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桑间濮上(上)

《卫康叔世家》·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上)

中国的历史是儒家一派记叙下来的,《史记》以后的正史都是以标榜儒家,以儒家的立场和观点评判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后来的史家都有对《史记》的批评,认为《史记》没有遵从儒家的教旨,“是非颇谬于圣人”。这也是《史记》光辉的一面,它为各类人作传,更加曲笔表达自己对人事的看法,《史记》的思想是独立的,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后世的历史著作距离《史记》遥远的很,渗透着浓烈的儒家思想。儒家的大贤们用自己的笔批判历史的进程,但你也要知道,历史的进程儒家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积极作用,任何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儒家都无能为力,一旦天下一统,安定下来,于是儒家就出现了,多么有意思。

一、郑卫之音

郑卫之音,几乎成为音乐方面,乃止上升到政治的一个特定称谓了,含有极强的批判意味。总之就是说,郑卫之音不好,不能听,祸国殃民,教人学坏的,这都是儒家搞出来的论调。

孔子:“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汉儒的《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齐音敖辟乔志,卫音趋数繁志;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董仲舒批判夏桀、殷纣骄溢妄行,其中一条罪状便是“听郑卫之音”。

从孔子到汉儒到后世的儒家一派,无不对郑卫之音严厉防范,直斥郑卫之音乃淫荡、放纵,甚至将有的作品故意曲解,牵强附会,以维护他们的“政治正确”,这种观念在中国的历史中,乃至于现在,一直存在。时事需要挽救的时候,看不到儒家,天下归安,全都跑出来指点江山,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样不是君子所为,那样不能成圣成贤,可是回头看看,标榜圣人君子的国家都灭亡了,真是讽刺。

也许有人说,中国文化里面有两个孔子,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一个是后世被利用的孔子。这样说似乎很有道理,我觉得正因为孔子思想学说中有符合他们需要的内容,然后才会被利用。如果说春秋时期与后世的孔子不一致,那么春秋时期的孔子大家都知道,周游列国而无所用,被讥讽为“丧家之犬”,当孔子到齐国的时候,满希望能被齐景公重用,但是后来被晏子排斥,要知道晏子可是齐国历史上与管仲齐名的贤相,同时代的人都排斥孔子,说明什么呢?孔子学说的不能现实致用,只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东西。拿孔子的儒家学说作为“政治正确”,压制百家,就是别有所图,其心不正。

二、孔子的音乐

首先必须肯定,孔子的音乐鉴赏能力极高,也懂音乐,也会玩,他听《韶乐》,能“三月不知肉味”,听文王之乐,“尽美矣尽善矣”,武王之乐,“尽美矣,未必善焉”,这都见得孔子个人的音乐才华。

孔子还做了一件大事,删定《诗经》,《诗经》就是采集各地区的音乐,官方的,民间的都有,后来《诗经》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孔子究竟删去了什么,保留了什么。保留的我们知道,诗经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没错,思无邪就是孔子删定诗经的标准。以《关雎》为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孔子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很符合“思无邪”,是中庸的,不偏不倚,不过分。孔子崇尚中庸思想,但他也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的境界是最高级的,一般人都做不到。以中庸的立场看《关雎》,这显然是一首咏歌求偶的作品,直白的说就是对女色的欲望追求,也就是好色者也。孔子非常欣赏这首诗,因为关乎人的欲望是很难控制的,尤其是男女欲望,而这首诗表达的有节制,不过分,非常符合他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把握适度。这是孔子的音乐观。还可以说孔子在理解音乐或者创作音乐的时候,往往把音乐与品德,乃止与政治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的音乐是政治的。这也就是他非常反对“郑卫之音”的缘故,事实来看,“郑卫之音”比较的活泼,奔放,有情,它是民间的作品,是男女间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创作者就是简单的在表达生活,根本没有从政治教化上去考虑,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的表达就是怎么样的,不雕琢,不虚伪。郑卫之音就是那个时期在民间传唱的流行音乐,朴实、自然,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而孔子的观念极大影响了后世对于“郑卫之音”的态度,乃至于发展到“不容”“叛逆”“淫荡”,所谓“靡曼皓齿,郑卫之音”“亡国之音”,恨不得消灭之而后快,或者干脆附会上政治的意味,给予这些民间音乐“讽刺时政”的功用,完全泯灭了音乐本身的情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