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病例解析
- 张建
- 2920字
- 2021-04-05 01:29:12
病例2 出生后出现发育落后,伴倒退2个月——Leigh综合征
【病例资料】
患儿,女,1岁2个月,自生后发现 发育落后,伴倒退2个月。
重要提示(采集临床资料时需注意)
◆ 病史
(1)对于发育落后或正常的婴幼儿,在有或无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发育倒退(感染、手术常为诱因),应考虑遗传代谢病的可能。
(2)对于婴幼儿在病史中应特别注意发育里程碑,应该详细询问;超过1岁半会走,说明运动发育落后,2岁还不会说话,说明语言发育落后。
(3)发育落后患者,应详细了解母亲妊娠期间、围产期情况,以判断是否与发育落后有关。
(4)既往病史及家族遗传史,尤其是母系家族史对诊断线粒体病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病史
患儿为孕1产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3kg,出生后会哭,哭声好,无缺氧窒息史,羊水、胎盘、脐带均无异常,新生儿期体健。出生后发现发育落后,6个月竖头、10个月翻身、12个月扶坐,一直不会爬,不会站;6个月知逗笑及追物,8个月认母,10个月能与外界有交流,1岁会叫人。自1岁开始,无明显诱因患儿逐渐倒退,表现为不会翻身、不会靠坐,不能叫人,对外界反应淡漠。呼吸平稳,食纳好,无呛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母孕1个月左右有“先兆流产”史,口服保胎药至孕3个月,之后定期产检,无异常。生后母乳喂养,易呕吐,每天30~40次,生后28天因吐奶于当地住院治疗,诊断“幽门肥厚性狭窄”,未予特殊治疗,出生后6、7个月呕吐逐渐缓解。否认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体格检查
体温36.7℃,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75/55mmHg。体重7.5kg,身长71.5cm,头围46cm。神志清晰,精神反应可,呼吸平稳。头颅无畸形,前囟0.5cm×0.5cm,平软。独坐不稳,不会爬,不能独站,不会走。发黑,脊柱及双下肢皮肤毛发重。眼睑无下垂,眼球活动灵活,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颈无抵抗,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可对抗阻力。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四肢肌容积小。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正常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引出,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双巴宾斯基征(-),踝阵挛(-),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共济检查不能配合,粗查感觉存在。
◆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呼吸、脉搏、体温及血压),身高及体重,营养发育状况,外观、皮肤及毛发。
(2)脑神经检查,重点眼睑是否下垂、眼球运动、眼震、瞳孔及后组脑神经(第Ⅸ、Ⅹ、Ⅺ、Ⅻ对),了解有无球肌麻痹。
(3)有无呼吸肌麻痹,是否有痰鸣音、呼吸困难、喘憋,有无鼻翼扇动及三凹征、有无缺氧等。
(4)肢体运动情况,有无肌肉萎缩、肌张力改变及反射情况。
(5)病理征及锥体外系受累情况。
辅助检查 (1)头颅MRI:
双侧壳核后部及双侧中脑大脑脚可见对称性条片状长T 2、稍长T 1信号,FLAIR像高信号,大脑脚处病变DWI为略高信号(图1-1-4)。
(2)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肌酶谱:
均正常。血乳酸2.9mmol/L增高。
(3)左手正位片:
骨龄相当于1~1.5岁。
◆ 辅助检查
(1)生化:肝功、CK、血糖、乳酸、丙酮酸、血氨。
(2)血气分析:酸中毒?
(3)心电图:心脏受累依据。
(4)头颅影像学:特征性提示。
(5)血尿代谢病分析:乳酸、丙氨酸增高或无特征性改变。
(6)发现本病致病基因突变可确诊。
(4)基因检测发现:
SURF1 c.792_793del+c.653_654del复合杂合突变。
图1-1-4 头颅MRI
T 2加权像:双侧壳核后部及双侧中脑大脑脚可见对称性条片状长T 2信号(箭头所示)
【诊断】
◆ 诊断要点
(1)婴儿、儿童早期及迟发性起病,以各种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2)迅速出现智力、体力的倒退。
(3)MRI提示对称性基底节区和(或)脑干病损。
1.定性诊断
发育落后伴倒退待查:Leigh综合征(Leigh syndrome,LS)。
2.诊断要点
基因检测是本病的金标准,发现由线粒体(mtDNA)或核DNA(nDNA)编码的氧化磷酸化系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辅酶Q 10致病基因突变可确诊。一般首先进行常见的mtDNA T8993C/G、 T9176C/G、 G13513A、 A13514G、T14487C等突变筛查,如果阴性,进行nDNA筛查如 SURF1、 NDUFV1、 NDUFS1、NDUFS3、 NDUFS4、 NDUFS7、 NDUFA1、SDHA、 PDHA1等。另外,肌肉标本或成纤维细胞培养进行呼吸链复合物活性测定,可对本病进行生化 [1]诊断。
【鉴别诊断】
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窒息包括产前及产时窒息,可产生运动发育落后,头颅MRI可出现双侧基底节、丘脑损害等。但本病为非进行性,康复训练有效,不伴发育倒退表现是根本的鉴别要点。
2.有机酸血症
如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戊二酸血症Ⅰ型,均可表现为对称性基底节受累,多在1岁以内发病,发育落后伴抽搐发作,进行尿有机酸筛查可加以鉴别。
3.Wernick脑病
又称VitB 1缺乏性脑病,主要见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VitB 1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以及消化道疾病,临床以眼外肌麻痹、精神异常、共济失调为特征性症状。影像学损害主要在脑室周围的灰质,如乳头体、下丘脑,也可累及基底节。VitB 1治疗症状迅速改善为鉴别要点,Leigh综合征VitB 1治疗无效。
4.肝豆状核变性
又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学龄期儿童发病多见。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KF环)等为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为基底节受累。血铜蓝蛋白减低、眼底检查KF环阳性等是与Leigh综合征鉴别的关键。
5.生物素反应性基底节病(BBGD)
是一种由 SLC19A3(维生素B 1运输家族成员)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头颅MRI表现为尾状核、壳核、脑干对称性病灶,与Leigh综合征表现极为相似。大剂量生物素和维生素B 1可显著改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是与Leigh综合征鉴别的要点。
【治疗及转归】
目前为止,本病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主要建议足够的喂养,保证能量摄入充足。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药物治疗有效,但由于辅酶Q 10、左旋肉碱、硫辛酸、生物素、维生素B 1、B 2、C、E等的抗氧化特性和作为氧化磷酸化酶复合体的辅因子,维生素鸡尾酒疗法还是应该应用于线粒体病的治疗。有研究表明,大剂量辅酶Q 10或其合成衍生物(如艾地苯醌、EPI-743)可能对线粒体病有效。所以,对诊断Leigh综合征的患儿,应该早期应用大剂量辅酶Q 10(最大剂量1g/d)或其合成衍生物口服。由于生物素反应性基底节病(BBGD)与Leigh综合征表现极为相似,而大剂量生物素和维生素B 1可显著改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所以,对每一个怀疑Leigh综合征的患儿,都应该早期应用大剂量生物素(10~20mg/kg)和维生素B 1(100~300mg)。如患儿对大剂量生物素和维生素B 1有较好反应,必要时可进行 SLC19A3测序。
点评
Leigh综合征,又称为亚急性坏死性脑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也有迟发型的报道。本病的典型表现为认知和运动功能急速退化和头颅MRI基底节或脑干对称性病灶。发病标志多由急性感染、手术等诱发发育倒退(之前已获得的技能丧失)。神经退行性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或升高,肌张力障碍,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异常如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抽搐,吞咽困难和呼吸不规则脑干受累表现。多数病例表现为发病后临床急速恶化,可能在婴幼儿期死亡。头颅MRI具有特征性表现,即双侧基底节、脑干、丘脑、小脑或脊髓T 2加权相对称性高信号,除了这些常见改变,还可表现为与脑白质营养不良相似的对称性白质受累,皮层或小脑萎缩。MRS可见病灶区典型的乳酸峰。根据以上特征,临床较易诊断,确诊依靠基因学检查,mtDNA T8993G/C点突变和nDNA SURF1基因突变分别是导致Leigh综合征最常见的突变。本病不能治愈。
(刘志梅 方 方)
参考文献
[1]Baertling F,Rodenburg RJ,Schaper J,et al.A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eigh syndrome.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4,85(3):25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