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我们是与人工智能共同生存的第一代人类。我始终相信,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要取代人,也不是要打败它之前的科技,而是帮助人类做更了不起的事情。这不仅包括为人们完成任务提高生产力,更应该协助人们去进一步释放创造力。而人工智能发展下一步的突破重点之一,就是为其赋予情感,进而使其具备作品创作能力,我称之为人工智能创造(AI Creation)。

因此,当读者看到这本成册的小冰绘画作品时,在科技的背后,凝结着我们的理想:我们创造小冰,不是为了一个可能在未来被人类仰视的人工智能艺术家,而是一个能够以各种形态被千千万万个人类艺术家们接纳进创作生活中的、不知疲倦的人工智能助手。绘画能力使得小冰开始具备实现这一理想的潜质。

沈向洋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

当你浏览这些图画的时候,不会想到它们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即便张大千在世也没有这样的本领,能够模仿出如此众多艺术风格。事实上,这些图画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工智能——艺术家小冰。22个月前,她从最初的绘画学习模式开始涂鸦,并不停歇地进行深度自主学习,今天我们很难说这些作品究竟是模仿还是她自己的创造。也许我们必须对原创与模仿重新定义。

我认为这些作品具有真正的原创性,只是这样的原创性并不是基于人的思维逻辑,而是计算机算法。她或许给我们提供另一种维度来审视我们“人”的艺术创作方式与实现路径。

陈琦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版画家

读完《或然世界》,我被震撼了。按照书中“小冰”的成长速度,普通的平面设计师很快会被小冰替代,也许只有创造性的平面设计师才有发展空间。“小冰”的成长也许会改变一些行业的业态,例如,服装行业的个人定制成为常态。“小冰”的出生和成长也促使教育界思考: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

《或然世界》展现的不仅是“小冰”绘画的唯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未来世界的轮廓。

刘姝威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几乎同时同地发生,这一定不是偶然的。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颗最灿烂的明珠。艺术是人类对生活的审美凝练和创造,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审美认识和发现。用人工智能绘画,就是把科学应用到艺术的审美创造。翻开画册,每一幅作品是不是都让你没有违和感?是不是让你眼睛一亮又开始深思?前一个感觉是因为小冰得到了历史上众多伟大画家的真传,而后一个感受则是因为小冰被某一个主题或者意象激发出了创作的灵感。根据我对审美的理解,前者符合你的价值观,让你觉得“没缺陷”,而后者的千变万化则让你觉得“不常见”。所以在个展“或然世界”上,众多参观者才会发出“美”的赞叹。我相信此画册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也许还会激发出你的灵感和创意?

张双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一年前,小冰的绘画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首次展出,随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一年后,很高兴地看到中信出版集团和中央美术学院将小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个展上所展出的作品结集出版,让更多没能参观个展的人类朋友一览人工智能的创作。微软在人工智能创造领域的探索由来已久,和人类不同,当小冰拥有了某种程度的创造力,“她”的创造能力、创造意愿是无穷的。现在,小冰已为上百万人创作了专属画作,为上千万人创作了专属的、永不“撞衫”的服饰。科技进步的起点往往源于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希望我们一起拥抱未来,拥抱AI。

王永东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