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
- 徐小云
- 1665字
- 2021-03-29 06:28:18
四、临床组方精简,用药轻灵
现在有些中医医生,喜开大处方,以20余味者为多,且用量较大,问之,曰现在中药多以种植为主,药效不如以往。但徐小云在诊治各种外科疾病时,方中药味不超过15种,有3张协定处方的药味也都在10~12味,且用药剂量较轻。
(一)治疗皮肤病急性期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吴瑭《温病条辨》指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皮毛和人体之表都属于人体之阳位,非轻剂药物不能达之。所以治此部位的疾病,一般采用轻剂,如桑菊饮、九味羌活汤、消风散等,辨寒热以区别使用。
如治疗急性荨麻疹,因外感风寒之邪,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病,徐小云喜用香苏散加味治疗,方中香附6g、紫苏叶6g,意在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小剂量使用,所谓轻可去实也。盖气贵流通而邪气挠之,则气行窒滞,失其清虚灵动之机,故觉实矣。
对于慢性皮肤病,血分有热,内有伏邪者,徐小云喜用清热解表药,取其“轻清化气”,如戴天章《重订广温热论》所言:“王孟英所谓展气化以轻清,如栀、芩、蒌、苇等味是也。又谓伏气温病,自里出表,先入血分而后达气分……迨伏邪从气分而化……总以轻清化气为首要……吴茭山曰:凡气中有热者,当用清凉薄剂。”此处薄剂即药物用量宜轻。
如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属血热证者,徐小云在运用清热凉血药的同时,还加用小剂量的紫苏叶、黄连、桑叶、羌活、荆芥、防风等解表药,意在解表透邪,将蕴结于肌表的血热之邪从皮肤而解。不仅采用花叶一类质轻的药物,而且用量也轻,一般在6~10g,煎法也不宜久煮,否则药过病所,影响疗效。唯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者自通。若投重药,不但易过病所,病不能去,且无病之地,反遭其克伐。章楠谓:“轻剂为吴人质薄而设,殆未明治病之理也。川连不但治湿热,且可用以降胃火之上冲;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香,通降顺气,独擅其长,然性温散,故虽与黄连并驾,尚减用分许而节制之,可谓方成知约矣。”亦以为然。
(二)慢性病长期服药期
慢性皮肤病及疮疡病患者,日久体衰,加之长期服药,耗伤正气,故不能急于求成,如《中庸》所述:“然而日彰”,用药物配成散剂及丸剂,小量服之,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再生,通过渐积,慢慢起效,如春之回温,阳气布散,阴气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但由于目前临床上自行制作丸散剂较难实现,需长期服药患者,多以汤剂治疗。
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动药与静药相配伍,以用于补益,且动药用量宜轻。所谓静药,是指具有补益作用,但易产生气血壅滞的药物,如黄芪、党参、太子参、山药、白术、生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鹿角片、阿胶、炙甘草等。所谓动药,是指具有调理气血作用,而易损伤正气的药物,如川芎、枳实、当归、柴胡、陈皮、肉桂、香附、泽泻、大腹皮、砂仁、豆蔻等。在组方时,两类药物相互配合,动药推动静药,使补益作用增强,而副作用减少。
如协定处方下肢溃疡方,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下肢溃疡,具有补气活血、清利湿热之功效。方中生黄芪、茯苓、炒白术、赤芍、生白芍属静药,用量偏重;桂枝、川芎、黄柏、苍术属动药,用量宜轻。慢性下肢溃疡的病因病机是,虚、瘀为本,湿为标。“虚”“瘀”“湿”是慢性下肢溃疡难以愈合的关键环节,以“补”“通”“清”为要,治疗当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大法。方中芪、苓、术、芍等静药具有补益的作用,柏、芎、苍、桂等动药具有通、清的作用,动药协助静药更好地发挥补益之效以治本。久病怕动,一动恐不堪收拾,所以静药应用应多于动药。
(三)引经药的使用
引经药在徐小云的处方中,用量亦较轻。所谓引经药是引主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徐小云认为用量过大,反而会喧宾夺主,牵制主药发挥作用。如治疗皮炎、头面部皮疹,多用羌活、桑叶等,上肢部位用桑枝,下肢部位喜用独活;治疗湿热证的外科病,上部多用黄芩,躯干部用黄连,下肢用黄柏等,不胜枚举,且剂量较轻,6~10g。
使用轻剂量方药治病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前人实践的结晶,既可避免药物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一举两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临证必须做到正确地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