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钟声,敲出史上最牛的“广告”

这个落魄的考生梦中之梦都不曾梦到,自己落榜后一夜失眠写下的二十八个汉字,竟然超越了一切考卷上的大块文章,成为了最美的唐诗之一,同时又歪打正着,成为了史上最猛的文案,既奠定了自己的诗人地位,又为江南的一座小城做了一则超级的形象“广告”,愣是把一个叫作“姑苏”的古城推销到了天涯海角,直到几百年后的下一个朝代,才有另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广告来和它叫板。

而更为激动人心的是,这首叫作《枫桥夜泊》的小诗一上线,就在大唐的诗坛上刷了屏,一夜之间就把生平不详、身影模糊的作者从大唐大咖云集的诗人队伍里凸显出来,并将他载入了史册。

从此以后,那二十八个有缘的汉字组合便持续地在许多黄口小儿的嘴中,和不少书画家的笔下流传。它们就像亲密无间的一家人,导游一般,带领人们结识了一个叫做姑苏的城市,领略了枫桥、寒山寺的美景。

更有意义的是,《枫桥夜泊》的二十八个汉字,还组合了江南大地上最美的一组风物——河、桥、寺、渔火,再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在充满深寒与孤愁的意象中,透过“江枫渔火”和“寺庙钟声”,又释放着暖暖的人文关怀,犹如飘荡在寒风中的乡村炊烟,提升了生活的温度,激活了人生的热度,传达了中国人极为看重的“哀而不伤”的人生况味,并以诗人的一己的愁绪,勾起了汉民族集体的乡愁与感怀,所以,即便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还在被刷屏。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书画家总是爱拿这首小诗作为书画题材,因为《枫桥夜泊》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被诗人抽象了的山水画,正好可以满足不同书画家对这个题材的理解和阐释。

因为,中国的山水本来就是文人用来营造意境的载体,本身就包含着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甚至草根百姓眼中,没有被写过画过的山水是蛮荒的山水,只有被写过画过的山水才是人文的山水。千百年来,这样的趣味和传统,已经成了人们,尤其是文人审美的重要标准。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趣味和传统铺垫,失眠的张继,才能在江枫渔火间写下一首满含国画意境的山水诗,使得他那没能在京城考卷上放出异彩的才华,辗转到了姑苏城外的运河上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