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营造特殊景观
1.10.1 景观植物的基本配置方式
1.孤植
孤植——表现树木个体美,分为单株孤植(单植)和数株紧密孤植(合植),后者往往形成一个看似一株的紧密单元。合植适合于体量不大,尤其茎干较细的树木,如单干型的棕榈植物。孤植要确保三个“突出”:位置突出——配置于艺术构图中心作为主景,或于自然式园路的转弯处、假山巨石或景墙边作为配景;体型突出——植株高大或茎干粗大、能迅速被游客的目光所捕捉;观赏效果突出——具显著观赏价值,能长时间吸引游客的目光或吸引游客摄影留念(图52)。在狭小的空间,如别墅,也可用灌木、灌木状棕榈植物、修剪成灌木状的乔木盆景作为孤植树。
图52 游客与孤植树(樟)的合影
2.对植
对植——将同一树种栽于构图轴线两侧(见图18),始终属于配景。对植分为:对称对植(体型大小一致,与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非对称对植(体型大小不一致,体型较大者距离轴线较近或数量较少,体型较小者距离轴线较远或数量较多)。
3.列植
列植——同一树种群体韵律美的最佳表现方式(见图12、图15)。茎竖直生长的树种都可以列植,尤以茎干显著膨大的棕榈科更佳。对于茎干通直、无任何膨大的种类,可配植修剪成球状的基及树、九里香、黄金榕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和内容,减少茎干纵向的生硬单调感。
4.丛植
丛植——2~10株同种或不同种乔木(或辅以少量灌木)的群体的整体美并兼顾个体美的表现方式。
两株丛植:同种丛植,但大小、姿态有别,两株的树冠部分重叠。
三株丛植:排成非等腰三角形;若为同种,则(最大株、最小株)+(中间大小的一株);若或2种,以同为常绿植物或同为落叶植物为宜,且最小的一株为另一种。
四株丛植:排成非等边四边形或非等腰三角形;若为同种,则(最大株、最小株、中间大小的一株)+中间大小的另一株;若为2种,则(同一种的3株中的2株、另一种)+(同一种的3株中的另1株)。
五株丛植:(3+2)或(4+1),若为2种,每一组均由2种构成。
六株以上丛植:为以上之组合。
5.群植
群植——20~30株同种或不同种乔木(或辅以少量灌木)的群体的整体美的表现方式(见本书P234),每一株都应能看到,但对单株的观赏效果要求不高。群植分为单纯群植和混交群植。
6.植林(树林)
植林分为密林和疏林。密林,郁闭度0.7~1.0,分为单纯密林(同一树种)和混交密林(乔灌草三层构成),让游客感受、融入大自然。疏林,郁闭度0.4~0.6,景区应用最广——提供游客休憩、观赏、游戏、摄影、野餐等。棕榈科植物非常适合构造疏林,棕榈科植物含水量高(防火),特别适用于野餐区。
7.植篱
植篱——乔灌木密植成围篱。具有组织空间(如导引游览路线或植物迷宫)、防尘降噪、充当背景或隔景的功能。植篱可分为:整形植篱(多选用生长缓慢的乔灌木修剪成各种造型,见本书P54)和自然植篱(一般不加以修剪,如灌木状棕榈植物,见图17);矮篱(围篱高度低于视线,见本书P178)和树篱(围篱高度高于视线);绿篱(常修剪成各种造型)、彩篱(利用色叶植物植篱,见本书P87)、花篱(观花,不宜修剪,见本书P79)、果篱(观果,不宜修剪,见本书P79)和刺篱(植株具刺,具有阻隔功能,见本书P62)。
8.花坛
花坛分为独立花坛(包括观花为主的花丛式花坛和观叶为主的图案式花坛)、花坛群(两个以上花坛组成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图53)、花坛组群(由花坛群组成)、带状花坛(花坛长宽比例超过4∶1)、连续性花坛群(多个独立花坛或带状花坛排成一行组成有节奏的不可分的构图整体)、连续性花坛组群(由多个花坛群排成一行或数行,或由几行连续性花坛群排列组成)。
图53 由4个花坛组图的花坛群
9.花台
花台——植床内有高低错落的观赏植物,植床高50~80cm,便于游客平视。矩形花台(图54)既可以防止过往车辆和行人对绿化植物的损坏,也有利于居民的平视——观姿、观花(详见下文)。
图54 矩形花台的配置
10.花镜
花镜——树木与草本自然式混植的带状花坛,可分为:单面式花镜(形成一个面向道路的近低远高的观赏轮廓)、双面式花镜(形成中间高两边地的观赏轮廓)。
11.草坪
草坪分为自然式草坪和规则式草坪。草坪特别适合配置棕榈植物,后者为常绿植物,每年的落叶甚少且易清除,不易破坏草坪的整洁、优美,而草坪则能映衬出羽状叶棕榈植物的婀娜多姿,反衬出掌状叶棕榈植物的刚健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