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行星的形成

定 义行星是从年轻太阳周围的原行星云中生长出来的。

发现历史现代行星形成理论是由维克托·萨夫罗诺夫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工作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关键突破2005年首次提出“尼斯模型”(Nice Model),该模型解释了巨行星形成速率及其化学组成。

重要意义:了解行星起源是对我们太阳系历史进行建模的第一步。


当太阳在远古太阳星云的中心点燃时,一个盘状的物质云留在了它周围的轨道上,最终,盘中的物质合并形成了太阳系的行星和其他天体。如今,科学家们仍在探索与之相关的精确过程。

根据对原始太阳星云物质的最新测量数据的分析,在大约45.6亿年前,太阳开始形成,此后约10万年内,太阳开始通过核聚变发光。在这个阶段,太阳还是个不安分的少年恒星,随着继续从周围星云的内部区域吸取物质,它更容易发生猛烈的爆发,但是其亮度和温度持续增加。与此同时,行星也开始在这个星云内形成,天文学家们将这一形成过程称为“吸积”(accretion)。

分离太阳系

在引力向内的拉力和强烈的太阳风向外的压力的竞争下,剩余的星云达到了平衡状态,其形态为一个凸起的圆盘,从太阳延伸到大约200 AU(天文单位)的地方〔远远超出柯伊伯带(Kuiper Belt)的边界〕 。太阳的能量加热了靠近内部的原行星云,导致熔点低的挥发性物质(化学术语中的“冰”)升华成气体,然后被太阳风吹走,只留下相对稀疏的尘埃颗粒。在目前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存在着一条冰霜线(frost line,译注:又叫雪线),这里的星云温度足够低,使冰等物质能够存留下来。同样是在这个区域,太阳风也相当弱,无法吹走星云中的气态成分,因此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氢和氦。

根据最新的模型,4颗巨行星是在太阳系历史的第一个千万年内形成的,并且基本是依照顺序形成的。首先形成的是木星,这要归功于大量富含水分的物质正好堆积在冰霜线之外,这些水分是由落入冰霜线之内的冰冻天体蒸发而来的。这个区域内的旋涡使得气体和冰结合成一个质量约为10个地球质量的原行星,然后滚雪球般地迅速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物质,从而在短短几千年内成长为木星现在的水平——相当于318个地球质量那么大。土星在太阳系中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不过位置要稍微靠外一点,时间也要晚几百万年,此时积聚起来的形成土星的气体也要更少一些。

当然,这些气态巨行星的初始坍缩并没有结束它们的故事。它们的合并产生了巨大的热量,在高压的作用下,某些气体(尤其是氢气)会被液化。与此同时,行星本身进一步被压缩,被拉入新生行星的尘埃颗粒开始向下渗透到行星的中心,创造了内部“发电厂”,行星通过这些“发电厂”产生的能量比它从太阳接收到的还要多。同时,留在行星轨道周围的富含冰的物质也开始合并,形成了庞大的卫星家族。

“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稀疏散落的尘埃碎片之间的偶然碰撞导致它们粘在一起,最终形成小行星大小的岩石,其引力足以从周围吸收更多的物质。”

棘手的冰巨人

不幸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两个靠外的“巨人”,给这一整齐的太阳系形成模型出了一个难题。它们几乎完全由挥发性冰组成,只含有少量的氢和氦,这表明它们是在木星和土星形成之后的一段时间才形成的,此时增强的太阳风几乎扫清了来自原行星云中较轻的气体。以它们目前到太阳的距离,要想积累如此多的冰,需要一个长得不可思议的时间尺度,也许长达1亿年。因此,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冰巨人”形成的时候与太阳的距离比现在要近得多,它们那时与木星和土星位于同一区域,是由较大行星形成后存留下来的冰原料形成的。随后,发生了一次对太阳系造成灾难性影响的大事件,天王星和海王星才迁移到现在的轨道上。

与此同时,内太阳系的事件则进展缓慢。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这一区域中稀疏散落的尘埃碎片之间的偶然碰撞导致它们粘在一起,最终形成小行星大小的岩石,其引力足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更多的物质。在大约1 000万年的时间里,太阳系内部的大部分物质都集中在几十个被称为星子(planetesimals)的天体中,每个星子与我们月球的大小差不多。根据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由于形成它们的星云残余物的刹车效应(编注:高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下后的惯性运动),这些天体将或多或少按圆形轨道运动。在接下来的1亿年左右,与较远但质量更大的巨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扰乱了星子的轨道,将其中一些星子推到相互碰撞的路径上,另外一些被送到太阳里面毁灭掉了,而更多的星子则被抛进了寒冷的星际空间。碰撞和合并的星子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类地行星。

2009年,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先进巡天相机(Ad-vanced Camera)研究了著名的猎户座恒星形成区,揭示了其中前所未有的细节。这幅图像显示了该星云中42颗新生恒星周围的原行星盘(pro-toplanetary discs,又称为proplyds)的踪迹。

未解之谜

当然,这个模型并没有回答所有关于行星形成的未解之谜。最重要的是,它没有解释一项明显的事实:内行星最终的轨道是如此的整齐、如此的圆(低偏心率)。曾经有一段时间,这被认为是形成过程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是当代天文学家们发现,许多太阳系外行星有着非常奇怪的轨道,表明情况肯定不是以前认为的那样。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内太阳系中的圆轨道与行星形成后发生的迁移过程有关。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涉及行星的轨道特征的。除了轨道偏心率问题之外,吸积模型应该产生非常一致的特征——行星的公转轨道应该精确地位于从太阳赤道延伸出的平面内,它们的自转轴应该是垂直于该平面,而不是倾斜的,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几乎每颗行星的轨道和自转轴都偏离了理想状态,有的甚至偏离得非常明显。


这是一显示了火星复杂地形的假彩色图像,从图中可以看火星南北半球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行星迁移期间受到的破坏性影响,可能形成了今日火星北部平原的巨大冲击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