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模式2.0图鉴:全球100家新创企业的成功之道
- (日)近藤哲朗
- 2903字
- 2021-12-07 17:00:53
“未被记入资产负债表的价值”才更重要
■ 为何要追求社会性和创造性
企业为了生存,“经济合理性”(Business)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未来却不会仅仅追求经济的合理性。
只要企业有在开展各类业务活动,必然会考虑如何提升企业价值并为社会带来各种积极的影响,“Balance sheet (B/S)”就是这样一种用来评估这些企业价值的工具。作为财务报表组成中的一部分,这种表常用于财务领域。所谓Balance sheet,即“资产负债表”,它能显示企业在一定时间里的财务状况。这么写也许会觉得难懂,其实原理很简单。
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列出了“负债”和“净资产”两项,这是用来表示“资产的来源”。例如,从银行借到的500万日元和自己的500万日元存款一起用于投资成立公司,就是通过这两种手段来筹集到了合计1000万日元的资金。若要在将来扩大公司的规模,还可以增加“自己出资的金额”和“股东们出资的金额”。如果上市的话,还能筹集到更多人所提供的资金。
另一方面,在图示左侧列出了“资产”,以上述的例子来讲就是代表“1000万日元是如何被使用的”。从商品的生产到商铺的经营等,这一项记录着因商业需要而花费在各种用途的资产类别,而且,还能选择以现金的形式进行保值。
因此,我们可将企业活动的商业基础总结为一点,“将所筹集到的资金转换成资产”,以此来为客户实现价值。通过价值的供应才能带来营业收入,获得盈利并得以持续开展业务。
■ 未被记入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创造性”(Creative)。那些将资本转变为资产的商业,应该如何发挥创造性呢?
答案就在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品牌、信誉、人才、创意、行业经验等通常不会被记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也被称为“商誉”。这种无形的资产,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在一本介绍企业价值的《企业价值评估》教科书中就曾提到“企业价值的本质就是创造无形资产‘商誉’的能力”。
资产,通常是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得到,但无形资产却不一定能用钱交换,因为它是通过不断的创意付出,才能收获的潜在品牌价值、优秀的人才体制、不断积累的行业经验。唯有产出这样的无形资产,才能期待创造性(作为重视无形资产的代表性事件,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7年10月发布了《伊藤报告2.0》,在这份报告中阐述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 将无法量化的价值变成资产
最后是“社会性”(Social)。追求社会性,是指去探寻那些尚未在财务报表中显现出来的潜在风险因素,从而将在非财务类因素的领域里转变为一种有效的(无形)资产。
非财务类信息,是指无法用财务数字表示的信息。比如风险信息、对可持续问题的执行成果、员工信息等,其中有一部分会被记入CSR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有价证券报告中。之所以非财务领域到现在才被关注起来,是由于企业的经营从现在开始需要思考中长期的目标。
在具体实例中,联合国就曾于2015年采纳了SDGs目标,用以督促企业的行动方针。SDGs是“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简称,围绕贫困、饥饿等问题明确了17项工作发展目标。
其本质是为了解决SDGs中所确定的世界问题,将合作范围从各个国家的公共行政中心,扩大到各国的民间企业,使其升级成为需要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不容忽视。
■ 为社会做出贡献才可能筹集到资金
此外,大家是否听说过“ESG投资” ?E是Environment (环境)、S是Social (社会)、G是Governance (企业治理)的简称,具体指投资者们针对纳入了这三项考量的企业进行投资的策略。
“ESG投资”大致可概括为“企业应对环境和社会负起充分的责任,因而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可以规避敏感问题(如做假账)的体制(即企业治理)”。
我会在此提出复杂的ESG投资,是因为它在企业经营方面最能体现社会性的价值。GPIF (日本养老金管理运营独立行政法人)被视为世界最大的公共部门机构投资者,其负责运营管理日本100兆亿日元规模的养老金,在2017年也开始涉入ESG投资,可见ESG在日本已经相当受关注。连“投资者都关注ESG”,那些希望从投资者获得资金的企业就不能再漠不关心了。因为再不关注ESG,很有可能会失去被投资的机会。
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像GPIF这样的机构投资者为何也选择ESG投资。毕竟简单来说,ESG投资就是“投一些良心企业”,虽然它具有社会性,但在经济合理性方面难免会差强人意。
然而这种想法并不正确。要运营100兆亿日元规模的投资,如果仅靠每家公司的股票涨幅去判断,肯定是微不足道的,倒不如理解为它是对日本的整体经济进行投资(虽不仅仅是日本)。这样一来,为了确保收益率,就需要在投资决策中排除那些会影响整个日本经济的风险因素。即环境问题(E)、社会问题(S)以及与其相对的企业治理问题(G),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投资,才有可能确保长期的收益率,换言之,眼下已经无法忽视环境与社会的问题。由此,我们也能窥见到社会性值得被重视的背后原因。
SDGs和ESG在世界范围内的发起,也是一种外力促进因素,让企业需要考虑中长期的策略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对企业而言,社会性只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将上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可以浓缩成以下三点:
①经济合理性是从资本到资产的转换;
②创造性是从资产到无形资产的转换;
③社会性是从非财务类因素到无形资产的转换。
提升企业价值,需要平衡这三点要素。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仅靠“做好事”不一定能保障事业的成功。在我身边有很多从事NPO或社会创业者的朋友,所以到现在也目睹过数不清的真实案例,它们都曾“为了对深刻的社会问题做出贡献”而创业,却最终因收支问题而无法继续。因此,不能只重视社会性,或者仅考虑创造性的效果,“SBC都要满足”才是关键。
■ 一个贴近SBC经营思路的企业案例
围绕SBC,我们一直在说抽象含义,现在就来介绍一个实际的企业经营案例。三菱化学控股公司为了提升其企业价值,曾提出过“KAITEKI经营”的核心理念,并以此制订出三大方针(这里不指具体的事业战略,而指公司整体的经营策略,与本书所介绍的事业战略层面的商业模式有所不同,特此说明)。
①Management of Sustainability (MOS):以提高可持续性经营为目的;
②Management of Economics (MOE):重视资本效率化的经营;
③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MOT):追求改革与创新。
有意思的是划分出了时间轴。分别以100年(Century)、10年(Decade)、一个季度(Quarter)为单位明确了各项指标。
这里的三大方针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对应到之前提及的SBC:
①MOS:Social
②MOE:Business
③MOT:Creative
我曾去现场听过三菱化学控股董事长小林喜光先生的演讲,了解到SBC这三要素被实际运用到企业经营当中。再加上100年、10年、一季度这样的时间轴概念,让理念的执行能在更稳固的架构中得以推动,这让我佩服不已。
通常,像MOS这样的长期目标难免会与MOE这类短期目标相互冲突,因为要实现可持续性,就会免不了牺牲短期的利益。不过,该企业却同时实现了这两类目标。据了解,其MOS任务达成率与MOE的营业收益呈正相关的关系。
■ 我们即将步入“商业模式2.0”时代
在考虑商业模式时,前面提到过“在未来提升企业价值,不仅要考虑经济合理性,还要考虑社会性与创造性”。因此,对已有打算启动新事业或创业的人来说,最好能从一开始就考虑这三点要素来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原来的商业模式都过于关注“是否盈利”,因此会偏重于经济合理性。但从现在起,应当从“八方受益”去考虑“社会性”,利用反论结构考察“创造性”,再通过商业模式图解把握经济合理性。如此,以SBC为依据来构筑的商业模式体系,才会实现真正的经济成功。也唯有这样,才能建立为社会所需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