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其所由来者渐矣

《晋世家》(完)·三家分晋·其所由来者渐矣

晋国在整个春秋时期完全属于超级大国,晋楚争霸近二百余年,晋楚相争十几次战事,晋国只输过两次,可见晋国之强,也正因为强大晋国的遏制,秦国始终不能东进染指中原,没有晋国,中原乃至周朝大概早就灭亡了,从这一角度说晋国最大程度上延续了周室或者说中原文化的存在。

三家分晋,楚国受吴国困扰实力大损无暇北顾,秦人趁势崛起,商鞅变法图霸,七世而统一天下,晋国在春秋史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晋国是唯一壮大的姬姓,也属于周朝一脉。可惜这个晋国的姬姓没把周天子当回事,天下事格老子说了算,谁的拳头大服谁。

晋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至少在行政体制上与其他中原国不同。晋国史上长期执政的不是晋国公子族,而是异姓卿大夫,也真因为此,晋国最终被韩魏赵瓜分。那么综观晋国覆灭的源头,也就是说始作俑者谁呢?这个帐要算到晋献公的头上去。

首先要提到晋国“仇”与“成师”,太子仇即位,成师60岁才被分封曲沃,而且曲沃疆域势力大于晋国都绛。至于为什么成师被分封到这样优越的曲沃,其中必有原由,估计也是晋君不得已而为之,史料缺乏记述,但也不难设想。之后历经70年,曲沃代翼,太子仇的一脉被消灭,成师一族走上历史舞台,也就是所谓的政治上的“小宗”灭了“大宗”。

晋献公时候,执行弱公族政策,尽遣群公子,把自己本家的一脉驱逐杀戮,只留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之后发生了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自杀,公子夷吾重耳出奔。从此以后,晋国君主的儿子除了太子派,其他公子都被遣送到其他诸侯国,避免了公室内部的政治斗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君政治上的稳定,但也造就了异姓卿大夫的逐渐壮大。

继续将重功臣政策执行下去的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全赖于跟随他的那帮重臣,复国后自然是晋文公依靠的主流势力。这些人也是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先驱重臣。晋文公在,重臣尚被压制,晋文公死后,晋襄公时期已经显现出臣子对权政的掌控,比如说先轸的唾君之面。但是襄公时期还是有一帮功臣辅佐,卿大夫势力并没有真正坐大。襄公后,晋国的政治已经被牢牢把控在权臣手里,君权日益削弱,卿大夫壮大,卿大夫之间的暗斗潜流涌动,发展到晋末,晋君已经是一个空壳,晋国内部与国际事务完全由卿大夫说了算。

襄公后,晋君灵公要恢复君权被杀,成公干脆埋头做一个傀儡,直到晋悼公君权才被提升,但是晋悼公死的太早,没有把巩固公族的成果延续下去,悼公后八十余年,三家分晋其势已成。由此可见,晋国的政治体制必须有政治强人才可以控制卿族,一旦有庸碌之君,卿势力马上蔚然壮大,综观晋国历代国君,唯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四代国君,其他晋君几乎都是傀儡般的存在,而卿大夫先后赵氏、栾氏、知氏,最终韩魏赵崛起,晋国覆灭。太史公感叹,为君御臣之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