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太史公曰魏世家

《魏世家》·太史公曰

安釐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湣王。信陵君无忌卒。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徙野王。

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十五年,景湣王卒,子王假立。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魏安厘王死后十八年,秦灭魏以为郡县。魏安厘王死的那一年,信陵君也死了。后人翻看魏国的末期阶段,感慨万分,一致以为魏安厘王不用信陵君造成了国破家亡。

魏国自魏文侯斯开始初霸战国,内行改革,外聘天下人才,于是有子夏、李悝、吴起、西门豹,一时天下称雄,继任者魏武侯承袭文侯路线,但是渐渐的人才凋零,李悝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是中国史上力行改革全身而退的第一人。魏武侯时发生了吴起奔楚事件,间接的导致魏国霸业的一时中断,不过因为周边列国变革的步伐相对迟滞,使得魏国驰骋天下达近百年。

魏惠王时将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史称梁惠王。魏惠王的一生可谓荣辱共存,前期列国来朝,尊魏为王,尤其是西秦更是龟缩关中不敢出,不得不加入尊王之列。魏惠王后期各国渐渐意识到不变革不强的现实,纷纷招贤纳士走上了变革图强之路。齐国崛起,威胁到魏国的霸主地位,其时韩魏赵也开始出现摩擦,这给了齐国西向争霸的机会,这大概是魏国迁都大梁的真实原因,东向与齐国争霸。

无何奈何,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国损失惨重,从此魏国霸主的荣光退去,不是那个三晋之雄,天下之霸。魏惠王末期不得不卑躬屈膝的觐见齐威王,史称徐州相王,这是魏国玩弄外交诈术的开端,挑拨天下伺机得利。魏襄王如是,其后的魏安釐王更是将诈术玩的炉火纯青,这其中包括传说中的信陵君。

信陵君,翩翩浊世佳公子,名垂青史的窃符救赵、合纵抗秦是六国联合一致对外的最后的尾音。可有人说,这只是魏安利王与信陵君的把戏,无非是要通过貌似个人政治行为的表象来赢得天下归心,借此吞赵并韩,整合三晋,因为魏国要想重新复兴,只有而且唯一的前提便是将三晋一体,可惜这个宏伟的计划最终失败,信陵君酒色而死,同年魏安厘王也挂了。史书告诉我们,魏安厘王猜忌信陵君导致了魏国的最终亡国,是耶非耶?

太史公曰: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於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太史公说,非也!其时秦人之强六国莫能当,而六国之内互相争利,天令秦平海内,别说魏安厘王得一个信陵君,即便辅佐如阿衡,也无济于事,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