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本书以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对现阶段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进行理论剖析,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双重指引下,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根源和治理机制。通过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提升社会问题的理论价值,促进社会和谐,丰富国际社会对城市空间生产理论的探索和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掌握国际研究前沿,形成问题分析的工具;对本研究视域内实证地相关的政府文件、规章制度、村政公开信息、规划成果等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深入剖析,借以了解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发生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以便形成深入准确的认识。并且,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构建适用的分析框架。

(2)访谈法

本书在实证调研的过程中,依托政府部门、社区和研究机构三边合作计划而展开对实证地的野外工作。主要是采用开放式访谈和半开放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半开放式访谈为主。对相关人员(以经济联合社干部为主体,村民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辅)参照事先确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的话语分析,借以建构土地利用冲突的现实表征,以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

(3)问卷法

鉴于访谈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情绪化和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故采用问卷进行辅助研究。问卷主要涉及社区(以经济联合社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通过对上述问卷的分析,已获知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本书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冲突进行定量化分析,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以此来获知土地利用冲突的空间特征。相关数据来源于广州市(海珠区)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人口普查资料;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海珠区分局的土地利用信息。定性资料包括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报告和调研资料、各层次的城市与区域规划资料、实地调研访谈信息等。

1.3.2 资料来源与评估

本书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五大类。

1.研究区域历史发展的背景资料

本书详细收集了实证地海珠区包括清末、民国以及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地方志、行业志、报章新闻、文艺作品等反映广州市和海珠区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文献资料,借此全面反映各个时期海珠区域的城市空间生产面貌。

2.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资料

包括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简称广州市国土局)提供的广州市各时期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和图件,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海珠区分局(简称海珠区国土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含图片)、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海珠区分局(简称海珠区规划局)各项规划的文本资料,以及海珠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和统计资料,海珠区相关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和调研资料,海珠区政协历年相关提案等。该部分资料是关于海珠区目前最为权威的官方文件,提高了本书研究资料的可靠性。

3.各项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包括建国以来的《广州市统计年鉴》和《广州年鉴》,《海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以及《海珠年鉴》,建国以来的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2004年广州市经济普查资料、1985 年广州市工业普查资料等。

4.理论文献资料

本书的理论分析主要依托中国学术期刊网以及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期刊、书籍等资料。另外,笔者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访学期间收集了大量英语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资料,为本书研究提供了宽阔的理论视野和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5.实地田野调查资料

本书实证资料的收集主要依托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得以有机会与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海珠区分局合作,对海珠区10 个村(经济联合社)进行了走访,并与各村社领导就集体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笔者对海珠区城乡进行了20 多次深入细致的专项考察,拍摄了7 000余张照片,对海珠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问题、未来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3.3 研究区域

本书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所选取的实证地点是广州市海珠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海珠区是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对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前瞻性。其次,海珠区位于广州市的城乡结合部,正在经历着由乡村向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土地利用冲突和矛盾频繁而又尖锐,因此具有很好的区域代表性。第三,海珠区是一个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岛区,百余年来的发展,浓缩了我国城市成长的典型过程。

广州市海珠区位于东经113°14'113°23 ',北纬23°3'23°16'之间,地处广州市区中部,是广州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珠江前后航道围绕的相对独立的岛区。海珠区北邻荔湾、越秀、东山和天河等4个区,东接黄埔区,西面与芳村区,南面与番禺区隔江相邻(图1.1)。海珠区域包括海珠岛、东面的官洲岛和南面的丫髻沙岛,东西最长处约17 km,南北最宽处约6 km,面积90.45 km2

由于珠江阻隔,海珠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广州的城市边缘区,它的快速发展最初得益于清朝中后期广州“一口通商”的外贸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工商发展和人口集聚,成为清朝中后期豪商巨贾营建园林别墅的理想地。民国时期,近代工商资本主义在海珠地区已略具规模,纺织厂、造纸厂等一系列工业企业的发展引导着海珠区域的发展,并日渐成为广州城区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建国后,海珠区被确立为广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得到重点投资和发展,兴建了大量工业企业单位,并根据“利于生产,便于生活”的原则就近兴建了一系列的工人新村。改革开放之后,国有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区街工业和乡镇企业成为海珠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2000年后,海珠区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开通使得区域内交通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众多工业企业也被置换为商品房小区,原新滘镇28.37 km2 的农用地被规划为万亩果园保护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落户琶洲,这都使得海珠区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优化。2002年之后,海珠区撤销新滘建制,并改建为4 个城市街道,实现了海珠区域内的全面城市化。海珠区现有街道18 个,其中城市街道11 个,原农村改制后新建街道7 个。根据广州市社区资料汇编显示,2004 年,海珠区有社区352个,547 183户居民,其中原居民户籍269 216 户,暂住人口277 967 户(含商品房住户)。

图1.1 广州市海珠区区位图

2011年,广州市海珠区户籍人口96.72 万人,常住人口155.92 万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12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4∶17.6∶82.0,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7%。进入新世纪以来,海珠区生态宜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成为展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1.3.4 研究框架

在研究框架上(图1.2),本书由八章构成,可以看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即第一章的内容,包括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等内容,是研究的前奏。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和第三章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两章,前者是对既往研究的梳理和概括,以便于确立本书在相关领域中的定位;后者对本书所采用的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介绍,是本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集成。第三部分是本书的实证章节,可以分成三个板块。第四、第五和第六章从空间生产的历史属性出发,研究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方式与空间生产方式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七章从空间生产的空间属性出发,探讨城市空间重构中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特征。第八章则从空间生产的社会属性出发,研究空间生产过程所伴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的治理机制和社会整合机制。第七章和第八章合在一起可以看做是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所导致的社会关系调整以及为了调试社会关系所引发的制度变迁。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书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本书中所涉及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研究区域和研究架构等内容。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既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梳理和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本领域的发展现状、前沿所在以及未来走向,学习本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借鉴和吸收。

第三章,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一个相对笼统地称谓,一直缺乏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本书将相关内容概括为列菲弗尔首创的空间生产理论体系、福柯首创的权力空间理论体系、资本积累与调节模式理论体系、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体系以及城市与地方治理理论体系等五个方面内容,并对其具体内涵与所涵盖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四章,近代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探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生产的机制、土地利用冲突的表现及其治理。海珠区域城市空间的形成始于清代中后期,得益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在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规划与城市管理制度的引入,以及近代工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城市空间生产的驾驭能力不断增强。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城市空间的生产趋于停滞和倒退。

图1.2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在列菲弗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中,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的生产是作为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对立面而创生的,是理想化的城市空间生产模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二元化的土地制度、单位制和人民公社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的生产与经典理论之间产生了重合与错位。

第六章,转型时期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制度变革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的变化,并进而塑造了城市空间生产的独特模式。城市空间生产的主体不再是中央政府,而是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组织;空间生产的基本单元不再是单位,而是社区;空间生产的对象不再是政治经济功能高度合一的单位,而是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功能宏观分离而微观融合的社区单元。

第七章,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按照社会空间辩证统一论的观点,社会形态的嬗变带来空间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空间格局的变化。而城市空间的重构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关系,引发社会冲突和对立。本章详细探讨在海珠区老城区改造、工业置换、城中村改造、万亩果园设立等空间生产过程中所引发的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特征与原因。

第八章,土地利用冲突的治理与整合。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社会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权力互动形势以及利益关联模式,对当前的土地利用冲突治理模式进行点评,并进一步提出系统化的社会整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