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告

上篇: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文化转型

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城镇化首次被明确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2013年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框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由于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过快等原因,我国不仅缺乏应对大规模城市化的物质与资源条件,在理论和心理上也同样准备不足。最直观的表现,无论是硬件方面的道路交通、城市排水,还是软件方面的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一再陷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尴尬中。其根源就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既缺乏认识现实的有效方法工具,对很多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和矛盾麻木不仁,同时也缺乏引领城市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型,很多事后的应对举措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抱薪救火”,特别是在交通治理、房价调控和食品监管等方面。“城市理论的贫困状况”,使我们既不能理性把握当今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和趋势,也未能科学预见我国城市发展必然遭遇的各种突变和挑战。新型城镇化既是一个要求更高的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压力更大、环境和矛盾空前复杂的演化进程,要想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激情和冲动,而是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建设。就此而言,“什么是新型城镇化”首当其冲,只有先解决好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模式问题,才能为各种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提供基础和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