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谈论作为一代名刊的《新青年》,首先必须将其置于晚清以降的报刊大潮中,方能理解其成败得失。不仅是主编陈独秀,几乎所有主要作者,在介入《新青年》事业之前,都曾参与报刊这一新生的文化事业,并多有历练。广为人知的,如陈独秀办《安徽俗话报》,蔡元培办《警钟日报》,吴稚晖办《新世界》,章士钊办《甲寅》,钱玄同办《教育新语杂志》,马君武协办《新民丛报》,高一涵编《民彝》,李大钊编《言治》,胡适编《竞业旬报》,刘叔雅编《民立报》,吴虞编《蜀报》,以及谢无量任《京报》主笔,苏曼殊兼《太平洋报》笔政,刘半农为《小说界》撰稿,周氏兄弟为《河南》《浙江潮》《女子世界》等撰稿并积极筹备《新生》杂志。周策纵曾提醒我们注意,“《新青年》是在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刊物出现整整一百年后创刊的”[1],言下之意是必须关注晚清的办报热潮。这个提醒无疑是必要的,尤其对于刻意拔高《新青年》在报刊史上意义的流行思路,更有反拨作用。可我更愿意指出,中国知识者大量介入新兴的报刊事业,是戊戌变法前后方才开始的。《新青年》的作者群及编辑思路,与《清议报》《新民丛报》《民报》《甲寅》等清末民初著名报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陈独秀等人所开创的事业,并不是建基于一张“可画最新最美图画”的白纸,而是在已经纵横交错的草图上删繁就简、添光加彩。如果承认这一点,我们努力寻觅的,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编辑技巧,而是陈独秀们如何修正前人的脚步,以便更有效地使用此一“传播文明之利器”。

清末民初迅速崛起的报刊,已经大致形成商业报刊、机关刊物、同人杂志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同的运作模式,既根基于相左的文化理念,也显示出不同的编辑风格。注重商业利益的《申报》《东方杂志》等,一般来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立论力求“平正通达”;代表学会、团体或政党立场的《新民丛报》《民报》等,横空出世,旗帜鲜明,但容易陷于“党同伐异”;至于晚清数量极多的同人杂志,既追求趣味相投,又不愿结党营私,好处是目光远大,胸襟开阔,但有一致命弱点,那便是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且作者圈子太小,稍有变故,当即“人亡政息”。

陈独秀之创办《新青年》,虽然背靠群益书社,有一定的财政支持[2],但走的是同人杂志的路子,主要以文化理想而非丰厚稿酬来聚集作者。前三卷的《投稿简章》规定,稿酬每千字2—5元,这在约略同期的书刊中,属于中等水平[3];第四卷开始,方才取消所有稿酬,改由同人自撰。第四卷第三号的《新青年》上,赫然印着《本志编辑部启事》:

本志自第四卷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不另购稿。[4]

这固然表明杂志对于自家能力的极端自信,更凸显同人做事谋义不谋利的情怀。

晚清以降,不乏具有如此高尚情怀的读书人,只是同人之间,难得有持之以恒的精诚合作。《新青年》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大批第一流知识者的积极参与。在吸纳人才方面,主编陈独秀有其独得之秘。前期的利用《甲寅》旧友,后期的依赖北大同事,都是显而易见的高招。以至日后谈论《新青年》,单是罗列作者名单,便足以让人心头一振。

《新青年》乃陈独秀独力创办的杂志,第二、三卷的封面甚至标明“陈独秀先生主撰”;但《新青年》从来不是个人刊物,始终依赖众多同道的支持。1915年9月15日创办的《青年杂志》,草创之初,带有明显的《甲寅》印记,自家面目并不突出。经过短暂休刊,调整了编辑方针并改名为《新青年》,方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卷第一号的《新青年》上,有两则通告,第一则是:

自第二卷起,欲益加策励,勉副读者诸君属望,因更名为《新青年》。且得当代名流之助,如温宗尧、吴敬恒、张继、马君武、胡适、苏曼殊诸君,允许关于青年文字,皆由本志发表。嗣后内容,当较前尤有精彩。此不独本志之私幸,亦读者诸君文字之缘也。[5]

聪明绝顶的陈独秀,将因刊名雷同而不得不重起炉灶这一不利因素,说成是因应读者要求而改名,且由此引申出新旧青年如何具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6],刻意制造杂志的“全新”面貌。此举不但博得当年读者的极大好感,也让后世的史家马失前蹄[7]

此“通告”开列的撰稿人名单,仅限于第二卷新加盟者,第一卷就有出色表现的高一涵、易白沙、高语罕、刘叔雅、谢无量等不在此列。预告即将出场的“当代名流”中,除张继落空外,其他各位均不曾食言。倒是当初没有预告,但在第二卷中渐露峥嵘的李大钊、刘半农、杨昌济、陶履恭、吴虞等,给人意外的惊喜。稍稍排列,不难发现,到第二卷结束时,日后名扬四海的《新青年》,其作者队伍已基本成型。

至于后人记忆中英才辈出的《新青年》作者群,尚未出场的,基本上是北大教授。1936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重印《新青年》前七卷,其《重印〈新青年〉杂志通启》,开列了一大串值得夸耀的作者:

如胡适、周作人、吴稚晖、鲁迅、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苏曼殊、蔡元培、沈尹默、任鸿隽、唐俟、马君武、陈大齐、顾孟余、陶孟和、马寅初等。

这自然是按书店老板的眼光来编排,有许多策略性考虑。以第二卷方才加盟的胡适打头,可见其时胡氏声望之高;将创始人陈独秀夹在中间,则是因陈氏正服刑狱中,不好过分宣扬。至于“唐俟”乃周树人的另一笔名,不该与“鲁迅”重复,尚属小错;曾轮流主编的“六君子”中,竟然遗漏了李大钊和高一涵二位,实在不可饶恕。即便如此,一个杂志,能开列如此壮观的作者队伍,还是令后人歆羡不已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日后真的成为“当代名流”的作者,是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粉墨登场”的。第一卷的作者,多与主编陈独秀有密切的个人交往;第二卷开始突破皖籍为主的局面,但仍以原《甲寅》《中华新报》的编辑和作者为骨干[8]。第三卷起,作者队伍迅速扩张,改为以北京大学教员为主体。此中关键,在陈独秀应聘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以及《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

作为同人杂志,《新青年》之所以敢于公开声明“不另购稿”,因其背靠当时的最高学府“国立北京大学”。第三至七卷的《新青年》,绝大部分稿件出自北大师生之手。至于编务,也不再由陈独秀独力承担。第六卷的《新青年》,甚至成立了由北大教授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六人组成的编委会,实行轮流主编[9]

比起晚清执思想界牛耳的《新民丛报》《民报》等,《新青年》的特异之处,在于其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因而获得了丰厚的学术资源。创刊号上刊载的《社告》称:“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本志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本志执笔诸君,皆一时名彦”。[10]以上三点承诺,在其与北大文科携手后,变得轻而易举。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教育人才之道”“传播文明”之“利器”[11],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珠联璧合。蔡元培之礼聘陈独秀与北大教授之参加《新青年》,乃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大事。正是这一校一刊的完美结合,使新文化运动得以迅速展开。

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新青年》同人,是个有共同理想,但又倾向于自由表述的松散团体。谈论报刊与大学的合作,有一点必须注意——《新青年》从来不是“北大校刊”。第六卷第二号的《新青年》上,有一则重要启事:

近来外面的人往往把《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混为一谈,因此发生种种无谓的谣言。现在我们特别声明:《新青年》编辑和做文章的人虽然有几个在大学做教员,但是这个杂志完全是私人的组织,我们的议论完全归我们自己负责,和北京大学毫不相干。此布。[12]

如此辩解,并非“此地无银三百两”。有针对保守派的猛烈攻击,希望减轻校方压力的策略性考虑;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坚持以“杂志”为中心,不想依附其他任何势力。同是从事报刊事业,清末主要以学会、社团、政党等为中心,基本将其作为宣传工具来利用;民初情况有所改变,出版机构的民间化、新式学堂的蓬勃发展,再加上接纳新文化的“读者群”日渐壮大,使得像《新青年》这样运作成功的报刊,除了社会影响巨大,本身还可以赢利[13]。因此,众多洁身自好、独立于政治集团之外的自由知识者,借报刊为媒介,集合同道,共同发言,形成某种“以杂志为中心”的知识群体。[14]

到了这一步,“同人杂志”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大众传媒,而兼及社会团体的动员与组织功能。世人心目中的“《新青年》同人”,已经不仅仅是某一杂志的作者群,而是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文化团体”。看看1921年初因杂志是否迁回北京所引发的争论中,《新青年》同人如何反对分裂,唯恐“破坏《新青年》精神之团结”[15],可见此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一旦成为“团体”或“准团体”,杂志的个人色彩以及主编的控制能力,必然明显下降。《新青年》前三卷各号的头条,均为陈独秀所撰;从第四卷开始,陈独秀的文章不再天然地独占鳌头。之所以由“陈独秀先生主撰”变成诸同人“共同编辑”,主要不是因文科学长太忙,而是作者群迅速扩大的结果。对于办刊者来说,面临两难的局面:广招天下豪杰,固然有利于壮大声势;可众多“当代名流”集合于此,又不可避免会削弱主编的权威。据周作人日记,1919年10月5日,《新青年》同人在胡适家聚会,商讨编辑事宜,结论是:“自七卷始,由仲甫一人编辑。”[16]尽管真正实行轮流主编的只有第六卷,但只要杂志还在北京,陈独秀必定受制于同人,无法像当初“主撰”时那样特立独行。之所以将《新青年》移回上海,有北京舆论环境恶化的原因,但也与陈独秀在京时被同人感情捆住手脚,无法实施改革方案有关。

与北大文科的联手,既是《新青年》获得巨大成功的保证,也是其维持思想文化革新路向的前提。重归上海后的《新青年》,脱离了北大同人的制约,成为提倡社会主义的政治刊物。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被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与群益书社脱离关系,另组“新青年社”办理编辑、印刷和发行事务。不久,陈独秀南下广州,将《新青年》委托给与北京诸同人“素不相识”的陈望道来主编,这更激怒了胡适等[17]

除了压在纸背的个人意气之争,第八、九卷的编辑方针确实与此前大相径庭,难怪北京诸同人要紧急商议。比如,第八卷第一至六号以及第九卷第三号连续编发的“俄罗斯研究”,集中介绍苏俄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女性地位等,共收文35篇。胡适抱怨“今《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汉译本”[18],有“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意味;可如此明显的党派意识,确实有违“同人杂志”宗旨[19]。此前的《新青年》,也曾提倡“马克思学说”,或者鼓吹“劳工神圣”,可始终将其局限在思想文化层面。而且,作为整体的杂志,各种主义兼容并包。而今,“众声喧哗”转为“一枝独秀”,独立知识分子的思考,被坚定的政党立场所取代,《新青年》因而面目全非。

作为一本曾在中国思想文化界独领风骚的杂志,《新青年》完全有权利适应时代需要,及时调转方向,以便继续保持其“新锐地位”。问题在于,《新青年》的这一转向,逐渐失去“同人杂志”的特色。八、九两卷的《新青年》中,虽继续刊发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以及后起的陈衡哲、俞平伯等人的作品,但属于不太要紧的诗文及小说;唱主角的,已变成周佛海、陈公博、李季、李达等左派论述,以及有关苏俄文件的译介。即便如此,由于胡适等人作品的存在,第八、九卷的《新青年》,依然具有“统一战线”的表面形式,可以算作此前事业的延续。至于1923—1926年间陆续刊行的季刊或不定期《新青年》,作为中共机关刊物,着力介绍列宁和斯大林著作,自有其价值;但已经与此前的“同人杂志”切断最后一丝联系,应另立门户加以论述。[20]

假如以“同人杂志”来衡量[21],在正式出版的九卷五十四期《新青年》中,依其基本面貌,约略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主编陈独秀1917年春的北上与1920年春的南下为界标。因编辑出版的相对滞后,体现在杂志面貌上的变化,稍有延宕。大致而言,在上海编辑的最初两卷,主要从事社会批评,已锋芒毕露,声名远扬。最后两卷着力宣传社会主义,倾向于实际政治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颇有关联。中间五卷在北京编辑,致力于思想改造与文学革命,更能代表北京大学诸同人的趣味与追求。

[1] 参阅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59页。所谓百年,是从1815年于南洋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说起。

[2] 据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称,群益书社每月提供编辑费及稿费二百元(32页)。

[3] 参见拙著《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76—8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4] 《本志编辑部启事》,《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1918年3月。

[5] 《通告》,《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

[6] 参见陈独秀《新青年》一文,刊《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

[7] 萧超然《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称“陈独秀应读者的希望,更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以与其鼓吹新思想、新文化的内容名实相符”(38页),属于想当然的猜想。事情的缘起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曾写信给群益书社,指责《青年杂志》与他们创刊于1901年的《上海青年》(周刊)雷同,陈子寿商得陈独秀同意,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32—33页)。

[8] 参见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6、11—12页。

[9] 参见《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1919年1月)的“第六卷分期编辑表”。

[10] 《社告》,《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月。

[11] 参见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上》(《郑观应集》上册24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及梁启超《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饮冰室合集·专集》第2册41页,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12] 《〈新青年〉编辑部启事》,《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1919年2月。

[13] 《青年杂志》初创时只发行一千份,改刊后印数上升,最多时月销一万五六千本(参见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32页)。

[14] 参见李宪瑜《〈新青年〉研究》“绪论”第二节。

[15] 参见《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见张静庐辑《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7—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6] 《周作人日记》中册52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

[17] 胡适是这样陈述为何必须将《新青年》迁回北京的:“《新青年》在北京编辑或可以多逼迫北京同人做点文章。否则独秀在上海时尚不易催稿,何况此时在素不相识的人的手里呢?”(《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见《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9页)后一句明显带有怨气,“素不相识”四字值得关注——可以体会到此次分裂中的“个人意气”成分。因此前陈独秀给李大钊、钱玄同、胡适等《新青年》同人的信中,通告他们:“望道先生已移住编辑部,以后来稿请寄编辑部陈望道先生收不误。”(参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1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8] 参见《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见张静庐辑《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10页。

[19] 当年在北大讲授新闻学的徐宝璜,在其代表作《新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19年)中,特别强调:“若仅代表一人或一党之意思,则机关报耳,不足云代表舆论也。新闻纸亦社会产品之一种,故亦受社会之支配。如愿为机关报,而显然发表与国民舆论相反的言论,则必不见重于社会,而失其本有之势力。”徐虽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文科教授兼校长室秘书,与《新青年》同人并无密切合作,但这段话有助于了解胡适等人的立场。

[2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从另一角度立论,批评出版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九卷《新青年》“也还没有完全消除这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某些较微弱的痕迹”,一直要到改成季刊后,《新青年》方才“成了纯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目的的刊物”(29页)。

[21] 陈万雄称《新青年》第一卷为“同仁杂志时期”(见《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第一章第一节),李宪瑜将《新青年》第四至六卷命名为“北京大学的同人杂志”(见《新青年研究》第三章),我则倾向于将第一至九卷的《新青年》全都作为“同人杂志”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