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艺术博览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艺术博览会的基本概念

艺术博览会是继画廊和艺术品拍卖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规模、高品位、综合性的艺术品集中展示和交易的场所,同时也是一种组织活动。艺术博览会译自英文Arts Fair或Arts Exposition,它实际上包含着“展示”和“交易”两种主要性质。艺术博览会汇集了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展示的功能,在给人们以高层次、高质量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又充满着强烈的现代社会商业气息,同时艺术博览会又为艺术品经营者和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消费者、投资者与收藏家搭建交流平台,创造艺术交流的空间。艺术博览会就是艺术审美与商品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艺术博览会作为艺术在当代市场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艺术与商业有效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

与一般的商业展销会有所不同的是,艺术博览会通常由某个文化艺术组织机构,或某个大型艺术商业中介机构的代表组成的常设或临时机构,或某个大型艺术经纪公司负责主办,再由某个或某几个艺术经营机构承办或联合承办,通过将某个特定的展示经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位,然后对外公开招租以吸引画廊、艺术品经营经纪机构和艺术家个体等入驻展示出售自己的艺术商品。其典型特点是经营过程中的两级经营——承办方经营和摊主经营。其中,作为承办方的博览会组织者和管理者,并不具有艺术作品的所有权,其收入主要来自展位的租金和门票收入。由于艺术博览会的组织规模大,程序繁杂,需要各方面联合承办,以此来争取最广泛的艺术品来源和消费群,极大地拓宽了销售网络。

二、艺术博览会的发展

艺术博览会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欧洲的某些艺术品交易集市,但艺术博览会真正的滥觞则应归于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伦敦举办的格罗斯维纳商行的古董交易会(Grosvenor House Antiques Fair)。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博览会,始于1967年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在该博览会上,展出的艺术作品主要是以德国为主要产地的现代艺术品。科隆是德国画廊最密集和欧洲艺术收藏家最为集中的交易精华区,再加上1980年启动的一项旨在举办青年艺术家特展的赞助基金,使之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博览会之一。其后的法兰克福艺术博览会、汉堡艺术博览会、自由柏林艺术博览会等,在办展思路和具体操作方式方面都曾受到科隆艺术博览会的影响。

继德国科隆艺术博览会之后,瑞士于1970年在北部城市巴塞尔也举行了首届国际艺术博览会(The International Art Fair,Basel)。每年的6月大约有300家世界一流画廊汇聚于此,参加为期4天的活动,出售作品的数量可达数万件。自举办之日起,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便以严格的审查评选制度和高品位的艺术展品而著称于世。其对参展的画廊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一般只有超过3年经营资质的画廊才有申请参展的资格,因此,是否能有资格参加巴塞尔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几乎成为一个画廊档次的主要衡量标准。2000年起,巴塞尔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单独开辟了1.2万平方米的新展馆,以举办题为“艺术无限”(Art Unlimited)的展览活动,旨在支持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和年轻画廊,该展览单元深受欢迎,呈现了一些大型装置作品和多媒体艺术品等无法在原来会展中心展出的作品。2002年,该博览会还在“艺术无限”的展示大厅内,首创了名为“艺术休闲厅”的交流性平台。“艺术休闲厅”由咨询台、艺术书屋、视听空间等主要部分组合而成,参观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与参展艺术家、博物馆负责人、画廊经纪人、收藏家会面交流,并且主办方还安排主要参展商每天用半小时在此聚会进行相关交流活动,以推动艺术博览会与学术机构的互动合作。巴塞尔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成功,归功于精心策划的商业运作模式,“从2000年至2006年,在总监山姆·凯勒(Sam Keller)的规划下,实现了从略带保守但备受推崇的运作方式向将大企业和新资金结合起来的更具活力的模式的转变,并且具备先进的展览管理的所有特色”1

及至1974年,法国又在巴黎举办了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oire International d’Art Contemporain,Paris)。在举办之初,选择巴黎巴士底旧火车站为展出场地,至1976年迁至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大皇宫博物馆,1993年又迁至塞纳河畔的布朗丽广场展出。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是一个展示销售各国当代艺术的大型博览会,其特色是参展的画廊质量高且覆盖面广,主要展出已在国际上确立了重要地位的艺术家的作品,同时还针对有潜力的艺术新人进行重点扶持。

此后,在西班牙的马德里、英国的伦敦、美国的芝加哥和迈阿密等欧美国家的主要城市,分别举行了不同规模的艺术博览会。随后,艺术博览会之风波及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亚洲各主要国家和地区。

1993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是中国政府首次对艺术市场的认可并参与的标志性博览会,该次艺术博览会由文化部主办,分别在北京和广州设置主会场和分会场,在不同时间分开举办。至1996年,北京和广州两地分别独自举办艺术博览会,北京的展会名为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广州的展会名为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自北京、广州两地举办艺术博览会之后,上海也于1997年举办首届艺术博览会。相较于在北京、广州两地所举办的艺术博览会而言,上海艺术博览会则更具备接近国外高端艺术博览会的水准。上海艺术博览会自举办第一届开始,便杜绝个人参展,而以吸引画廊参展为主。随后,上海艺术博览会便以一届吸引近200家画廊(海外画廊占据了1/5的展位)及其他艺术品经纪机构参展而闻名世界。在上海首届艺术博览会上,参展的法兰西画廊便以100万美元的高昂价格出售了罗丹《思想者》铸铜原件,这也是在中国境内艺术博览会上第一次成交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自此之后,上海艺术博览会便与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除却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艺术博览会之外,尚有一些地域性比较突出的艺术博览会,如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这些博览会在展览规模、学术水准等方面虽赶不上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艺术博览会,但这些地方性的艺术博览会却各具特色,它们与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艺术博览会共同形成了中国内地艺术博览会的群体形象,为画廊和艺术品经营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交易空间和交易环境,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国内外的艺术博览会,虽然面貌多样,各具特色,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共性,即强调国际性和当代性,且注重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