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七辑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 1200字
- 2021-04-01 15:51:24
三、贾执《姓氏英贤谱》内容
本文对《姓氏英贤谱》佚文的辑录整理,给认识这部著作带来一定直观感受。但必须指出的是,《姓氏英贤谱》辑本79条,仅占原书篇幅(100卷)极小的一部分;而且辑佚的姓氏多为不常见者,诸多常见姓氏尤其是士族姓氏的条目多已亡佚——这些才应是此书最具价值之处。不过,鉴于东晋南朝谱牒文献少有传世,这部著作更是贾氏谱学唯一尚存遗文者,对辑本内容进行考察,仍有助于认识贾氏谱学乃至南朝谱学。
从佚文来看,《姓氏英贤谱》兼具谱牒和传记的功能。研究者将其内容归纳为如下三点:叙姓源、叙郡望、叙各姓历史名人及其轶事[64];笔者认为还可补充一点,即叙述家族谱系。以下就此四点,在既往研究基础上,结合辑本稍作论述。
1.姓源:辑本79姓,其中42条涉及姓源,很可能每姓均记述姓源。姓氏起源或得姓缘由,在先秦秦汉已受关注,见于《世本·氏姓篇》《白虎通·姓名篇》《风俗通·姓氏篇》《潜夫论·志氏姓》, 《左传》、《史记》等著作也常提及某姓起源。魏晋以降,曹魏管宁《氏姓论》、晋黄蓉《姓族》、宋何承天《姓苑》等著作,继承秦汉姓氏学观念,并发展了所谓“父系意识”[65]。东晋南朝谱牒也往往记载姓源,或者说谱牒吸收了姓氏学知识,故《隋志》将“谱系”文献也称作“氏姓之书”[66]。《姓氏英贤谱》记述姓源,正是南朝谱学与姓氏学合流的产物。
2.地望:《姓氏英贤谱》载姓氏地望,考其佚文,有两种形式:一是记述“某地有某姓”,例如“凡闾”姓条称“今东莞有之”,是对该姓族实际居地的记述。二是“某郡五姓”的规定,见于薛、郭、山、皇甫四姓条,今归纳如下:
沛国五姓:刘、朱、周、武、薛
太原五姓:郭、(其余四姓)
河内五姓:山、(其余四姓)
安定五姓:皇甫、(其余四姓)
北朝定姓族有所谓“郡姓”[67], 《古今姓氏书辩证》引北魏《太和姓族品》有云“荥阳四姓:郑、皇甫、崔、毛”[68],与《姓氏英贤谱》上述情况类似。换言之,《姓氏英贤谱》载“某郡五姓”很可能是南朝士族评定的结果。唐代柳芳《氏族论》曰:“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69]。倘将“郡上姓第一”理解为一郡中门第最高的几个家族,可与《姓氏英贤谱》载“某郡五姓”相合。
3.历代名人官爵行迹:《姓氏英贤谱》于一姓之下,往往列举历代名人,简述官爵、行迹。这是六朝姓氏学的新特点,是门阀制度标榜人物、鼓吹阀阅的表现,何承天《姓苑》即已如此[70]。但《姓氏英贤谱》稍有不同的是,对南朝人物有较详细的记述,比如“颜”姓条对颜延之的记述。这是将传叙文体纳入谱学著作的表现,可能受到“先贤传”等文献的影响,故又被称作“姓氏英贤传”。
4.谱系:这部著作以“谱”为名,当记述谱系。就佚文来看,“崔”姓条记述了崔氏先秦世系,但未见其它相关条目。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在当朝士族姓条下,往往先述姓源,次列述先秦汉晋名人,再记述士族谱系。《姓氏英贤谱》可能已采用类似形式,且在谱系记述附上重要人物的小传;只是该书散佚严重,目前无从证实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