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尾声(大结局)

时光飞梭,太平天国覆亡三年后,轰轰烈烈的捻军起义也被疯狂地镇压了下去。

在这场大屠杀中,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成了清廷百官和洋鬼子心目中的“盖世英雄”。从此,他走上了左右朝政的道路。

内忧既除,“大清”这个东方国度看似海晏河清。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悟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于是,这些“裱糊匠”们掀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办兵工厂、开新式学堂,后来还筹建了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水师。运动中,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似乎有了一线生机。

然而,曾国藩却没有机会看到满清王朝“中兴”的这一天。中法战争前夕,刚过花甲之年的曾国藩积劳成疾,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他支开了家人,把弱冠之年的孙子曾志强和外孙刘尽忠叫到病榻前,向他们吐露了一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他又再三叮嘱两个已经考取秀才的年轻人,今后一定不能再参加科举,更不能步入仕途。否则,将会有杀身之祸。

两个年轻人不解其意,问其缘故。

曾国藩捯着气儿从喉咙里咕噜出一句话:“清……清王朝……气数尽矣!”

…………

昙花一现,刚刚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洋鬼子卷土重来,屡屡犯边。

以小寡妇慈禧、李鸿章为首的“惧战派”战和不定,致使全军上下军心不一,战无不败。

甲午一战,清王朝被刚刚走上富强之路的东方蕞尔岛国小日本打败,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小日本以武力要挟清廷,“若不投降,将大举进攻北京”。

小寡妇慈禧闻讯,立即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议和大臣”,赴日办理投降交涉。谈判在马关岛的春帆楼上前后共进行了四次。

在国内一向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则完全是一副奴才相。他一会儿哭丧着脸说:“您总得给我李某人留些脸面吧,不然,我回国后会被国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一会又涎着脸求道:“您多少也让点吧,就算作是离别馈赠,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不忘!”

而小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却一直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他拍案而起,恶狠狠地指着李鸿章的鼻子说:“李大人,我看我们没有必要再谈了!我现在就去调兵进山海关,咱们到时候让枪炮去说话!”

李鸿章老泪纵横,颤抖地伸出枯黄的老手,在小日本拟好的条约上签了字。《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

以慈禧的侄子兼外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掀起了一场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的办法运动。

而绞杀这次运动的刽子手又是那个老寡妇慈禧,重振王朝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终于破灭了。

清王朝这种割肉喂狼的办法,使尝到甜头的洋鬼子更加猖獗。

终于在庚子年间,英、法、俄、日、美、德、意、奥组成的八国杂种杂牌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后,直捣京城。

一向畏洋鬼子如虎的老寡妇惶惶如丧家之犬,只带着几件粗布衣裳打扮成村妇的模样,拉着光绪皇帝向西仓皇逃去,并让她的小叔子恭亲王奕忻留守京城,同八国联军谈判。

八国联军长驱直入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中国此次所遭受的损失,其数目将永远不能查出。八国杂种杂牌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一纸《辛丑条约》,使满清朝廷彻底沦为洋鬼子统治中国的傀儡……

一个自小听着太平天国的故事长大,称赞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自命是洪秀全第二的人——孙文,领导一大批有志之士,经过数次起义,终于攻下了南京,定其为都,创立了中华民国。

历史的巧合,昔日的天王府成了孙文的总统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民国政府成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满清王朝的统治彻底土崩瓦解。

宣统三年,西元一九一二年暮冬,身居后宫的光绪帝遗孀隆裕太后含泪走上太和殿,代替年仅七岁的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

至此,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八年的满清王朝终告垮台。

这一年,距太平天国覆亡整整过了四十八年。

曾国藩无愧是个天才的预言家,这与他当年的预言“清王朝气数至多五十年”——仅仅相差了两年……

就在清王朝灭亡的第二年清明,豫中黄河故道边上一个黄沙遍地不见炊烟的地方来了两个人。

丝丝银发和脸上的层层褶皱标志着他们已饱经风霜,估测其年纪,这二人都应是年近花甲。

其中一个,从他穿的马褂、长袍和拖在背后的长辫可以看出,这是个前朝遗老;另一位老者也是长袍马褂,不过他没有留辫,长长的银发散披在背后,头上还齐额裹着一条赤红色的头巾。

他们沿着一条被黄沙掩埋近消的古道,走到一座院落前,院落里的建筑早已塌败,残存的仅仅是断壁颓垣。

不过可以看出,这里曾是一座旧式官衙,在躺在门口地上的一块破旧不堪的木匾上,依稀可见这么几个字:酸枣县衙。

两位老者低下头,默然无声地绕着断壁残垣,来到院落后的一座土岭前。

土岭上没有树木,只是稀稀落落长了一些杂草。

在土岭的东南侧一大片台型高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坟丘。

坟地里已长满了没膝的蒿草,一阵风吹过,发出一派萧瑟之声。

在一座新坟前,一个留着斑白长辫的老翁和四五个留着短发的年轻人正在焚化纸钱。

数十个坟丘几乎都是坟口对着正南,这正符合墓中之人“头枕山,脚蹬海”之说,唯有偏东的一方低矮的坟丘有些有悖传统,坟口竟是对着正南。

这坟丘前没有碑碣,几颗尚未反青的蒿子直挺挺地立在坟头上,风吹不动。

两位老者站在略高处放目扫视着这片坟地,当看到这方面朝正南的坟丘时,他们紧蹙了良久的眉宇终于稍稍舒展开来,裹赤红头巾的这位老者紧咬着双唇,眼圈顿时红了下来。

他们迈着沉重的步子趟过草丛,来到这座坟前。“扑通、扑通”二人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坟前。

裹红头巾的老者解下背上的包袱,从中取出一壶酒,三盏杯,先斟一杯,缓缓地倒在坟上。

而后,二人默然相对,举杯而饮,二人的眼眶都是湿漉漉的。

几杯过后,豆大的泪珠突然从裹红头巾老者的眼眶夺眶而出,他一声悲咽,倾身扑倒在坟丘之上,饮泣良久。

惊悸而苍老凄凉的哭声,盖住了瑟瑟的风声。

另一位老者神色黯然地凝视着面前的坟丘,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他颤抖着枯黄的双手,从包袱里取出一摞半尺多厚线装的纸页,纸页有五寸多宽,近尺长,整体早已泛黄发霉,里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只是首页上的稍大一些的几个字还清晰可辨:李秀成自供状。

这老者从怀里拿出一盒火柴,打开,“刺啦”一声,火柴着了,微小的火苗上下窜动着。

他从这摞纸页上扯下两页,点燃,火着起来了;他把这摞满是字迹的纸一页页地扯下,投入火中。

裹头巾的老者从腰间解下一个陈旧的荷包,荷包呈红色,上面用天蓝色线绣着一个篆书“曾”字。

打开荷包,从里面捏出一枚黄澄澄的印花方孔金钱,金钱上明显有打磨过的痕迹,钱的正面上所铸的四个小字有两个已经被磨去,只剩下“建功”二字。

老者又从头上解下赤红巾,把荷包和金钱包裹在里面,放在坟顶,又从脚下捧起一掊沙土,轻轻地覆在红巾上。

两位老者的举动让在不远处新坟前焚化纸钱的几个年轻人为之愕然,他们看着两位老者,小声问身旁年过古稀的老翁:“爷爷您看,他们在干什么?还有——那个扎红头巾的,他是个什么人?”

老翁久久仰望天穹,喟叹不已,噙着热泪跟后人们讲起了这段尘封已久的逸事……

凄厉的狂风不住地怒号着,裹挟着黄沙、灰烬、连同未燃尽的纸页一并卷上苍穹,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