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观山湖

杨武沟苗族花鼓芦笙舞:四印苗同胞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形式,代代流传。它是融合了花鼓和芦笙的一种民间舞蹈,集乐器、舞蹈为一体,现形式丰富,通俗易懂,曾经广为流传。它体现苗族同胞男女平等,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一种理想。

四印苗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古朴、纯真、原汁原味,是研究苗族(四印苗)生产、生活发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民族学术艺术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实例。

百花湖乡三堡村平堡古寨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朝初期,朱元璋为统一全国,屯兵驻守黔省境内。这些原籍江南及中原一带的留守军士,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思念自己故土的习俗,在驻地“玩花灯”。花灯文化到明末清初最为盛行,清代咸丰年间陈氏家族将它传承下来,1958年百花湖开始修建,于1964年竣工,大量的村民移民到此,随之也一起“玩花灯”,由此平堡花灯传承至今。

金华镇翁井麻布制作技艺。土布制作是我国传承手工艺之一,自纺织技术发明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织布技术大部分已由机器现代化所代替,但是金华镇翁井村摆狮仍然保留土布制作技艺。

金华镇土布制作技术:取染料、防线、织布、上色除了这四大工序,其中包括20多道小工序。现在村民家中仍保留着原始的纺车、织布机、种原材料的栽种技术。

朱昌白酒酿造手工技艺:始传于明朝初年,一个朱姓之人随军进驻于、朱昌,发现朱昌镇内气候宜人,水质很好,就在朱昌村青山老井旁盖了一处酒房,酿制美酒。随后四方寨邻也闻香而至,纷纷向他讨教酿酒的方法,于是,此项酿酒技术就在当地流传至今。

后来,在朱昌白酒的基础上,当地人又进行了改良,开发了朱昌窖酒,由于历史悠久,酒香醇厚,荣获中国十大名酒的称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朱昌窖酒属于紧销商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朱昌窖酒的销售点,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张氏配穴法”理念源头,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对“痰淤”相关原理的基础认识,而《黄帝内经》所提到“一砭、二针,三灸”中的“二针”即为针灸,针灸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演变出了“点穴”,即以指代针。专业的灸师可用一个指头发力,使人的身体活动进入暂停状态,相反,它也可以打通穴位、理顺经络,逐步消解、清除人体内的害化物质,既能缓解康养者的各种痛苦,更有助于康复和养身。

“张氏配穴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询察功夫、配穴方式和补泻手法。其中的“配穴”尤为其精髓,依据独有的询察后,查出患源进行综合配选穴位以及决定穴位顺序。根据康养者的具体情况,在配好的穴位上,用手指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以达到康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