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勇侯曾伯涵接旨:
太平天国贼寇虽灭,然其残部陈得才、赖文光复挑捻军之号旋即起事,且越发猖獗,祸害鄂陕两省,大有燎原之势。伯涵湘军久经沙场,所向披靡,此剿捻大任,舍汝其谁?接旨之日,即将贼首李秀成交与豫鲁守将僧格林沁。你率湘军挥师西进,赴秦地平捻匪之患。待平定捻患之日,哀家定酌功封赏!”
这是慈禧的懿旨,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从京城六百里加急送来的。
“大哥,这可是好事啊,咱们又能再立新功了!”曾国荃忍俊不禁地说。
曾国藩没有做声。他双眉紧皱,一双三角眼里,两颗凝滞的眼珠眨也不眨地怔着窗外,足足有半个钟头。
“大哥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
曾国藩脸色阴沉,好不耐烦地说:“都大祸临头了,还说是好事?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兄长的话中暗藏玄机,曾国荃一时琢磨不透:“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眼里发出阴鸷的光,语气中透着忧虑:“皇太后果真要动手了……要论战斗力,他僧格林沁的骑兵远在我湘军之上,而鄂陕搭界之处多是平原,正适宜骑兵大规模作战。现在他僧格林沁正闲的无事可做,派他去剿捻,不正合适?而皇太后不让他去,却让我们去剿,偏偏又是在我们进京的路上。知道皇太后如此大费周折的意图吗?”
曾国荃懵懵懂懂地摇了摇头。
“据为兄猜测,这伙捻匪与我军实力相当。一旦交战,必定会两败俱伤。两虎相斗,谁人得利?”
曾国荃还是没弄明白:“大哥,这赴西剿捻跟押李秀成进京根本就是两码事,你为何把它们扯在一块儿?”
曾国藩长叹一口气,僵着脸道:“九弟,你真是糊涂,糊涂至极!为兄我直言吧,李秀成是绝对不能押到京城,更不能让他见了皇太后!”
“这又是为何?”
“为何?”曾国藩低吼道,“为何难道你自己不清楚吗?你难道想让李秀成把咱兄弟在江宁做的那档子事儿全都抖出来吗?皇太后之所以让李秀成进京,就是想从李秀成的嘴里翻出来我们的老底。
他李秀成恨死了我们,到时候必定会把我们做的事全盘供出,说不定还会添油加醋。你可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我们早已把‘李秀成自供状’送到了京城,那子虚乌有的自供状,李秀成能承认吗?如果让李秀成到了京城,对你我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曾国荃踌躇片刻,郁郁不欢地道:“娘巴伢,我算是明白了。大哥,紫禁城里那个坐殿的婆娘是想治我们的罪。她让我们去剿捻,只不过是个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耗尽我们元气的借口!”
“正是如此,”曾国藩满脸无奈地说,“在人屋檐下,岂能不低头?江山是他们满人的,他们是主,我们是臣。为兄为官近三十载,处处小心谨慎。真没想到,满人都入关二百多年了,他们到现在还不完全相信我们汉官汉吏!”
曾国荃紧咬双唇,眼眶中闪着一层薄薄泛黄的泪花。他有些愤愤地哽咽道:“大哥……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谁叫你当初在江宁不听我们的劝告,一意孤行?!”
曾国藩厉声责道:“这件事要你烂在肚子里,你怎敢又提起!”
泪水涨潮一样漫上来,曾国荃一时声泪俱下:“倘若当初大哥听从我们之言,现在大哥早已经是黄袍——”
曾国藩一个箭步冲上前,用双手死死地捂住了九弟的嘴,使他欲说不能。
过了一会儿,等九弟稍稍平静了下来,曾国藩才肯放手。
“九弟,什么也别说了,一切都晚了。我们远离老营千里,如今已是一座孤营,僧格林沁就在我们身旁虎视眈眈,我们欲乱不能啊!”
“绝对不晚!”曾国荃用袖子揩了两下脸颊,饱含激情地说。“大哥可以放了李秀成,我们带他一同西进,和太平军结盟。”
曾国藩连连摇头:“九弟,你怎么还不明白?他李秀成和你我有血海深仇,他怎肯跟我们合作?放了他,无异于放虎归山。待羽翼丰满,他首先要杀的就是我们兄弟!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太平天国虽然覆亡了,可长毛贼的余孽散布各省的,足有二三十万之众。李秀成有很高的威望,只有他才能把这一帮乌合之众聚拢起来。他振臂一呼,几十万贼兵足以把天下再搅个天翻地覆。只怕放了他,早晚有一天,咱们将成为他的刀下之鬼。”
“那——大哥,我们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不——天无绝人之路。李秀成不能放,我们的项上人头和权位更不能丢!”
“那大哥的意思是……”
曾国藩微眯着双眼,提手做了个拉锯的姿势,从紧绷的牙缝中恶狠狠地挤出一句话:“杀之——以绝后患!”
曾国荃若有所悟:“既然大哥早就下定决心,为何当初不在江宁就把李秀成给——”
大帐的门帘被骤然掀开,一个部将匆匆跑了进来,心切地说道:“大帅,僧格林沁派来接李秀成的人马已到了青峡镇,离此地不到二百里了!”
曾国藩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不动声色地从衣袖里取出三把钥匙,摊在曾国荃面前,故作镇静地说:“九弟,叫上几个弟兄,去把李秀成押到这里来。”
“大哥,这……”曾国荃迟疑不决。
“别再犹豫了!”
曾国藩已顾不上身边还有一个部将,对着曾国荃咆哮道:
“僧格林沁的人马马上就到,只有杀了李秀成,那个坐殿的婆娘才抓不到我们的把柄,才能让长毛贼彻底断了东山再起的念头!至于事后,你大可放心,为兄自有脱身之法!”他把钥匙一把塞到曾国荃手里:“快去!”
……
耳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秀成掀开黑幔循声而望,只见十多个五大三粗的湘军士兵正脚步慌乱地直奔这边而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曾国荃,他步履东一脚,西一脚,跟少儿学步似的。看罢,李秀成不由得抿嘴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