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博采众家学不厌,言传身教育后生

江苏省中医院地处市中心新街口的西侧,当年是闹中取静,空气洁净,适宜于设立医疗机构的宝地。1954年10月建院于石婆婆庵,从一个门诊部开始,于1956年迁址、扩建成全省唯一的,全国最早筹建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1957年8月,徐景藩刚到该院工作时,仅设有100张病床,翌年增加到150张。以后不断继续发展,迄今已是科室齐全,设备先进,中医专科特色显著,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三等甲级中医院,省级示范中医院。
当时内科的上级医师,都是从沪宁各地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聘来的知名中医,如孟河马培之之曾孙马泽人,无锡的肾病专家邹云翔,吴门曹氏世代传人曹鸣高,丹阳名医张泽生、颜亦鲁等。他们有着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都是徐景藩继续学习的好老师。除了在日常工作中跟这些先生一起查房、讨论病例、听讲座外,还一一登门商借各位先生的门诊方笺存根,回来认真阅读、摘录,找出各家的学术经验特长。当时,医院的门诊处方是采用中医传统的方笺格式,16开本,每本300张纸,直式书写,有脉案、有药方。第一联用作配方,第二联交给病人,第三联是存根笺,由主诊医生自己留底保存。写完100例次,就留下一本内有100张存根的方笺,自己可以回顾、检阅、整理分类,也可供教学、科研、著述之用。徐景藩借阅的这些存根笺, 都是先生们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体现,是学习中医极其珍贵的活教材,揣摩这些病案是提高自己辨证用药水平的重要途径。
此外,徐景藩还不断向同事们学习。当年的同事,内科大部分住院医师都是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结业分配来的优秀学员,大家来自大江南北,各有师承,再经进修深造,虽年龄相近,但每人都各有很好的学术见解和经验,都是他在工作中学习的好榜样。徐景藩虚心向每一个人学习,学习他们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体会和经验,这些都让他受益匪浅。
两个月门诊工作后,他进入内科病房,同时还兼有每周两次下午的固定门诊,或偶有临时支援门诊的任务。他在病房管病床,从开始的20张增加至24张,最多的时候曾管过32张。上级医师查房时,对病机分析、主次缓急以及治法、用药等方面,重点地提出指导性意见。有些重症、疑难病例,口授处方。其他除中医汤剂以外的辅助治疗,尤其是理化检验、复查等处理,都须自己根据各种不同的病证去安排。必要时请院内外会诊,会诊大夫来到病房,必须陪同诊查,并记录、执行会诊的各种意见。在病房,值24小时班是分内工作。那时,住院医生少,又没有实习医生,更没有进修医生,基本上是一个人独立作战,每个月总要值班10~15天。由于管床较多,进出医院的病人数和写病历自然也多,值班时正好可利用深夜空隙时间弥补未做完的工作。即使不值班,他也常常在晚上加班完成病历的各项书写要求。值班的第二天,也常常要工作到中午才能下班。遇有抢救病人,就得连续几天在病房,根本谈不上值班补休。1958~1960年,内科一病区床位一度增至64张,住院医生只有徐景藩和汪履秋(江苏省名中医)两人,24小时轮流值班,每人一天。然而,实际上两个人日日夜夜都在病房里,值班室里每人一张床,每晚深夜一份夜餐,两人分着吃,真是以病房为家。工作虽忙,值班虽多,人很辛苦,却均无怨言,徐景藩觉得为自己热爱的中医事业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而且,这更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何乐不为呢?至今,他还常常对弟子们说:“实践出真知,多劳才有多能。”就是在这样紧张的临床工作中,他不断增长着自己的才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9年秋,江苏省中医院作为南京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临床科室均需建立相应的教研组,内科在曹鸣高主任主持和指导下,选定周仲瑛、姚九江、龚丽娟和徐景藩四人参加并筹建内科教研组。大家把一本32开《中医内科学》很薄的教材分为四段,每人一段,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备课、试讲、评议讨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从临床实际出发,广泛搜集参考资料,充实教材内容。除了教研组购置一些书籍外,还要到中医学院图书馆看书、借书,自己也相应地购买一部分必要的工具书。他仍然在以病房为家的情况下,妥善地安排好诊疗与备课的双重任务,总是不分昼夜,拼命工作,常常连节假日也不能休息。
课堂教学开始后,本科生班、干部班、西学中班,一共六个班,都是分班小教室上课。四段课程交叉、穿梭,每星期要跑三四趟,有时在一天内上、下午都有课。从教数十年,徐景藩总是精心备课,一丝不苟,不断补充新内容,反复研究教学方法。讲授时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具体生动,并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将自己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一次,由于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他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发作了。他觉得实在支撑不住,不得已请别人代课,但到上课前一小时,他觉得症状已有改善,又毅然走上了讲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忘却病痛,坚持把课上完。他所讲授的课程,成为同学们最喜爱听的课程,他也是同学们最喜爱的老师。
老师白天授课,晚上还要轮流到教室参加夜自修答疑、辅导。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还要带学生临床实习,这是“一贯制”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既讲课,又答疑,谁讲什么课,谁就负责这些病种的见习、实习带教。这种“一贯制”的方法,虽然老师辛苦一些,但教学效果却很好。徐景藩原是乡镇医生,现在能登上中医高等学府的讲台,看到学员们认真学习,认真实习,一天天在进步,那种自豪感、责任感和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临床带教时,他对学生书写的病历、撰写的论文,无不一字一句地修改,哪怕是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予以一一纠正。即使到了晚年,视力下降,为了及时修改学生的论文,常常戴着眼镜连夜批阅,从不拖沓。
学院里的教师,有寒、暑假,临床教师一到严寒、酷暑,却格外忙碌。因为在寒暑假期间,重病人多,需抢救的多,非但没有休息,相反地还要多加班、多值班。而他认为这都是医生的天职,属分内之事。
通过医疗、教学的实践,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如疑难病、重病,或常见病、一般的病证,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和防止复发等问题,在临证时必须对每个病例、同类病证,认真思考,联系理论,加以分析,详加辨证,确立治法,常法变法,结合处理,内服外治,相互配用。凡是有效或无效的病例,有点滴经验、体会或教训之处,他都及时用专门的笔记本加以记录。如此反复,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不断提高,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引证的依据逐渐充实。
1988年他亲自主持了以培养主治中医师为主要目标的“江苏省中医内科提高班”,一年半的时间,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采用课堂讲学,门诊、病房实习,备课试讲,集体评议,再讲课等办法,学员们收获很大,该班的毕业生后来都成了江苏的中医骨干。
徐景藩也是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他治学严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立座右铭四条,即:“读书从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诊病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慎,择药熟知性能;改进给药方法,针对病情,达于病所,庶能提高治效;积累临床资料,撰文求实,常年不懈,集腋始能成裘。”学生久随其侧,不仅学到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更可贵的是学到了做人做学问的方法、态度,一生受用。例如,在指导一位研究生撰写论文时,他亲自查看一百多封随访信函,核实疗效。他常常说医生应千方百计提高临床疗效,而疗效的判断,首先应听取病人的真实反应,即使当时取效,也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随访,才能最终认定治疗的结果,并从中取得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障科研质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因材施教,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均得到长足的进步,在各自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中有的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被选作江苏省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的对象。此外,数十年来,他先后指导、培养国内外各类进修医生不计其数,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作为全国遴选的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0年10月,徐景藩作为江苏省老中医代表,赴京参加了国家二部一局主办的拜师大会,他亲自选定学术继承人。在以后的10余年时间里,他临证施教,精心传授,指导的三批六名学术继承人中,刘沈林获高徒奖,陆为民获优秀学术继承人奖,为培养中医高水平学术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倾其平素所学、所知,使弟子们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教学科研各方面均得到了质的提高,并为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献计献策。
徐景藩给学生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有做人的准则。数十年来他廉洁行医,拒收财物,拒吃喝的事例,不胜枚举,为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了榜样,正如他常说的“要做好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我们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医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