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解问题的技术:让工作、学习、人生难事变简单的30张思考图表
- 赵胤丞
- 2906字
- 2021-10-11 14:59:36
1-1 没有拆解的人生,只会原地打转
拆解问题的技术,是你学习、生活与职业生涯必备的关键技能。
以下的问题你曾经听过吗?
A君:目标设定好了,怎么一直都没有实现呢?
B君:我的问题就是一直卡关,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始。
C君:计划做是做了,但总是没办法依照计划完成。
这些对话可能是事实,也可能只是职场中闲聊的抱怨,但无论哪一种对话,里面都包含了一种心情:
我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好,希望突破困难,解决问题,只是方法上总不得要领。
以上这些话都是我们的求救信号!发出求救信号就是因为目前某件事已经对我们造成困扰,阻碍我们向前一步。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更舒适,去追求更高的理想,那么就必须把干扰因素排除掉。
只是我们常常在拆解问题的方法上不得要领,而现有的方法不断让我们深陷泥淖,不知道该如何脱身。
不拆解问题,就不会从中学到经验
很多朋友遇到的减肥问题就是很生动的一个例子,“少吃多运动”这句话大家估计听到耳朵快长茧了,健康的方法其实大家都知道,但为何仍有不少人被这件事困扰,并且在这个问题上重蹈覆辙呢?
我看过亲朋好友有段时间因为每天山珍海味、胡吃海塞而发福,有一阵子又因为缩衣节食而变瘦,如此不断循环,这说明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还不断重新上演,每每问他怎么又要减肥了,就会听到“没办法呀”“哎哟,你不知道”之类的话。
这时候,我就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不断在问题当中循环而无法解脱?
正如大部分组织、企业会在每一年年中或年底回顾检视这一阶段的表现一样,个人也常常会选择在年底这个时间点,通过回顾来厘清这一年做了什么事情。
这样做当然很重要,但只是回顾过去并没有用:
必须知道自己在哪里发生问题,然后彻底“拆解问题”,才能真正学到经验,不会在未来又犯类似的错。
正如圣哲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如果对于问题只是问问,不彻底拆解,就很难从同样的问题中解脱出来。
不拆解工作,资历深也只是原地打转
很多朋友常常来询问我与职业生涯选择有关的建议,有的希望换个行业,有的希望换下环境,但都语气犹豫彷徨,流露出隐晦的试探。
我能理解这样的不安心理,所以我会看情况请教对方两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先问他工作时做了些什么呢?因为工作的时间长度不一定能够转换为实力,甚至也不一定代表资历的累积,如果在工作时未曾经常拆解问题,找出方法,那么工作再久,往往也只是一段经历痕迹罢了。
就像我朋友公司招募会计,原先设定是三年工作经验,结果一在人才市场开启征才,居然有资历超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资深会计也来投递简历。然而面谈完之后,他发现这些资深会计的工作模式跟工作内容数十年几乎都没有变过,不像会计而更像出纳,所以无法匹配上公司会计岗位的需求。
拆解工作,找到问题,才是成长与改变的开始。
最后,我朋友只能对前来面试的这群资深会计表示感谢,然后去录取有学习动力、态度端正的年轻人。
这是发生在我周围的真实故事。
没有拆解目标,最后只剩让人懊悔的不选择
而第二个问题“你希望自己未来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则是想看到你如何去拆解未来的问题与工作。
未来会强势地来到你的面前,它不会等你慢慢积累经验,所以我们不仅要能拆解过去的问题,更要能拆解尚未遇过的问题。时间是不等人的队友,不论我们准备如何,它都会自发地不断往前,我们只有采取行动,才能跟上时间的脚步。
我们都会从年轻走向年长,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人生课题,需要有经验的前辈给予我们建议。但说实在的,这样的征询不要做太多次,因为征询次数多,会听到很多看似很好的建议,但也正是因为建议太多,我们反而会忘记最关键的是要有所行动。
毕竟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到最后自己的人生只活在别人的嘴巴里,那就太可惜了。
没有做过的事情总是充满未知,我们都希望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去推进,希望对转换后的生活有绝对掌握,这样的心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自己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对不可掌握的事情的焦虑。
怀有这样的焦虑是人之常情,不用急着让自己从这样的情境中抽离出去,有时候你会从中找出一些自己思维的惯性,这也会是很棒的礼物。
拥有目标与梦想很好,但如果梦想只停留在空中楼阁,那就只是幻想。你可能因为目标太大倍感压力,而让行动停滞不前,或是觉得等自己规划好了再继续,然后注意力就转往其他事务上,再次想起来时已经过了一年半载了,那时候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定很糟,或许你还会自责,这样的情况可能在未来周而复始不断发生。有些人可能找出各种理由来反驳我这样的说法:
·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一时半刻无法采取行动。
·我还没有找到做这件事的好时机。
·我已经很努力了,就是还没有看到什么成绩……
·我要顾全太多事情,没有时间啊。
·重要的事情太多了,我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请记住,不管是否对未来做出决定,都是一种决定,都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而它的代价就是停留在当下的情境中,继续被目前的情况困住,这就是不改变的代价。
但改变有时也有风险,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想得很乐观,但最后行动起来发现困难重重,没有人保证改变一定会成功。
这样做有问题,那样做也有问题,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这时候一样需要拆解的技术。
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体制内工作有体制内的甘与苦,体制外创业有体制外的好跟坏。没有对错,只是选择,关键在于把你真正的想法拆解清楚: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做吧!我无法掌握所有的事情,只能把握自己在乎的关键事情,其他的就交给时间来证明与盖棺论定。
拆解问题是职场中的关键技术
能够有如此豁达的心情看待职业生涯,我都要归功于拆解。
通过拆解,我发现自己可以理性思考,不用一次又一次不断更改事项的完成日期,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事件没有任何进展。因此,我可以相对系统化地累积资历,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让自己在逐步的拆解中进步。
大前研一先生曾说过:解决问题是工作的真谛。
正因为每天都要面对这么多问题,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处理好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支付薪资买的就是我们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为我们能解决相对困难的问题,才获得相对高的报酬。
这让我想到以前学过的经济学的供求法则。供求法则是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构成的一个经济学模型,被用作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适用范围是竞争性市场。这样讲可能太过模糊,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清楚了。台风过后,卷心菜可能一棵就好几十元,因为求过于供,资源稀缺的情况当然是价高者得。但隔年产量太多,使得一棵卷心菜几元钱还乏人问津,这就是供过于求,大家自然弃之如敝屣,这概念同样可以用到工作上。
把自己丢到市场上去看看吧!这样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斤两!我们可能发现自己落在供过于求的趋势中,发现这一点你会很震撼。好在现实并没有如此残酷,而是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的现状,如此而已。
遇到问题,才能面对问题;拆解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要思考的是,我该如何做才能转移到求过于供的高产值曲线上,这是面对事实之后才会有的向上提升的想法,不用害怕。如果知道现实情况却逃避不改善,那才会迎接更残酷的未来——往供过于求的价格底线移动,当低于底线太多,那就离被裁员不远了。
拆解问题小活动
Q:你目前是处在供过于求还是求过于供的曲线上呢?
Q:未来你打算如何应对?