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楚国往事

《楚世家》·楚周恩怨·昭王南征不复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太史公记载,周昭王时,不行王道,那就是多武力征伐。南巡狩是一种托辞,昭王死在汉水,正史上不好意思记载,只好含糊其辞,为尊者讳嘛。

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乃与屈完盟而去。

《太公世家》详细表述了齐桓公伐楚示威的经过。管仲答复楚成王的借口是,你们楚国没有向周天子进贡包茅,而且当年昭王死在汉水怎么回事?说实话,这是管仲的强词夺理,昭王死了那么久,现在来问,不过是个借口,管仲也知道真要打起来,诸侯联军未必胜算,抛出话题来给楚王看他怎么玩。楚王也不含糊,包茅的事我认,这好办,以后按时八节的送去,至于昭王吗,请去问汉水好吗?这话回的很硬气,摆明了你要谈大家谈,要打我奉陪。最终结果,齐楚结盟。

昭王南征,说法众多,南征的目标肯定是南蛮之地,但是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楚国呢,未必尽然,古之荆楚,并不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算是南蛮之类,但是还有许多的土著,至于后来楚国兼并了这些民族是另一码事,昭王时不能确定就是伐楚,也不能贸然说不是。没有定论。

周昭王涉黄河,渡汉水,跨长江南征,最后在战争中溺死,核心“六师“全军覆没。这次失败有说法是周军搭建的浮桥倾覆导致全军覆没,也有说法是中了暗算,准备的船只全是胶粘合的船,总之就是昭王死在汉水,六师覆没,这在周朝历史上是很没面子的事,史家都不好意思记载,只能模棱两可,但是周楚之间的恩怨却是越来越深。

另有分析昭王南征的原因是楚国与周争夺汉水流域的矿产资源——青铜,青铜可是个好东西,楚人也正是借助有利的青铜矿产武力强盛,敢问鼎中原。楚国四处抢掠青铜资源,引起了周天子的忌惮,于是周昭王亲自南征,要打击南方势力。

昭王南征失败给周朝一个很惨重的教训,暂时不能控制楚蛮,楚国也借此时机迅速扩张,逐渐发展为与周相抗衡的势力。周昭王南征,其对象是楚或荆,文献中楚有四义,在人文地理的含义上,楚有二义,一指芈姓楚国,二指南方楚蛮,楚蛮的历史要早于楚国,西周之时,楚国与楚蛮并存,楚国小而楚蛮大。昭王南征之楚,不可能是楚国,亦非是殷商遗民或荆国,只能是楚蛮。但这也只是史家的论证,不过楚人自诩“我蛮夷也”,实际是向周的挑衅,也是楚人对周天子封楚先祖子爵的不满。现在楚地譬如湖北湖南仍有“不服周”的民间俗语,普通的意思就是老子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