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七辑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 1214字
- 2021-04-01 15:51:17
引言
《诗·郑风·子衿》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云:“青衿,青领也。”孔颖达《毛诗正义》引后汉李巡之语曰:“衣眥,[2]衣领之襟。”又引魏人孙炎之语曰:“襟,交领也。”复按云:“衿与襟音义同。衿是领之别名,故云‘青衿,青领也’。衿、领一物。”[3]盖自汉而下,以“领”释“衿”鲜有异议。及至清人以小学通经,虽仍《传》义,然多不以衿、领为一物。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
衿,汉石经作䘳,为正字。《释文》:“衿,本亦作襟。”衿、襟皆隶变字也。……《说文》:“衽,衣䘳也。”“䘳,交衽也。”据《玉藻》“衽当旁”,则许云“交衽”谓裳际之衽,与“交领”异义。盖“䘳”本衣衽之称,古者斜领,下连于䘳,如今小儿衣领,亦谓之“䘳”耳。[4]
胡承珙《毛诗后笺》说以“䘳”称“领”之意更详:
衽本所以掩裳际者,“䘳”为交衽,在领之下,而谓之“领”者,《颜氏家训·书证篇》云:“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是也。”……经文言“䘳”者,以与心协韵;《传》以䘳统于领,故举领以见䘳。《说文》言字之本义,故但曰“交衽”;孙炎注《尔雅》用毛义,故曰“交领”,其实义相成耳。[5]
马、胡二氏并以“衽”释“䘳”(“衿”之正字),然此“衽”则非通常所理解之胸前衣襟,而是在两旁“所以掩裳际”之物。二氏以古时服制䘳连于领,故领遂得“䘳”名。陈奂《诗毛氏传疏》说解与二氏略同,更进而云“盖自领及衽,皆统称为‘䘳'”。[6]
按三氏说“衽”之制本郑玄《礼》注。《丧服记》曰:“衽二尺有五寸。”郑注云:“衽,所以掩裳际也。”[7]又《深衣》曰:“续衽钩边。”郑注云:“衽,在裳旁者也。”[8]此即所谓“裳际之衽”。然《礼记·丧大记》亦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郑注云:“左衽,衽向左,反生时也。”孔疏云:“衽,衣襟也。”[9]则此“衽”似不当裳际,而在胸前。又《论语·宪问》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0]皇侃《论语义疏》云:“左衽,衣前从右来向左。”[11]明指“衽”为“衣前”,则亦是当胸之物。是“掩裳际者”与当胸之“衣襟”并可为“衽”之训,而其本义究为何邪?按上引三氏之说即俱以“衽”本义指位当下裳两侧以遮蔽裳际之服饰部位,因其与衣前布幅相连,遂得指称其处;而“”“衽”异名同实,故“䘳”之词义亦有此引申发展历程,又因胸前之布幅上连于领,“䘳”更进而有“衣领”之义——此推演之法,似颇完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早有所倡:
凡言“衽”者,皆谓裳之两旁。
《方言》曰:“褛谓之衽。”注:“衣襟也。或曰裳际也。”……按郭云“衣襟”者,谓正幅;云“裳际”者,谓旁幅。谓“衽”为正幅者,今义,非古义也。
若许云“䘳,交衽也”,此则掩裳际之衽,当前幅、后幅相交之处,故曰“交衽”。“䘳”本衽之称,因以为正幅之称,正幅统于领,因以为领之称,此其推移之渐。许必原其本义为言。[12]
然段氏于“衽”字本义之判断及其对诸义项间关系之推演是否正确,并其所注解者是否许慎本旨,实皆有待结合古之服制详覈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