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赵氏孤儿(史记版)

《赵世家》•赵氏孤儿•史记版

极其吊诡的,《左传》版本的赵氏孤儿故事,换个说法史称“下宫之难”,对于“下宫之难”的叙述,太史公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分歧。太史公的记载中,《晋世家》与《左传》的叙述相类,《赵世家》《韩世家》迥然有异。

太史公作史,“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说法,依次记录,两存之,述而不论,类似的情况在太史公的笔下有很多,并非作为史家的太史公可质疑,恰恰表现了太史公认真的作史态度,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并没有有选择性的材料删减取舍。历史的真相往往就在史家客观的记述中,倘若以个人意志去删削,那么历史果然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们来看下太史公《晋世家》的记载:

(晋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但是到了《赵世家》,“下宫之难”有了截然的不同,而且更具有传奇性: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这里的主角变成了屠岸贾,而这个屠岸贾在《左传》和《晋世家》的叙述中根本不存在,在这里却成了贯彻始终的重要人物。

再来看《韩世家》: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韩世家》也是延续了《赵世家》的框架。

而在《韩世家》的太史公曰中,太史公大为感慨: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宜乎哉!极力标榜程婴、公孙之阴德,韩氏之大不亦宜乎?

很明显,《赵世家》《韩世家》中下宫之难的缘起来自“屠岸贾”,并非赵庄姬复仇,栾郤政治斗争,而是屠岸贾为晋灵公复仇,只有赵武孤儿在两个版本的故事中是一致的。

后世更是将《赵世家》进一步演绎成戏剧,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悲壮故事,中国传统的道义精神,狭义精神饱满而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