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导引
  • 陈伟
  • 2564字
  • 2021-01-28 10:42:50

三、怎样讲、怎样学

一门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科学确定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在课程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求创新、求发展、求实效。

(一)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理念

第一,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大学导引”课程教学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最终要实现“为人”的目标。“大学导引”课程教学必须在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生动性上下功夫,彰显课程之美,开展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大一新生迈好大学第一步。

第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生智慧启迪并重。“大学导引”课程应重视知识传授,如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和安全保护知识的传授;“大学导引”课程也应重视能力培养,如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大学导引”课程还应重视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如为人处世的“中庸智慧”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由内及外、由外而内,这样既有利于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给学生以人生智慧的启迪。

第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大学导引”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理念应更加充分地体现“导”“引”的特点,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其活动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特点和学习心理,有效地进行引导、指导、辅导和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功心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选择恰当的课程教学方法

基于“大学导引”课程的性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力求形式活泼、生动有趣、寓学于乐,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法。“大学导引”课程应彰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一,教师的讲授仅限于提纲挈领,为学生呈现基本的教学内容结构,揭示内在的知识脉络,使学生形成对教学知识体系的俯视感,避免学生产生进入知识迷宫般的迷失感。同时注意运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语调变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要通过10分钟专题演讲、分组研讨交流、课堂辩论等方式,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第二,案例教学法。生动形象的案例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

第三,研讨教学法。“大学导引”课程教学内容十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蕴含着大量适合研讨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开展研讨式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研讨主题,并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或者安排学生进行10分钟专题报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第四,主题情境教学法。为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主题情景教学法”,即围绕某一授课主题,结合有关情境导入新课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在讲课伊始明确讲授主题,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第五,问题导向教学法。即围绕教学内容,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为主轴架构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领教学过程的展开,凸显教师主导角色和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持续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凸显其主体地位。

第六,影视教学法。视频教学片是辅助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采取影视教学法需要注意影视资料与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有些视频资料有助于学生预先领会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提供给学生观看;有些视频资料短小精悍,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紧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有些视频资料在听课结束后观看有助于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并撰写观看感受。影视教学法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其洞察社会现象的敏锐性,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采用有效的课程教学手段

第一,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容易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集文字、案例、图表、图片、习题、音频、视频于一体,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当然,教师还必须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关系。

第二,建立师生交流网络平台。大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之内、讲台之上,师生交流不应局限于课堂45分钟。授课教师应建立畅通便捷的课后师生交流平台,如建立课程教学QQ群或微信群,及时把时事案例、课程学习信息、书籍资料信息等推送给学生,学生也可以与授课教师即时进行在线交流。

(四)推进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创新

“大学导引”课程考核要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特别应凸显过程性考核。

1.过程性考核

(1)出勤考核占10%。

(2)预习考核占10%。根据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考核。

(3)课堂考核占40%。根据分组研讨交流、主题辩论情况进行考核。

(4)课后考核占10%。根据课后小型专题报告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结课考核

结课考核占30%。考核内容为安排学生撰写一份“大学生涯规划和学习生活行动计划书”,意在使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明确设定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科学制定学习与生活规划,谋划好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为走好大学人生路奠基。

以上是关于“大学导引”课程之“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的说明。

本教材是教学经验积累的成果,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多位教师参与了编写工作:高健参与了第一讲、第二讲的编写工作,李梦妍参与了第三讲、第四讲的编写工作,孙晓鹏参与了第五讲、第八讲的编写工作,徐世慧参与了第六讲、第七讲的编写工作,刘东玲参与了第九讲、第十讲的编写工作。宋广元、潘丹、郑苍松、张庆华、米彦参与了教材的构思、论证、统稿、校对等工作。京师(德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宋国华先生、景津压滤机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部长方振烽先生担任了本教材的编写顾问。

在此,笔者还必须坦陈,本教材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书籍、课件与网络资源,吸取了很多专家和同仁的宝贵经验,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有一些参考内容无法确认原文出处,参考文献可能也有遗漏,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歉意。此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