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

从37层高的传化大厦往外看,一眼便能看到宽阔的钱塘江。步行10分钟,就可以抵达江边,隔江望去是新月一般的杭州大剧院和像太阳一样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国际会议中心。这幅“日月同辉”的画面,寓意着杭州的过去和未来。

北宋时期,诗人柳永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来描写古钱塘杭州城的繁华,并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来形容钱塘江潮的汹涌浩大。然而,数百年前的江边并无任何繁华迹象,只有大片滩涂。作为浙江百姓的母亲河,钱塘江孕育了无数生命,可它也摧毁了生命。尤其在台风降临的时候,潮位升高,潮速加快,会形成极具破坏力的风暴潮,给周边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狂放不羁的钱塘江潮年年不断,吞天沃日的潮水冲垮房屋和田舍。由于涌上来的是咸水,土壤被浸泡后,需要四五年时间的休整才能继续耕种。因此,当地流传着“火烧一半,坍江全完”的谚语。

尽管钱塘江两岸的百姓曾因坍江流离失所,但他们对这片土地从未丧失希望。人们一次次重建家园,丝毫不为灾难带来的破坏灰心丧气。他们越挫越勇,不断开拓,又自发地进行围垦,周而复始地与钱塘潮顽强斗争,形成了顽强不屈的拓荒精神。

徐冠巨的家乡杭州萧山是地处钱塘江下游的冲积平原。萧山北部的土地主要以钱塘江潮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土质贫瘠。突如其来的潮水肆虐,使人们时常处于警惕状态,在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中,萧山人秉持开拓进取的信念,不断想办法突破限制,战胜自然的束缚。尔后,这种开拓进取精神便演化为创业精神,推动一代代创业者在锐意革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多年前,徐家祖上从绍兴迁移到萧山,他们成了沙地的一分子,也继承了钱江百姓开拓进取的品质。徐冠巨的父母在宁围镇宁新村安家,白天垦荒耕种,晚上去江边打捞“浪头草”用作烧柴,夫妻二人同心,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徐冠巨自小成长在这片土地上,养成了鲜明的沙地精神——进取、勇于担当、自信、务实与自强,而这正是创业的重要品质。

向沙地讨生活

1965年秋天,政府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萧山围垦”行动,此次行动一直持续到1966年春天。在政府号召下,当地百姓不惧艰苦、踊跃参与。时节选在冬季(以初冬为主),这个时期雨水少、潮汛小、潮位低,而且劳动力比较容易调动。不过,冬日严寒刺骨,对筑堤者是极大的考验。

围垦需要大量的石料,而开采矿石又极其危险。山间爆破最容易出人命,许多宕工在采石的时候死于爆破。运石时每个山宕都有船队,船队工人负责将开采的石料运送到垦区。他们不仅在船上饱受日晒雨淋之苦,到了垦区还要帮忙搬运沉重的石料。垦区内需要大量壮劳力来推羊角车,把石料运送至各个工地。工程浩大而艰辛,但萧山百姓毅然加入,在山宕、船队和垦区间劳作,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冬季的萧山,气温极低,早晚尤甚,地面上常常会结出一层薄冰。工人们凌晨起床,赤脚穿着草鞋,踏着薄冰从住处走到工地,一路踩去,咔嚓作响。到了工地,大家立刻埋头苦干,挑起装着湿泥的土簸箕,一步一步踏向前。湿泥很重,每个人都被压得矮了一截,但没人喊累,因为他们知道,未来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那时,徐传化30岁,在垦区承担推送羊角车的工作,每天运送3~4吨的石料行走于各个工地。如果说围垦是沙地文明的一抹缩影,那么徐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徐冠巨眼里,父亲这一辈是最操劳、最辛苦的。萧山今日的繁荣富庶,离不开父辈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在萧山人民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沙地人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极大的集体凝聚力,一鼓作气创造了“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萧山围垦是一场浩大而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扩大了萧山的土地面积,更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之后,这一精神在演化中派生出了“四千精神”“四抢精神”“四敢精神”。 四千精神: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四抢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水船、抢进快车道;四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其核心是敢想、敢做、敢拼、敢喝“头口水”。这也是像徐冠巨这样的萧山人在改革开放中能不断创造第一,跑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基因。

生命需要奋斗

20世纪70年代以前,萧山人住的是草舍,生活困苦。但他们非常勤劳,一直努力改变命运。钱塘江涨潮时,翻滚的浪潮向岸边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活蹦乱跳的鱼儿。每当这时,人们便赤着双脚、扛着渔网捕捞这些“潮头鱼”,“弄潮儿”的说法也由此得名。为了让日子好过一些,这些“弄潮儿”做起了小买卖,并由此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虽然现在“抢潮头鱼”的习俗不复存在,但萧山人骨子里的“弄潮儿”精神流传了下来。

20世纪80年代,萧山人终于拆掉草舍,建起了瓦房。这是他们的第一代瓦房,只有一层,造价不高。由于是家家户户省吃俭用换来的,第一代瓦房被戏称为“饿屋”(“瓦”字在沙地方言里读“é”)。徐家是较早住上瓦房的人家,在邻居看来,徐家颇为富足,但徐冠巨心里十分清楚,家里之所以条件较好,离不开父亲的辛苦打拼。从父亲身上,他学到了为生活奋斗的道理。

那时,徐传化除了在生产队里做事,就是把心思花在家里那块小小的自留地上。别的农户只在地里种一般的粮食作物,徐传化却种大头菜、荠菜、丝瓜这些可进行二次加工、会产生更多效益的经济作物。自留地里的每一样蔬菜,徐传化都细细琢磨过它们的增值方式,并将它们加工制作成丝瓜络、腌菜等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他像一个精算师,仔细盘算着家里的每一笔经济账。除此之外,徐传化还去杭州拉板车以贴补家用。生活总会奖赏那些努力的人,每年生产队“分红”,别家大多是“倒挂户”,徐家却能分到几十到一百多元的现金,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收入。

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使徐传化具备了快速适应的能力。很多时候,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他却能够很快办成。同时,他还养成了积极乐观的性格,总有充沛的精力去解决问题、改善现状、改变命运,这些其实就是典型的创业者个性。创业者通常有一种强烈的控制观,他们坚信只要自己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改变工作场所、市场和行业环境。 库拉特科,莫里斯,科温.公司创新与创业(原书第3版)[M].李波,曹亮,邓汉慧,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43.无疑,徐传化就是靠这样的意志与信念,才做到了奋力开拓。

自留地的经营是徐传化为了增加收入所开展的“副业”,他的主业依然是为生产队做事。为了赚取更多的工分,他主动承担了很多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也因此在生产队里很受欢迎。由于为人诚实可靠,善于合作相处,从不与人争利,他渐渐积累起广泛的人脉。农户、供销社的职工等,都成了他的朋友。这些朋友看重徐传化的品格,给他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在他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

当时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私人经营活动是不被政策允许的。但为了让家人生活过得好一点,徐传化还是悄悄地搞“副业”,即便因此被公社要求写检讨,他也没有停止。这并不是故意反抗,而只是单纯地为了生存,为了让家人少饿肚子。

之后,他进入生产队的磷肥厂工作,负责为厂里拓展业务。这项工作十分考验人际交往能力,徐传化凭着过去积累的人脉,加上吃苦敬业的品质,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骨干,还获得了“办厂能人”的称号。

极强的自我恢复与调整能力,让他在经历挫折之后仍然表现出沙地人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依旧敬业和勤勉,其工作能力甚至超出了过往的水平。

在逆境中一蹶不振的人比比皆是,只有那些扛得住风雨的人才能彰显出“破茧成蝶”的蜕变。凭借着超出常人的勤奋、善于经营的头脑,徐传化给家人创造了较好的生活条件。从徐家盖起第一个瓦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期间是徐冠巨性格成长的关键时期。父亲徐传化教会了他要为生活而奋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研究表明,家庭榜样和创业者品质的形成存在着较大关联。对于徐冠巨而言,父亲徐传化无疑就是这样的榜样式人物。“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Timmons)指出,创业带头人要具备的关键品质包括:学和教都更快、更好;能坦然面对逆境,并能很快从中恢复;正直、可靠、诚实;建立创业文化和组织。在创业之前,前三项特质在徐传化身上都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不仅有诚实可靠的品质、快速学习的能力,而且能够突破逆境,改变自己最终的命运。对于徐冠巨来说,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他,在日后的生活和创业中,他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创造美好、战胜挫折,与父亲的影响密不可分。

[1] 四千精神: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四抢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水船、抢进快车道;四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

[2] 库拉特科,莫里斯,科温.公司创新与创业(原书第3版)[M].李波,曹亮,邓汉慧,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