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科

日本五针松

【学名】Pinu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

【分布】日本。

【识别】松科分为4个亚科10属232种;其中,松属有119种,为松科最大的属。故本书重点介绍松属,其他亚科各介绍1种。松亚科(仅松属)和其他亚科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针叶成束,后者的叶(针叶或线形叶)均不成束。本种和松属其他种的主要区别是,针叶5针一束,叶鞘早落,针叶短于5.5cm,窄于1cm,种子具翅,并和翅等长。

【栽培】阳性。扦插、嫁接(以黑松为砧木)繁殖。

【特色】生长缓慢,可修剪成各种造型。

【应用】观姿型常绿乔木。可单植、对植、丛植,特别适合与假山相配,可修剪成各式高级桩景、盆景。

白皮松

【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分布】中国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

【识别】本种和松属其他种的主要区别是,针叶3针一束,叶鞘早落,一年生小枝近平滑,叶枕不明显隆起,球果长5~7cm。

【栽培】阳性。耐贫瘠、干冷,忌积水,高温、高湿下生长不良。播种或嫁接(以油松为砧木)繁殖。

【特色】幼树茎干光滑、灰绿色,树皮脱落后呈淡绿色;老树茎干淡灰褐色或灰白色,树皮脱落后呈粉白色,故称白皮松。白皮松茎干的色泽是松科中最独特的。

【应用】观茎型常绿大乔木。可单植、丛植,尤其适合配置于坡地(不积水、便于观赏茎干)。

马尾松

【学名】Pinus massoniana Lamb.

【分布】中国河南及以南地区。

【识别】本种和松属其他种类的主要区别是,针叶常2针一束,叶鞘宿存,针叶纤细,长12~20cm,雌球花2.5~7cm×2.5~5cm,淡紫红色。

【栽培】阳性。生长迅速。播种繁殖。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一旦发生,则难以防治。

【特色】雌球花淡紫红色。

【应用】观花型常绿大乔木。可群植,尤其适合造林。若用于造景,应确保树冠不高于视线。

黄山松

【学名】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分布】中国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山地。

【识别】本种与松属其他种类的主要区别是,针叶2针一束,长5~13cm,叶鞘宿存,针叶内树脂道中生,球果长~5cm。

【栽培】阳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瘠薄,但生长非常迟缓。深根性,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的平地或南坡生长良好。播种繁殖。

【特色】树姿优美,在黄山被赋予浓郁的文化色彩,被誉为“迎客松”、“送客松”。

【应用】观姿型常绿大乔木。可单植,尤其适合配置于土层深厚的坡地。可构筑剪影景观。

黑松

【学名】Pinus thunbergii Parl.

【分布】日本、韩国。

【识别】本种与松属其他种类的主要区别是,针叶2针一束,长6~12cm,粗、坚韧,叶鞘宿存,针叶内树脂道中生,球果长4~6cm。

【栽培】阳性。生长慢。抗海风,耐盐雾,抗病虫能力强。适合凉爽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播种繁殖。

【特色】树姿优美。

【应用】观姿型常绿大乔木。可单植、丛植,特别适合配置于海滩(种植在海边时植株的生长高度受限)。

蓝雾刺杉

【学名】Picea pungens Engelm.‘Misty Blue’

【分布】刺杉(原产美国落基山脉)的栽培品种。

【识别】本栽培品种和原种的叶均为四棱状,先端尖、呈刺状(种加词“pungens”意指刺状,故原种称为刺杉),但前者的叶粉蓝色,后者的叶蓝绿色。

【栽培】阳性。播种繁殖。

【特色】刺杉属部分树木的叶属于蓝色系,但多少带绿色而呈蓝绿色,或为灰蓝色,而本栽培品种为粉蓝色。

【应用】观叶型常绿大乔木。宜单植,并以绿色叶植物为背景。

油杉

【学名】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

【分布】华南、华东。

【识别】油杉的主要特征是,叶在侧枝上排成两列,线形,长1.2~3cm,上面无气孔线,种鳞最宽处位于中部以上,球果较大,6~18cm×5~6.5cm。

【栽培】阳性。播种繁殖。

【特色】圆锥形树冠,大枝开展。

【应用】观姿型常绿大乔木。可单植、丛植、群植。

雪松

【学名】Cedrus deodara(Roxb.)G. Don

【分布】中国西藏。

【识别】雪松属与其他属的主要区别:常绿,针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成簇,但不成束,常具三棱,或呈四棱状,球果次年成熟。本种与北非雪松C. atlantica Manetti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小枝常微下垂,叶三棱状,长2.5~5cm,球果较大,7~12cm×5~9cm;后者的小枝常不下垂,叶四棱状,长1.5~3.5cm,球果较小,7cm×4cm。

【栽培】阳性。播种、扦插繁殖。

【特色】塔形至圆锥形树冠。

【应用】观姿型常绿大乔木。可单植、丛植、列植、群植,特别适合配置于草坪,可扎、剪成不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