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疫情,在老家隔离了近两月,至三月出门,回到工作岗位上后,一直没有回老家,直到十一假期,这才有时间回去。
我也很久没见到我的父亲了,年初疫情的时候,他一个人一直在县城的岗位上值守,我们全家其他人则都在老家村子里隔离着。直到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才匆忙从县城赶回来,这才见到他一面。
我们的话一直都很少,像大多家庭父子之间的关系那样,心与心的交流不多,通常一个眼神,两三句话,就把事情说完了。
“你几点的车?”他看了我一眼对我说。
“早上九点半。”我抬头道。
“路上注意。”
“好。”
就这样我们的对话就结束了。我也早已习以为常。
走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看着父亲,说了句:“走了。”
“好。”父亲像往常一样,眼神坚毅。
于是我背着母亲给准备的一大堆吃的喝的用的东西,匆忙的踏上了去往火车站的路。
......
转眼十一,这半年来我与父亲的联系一般都是通过家庭微信群,他时常会分享一些视频,比如防诈骗、孩子饮食、教育、人际交往等等,老年心灵鸡汤甚多。
我们偶尔会在群里交流几句,语音的情况很少,几乎没有,有的话也只是他和母亲的通话,我在里面听,有时插上几句。
因为母亲照顾哥家的孩子,也不在老家。疫情好起来之后,一家人都回到了外省的城市里。老家只有父亲一人。近些年,都是这个状态,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才会回到老家,平时都在外谋生活。父亲在县城里上班,所以,我们分居各地。
我很少跟父亲打电话,打电话一般也只是说事情,说完就没话了。父亲也一样,也很少给我打电话,同样打电话也是说事情,这点我们有共同的默契。
这次十一,我也像往常一样,心里没有什么起伏,打算回老家歇几天,然后再去旅游两天,最后再回到我工作的城里。计划很满,心里则很平淡,没什么期待。
我是十一当天下午的高铁票,中午我吃了顿饺子,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这饺子很应景。我半躺在椅子后座上,蹬着二郎腿,看着电脑里的古墓探险剧,静待出发去候车的时间到来。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一阵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我有些不耐烦,以为又是推销电话,不想接,但响了好久。我更烦了,于是慵懒的伸了伸我的手臂,去够放在床上的手机。拿到手里,瞄了一眼,瞬间愣住了。
手机屏幕上赫然两个大字:家父。
是的,我给父亲的备注是家父,因为没有合适的备注,备注名字吧,不合适;备注爸爸吧,我不是娃娃了,已经长大了,也觉得不合适。想了半天,备注家父。这样看起来才让我觉得合适也合理。
“喂,爸。”我有点不知所措。
“喂,辰子,你回来没,你妈说你今天回来,她回来两三天了,我以为中秋节只有我俩在老家过,没想到你也回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他一下子说这么多话。
“嗯,是的,我今天下午回去,晚上到。”我答道。
“你具体几点到家,我跟你妈菜都准备好了,晚上给你做几个菜,咱们喝两盅。”他的声音有点兴奋。
“我晚上大概7点到家。”我扶了扶眼镜框说道。
“好的,等你回来,先这样吧。”说完他就挂了电话。
我放下手机,愣了半天,这是我的父亲吗?他怎么变了个人,他以前不这样啊!还有听到他说给我做几个菜时,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这么多年,以前每次我大学放假回来时,第一顿饭,都是很平淡,从来没有说为我做几个菜,给我接风洗尘什么的。每次都是粗茶淡饭,跟平常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有时候就让我吃我自己在火车上带回来的泡面。
以前我真的有所期待,期待着回到家,家里能给我接个风,做几个菜,让我觉得有关怀感。可是,从来都没有过。后来慢慢地我也知道了,不会有。于是便淡然了,也不期待了。
这次,听到这话,真的受宠若惊的感觉,甚至有种想哭的感觉。而且这话是从我父亲口里说出来的,真的我平淡的心开始波动了起来。
我甚至有种瞬间冲回家的感觉,迫切的渴望时间赶紧过快些。
候车的心是急切的,本来对这次回老家,并没有期待,父亲打完电话后,我的期待感逐渐强烈了起来。在候车期间,我脑海里想着回家后可能出现的场景,我像一个导演,构思着,排练着,憧憬着......
经过漫长的候车,我终于踏上了回家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