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挖掘中亚市场潜力

孙薇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都已进入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时期,并不断加强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从政策的开放性上来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亚各国经济已开始驶入良性循环、稳定增长的快车道。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税率政策、投资政策等都已初见成效。这些国家法制日益健全,市场趋于规范、有序。中亚五国经济已进入了独立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亚经济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优势互补性强,合作潜力有待进一步利用,合作深度和广度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从现实经济发展需要来看,由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关系提供了长远的规划。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与其他成员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六个国家,将新疆与中亚五国及其辐射地区的合作范围从边界勘定扩展到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等各个领域并且有了制度保障,使之成为世界区域中又一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国际合作组织。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实施,必将密切上合组织内各成员间的关系,给各国开展对话、合作提供新平台和持久商机。

从中亚市场环境来看,近年中亚市场环境总体不断改善,有利于企业对外投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吉、塔有责任向中国企业开放本国市场,并保障企业的合法经营。哈萨克斯坦于2015年6月10日完成了入世谈判,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都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在这种背景下,中亚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与优化,这对前去投资的企业有利。

从近几年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实践发展来看,主要机遇有:

第一,随着中吉和中塔公路的开通,双方贸易商品丰富多样,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产业合作规模与层次在逐步加深。中国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新疆是对这两个中亚国家贸易、投资活动的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中亚五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木材、石墨、铝土矿等稀有金属矿产和棉花、皮革、生丝、麻类等农产品,则是中国短缺的资源。而中亚五国机电市场需求旺盛,使中国企业走出去充满机遇。中亚五国对机电产品需求品种十分广泛,所需产品囊括了高科技、高工艺设备及工具、发动机、涡轮机、水泵、压缩机、矿山机械、建设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汽车、船舶设备、铁路运行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缆、铁路车厢、油气开采设备、飞行及宇航设备等类的产品。在机电产品中,对农机产品的需求成为中亚五国的当务之急。中亚五国的农机制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现有的农机具都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对农机需求十分迫切,希望买到经济实用的农机产品。哈萨克斯坦每年的机电产品进口中,农机产品进口占80%以上。这对于拥有技术、人才、地域和价格优势的中国农机企业是机遇。

第二,传统的互通有无的商品贸易仍保持活力。由于民族风俗、生活习性相近,中国新疆的商品在中亚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新疆借16个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的绝对优势,以及长期兴旺的边境小额贸易,给中亚地区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轻工及其他商品。比如,中亚国家对服装、纺织品、食品、药品、家用电器、日用品、交通工具、电子产品、仪器表、医疗设备等轻工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的家电产品畅销中亚各国市场。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来自我国的纺织品以廉价、质优、花样品种丰富等特色占据主导地位,当地90%的居民家中使用的纺织品都是中国制造的。

当前开发中亚市场的挑战主要是:

第一,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亟待提高,市场占有率有限。尽管中亚五国对机电产品进口需求旺盛,但由于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总体水平不高、规模不大,体现在机电产品的出口上,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也亟待进一步提高。国内机电产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要开拓中亚五国的机电市场,应认真分析每个国家的涉外法律法规,特别是税收制度的变化,以及产业需求、采购方式、市场销售方式、主要进口产品、竞争对手等信息,与外贸企业联手开拓市场,使合作有质的飞跃。

第二,中国轻纺和家电等产品虽在中亚市场上的占有率较高,但面临着与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的激烈竞争。随着中亚市场需求结构向中高档转化,外贸企业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适应市场变化,树立品牌意识,为中亚五国提供所需商品。新建立的外贸企业市场定位要准确,避免商品雷同引发恶性竞争。

总之,“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也会为中亚各国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将会拉动各方的经贸合作走向深入。企业应顺应中亚市场的变化,使以能源、矿产、电信、农机、中高档家电和建材为主的商品等项目的开发和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