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勾践(上)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上)

敢死队

对于越国来讲,据现有的史料记载,越王勾践是整个越国历史上一枝独秀的存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提到越,必然提及吴,吴越之争实际上是中原国争的继续,用现在的话说吴越之争实际是晋楚各自代理人之争。中国历史以中原为主,也正因为晋楚代理这个原因,吴越相继走向历史舞台,各有一段闪耀的岁月。

有史可考的吴越之争源自勾践的老子允常开始,吴越相怨伐,互为世仇,允常死后,勾践继承越国君位。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

这种作战模式在中原国家中不存在,如果要找类似的大概在秦国对外作战中会有,因为春秋中后期,各国家间的军事行动,大体上还笼罩着“礼”的氛围,不崇尚越秦那种野蛮自杀式攻击。当然,能使出敢死队这招的也非普通君主所为,据说勾践长颈鸟喙,有这种貌相人多半阴狠毒辣。

勾践把越国死囚排成三行,每人颈上挂剑,不畏死径直走向吴军,呐喊然后拔剑砍下自己的头颅。越军的变态做法,吴军惊呆了。越军斗志奋勇,吴军大败,吴王阖闾战死,留给儿子夫差一句“必毋忘越”。

哀兵胜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吴王夫差三年休息,不忘初心,且以报越。勾践认为先下手为强,大臣范蠡反对。但是范蠡反对的理由倒是玄乎的很,扯了一通什么兵者凶器,什么逆德阴谋,什么上帝禁止之类,说实话,凭这些冠冕的空话任谁也不会采纳,严重怀疑此处太史公所引用的史料有被涂改的嫌疑。

这次吴越大战,越王被围困,其中胜败原因不难判断。夫差三年不忘报仇之志,训练兵马,伺机而动,有父死之国耻,此次作战一定充分准备,这是吴国一面,越国虽然上次以怪异战法敢死队扰乱吴军心,趁势取胜,不无侥幸,并非实力上的碾压。而战胜者通常有自满轻敌之心,不像吴军挟复仇之志而来,从士兵战意上先就落了下风。勾践率兵主动攻吴,更容易激发对方的为国复仇之心,失败是可想而知的,并不是范蠡所说什么玄乎的话。这次战斗的结果,勾践五千人被围困会稽。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2)

越王勾践自变异攻击吓傻了吴军一举获胜之后,准备再次攻击吴国,大臣范蠡说了一番“逆德”之类冠冕的话,结果大败被围困会稽。实际上勾践不自量力,上次取胜侥幸为之,再次攻击,吴军一定小心应对,不会随便中了圈套,并且吴越实力相差无几,吴国甚至要强一些。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

勾践没法子,只好向范蠡认错,我没听先生的话,现在怎么办?

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

现在这局面,没有好法子,只能老老实实认输,要钱要地要女人,随便人家了,这样还不放过咱,只有死战到底。勾践觉得只有如此了。

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

你看多么狼狈吧,到了吴王的地盘,爬着磕头这么往前行,怎么说的?亡臣勾践,陪臣种

。低三下四,狗一样去乞求吴王放过,愿意做臣做妾服侍,这就是失败者的难堪。人到了难处,走不通的时候,狗都不如。

吴王将许之。子胥言於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於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於吴王。种顿首言曰:“原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後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看上面这一大段,大体的意思是文种最终通过金钱美女贿赂吴王身边的太宰嚭,成功让吴王同意赦还勾践,解围而去。这是普遍的说法,但是这里面有问题。

首先,吴王的态度是怎么样呢?吴王将许之。实际上第一次文种见吴王提出投降条件,吴王就准备答应了,只是伍子胥阻止,后来再见吴王,吴王还是将许之。这三个字怎么理解?就是说吴王准备接受勾践的投降条件。

看上去是太宰与伍子胥之间出了矛盾,太宰主张赦免勾践,伍子胥主张杀之以绝后患,太宰的理由看上去很单薄,勾践已经被打服了,愿意投降,赦免他对国家有利。伍子胥明确提出,今朝放勾践回去,他日必成国家大患。照历史的结果看,伍子胥说对了。

这是不是说吴王就错了呢?恐怕未必。

第一:对勾践斩尽杀绝能不能做到?未必,勾践身边还有五千精锐,不能脱离绝境只有放手一搏,吴王精锐不过数万,真要打起来,胜负还真难说,毕竟破釜沉舟,最后一搏的能量是巨大的。

第二:即便杀了勾践,能不能实际控制越国地区,这很困难。越国多半是山区丘陵,越民彪悍野蛮,吴国怎么来管理?这个成本大的很,如果接受勾践的条件,确实如太宰所言此国之利也。

第三、吴王的态度很明确,愿意接受勾践投降,在文种第一次提出就准备答应了。吴王究竟怎么想的呢?他想的是北向中原,争霸天下,做一个天下的霸主。

因此在吴王那里,把越国打服了,没有了后顾之忧,然后图谋北进,完成他的宏伟霸主蓝图,如果对越国进行吞并,会陷入无穷无尽的与越地人民的持久战中去。赦免越国,消除自己的后花园隐忧,下一步就是北望中原,这才是吴王的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