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四辑)
- 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 5095字
- 2021-04-01 15:05:18
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特点分析及其对文化教学的启示
冯丽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摘要】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方式。本文分析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同特点,发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高于对中国人的认同,初级水平学生的认同度高于中高级水平学生,社会心理距离是决定他们与中国人交际意愿的关键因素。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文章提出:无论是对来华留学生,还是对赴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都应该加强跨文化适应意识的培养;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应该适应不同的需求,关注文化的不同层次。
【关键词】美国留学生 文化认同 文化教学 文化传播
一、研究背景
学习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前者如智商、学能,后者则包括态度、动机、情感等,其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认同即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Gardner(1985年)的社会教育模型认为:人们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学习外语,学习者所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决定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而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决定着学习者的动机;语言学能和学习动机彼此独立,并共同决定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生必须能够并且愿意接受具有另一语言文化特征的某些行为,学习者能否成功习得一门外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及他对另一个社团所持的态度(Ellis,1994)。Schumann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一位移民至美国的西班牙学习者Alberto进行的长达十个月的纵向研究发现,导致其英语水平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和心理距离:在社会距离上,Alberto所在的工人移民群体和美国社会十分疏远;在心理距离上,他不愿意与美国人、美国社会接触,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以该系列研究为基础,1978年,Schumann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决定的,距离越近,越容易获得目的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重要因素(王建勤,2009;Ellis,2005)。鉴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认同及其社会心理距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这一作用,本文将对外国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认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从学习者文化适应的角度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参考。
美国是来华留学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国,且近年来美国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增长迅速。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执行副会长佩姬(Page)2010年2月指出:“近年来美国赴中国留学的人数增长惊人。2009学年度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超过1.5万人,而在1995年,这一数字只有1396人,来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每年的递增率在20%~30%。奥巴马总统提出美国将在未来4年送10万名美国青年到中国留学”。以往的许多研究都发现,与亚洲一些国家学生因找工作等工具动机而学习汉语所不同,相当一部分的美国学生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而学习汉语(丁安琪,2010)。那么,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留学生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表现出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为我们的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有什么启示?本文将选择美国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文化认同、目的语交际观念上的特点,从而为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播、为不同群体的跨文化适应提供建议。
二、本文的研究
(一)研究设计
针对本文的研究问题,我们参照已有的有关第二语言文化认同和语言交际的研究成果(Norton,1995;Dörnyei,1998;Freed,2004),设计了文化认同和目的语交际观念两份问卷。前者的目的是考察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认同程度,包含10个题目,如“中国文化,例如历史、传统、风俗,是世界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很友好、让人感到愉快”等;后者的目的是了解美国学生在与中国人交际时的交际动机、交际体验,也包含10个题目,如“来中国后,给了我一个美国没有的汉语学习和使用环境,我应该多跟当地人交流”,“跟中国人交流时,如果他们听不懂我的汉语,会让我觉得很尴尬”。为了避免被试的答卷策略,两份问卷均使用6点量表的方式请被试进行评定。对采用反向陈述的题目,在计算结果时进行反向计分。在实测之前,我们请与被试同质的部分来华美国学生进行了预测和访谈,并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理解问卷,问卷全部内容均翻译成英语,并请英语母语者校读,保证语义表达正确、无歧义。调查采用纸质问卷方式发放并现场回收,为保证被试自由、真实地填写,所有问卷均为匿名。完成全部问卷大约需要15分钟。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均为暑期来华学习汉语的美国大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51人。在项目开始时我们用新HSK试题对被试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被试分为初级和中高级,其中初级水平学生43人,中高级水平学生35人。
(二)数据结果与分析
下表1是不同性别、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在文化认同、目的语社团交际观念上的平均得分。
表1 不同水平和性别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交际观念得分(6点量表中的平均数)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在文化认同方面,性别和汉语水平在整体上对文化认同的得分没有显著影响,但在文化认同的不同维度上,不同性别和汉语水平的学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4.99)显著高于对中国人的认同(4.79),这种差异在中高级水平学生、在男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初级水平学生对中国人的认同程度(5.01)显著高于中高级水平学生(4.54),前者对中国人的好感程度更高,更倾向于认为“中国人很友好、让人感到愉快”;由于女生、初级水平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程度更高,因此他们更愿意在课外去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更愿意花时间与中国人交往。
(2)在目的语交际观念方面,美国学生对在目的语环境中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动机较高(平均得分5.07),其中初级水平学生的得分最高(平均分5.22),他们普遍认可“来到中国给了我一个美国没有的汉语学习和使用环境”等观点,认为应当花更多的时间与当地人交流;由于意识到了汉语环境的交际优势,他们普遍认可“与中国人交流比自己看书对学习汉语更有效”的观点。但是在交际体验、与汉语母语者交流的感觉这一维度上,被试的评分(4.06,居6点量表的68%)普遍低于其他维度。虽然开朗、外向、喜欢交流是很多人对美国学生的印象,但是他们对“即使自己的汉语不好,也要多跟中国人交流”、“与母语者交流时,即使自己的汉语有错,也不必觉得尴尬”这样的观点认同度并不高。这一方面说明美国学生愿意与中国人交流,但同时,担心出错,害怕因交际不畅引起尴尬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与中国人交流时所顾虑的因素。
(3)为了考察影响学习者交际意愿的因素,我们以学习者的交际意愿得分为因变量,以问卷中各维度的分值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法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认同、交际体验和感觉、学习汉语的内部动机三个因素进入方程,r²=.476,回归方程显著(F(3,141)=13.698,p<.01),这意味着上述三个因素对学生是否愿意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是否愿意与中国人交流起着关键作用。为何这三个变量成为决定美国学生目的语交际意愿的直接因素?如果我们对三个因素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深层分析可以发现: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都体现了学生用汉语与中国人交际时的社会心理距离,这也进一步证实了Schumann在文化适应模型中所提出的社会心理距离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观点。交际的对象是人,对中国人的认同度高意味着学习者感觉中国人很友好、愿意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交际体验和感觉认同意味着他们认为与中国人交流时感觉轻松愉快;内部动机体现的是学生学习汉语是出于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兴趣。中国人认同、交际体验认同、内部动机直接决定学生的交际意愿,说明只有当他们从内心对中国社会与文化感兴趣,并且在社会心理角度感觉他们的交际对象—中国人易交流,认为与中国人的交流友好、顺畅时,才会真正地愿意去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愿意与中国人及其社团交流。
三、对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启示
以上我们对美国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在中华文化认同、目的语社团交际观念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文化教学、来华学生及赴海外教师的跨文化适应、中华文化传播等方面应该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和解决文化冲突?我们的分析发现学生对中国人的认同程度、他们与中国人交流时的感觉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交际意愿,但他们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这一方面固然与部分中国人与外国人交往时的方式或态度不妥有关,但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学生对中国人交往方式的不理解、不适应。例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出于关心或好奇而询问的“你多大了?”“你家有几口人?”等,有时就会被外国人误解为对个人隐私的窥探,这样的误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外国学生与中国人的交流意愿。面对这种文化冲突,我们是应该改变自己的交流方式,避开可能的敏感问题,适应对方的交际方式?还是应该保留真实的、本色的文化,让对方来体验、适应我们的文化?这其实也是许多赴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尤其是年轻的、经验尚少的志愿者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对这一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能很难形成一个明确的、标准的答案,只能是“视情况而定”。但是无论是在国内教授来华留学生的教师,还是赴海外任教的教师;无论是自身在海外的跨文化适应,还是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形成多元文化的意识,愿意去理解、尊重、包容、对比不同的文化和文化群体,这是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也是赴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能够正确看待不同文化、采用恰当方式解决文化冲突的基本条件。
(2)如何保证学生对汉语和中华文化兴趣的持续性?如何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前面的研究发现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在文化认同和交际观念的多个维度上都低于初学者,这提示我们思考:在激发了初学者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之后,如何保持他们兴趣的长久性?如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寻找新的语言和文化兴趣点?文化具有不同层次,在文化传播中较多使用的一种分类方式是将文化分为文化产品、文化习俗、文化观念三个维度。例如中秋节所吃的月饼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产品,合家团聚、赏月是中秋节的民俗,而家人团圆、丰收喜庆则是形成这一节日的文化观念。在目前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一般都有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考察、体验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是文化的习俗或产品层面,而对于成年学习者来说,文化观念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分析意识与能力。例如,在保证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可以设计与中国人的访谈、交流,了解当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让学生走入中国社会、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记录他们最为感动/有印象/有趣/吃惊的人、事、物,并在全班讲解、讨论。这种讨论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各种现象之后的文化内涵、以客观的态度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进而促进其文化理解、文化包容的意识及跨文化适应能力将会是非常有益的。同样,在我们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中华传统才艺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尤其是在吸引汉语初学者、低龄学习者、社区学习者方面,剪纸、中国结、太极、书法、民族歌舞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使学习者因这些文化产品、文化习俗而开始关注汉语和中国文化之后,我们如何使他们了解影响、制约这些有形文化背后的深层文化传统和观念?如何使他们因对中国深层文化的兴趣而愿意更多地了解中国?这种有关文化观念的兴趣和理解对于帮助不同的文化群体形成多元文化意识、依据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去分析和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多元文化意识为支撑保持对不同文化的持续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我们在文章开始时所说,人们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和社团的兴趣是促进其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教师来说,如果能通过有效的教学与引导,使学生的汉语学习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在与目的语社团的广泛接触中多方位了解、分析中国文化,从参观、体验文化现象深入到思考、分析文化内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相互促进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安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
[3]Dörnyei, Z . Motivation in second l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117—135.
[4]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97—210.
[5]Ellis, R & Barkhuizeng, G. Analysing Learner Languag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280—292.
[6]Freed, B. & N, Segalowitz. Context of learning and second language fluency in French: Comparing regular classroom ,study abroad ,and intensive domestic immersion programs. SSLA, 2004, (26), 275—301.
[7]Norton, B. Social identity, investment, and Language learning, TESOL Quarterly, 1995, (29), 9—31.
[1] 新浪网刊登文汇报消息:《美国际教育协会:这是留学中国的最好年代》,2010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