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徐大椿女科
【历史渊源】
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图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苏州吴江松陵镇人。大椿自幼习儒,旁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其精湛的医术完全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徐大椿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辞、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才型的中医大师。
图7-1 徐灵胎像
徐大椿曾两度奉诏赴京。首次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直言质朴而得乾隆帝嘉赏,原拟留职京师,坚辞放归隐居画眉泉;第二次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年已七十八岁,自知不豫,携子徐爔同行,到京后三日卒。死前自拟墓前(图7-2、图7-3、图7-4、图7-5)对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可谓平生写照。徐大椿初葬于吴县越来溪(今吴中区越溪镇)之牒字圩,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迁葬于吴江县大競下圩(今吴江区八坼镇凌益村)。
图7-2
图7-3
图7-4
图7-5
图7-2~图7-5 徐灵胎墓
图7-6
图7-6 《难经经释》
图7-7 《医学源流论》
图7-8 《医贯砭》
徐大椿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实际,把前人的经验加以整理提高,一生著述甚多。其中《难经经释》(图7-6)用《黄帝内经》和《难经》互相比勘,从而疏释《难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为徐氏从《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中采掇出上品六十三种,中品二十五种,下品十二种而成书。《医学源流论》(图7-7)两卷,上卷论文五十二篇,下卷论文四十七篇。主要是对当时医界现状和弊端,从医学方面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进行论说,明其渊源,正其异说。《医贯砭》(图7-8)为徐氏评议明代医家赵献可《医贯》而作,成书约在乾隆六年(1741年),上下两卷。《兰台轨范》共8卷,此书颇适用于临证参考。《伤寒类方》是对张机《伤寒论》的笺释和重编,书中徐大椿对张机医法具有独到见识,为研究仲景学说之佳作。徐大椿治学的态度严谨,一丝不苟,往往“十年磨一书”。《慎疾刍言》(图7-9)为其较晚些时著作,剖析了当时医界的流弊。《洄溪医案》(图7-10)一书为徐大椿临证医案,收载内科杂病、时病、妇人病、小儿病、外科病案百余则。抄本虽是王士雄编次加案,但系王士雄得之于吕慎庵,吕谓得之于徐大椿及其弟子金复村。后人辑刊徐大椿著作或伪托其名的著作也很多,已刊行的徐大椿医学丛书有《医略六书》六种,《徐灵胎医学全书》十六种,《徐氏医书》(图7-11)八种,《徐氏医书》十三种,《徐灵胎医书》三十二种(图7-12、图7-13、图7-14、图7-15)。集中论述妇产科临证方面的著作主要是《女科指要》《女科医案》及《种子要方》。其中《女科指要》虽较其他著作精简,但体现了徐大椿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上的高深造诣、独特经验及精辟之论,至今仍有很大的临床借鉴作用。
图7-9 《慎疾刍言》
图7-10 《洄溪医案》
图7-11 《徐氏医书》
图7-12
图7-13
图7-14
图7-15
图7-12~图7-15 《徐灵胎医书》三十二种
《清史稿》中记载: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翰林检讨釚孙。生有异禀,长身广颡,聪强过人。为诸生,勿屑,去而穷经,探研易理,好读黄老与《阴符》家言。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技击、句卒、嬴越之法,靡不通究,尤邃于医,世多传其异迹。然大椿自编医案,惟剖析虚实寒温,发明治疗之法,归于平实,于神异者仅载一二。其书世多有,不具录。乾隆二十四年,大学士蒋溥病,高宗命征海内名医,以荐召入都。大椿奏溥病不可治,上嘉其朴诚,命入太医院供奉,寻乞归。后二十年复诏征,年已七十九,遂卒于京师,赐金治丧。大椿学博而通,注神农本草经百种,以旧注但言其当然,不言其所以然,采掇常用之品,备列经文,推阐主治之义,于诸家中最有启发之功。注《难经》曰《经释》,辨其与《灵枢》《素问》说有异同。注《伤寒》曰《类方》,谓:“医家刊定《伤寒论》,如治《尚书》者之争《洪范》《武成》,注《大学》者之争古本、今本,终无定论。不知仲景本论,乃救误之书,当时随证立方,本无定序”。于是削除阴阳六经门目,但使方以类从,证随方定,使人可案证以求方,而不必循经以求证。一切葛藤,尽芟去之。所著《兰台轨范》,凡录病论,惟取《灵枢》《素问》《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隋代巢元方《病源》、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而止。录方亦多取诸书,宋以后方,则采其义可推寻、试多获效者,去取最为谨严。于疑似出入之间,辨别尤悉。其论医之书曰《医学源流论》,分目九十有三。谓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是必以望、闻、问三者参之。如病同人异之辨,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病有不愈不死,有虽愈必死,又有药误不即死。药性有古今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泥。针灸之法失传。诸说并可取。又《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多惊心动魄之语。《医贯砭》,专斥赵献可温补之弊。诸书并行世。大椿与叶桂同以医名吴中,而宗旨异。评桂医案,多所纠正。兼精疡科,而未著专书,谓世传《外科正宗》一书,轻用刀针及毒药,往往害人,详为批评,世并奉为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