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功能。

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普通人可以利用图文创作和传播信息,在这之前,图文的创作和传播权主要在王公贵族的手中;录音机和随身听的发明,使普通人可以利用声音进行创作和传播,在这之前,大众只是声音的受众。同样地,在过去,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一档视频节目放在电视或网络上播放的。

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在流媒体技术、手机录像和4G通信技术发明之前,不是人人都能创作和传播视频内容的。这样算下来,视频作为“大众媒介”的历史也只有几年而已,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视频红利刚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